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为祖国而战-风尘儿女英雄- 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各方面军的轰炸航空兵从8月9日晨起,对日军后方大的火车站和通信枢纽以及哈尔滨,长春,吉林和满洲其他城市的重要军事目标实施了集中突击。

  苏联红军主力采用德军在二战初期使用的闪电战术,采用深远迂回,绕过日军要塞,将日军要塞部队与野战部队相隔绝。

  仅仅6天时间,苏联红军主力已经攻占了日军17个筑垒地域中的16个,并向东北纵深腹地推进了50~400公里。

  其中后贝加尔方面军穿过广阔的沙漠,越过大兴安岭,向东北纵深推进了250~400公里。与此相反,日军关东军司令部却在几天内就失去了对部队的指挥,直到8月15日都未能在任何一个方向组织有力抵抗。

  东宁和牡丹江等地的日军要塞区,日军残部进行了徒劳的殊死抵抗。

  苏军外贝加尔方面军参谋长扎哈罗夫用几乎是诗一样的语言描述了苏军精锐第36集团军攻占海拉尔后翻越大兴安岭的情景:“几万个马达的轰隆声、蒙苏骑兵的马蹄声,充满了这个被人们遗忘的地方”。

第七十四章.古城攻坚战
一.

  在日本鬼子苦心经营,坚固设防的牡丹江城市,攻坚作战,更是一种耗费人力的搏杀,费尽人心的苦斗。

  攻克这些城市,非得有钢铁般的力量和超凡的意志不可。

  黎国维决心亲上前线指挥参加,炼就一支过硬的队伍,摸索一套攻坚的战术。

  要具有多种作战手段,有的部队要培养成为专门的攻坚部队。

  黎国维扮成绅士,他身着蓝色大衫,外罩青色小马夹,头戴卷沿洋草帽,手拿文明棍和伴做“仆人”的铁柱进入戒备森严牡丹江古城,与我党地下中心市委书记何子明等人取得联系。

  黎国维和铁柱接连几次进城,已把牡丹江古城里的情况和敌人的各种兵力部署了解得一清二楚,并且绘制了牡丹江古城准确的地图和进攻路线图。

  在各项准备工作差不多时,究竟选择什么时间攻城,却使黎国维和梦梅陷入了沉思,因为战斗时机选择的是否适宜是关系到整个战斗的成败问题。

  “是啊,从各方面探听情报得知,敌人今晚要大肆庆贺,在伪市公署,警务处和北兵营同时举行宴会,凡是当地头面人物都要到伪市公署去赴宴。” 

  梦梅道。

  黎国维接着说:“好啊,这正是一个彻底消灭敌人的好机会!”

  在夜幕的掩护下,部队悄悄地来到了牡丹江古城外城壕,特遣队和二大队沿城壕向北插下去。一大队和地方抗日武装,从城东门北面的城墙缺口悄悄地摸进城里。

  街道上没有灯光,也不见行人,像座空城,死一般寂静。

  部队顺着土墙根摸到房子的背影处,蹑手蹑脚越过大街,离攻击目标越来越近,但仍不见敌人有什么动静,黎国维恐怕敌人有所准备,冒然进攻就要吃大亏。

  于是,立即下令:“停止前进,就地观察敌人,做好战斗准备。”

  并同时派铁柱和另一名战士前去侦察敌情,他们迅速向攻击目标跃去,眨眼工夫就不见踪影了,大家焦急地等待着。

  不一会,铁柱和那个战士回来了,向黎国维报告说,市警务处,警察署和警察各区所都黑着灯,警察们已睡了,岗哨也醉过去了,只有牡丹江市公署还亮着灯,他们正在吵吵嚷嚷猜拳行令呢!

  北兵营房里照样不停向外打枪,但当那些日满伪军们知道自己的团长早已当了俘虏。

  军心开始动摇了,虽没放下武器,可已经失去了战斗力,枪声渐渐稀疏下来。

  黎国维和梦梅一边组织战士喊话,开展政治攻势,一边调整火力部署,用少数兵力牵制敌人,集中优势兵力,火力对营房一个个往下攻。

  攻破一个营房,就毁掉敌人多个火力点,火力也相对集中加强了,打下两个营房之后,力量对比就占了绝对优势。巷战争夺格外激烈。

  我军占领这一地区的阵地后,不甘心失败的敌人,集中所有炮火,一次次地疯狂反扑。

  敌人以每分钟30 多发炮弹的速度,向我阵地猛轰。

  敌兵在军官枪口的成逼下涌上来。

  阵地上,炮火连天,杀声四起。

  我阵地上的战士们不畏敌势,以密集的手榴弹压住敌人。

  指战员的脸熏黑了,胳膊甩肿了,敌军倾泻的一千多发炮弹把阵地上的黄土烧焦了,但我军坚守的阵地屹然不动。

  二.

