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詹天佑- 第1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轨道直顺

  3、石碴齐整

  4、道坡齐整

  5、道旁树木生长繁多

  6、道口齐整

  7、桥空水沟通流之处齐整

  8、石碴上面无草

  9、道房内外齐整干净

  10、道岔整齐

  他这样做的效果是,虽然没有人受罚,但大家知道什么样的标准是好的工作。

  京张铁路首段通车后,八达岭隧道开挖如期进行,这使得全国各地许多士绅都纷纷前往北京,要亲身体验一下中国人自己修筑的这条铁路,作为总办兼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总是尽可能地亲自接待,并沿途讲解各项工程的情况。

  可是,这也引来了一些居心颇测的外国公司前来窥视,有一些外国工程师不时地以狩猎为名,前来居庸关或八达岭隧道工程拍照。有时,有一些员工看不贯那些外国人的做法,詹天佑就会对大家说:“没有关系,让他们拍照吧。工程技术没有密秘可言,也不需要保守密秘。”

  然而,那些外国人却拿着这些照片到报纸上发表,甚到公开造谣说,八达岭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因为施工不当,造成塌方,埋没了100多位工人,以至于身在广州的邝景阳写信过来询问詹天佑这件事,詹天佑看了邝景阳的信,非常生气,他没有想到,自己以宽怀待人,那些外国人却那么可恶,这种谣言也能造出来?对隧道的开挖,詹天佑是非常重视的,从一开始就注意安全问题,他深知保证京张铁路修筑过程中的安全与克服技术难题一样重要,西方人特别重视人的生命,不能让京张在任何方面授人以口舌,这是他一直重视的问题,没有想到谣言还是产生了。

  与金达的交往是詹天佑铁路生涯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当詹天佑亲监督开挖八达岭隧道时,金达和另一位英国工程师牛麻治也来到工程实地察看铁路工程,本来以为会看出一些问题来,但詹天佑的设计与施工安排让金达这位老上司不得不佩服詹天佑精密而周到的安排。

  詹天佑亲自陪着他们深入到隧道深处,金达认真察看着每一处地方,看到詹天佑的安排和设计是如此周到与无懈可击,作为一个有经验的铁路工程师,不得不从心底里佩服,他说:“詹工程师,你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我深为过去那么多年能与你共事感到骄傲。”

  詹天佑说:“金达先生,其实修铁路您还是我的老师呢,我真心感谢在与您共事时,得到您许多的指教。”

  金达说:“我们搞工程技术的人,在合作中总是要切磋的,相互启发嘛,其实你也帮了我不少忙,比如说当年滦河大桥你就解决了我手下其他许多工程师无法解决的问题。”

  詹天佑说:“京张铁路最关键的工程就是此处了。”

  金达说:“是的,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你连这样的工程都能独立完成,这意味着你已能解决当前国际铁路工程技术领域里最难的问题了。不过,我发现由于你的工作进展顺利,也给大清国朝廷官员们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中国所有的工程师都与你一样能干,一样优秀,可以主持任何困难的铁路工程。”

  詹天佑一听,觉得金达这话有点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夸赞自己,而从总体上否定中国工程师的能力,尽管金达讲的是事实,但这种看法如果任其扩大影响的话,对整个中国铁路工程师的成长环境是有问题的。他停了一会儿说:“天佑只是有幸获得这些机会而已,据我了解,当前中国工程师人数虽然不多,独立主持铁路工程的工程师确实很少,但是中国工程师都很努力,他们都在为能为自己的祖国修筑铁路而发奋自强,他们都在积极的成长过程中。”

  金达知道詹天佑的话里有话,于是岔开话题道:“我和牛麻治先生看了你设计的‘之’字型铁路线,这是很有创意的一个设计,当前世界铁路界正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争论,我想等你修到超过2英里长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我们的机车和车辆开过来进行运行试验,你不反对吧?”

  詹天佑说:“这当然是好事,虽然这条铁路全由中国工程师修筑,但并不影响我们合作在相关工程和线路上进行工程技术的试验。您如果能来这里试验,我也想看看这种线路设计的实际效果,这对我们将来采购相应的机车和铁路营运都是有好处的。”

  牛麻治说:“詹工程师,要是大清国的官员都能象你这样,既能坚持自强自立,又不排除与国际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那可是非常好的一种局面。”

  金达说:“在我的经历中,我觉得李鸿章大人与袁世凯大人都有这种格调,只是有一些其他的人,他们要么完全依赖外国人,觉得自己国家的同胞根本不行,要么完全拒绝外国人,认为所有中国人的事都不要与外国人打交道。这是两个极端。幸好有詹工程师这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工程师,否则的话,我们外国工程师要么就成了他们的太上皇,要么就没有立足之地,哪里还能与中国工程师合作试验啊。”

  詹天佑知道金达对中国很多事情的认识都是很到位的,但他毕竟是英国人,对大清国的事情多少总是带着一种殖民帝国国民的有色眼镜。

  察看完八达岭和居庸关隧道工程,詹天佑带着金达与牛麻治回到他位于居庸关的总工程师办公室,进到办公室,牛麻治注意到詹天佑的办公桌上摆放了许多最新的英文期刊和书著,是从美国寄来的,有的翻到一半还夹着书签,有的展开在桌面,上面还划着线条,他拿起一本《工程新闻》(EngineeringNews),问詹天佑:“詹工程师,你怎么会有这些期刊呢?”

