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鼎16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夺鼎1617- 第5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清军的八磅以上火炮,大多数在防备从虹螺山方向猛扑侧击的那四个甲喇的火铳兵那里。为的就是一旦李华梅发起攻击,这条战线上有足够的火力可以阻止她的疯狂进攻。

    多铎的这一番布置也不算失策。对面的明军除了在第二道防线上与清军对峙之外,原来的第一道防线上,聚集了大批的辅兵民夫,挥动着锹镐工具,搬运着木料泥土,正在紧张的赶修、改造工事。几个硕大的炮垒已经粗具雏形。远处有无数的牛马正在向这边拖曳火炮。

    但是,多铎想不到的是,他的这个命令,几乎和鬼子联合舰队的那个著名的换弹命令一样。给敌人制造了绝好的机会,几乎让他和他哥哥多尔衮,以及这数万两白旗为主的清军遭受灭顶之灾。具体是怎么回事。容在下卖个关子。

    有一名镶白旗的管旗大臣拿着多铎的令箭去调火炮不提,但是眼下也不能静坐不动,等着明军进攻不是?于是,根据眼前的战事,多铎做出了部署调整。

    他将那些重甲兵摆在后防线上,尽量的距离明军的火炮远一些,防止明军用火炮杀伤。在壕沟后面,他给明军准备了一道大餐:集中了两千善射之人,一色用步弓大箭。为的就是给即将进攻的明军来上一顿箭雨洗礼。

    为了防炮,这些弓手们站的比较疏散。但是。箭矢的好处却是可以发挥出来,只要这些弓手在放箭时稍微偏转一下身体。箭矢还是会从各个角度飞向同一个目标的。而那些明军当中的掷弹兵,则是被弓兵们作为首选打击目标。

    而在弓手阵列后面,则是那些镶白旗之中的披甲战兵,各个手执长枪大戟,隐藏在矮墙后面,只待弓兵给明军杀伤之后,他们便会冲上来用长枪大戟将这些往日的手下败将赶下海去。

    但是明军这边却也没有象往常那样,要么埋头猛冲,要么将领领着自己的家丁一溃千里。而是有条不紊的将在第一道防线附近的那些盾车人推肩扛的弄到了火线上,借助着盾车的掩护,开始修筑临时工事。

    辅兵们将破损的盾车木料,把那些清军留下的残破拒马一起拆开,利用现有的工事进行改造。不断的有蚂蚁般的民夫推着车子将一袋袋的泥土沙子运到火线上,供明军修筑炮垒改造工事之用。

    这一切,都是明军攻破第一道工事时的战术翻版。虽然有些慢,但是却是极为稳定,让人无计可施。

    看着对面渐渐呈现出金城汤池般的进攻阵地,不由得多铎在主堡内狠狠的骂了一句,“这群胆怯的明狗!还在那里磨蹭什么?!”

    他口中的那群明狗,眼下正痛并快乐着。

    从盾车组成的方向后面,便是逆风,距离他们最近的弓手们也能闻得到一阵阵的饭菜香气扑来。

    随着吱呀呀的鸡公车和数十个民夫挑着扁担出现在火线上,盾车后面便传出了阵阵的香味。

    “郡主娘娘有话,今天孩儿们打得好,打得漂亮,特意犒赏大家。每人一大碗热汤暖暖身子,另有一瓶甘蔗酒。还有,郡主的恩典,每人四个牛肉大肉馒头。半斤一个!大家好好吃,吃饱了攒足了力气打鞑子便是!”

    鸡公车上的木桶里满是用紫菜和鸡蛋烹制而成的酸辣汤,而民夫挑着的竹筐里则是一个个硕大的牛肉大包子。一番你争我夺之后,明军士兵们各自在盾车后面狼吞虎咽的咀嚼着这顿丰盛的战地午饭。

    顺着嘴角流油,浑身都是食物带给人的热量和舒适感。一名士兵意犹未尽的舔舐着手指上的肉屑,“就是少了点。不太过瘾。”

    旁边的袍泽立刻对他的不知足行为直翻白眼,嗤之以鼻,“得了吧!你也就是运气好。跟着咱们祖奶奶出来打仗,要是跟着洪督师和哪位将主爷出来。别说牛肉大包子了,饭能吃饱就不错了!”

    “宁远伯的粮食来之前,咱们就跟先生们说的书里记载的工匠一样,每天给一升粟米就打发了。跟着洪督师稍微多点,这一年下来还能吃个五石五斗糙米,每天也能吃个一升五合(注意,这个字不念“盒”,而念“葛”。是一种容积单位,为一升的十分之一。),像这样放开肚皮吃肉的事情,就是当死兵都享受不到。“

    “哎!你说咱们吃牛肉包子,将主爷可是去大帅那里有一会了。吴大帅会不会请他们吃饭?吃什么呢?”

    一名火头军正端着汤桶走过,用木勺刮着桶底给人添汤,听得这番议论,不由得冷哼一声。

    “哼!吃什么,吃鞭子呢!”

    正在美滋滋的喝着热汤的几个营兵惊愕的几乎将舌头咬断了。吃鞭子?怎么可能?!咱们将主爷可是攻破了奴贼防线,斩杀了奴酋杜度。并且斩首数百的有功之臣啊!怎么还吃鞭子?有功不赏,难道吴大帅就不怕咱们阵前哗变?

