《DJ论道--音乐广播主持的理论与实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DJ论道--音乐广播主持的理论与实践-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型化电台时代的DJ,不再像80年代第一代中国本土的DJ那样各种门类的音乐大包大揽了,根据音乐类型的不同,DJ之间的分工也越来越泾渭分明:内地原创、港台流行;民族音乐、古典音乐;欧美、日韩;摇滚、民谣、新世纪音乐……同类型节目的DJ之间,也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或是加强与听众互动,缩短传受之间的距离,或是举办各种形式的音乐文化活动,扩大节目的社会美誉度,以张扬自己节目的个性,在竞争中占据上风。    

音乐广播带动广播媒体的再次崛起(1)
中国的广播事业起步不算晚,且由于电视对广播的冲击因经济环境的影响被滞后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因此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广播曾是中国最重要的媒介形式,始终处于绝对优势地位,万人聚集一堂收听广播的景象绝非个别。广播的热度与重要性在这一时期是毋庸置疑,令后辈的DJ无限向往。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电视以声色兼具之优势一跃成为最强势的媒体,无论知名度还是影响力都迅速提升。随之而来的是都市化报业的迅猛发展,走时尚路线的杂志又夺取了高端受众,网络的“横空出世”更是打破了传受之间千百年的单向运动,广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开始了它长期失落的心路历程,一度呈现市场萎缩、人气走低的迹象。一项调研表明:中国最大的广播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共八套节目,除第一套节目覆盖达到70%以上,其余7套节目覆盖狭窄、受众稀少。即便是第一套的黄金节目《新闻和报纸摘要》有效受众也不过4000万。八套节目,1000多人办广播换来的是年均1亿多元人民币的微量广告收入。“国家队”尚且如此,“地方队”的情形只能更加不堪。据粗略统计,中国现有300多家电台,广播节目更是多达1900多套,但“节目众多、听众量小、广告资源稀少资金短缺”的问题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1900多套广播节目换来的是2190亿的微量广告收入,而同期电视为23103亿,报纸为18848亿。还有消息说,全国所有广播电台一年的广告总收入甚至比不上春节期间手机短信收入。广播业的发展步履维艰。  但是,诞生于1920年的广播,当今电子传媒的最长者,真的丧失了生存空间吗?在整合传播日益成为主流声音的今天,担忧某种媒体会被取代的悲观论调早已丧失了市场,而更多的思考已经集中在“媒体种类日益增多的现实情况下,个体媒体如何调整与重新定位”这一问题之上。  广播的诞生地、广播业最为发达的美国给我们以启示。  事实上,美国也遭遇过与中国类似的情景。自从20世纪60年代电视占据了媒介的中心地位后,美国的广播电台首次步入低谷,大批功成名就的明星随着广告预算转到电视网,广告销售也一度跌到30年前的水平。广播及时调整了自身的发展战略,确定走专业化、特色化道路,特别创办适合不同趣味不同层次的音乐爱好者的音乐类型电台,如老式摇滚音乐台、旅途音乐台、专辑摇滚台、美国黑人音乐台、西班牙音乐台等等,数目众多的小台大量诞生。这些电台大都采用“音乐、新闻加谈话”的模式,该模式被广泛采用并被证明是成功的。另外,调频广播的出现给低谷中徘徊的广播带来了“第二个春天”,这种收听效果优良的调频广播成为70年代美国广播电视业中发展最快的电台之一。电台大多由十几个人组成,以音乐或谈话节目为主,节目的制作成本很低,且所有的电台都有自己的目标受众,以此赢得稳定的广告收入。全美的11000多家电台,1/3是低成本的音乐类型台。这些低成本的电台不但有效地抗衡了电视的冲击,而且广告收入连年增长,年平均增长达到10%。  美国的成功经验给中国的广播人以启发:借音乐这一听觉艺术的魅力,施展广播自己的身手。1993年,北京音乐台开播,这是中国第一家专业的音乐广播电台。开播后的第二年,广告创收1200万;1997年,便突破了4500万,创造了广播业的一个奇迹。随后,各地纷纷创办音乐台,并都在较短时间内跃升为当地收听率名列前茅的广播媒体。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2003年12月2日,原中央三套“文艺调频”全面改版为只针对青少年歌迷播出的纯流行音乐电台“音乐之声”。据新生代市场调查公司2002年12月至2003年7月的市场调查结果显示,“音乐之声”自开播以来,依据听众最常收听某一电台人群的分时人次得出的收听率排名数据来看,音乐之声的有效收听率大幅度领先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的各系列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其他电台,在北京地区取得了3113%的收听率,位居第一,“音乐之声”已成为北京人第一爱听的广播频率;在广东,听众最常听的节目,首先是新闻时事,其次便是流行音乐;在江苏省广电总台广播机构的8套频率中,据AC尼尔森公司2004年4月的调查,江苏音乐台的收听率名列省级广播第二名。