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沉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上海沉没-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上海的水资源对外依赖性较大,长江流域及太湖流域一旦发生较大变化或水质出现严重问题,那么,上海的水源将会告急。2007年世界环境日的前三天,太湖蓝藻暴发。面积达2400平方公里的太湖是上海及苏锡常、杭嘉湖的“母亲湖”,以万平方公里的流域面积,默默滋养着长三角的富庶土地。事件发生后,无锡的饮用水就成了问题。而上海水源由于取自东太湖而非受到污染的西北部,因此免于一难。倘若东太湖也发生污染,那么,上海将面临水危机。因此,现在的上海更是积极建设另一新水源地——青草沙。
  三级脆弱区面积达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崇明岛南带、宝山区、浦东新区及新行区、上海市中心区和金山区西部。
  这一区域内的多数地带都是人口集中以及重要的工业集中区,因此地下水开采十分严重,受人为胁迫的压力较为突出。气候变暖又使得中心区的水资源和能源供应面临巨大的负担。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海陆拉锯战(8)
四级/五级脆弱区面积为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嘉定区、奉贤区东部、南汇区、金山区东南部、青浦区北部和奉贤区西部、南汇区南部。
  由于该区域属于较低和低建设强度区、多为农田,人口密度也比较低,因此,相对应的人均产值也比较低,属于经济上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比较薄弱。
  海平面上升也许是上海发展的一个桎梏,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阶段,上海更是提出走“低碳城市”的发展道路。2008年,上海成为中国首批由建设部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确定的低碳试点城市,其任重而道远。
  同为中国重要的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也同样面临着海平面上升的威胁。
  经济地位与长江三角洲同等重要、GDP同样占全国28%的珠江三角洲,也属于受气温上升影响严重的区域。早在2007年,广东省气象局就发布了《广东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报告预测,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近50年广东气温升高速度为每10年℃,虽然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但是却明显高于全球或北半球同期平均增温速率。预计广东在2011至2040年、2041至2070年和2071至2100年的年平均气温可能分别升高约℃、℃和℃。据中科院南海所教授周蒂预测,如果继续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50年前后,广东省海平面就会上升30厘米。IPCC主席团成员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认为,中国海平面2050年将升12到50厘米,升至30厘米时广东省将淹5500平方公里。即使采取防海潮的措施,珠江三角洲的可能淹没面积也将达1153平方公里,受威胁最大的有广州市区、珠海市和佛山市。
  此严峻的形势到2008年时又进一步恶化,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公布的《2008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中提到“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毫米/年,已经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而2008年广东省海平面与2007年相比总体上升了44毫米。海平面上升将可能造成珠江流域堤防设施防御能力下降,风暴潮致灾程度加重,应提高工程设计标准、加高加固堤防设施”。只一年的时间,广东省海平面的上升大大提速,事实确实如许多专家提醒的那样,海平面上升不会总是缓慢而温柔的,它往往会以加速度的方式上升。
  又过一年,危机再度升级。2009年底,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公布的报告已经显示:到2050年,中国珠江三角洲的海平面可能会上升40到60厘米,这将使容易遭受洪泛侵袭的沿海地区面积扩大至多6倍,台风造成的损失也有可能大幅增加。
  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华南项目主管张贵红表示,广州和纽约、旧金山、上海甚至图瓦卢一样的典型。广州作为世界著名的港口城市之一,是我国特大型城市、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广州不仅拥有璀璨辉煌的历史文化,作为广东省的省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教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还是我国南方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对外通商口岸。虽然其并不紧邻大海,但其仅为11米的平均海拔仍然不能摆脱被淹没的噩运。  
  与广州同处于珠江三角洲的深圳面临的处境也很危急。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的李猷、吴建生等以深圳蛇口半岛为研究样本,研究了该区域2100年相对海平面上升的幅度。2009年5月,他们在《地理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研究其成果“海平面上升的生态损失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全球继续变暖,91年后深圳大铲湾垦殖区或被淹,“2100年,当海平面上升1米时,届时大铲湾的围垦养殖区,将可能被海水淹没,沿岸居民将被迫向内陆迁移的可能,蛇口半岛的部分港区码头也将处在海平面以下。不仅如此,如遇50年一遇或更大的风暴潮,黄田至大铲湾的养殖水域会被潮水侵袭,深圳机场也将出现水淹情况,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 txt小说上传分享