  詹天佑笑着说:“牛麻治先生,你要知道,我幼年时曾在美国留学近十年,在美国的康捏狄格州有我许多好友与同学,我耶鲁大学同时毕业的同学中,有不少在大学教授工程学,也有的同学在一些工程技术部门从事管理工作,他们一直以来都与我有通讯联系,当他们知道我在负责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大型铁路工程时,都为我感到自豪,我也经常拜托他们给我买一些最新的期刊或书籍。因为,当前世界工程技术方面的学术期刊美国是走在前面的,我想这些期刊和书籍对我从事实际铁路技术工作是有启发的。当前我国还没有这种相互交流的期刊,我想当我们的工程完成到一定程度时,中国工程师们也有可能会考虑出版属于自己的期刊,以便同行之间相互交流。”

  金达说:“你这个想法确实很好。中国工程师当前虽然人数不多,但总有一天会多起来的,对于这一点,我非常同意你的看法。到时候确实可以考虑出版自己的专业期刊。”

  这一天,詹天佑在现场安排了非常热情的接待,就餐时,他请来了一些地方士绅,并把颜德庆、陈西林等请来作陪。

  金达和牛麻治当然感到非常高兴。

送子出洋(1)
八达岭隧道工程的顺利开工和推进使詹天佑对整个京张铁路工程的完成充满了信心,邮传部那边的官员对京张铁路的支持也是力度越来越大,大家都希望这条由中国人自己主持修筑的铁路工程尽快完工。邮传部除了经费及时甚至提前拨付外,还不断地给詹天佑个人以肯定,继袁世凯奏请朝廷任命詹天佑为总办和请皇上赐予进士出身之后,又任命詹天佑为邮传部路务议员,参与全国铁路规划事务;这就意味着詹天佑不仅是邮传部下属的京张铁路总局总办,还是邮传部的官员,这当然给詹天佑推进路工提供了很有利的条件,因为邮传部作为当时新建立的朝中机构,对全国的邮、电、路、航拥有管理权,这些项目都是新兴项目,是全国各地新潮官员们争办之事,詹天佑有了这样的身份就意味着他成了一名朝官。

  京张铁路的顺利推进;鼓舞了各省对中国人自己修建铁路的信心,许多省市纷纷聘请詹天佑担任顾问,继粤汉铁路詹天佑派邝景阳代自己前往主持工程技术后,沪宁铁路公司等也向詹天佑发出了担任顾问的邀请,詹天佑知道这是各地官绅对自己的信任,他都应承下来。有些大型铁路涉及一些重大技术问题时,人们想到最后把关的都是詹天佑。

  由张之洞主持的卢汉铁路是清政府向比利时借款筹建,工程技术也由比利时的公司负责。由于比利时工程师为了省钱和赶时间,在修建郑州黄河铁路大桥时,紧缩了建筑费用,省去了许多必要的加固措施,使列车经过大桥时不得不限速行驶,而且出现桥敦倾斜现象,这引起了河南省当地官绅的担忧,为此,向邮传部上书,要求派詹天佑前来勘验。当时正是1907年下半年,是八达岭隧道进入到最后的攻坚阶段,詹天佑接到邮传部派往河南勘验郑州黄河大桥的通知时,有所犹豫,找来颜德庆商量。

  他对颜德庆说:“卢汉铁路有很复杂的背景,借比国经费,用比国工程师,其中还有法国人在背后支持,这些欧洲国家的工程师出于现实利益考虑,在设计和建造黄河铁路大桥时投机取巧,造成了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河南省父老对比利时公司建设的铁路桥有顾虑是有原因的,我理应受命前往。然而,我们京张铁路现在已到最后全线贯通之时,特别是现在正进入冬季,我确实更加担心京张铁路的进程。”

  颜德庆说:“詹大人,当前国内铁路工程技术界,您是首屈一指的工程师,河南省官绅向邮传部请求派您前往勘验,也是希望借助您的威望,让比利时的工程师能有所顾忌,不至于对如黄河大桥这样的重大工程太过草率而留下后患,我想这可能是他们指定要您前往的原因。”

  詹天佑说:“你的判断非常正确,我也是这样想的。因为作为任何工程的工程师,他本来应该对工程的技术负有全部责任,可是比利时工程师的做法却不能让河南省的官商放心,这种情况我估计在国内其它铁路上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