    吴三桂的大帐前,堆着大小不一的数十堆战利品。有辽东反贼官兵的人头。有各级军官的旗帜,有各色甲胄兵器,最为显眼的,便是杜度父子二人的尸首和织金龙纛。

    在两个用被击毁的盾车木材改成的巨大木架上,杜度父子的尸体被捆绑好摆在营帐前。而这对父子空洞无神的眼睛,正看着吴三桂面前跪倒着的几个明军军官。以冯歪脖子、胡占奎等人为首,被吴三桂的家丁剥去了上身的衣甲,按倒在地上,挥动着手中皮鞭狠狠的用力抽打着。

    “阵前抗命。不遵军令。你们眼里还有援剿大总统颁布的军法吗?”

    “阵斩杜度乃是奇功一件,尔等居然为了抢夺杜度的尸体大打出手。为了这个死人,还搭上了七八个兄弟的性命。这件事如果传到了虹螺山。后果尔等自己去想!”

    冯歪脖子等人不遵军令,贪图斩杀杜度的大功,不但没有按照军令闻声而退,反而向前猛攻,并且与胡占奎等部发生冲突,为的就是抢夺这具能够换来数万银元的尸首。

    而吴三桂之所以抓住这一点大做文章,除了大敌当前军纪必须要严格之外,他也有他的小算盘。如果不利用眼下得大好时机将他的威信树立起来,那他也就不是吴三桂了。

    看看四十鞭子打完,吴三桂的家丁们大声报数,并呈请吴三桂上前验伤。其实这套把戏谁都知晓,主帅不想你有事的,这四十鞭子就是皮里肉外的伤,主帅打算要了你的命,这四十鞭子便可以送你上西天见佛祖。

    吴家的这些家丁们手上颇有分寸,几个兵力强盛的,各个被打得有出气没进气,而像胡占奎这样兵马较少,营中空额颇多的,反倒是没有什么大事。

    (你说为什么这么处置?兵马多的,被打得不能带兵打仗,吴三桂就有机会吞并他的人马。而兵马少的,则犯不上这样。有的是办法慢慢调理他!)

    “本帅奉了援剿大总统的军令在此督军,各位将领如何能够藐视他老人家的军令?须知,老人家可是一贯便是赏罚分明的!来人!抬上了!”

    吴三桂打也打了,自然接下去便是要给这些被动的人上甜枣了。百十个民夫二人一组,抬着沉重的木箱脚下笨重一路走来,看得出,木箱之中盛载着颇为沉重之物。

    “照着宁远伯爷和母亲大人所颁布的赏格,尔等斩杀杜度父子,可以获得十万银元的犒赏。本帅在这里替你等做个善事,从中取出一万银子,作为尔等争斗时死伤将士的抚恤,尔等可反对?”

    哪个人敢反对?照着往常的惯例,军中发饷银、犒赏,上官如果不克扣个两三成,你都不好意思去领钱。如今吴大帅不明着克扣,众人已经是感激不尽了,还敢说个不字?倒是让那些随从来的部属们心中艳羡不已,死了七八个,伤了二十几个,就算是大家均分,每人也有将近四五百块银子入手,妈的,怎地死伤的不是我!?

    “母亲大人有话,大家都是带兵之人,手中不可以没有钱。但是眼下军中银子也不算多。先发一半。另外五万,大家可以到商号之中去选购各色货品,到时大家画一个画押便好了。”

    干娘如此体恤儿子们,倒是让这群须发花白的将领们感激不尽。本来嘛,领了银子大家也都是要花出去的,如今省了这道手续,岂不是两便?

    当下几个算是斩杀杜度有功之人,聚在一处,趴在软榻上争论了一番后,算是分好了功劳。谁该占据头功,谁是二功,大家各自该分多少,也是有了一个明细。

    “还有一桩事,从登莱等处来的七千屯田兵已经到了。母亲大人有话,只要大家拼死向前,打掉一百补充一百,打掉一千补充一千。各位仁兄眼下营中缺额有多少,还请大家报上来,也好让本帅给各位调拨。”

    能够补充人马,这等好事,如何能够放过?当下众人便你缺三百,我缺五百的将营中亏空的人马数额报与吴三桂,只怕报的少了,各位大人还在原本的空额上加了至少三成的水分。

    但是没有人注意到吴三桂在听得这些数字时,脸上始终保持的微笑之中所蕴含的那一层意思。

    往常,若是有将领在吴三桂面前如此狮子大开口的索要兵员、武器、物资的补给,少不得吴三桂要大发雷霆一番,如今他却是一反常态的鼓励众人,甚至是和颜悦色的询问你还有没有别的困难。

    待得众人将数目统计完毕,吴三桂命人书写成文,交给这些参将游击们用印画押之后,瞬间将脸色一变。

    “各营之中缺少兵员甚多。然山东兵与我关宁军训练程度,作战战术皆有不同。不好打乱编组成军。为了各营战力不受损失,本帅倒是有个计较。”

    “愿听大帅高见!”

    “好!各营之中,本帅便依照尔等所报之缺损情况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