海陆拉锯战(9)
中科院南海所的研究员唐丹玲博士介绍;存在被淹没可能的陆地并不是看其和海洋的远近;而是要看地平线的高低。因此,虽然与潮汕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离海更远一点,但由于地势低洼,受到的影响却远远大于前者。
  此图为2007年《南方都市报》依据《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所绘,指的是到2050年时预计会淹没的珠三角区域(深灰色部分)。
  2010年由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和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者发布的《珠江三角洲脆弱性研究进展》指出,珠三角海平面上升趋势非常明显,经研究计算; 在珠三角地区; 带来的脆弱性后果也非常严重, 如果未来海平面上升 40 厘米;目前百年一遇的风暴潮位将降至 20 年一遇;如果海平面上升 60厘米;则 变为 10 年一遇。
  而2007年刊登在广州《南方都市报》的左面这张图更是明确地标示了珠江三角洲在2050年前后,当海平面上升30厘米,并且在现有防潮设备下依旧会被淹没的地带。
  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并称为中国三大三角洲的黄河三角洲,依然是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主要脆弱区之一。
  2008年,国家海洋局新闻发言人李海清介绍,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其中,天津沿岸上升196毫米为最快,上海次之为115毫米。
  同时,国家海洋局认为“未来3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将比2008年升高130毫米,而天津沿岸将是海平面上升影响的主要脆弱区之一”。有资料显示,黄河三角洲的地面下降速率为每年3…4毫米,而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平均每年为毫米,所以预计至2050年总体的相对海平面上升量可达40…55厘米。
  天津市气象局公布的天津近50年的冬季气温变化趋势也辅证了上述观点。
  天津市气象局副局长边海在2008年“世界气象日”时说:观测资料分析表明,近90年来,天津市区气温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上升幅度为每10年上升℃,变化趋势与全球及我国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一致。然而,近50年来,天津市区的升温速率增加,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增温幅度为每10年上升℃。相对于春夏秋三个季节,天津冬季的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增幅为每10年增加℃,即近50年上升了℃。即使是在2007—2008年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普遍偏低的大背景下,天津仍属暖冬。
  其中天津滨海新区近50年来气温的变化更具代表意义。滨海新区作为天津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面积2270平方公里,有货物吞吐量位居世界第六位的中国北方第一大综合性港口、有北方最大的保税区,是北方重要的港口基地和经济高速发展区,也是首都北京的重要门户。就是这样一个区位重要的地方,正在逐渐变暖,高温、干旱、少日照成为滨海新区气候的主要特征,特别是近十几年来气温急剧升高,降水量锐减,日照时数明显减少。
  天津滨海新区气象预警中心有资料显示,滨海区1951—2000年的50年间,平均每年冬季、夏季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上世纪50—80年代冬季增温强于夏季,90年代夏季升温最为明显,同时降水总体趋势却在下降,上世纪90年代降到了50年来的最小值,年平均日照时数也呈现总体下降趋势,截至2000年,20世纪90年代下降最为显著。滨海新区每10年平均气温上升℃,远高于我国的平均气温增长率每10年℃,其中冬季平均气温上升率为每10年℃,夏季平均气温上升率为每10年℃。

海陆拉锯战(10)
上海、广州、天津的问题,也让我们想到了与其有着同样“身份标识”的全球其他各国城市与地区,这些地方有在各国占据重要政治经济地位的沿海城市,有著名的三角洲城市。这些城市集中了约占全世界60%以上的人口。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人居署)在对全球城市所面临的气候变化威胁进行评估后指出,目前世界各地共有3351座城市位于低海拔(海拔10米以下)的沿海地区,如果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继续上升,它们将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人居署发表的题为《2008/2009年度世界城市状况:和谐城市》的报告指出,这些沿海城市中有64%位于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在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人口排名前40位的大城市中有35个位于海滨或河畔。报告说,尽管低海拔的沿海地区仅占地球陆地总面积的2%,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口占地球总人口的10%,这些地区的城市人口占全球城市总人口的13%。
  一些人口集中的三角洲地区更是严重的受害者,正如本系列丛书前一卷《2012地球悬念》中提到的科罗拉多大学报告,它显示了在全球33个人口密集的大型三角洲中,有2/3正面临着“地陷海升”的双重威胁。我国的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