不少国际广告运营商在初次进入某地市场时,广播广告的首选便是音乐广播。  为何音乐广播会受到欢迎?  首先与音乐广播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有关。一份NBC授权委托哥伦比亚大学所作的报告中说,广播已经越来越少被看作是一种单纯的娱乐方式,而是被当作为某种其他行为的陪伴。也有人说,广播最富魅力的地方就是它的“软”,作为软性媒体,若能把握这一特点,在众多媒体中,广播就有了独特的光彩。音乐广播即是如此。无论哪种门类的音乐,都基本上具有无害性,它作用于人的情感和心绪,它只要求听觉而不是更多器官的加入,由此展开想像即可。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使人们很难处于一种专注的接收状态,人们要求短而精的信息,要求整体流畅的音乐娱乐,因此,无需劳神费力看文字、图像的广播,常常被当作“背景”、“伴音”而为移动人群,尤其是“信息缺乏恐惧症候群”所接受。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音乐广播带动广播媒体的再次崛起(2)
其次,音乐广播适应了当今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人的生活节奏和心理节奏普遍加快,30年前人们围坐一堂固定收听广播的场景只留存在泛黄的相片里,广播正在由固定收听转向移动收听;随着城乡之间人群流动频率的加大,以及电视在乡村等边远地区普及率的进一步提高,广播的核心受众群实际上正在由乡村转向城市;人们对品质的要求在逐渐提升,由收听调幅广播转向收听调频广播甚至数字音频广播。在这一状况下,广播受众的收听习惯已从以往的“固定收听”转向“移动中的清晰收听”,广播越来越多地担当起“贴身媒介”的角色,以往“严肃新闻的播讲”与“长篇大论的宣读”已悄然改变,“轻松娱乐的获知消息,在音乐与聊天中放松”已成为人们收听广播最重要的诉求。颇负盛名的美国传播学经典教材《电子媒介节目设计与运营/战略与实践》在“音乐节目”一章中喊出一个诱人的口号“音乐广播是一种生活方式”,曾让中国的DJ觉得遥不可及,而现在,它几乎已是部分中国人的写照。  第三,音乐广播更能彰显现代广播与受众实时互动的优势。来信、热线电话、手机短信、网络BBS,或传统或现代,各种沟通手段多管齐下;畅谈观点、采访明星、点歌、聊天,全方位为听众提供音乐服务;举办歌迷见面会、音乐欣赏会、听众见面会,更撩起了广播的神秘面纱,缩短了传受之间的距离。  第四,音乐节目主持人,以不同于新闻类节目主持人的“软”性角度,提供音乐的伴随欣赏,传播音乐信息,引导受众的音乐审美趣味,甚至干预受众生活,成为一些青少年受众的“意见领袖”,拥有较为强势的话语权。总体而言,DJ们的影响力远远大过其他类型广播节目主持人,甚至在同一场合出现时,获得的掌声多过电视节目主持人的情况也时有出现。  在中国广播人的共同努力下,广播业已走出低谷,以不可被取代的自身优势,获得越来越多的听众。一项最新调查表明,中国百姓中广播的接触率为644%,有7亿多人听广播,收音机的普及率达69%以上,都市人听广播的比例更高达72%。同时,广播媒体2002年广告额的增幅超过了20%,其中尤以北京最为突出,已超过40%。目前,尚未有以全国为样本的某一类型化电台的收听率和广告创收的统计数字,但是,音乐广播的贡献份额无疑是最大的。  可惜的是,新闻与传播学界的关注焦点,始终是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络,以广播为课题的研究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呈现出缺位的尴尬局面。以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现代传播》2002年第6期为例。本期共刊载45篇论文,其中,论及电视的论文17篇,论及广播的只有4篇。难怪业内人士有这样的调侃之语:“广播无学”、“广播的理论研究总是跟不上现实的发展”。  与此同时,广播从业人员因为工作强度大(不少人持续多年一天一档甚至两档直播节目),竞争压力大(多数电台以收听率的排名考核主持人绩效),有的电台还下达了广告指标,多数音乐节目主持人长期忽视对专业的学理性研究。这些对于理性地思考音乐广播非常不利。  我从事音乐广播的主持工作已有十数年,亲历过作为传媒者的心态和经验;2002年起在母校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学习期间,有意识地阅读了海内外大量有关音乐广播和DJ研究的专著和论文,实践与理论之间小有心得,希望通过本书的写作,整理积累经年的主持经验,提供大量的原生态节目案例,以期对我的DJ同行和音乐广播爱好者有所启发;也愿以此书和各地的大方之家共同探讨音乐广播的方方面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