  敌人虽然人多武器好,但被堵在屋子里,火力不得发挥,抗联战士不住的从窗户往屋里扔手榴弹,伪军受不了,象炸了营似的往外跑,腿快的逃掉了,跑慢的就被抗联战士的机枪点了名。

  几百个日本鬼子也被一个一个地消灭了,摆脱鬼子监督的伪军们,纷纷放下武器,举起双手投降了。

  必须在日寇援敌到来之前,歼灭守敌,否则将会遭受重大挫折。

  兵贵神速,决心已定,事不宜迟,机不可失。

  战士们净着大眼,磨拳擦掌,精神抖擞,急切地等待着黎明,等待着总攻击内战斗号令。

  炮火冲天,枪声猛烈,我军从几个方向发起猛攻。

  守敌依仗强固的城防工事,拼死抵抗。

  敌人曾尝过“土行孙”的厉害,于是绞尽脑汁,加强了反坑道战的种种措施。

  他们大量挖掘丁字形反坑道,设缸听音,一有动静,即以坑道向我们对挖,临近时炸毁我坑道。

  在地面则一再侦察我坑道口的位置,窥得迹象,便用炮猛轰,用飞机猛炸。还以每人两百块银元的重赏,组织“敢死队”,袭扰我坑道。

  我们挖,敌人也挖,我们从外往里挖,敌人从里往外挖。

  针锋相对,坑道对坑道。对挖对炸,斗智斗勇。

  对于同敌人在空中,地面,地下进行的这种艰苦卓绝的斗争,

  我突击部队采用架设云梯和跳板的办法,奋勇登城,在通过内壕前开阔地时,受到敌火极大威胁,伤亡严重。我军火器也处于劣势,压不住敌人火力。

  但指战员们奋不顾身,前仆后继,勇敢突击。

  部队就是要有一种连续作战,勇猛顽强,死啃硬拼的坚韧精神。

  突击部队呐喊着,一举突破城垣缺口。

  守敌进行垂死挣扎,继续抵抗。

  我军乘胜前进,勇猛冲击,与敌展开了巷战。

  敌人的反扑被坚决打退。躲进地堡的残敌被烟火熏出,举手投降。

  在我军的猛烈打击下,敌军指挥失灵,工事被破,士气瓦解。

  前线指挥所里,电话铃声不断,空气中飘动着缕缕硝烟。

  内城城池成为一座壕沟交错,碉堡林立,易守难攻的坚固要塞。

  在城内,敌人依托民宅,高地,楼房,碉堡,壕沟,组成几 道环形防线。

  每道防线上均筑有高达两丈左右的水泥主碉,周围置有集团工事,铁丝网,鹿碧,地雷等多种防御设施。环城内壕又宽又深,达8 至10 米。

  在城区,城墙高14 米,厚10 至30 米,能并行两辆卡车。

  有些地方设上,中,下3 层火力点,每百米有横墙和铁丝网阻隔,形成独立防御地段。

  环城内壕,集团工事,炮兵阵地与城上的反射火力,相互交叉,构成坚固的纵深防御体系。

  城里与城外还有暗道相通,直至防御前沿。

  黎国维分析和判断说:“敌人知道,增援无望,突围有被全歼的危险,因而,只有死守一条路。

  我们呢?

  虽然人力物力消耗很大,但控制了内城部分地区和外围要点,已歼敌近5000 人。

  眼下,我们疲劳,敌人更疲劳。

  它要时时提防,处处小心,它是躲在孤城里等着挨打。

  我们可以经常换班,轮流上阵,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怎样打就怎样打。

  我们的主力有一些还未动用,我们有地方的大力支援,一定要打下牡丹江,打不下来,我们围困也要把它围下来!”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七十五章.解放魔域要塞
一.

  1945年8月8日夜,苏联正式对日宣战。

  1945年8月9日,从凌晨1时开始,强大的苏联红军在大炮和飞机掩护下,全线向中国东北境内的日军发动进攻。

  即便如此,要越过日军多年苦心经营的边界要塞群实现斯大林的计划,仍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苏联红军三个方面军的部队几乎在所有的方向上跨越了国界,强渡了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和乌苏里江,迅速突破了敌人的筑垒地域。

  苏军向东宁要塞,虎头要塞,五家山,水流峰的日军阵地同时发起攻击。当天夜里,他躺在炕上,只听“轰、轰”几声巨响,顿时日军要塞火光冲天。

  苏军向日军发射了约几十枚炮弹,全都命中目标。

  日军像炸了窝似的,拼命往西窜。

  东宁要塞是侵华日军在亚洲遗留的最大军事要塞。东宁要塞宽110多公里,纵深约70多公里。

  整个要塞分为作战区、保障区和后勤支援体系三大部分,由11个主要山脉组成,每一个要塞的面积都在4万平方米以上。

  有永久性阵地7处,永备工事400多个,300平方米以上永备地下弹药库84个。要塞群中最大要塞为胜洪山要塞,面积为8万平方米。

  根据黎国维他们提供的日军资料显示,1945年的关东军已经没有一个师团是在1944年之前成立的。

  其作战兵力包括紧急动员的返乡兵,新兵和开拓团的农民,作战能力极其低下。

  在武器装备方面,早在诺门罕之战中,日军早已认识到和苏军装备的巨大差距。

  苏军外贝加尔湖方面军参谋长苏哈维罗夫指出,1945年关东军装备更是远不如苏军。

  “日本人没有重型坦克,空军装备的飞机也是差的。”

  而且一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