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 第16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合适。王钦若、陈尧叟不一定敢公然反对,刘采苹则对寇准芥蒂甚深。如果拿册封刘采苹的事打一打寇准的傲气,让他别像李沆那样不知轻重,也未尝不可。想到这里,他探了探寇准的口气:
  “朕打算册封刘采苹为贵妃的圣旨早就拟好了,朝廷事忙,一直没顾上这些。如今既然要命相了,朕打算两旨同下,既安后宫,又安外朝,爱卿以为如何?”
  寇准一听便立即意识到:赵恒所说的“命相”,就是要任他为宰相。说心里话,此事他不是没想过,但没敢觊觎相位,因为他心里一直觉得王旦要走在他前头,自己还需忍耐一时。不承想宰相之位竟被皇上送到自家来了,能不大喜过望?他脑子在飞速地旋转,想分析一下赵恒为什么要违背常理做这样的安排?从大处说,大概是赵恒担心王旦凡事拱默。从细处看,自己一向是个死杠头,说话做事顾前不顾后,妨碍了刘采苹的加封。皇上既然说要将命相和封妃两旨同下,明明是在暗示他:如果你寇准不反对册封贵妃,那你就是宰相;如果你还坚持反对,宰相就不是你寇准了!此时的寇准,最终还是被“宰相”两个字击溃了。为了不失掉这次机会,他必须明确地向赵恒表示同意两旨同下,因为这对他太重要太重要了!
  “陛下恕臣直言,当初李丞相与臣等反对封刘妃,是因为她资历尚浅,不能服众。凡事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如今郭皇后长期卧病,刘妃一直在后宫操持,臣以为封为贵妃,代主后宫,实为当今之急,臣深表赞同!”
  赵恒满意地点了点头,又问道:“朕听说还有些大臣持反对意见,朕该如何对付?”
  “大臣们大多是迎合李沆之言。如今李丞相既逝,臣愿为陛下平息众议!”
  赵恒听罢,心情彻底放松下来,甚至有些得意,现在是一箭双雕:既满足了寇准的丞相梦,让他焦心劳神替自己张罗抗敌,又使刘采苹的心愿得以实现。由于心情甚佳,不由又拿美人的旧话调侃起来。
  “朕听说寇爱卿对美人总是喜新厌旧,颇无怜香惜玉之情,可有此事?”
  寇准嘿嘿一笑,答道:“陛下训斥得极是,不过这也不能全怪臣,臣遇到的全是些凡俗女子。倘若日后能碰见红颜知己,臣也会拿出真情,始终如一。”
  “哈哈哈哈!”赵恒开心地大笑了一阵,说道:“如此极好!如此极好!”数日之后,赵恒颁布了任命寇准为相的圣旨,刘采苹也顺顺当当地册封为贵妃。这两道圣旨让不少大臣感到惊愕,但木已成舟,谁还敢说半个不字?寇准一上任,立即风风火火地干了起来。他先是按照自己的构想调兵遣将安排迎击契丹,随后又陆续任免了一批官员,职位最高的一个是李浚,为了保证京城安稳,他让李浚担任了开封府尹。诸事刚刚就绪,契丹果然大举入侵。前线飞马传来消息说:契丹主耶律隆绪不顾萧太后的阻拦,亲督重兵布满河北沿线,主帅还是那位百战百胜的萧达览。尽管契丹声言攻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可如今真的出了兵,还是让宋朝君臣吃惊不小,二十万大军哪!万一铁蹄突破宋朝层层防线怎么办?赵恒心里也颇为疑惑,说话不像原来那么硬气了,想听听王钦若和陈尧叟的想法,于是命阎承翰把二人宣进凉阁。阎承翰刚走不远,迎面碰见宦官周怀政,周怀政把阎承翰叫住:
  “阎公公,如此匆匆,干什么去?”
  “皇上要宣王钦若和陈尧叟呢!”阎承翰脚步没停。
  “使个小太监去不就行了?还劳阎公公亲自去宣?”周怀政说着凑到阎承翰身边,正巧一个小太监匆匆走来,周怀政连忙招手把他叫住,吩咐道:“你快到中书省和枢密院跑一趟,宣王钦若和陈尧叟两位大人到凉阁晋见陛下!”
  小太监一溜烟儿跑了。周怀政压低声音对阎承翰说:
  “阎公公,小人早想和你说几句话,今天好不容易才碰见你。”说着拉起阎承翰的胳膊,把阎承翰扯到僻静处,四处瞅了瞅,悄悄说道:“阎公公不觉着后宫里头味儿不对吗?”
  “你这话什么意思?”阎承翰立即警觉起来,直勾勾盯着周怀政问道。
  “刘贵妃可不是个简单的人哪。”周怀政直入主题。“此人进宫不久,就使了个花招把杨美人召进宫里,两个人好得就像亲姐妹。按说呢,这也不是什么坏事,可日久天长,小人就看出来了:她拉住杨美人,就控制住了杨崇勋,又把蓝继宗哄转了,这两个人就成了她和外朝通气的一座桥。最近她连到皇后宫里问安都不去了,好像她才是皇后。小人一直替皇后和皇上担心,万一养虎为患,咱大宋朝岂不毁在她的手里?”
  阎承翰见周怀政把话说得这么重,料他还有下文,心里开始发毛,想脱身离开,不想周怀政又激了他一句:
  “阎公公为大宋三朝皇帝辛劳了几十年,忍心眼睁睁看着这江山掉进一个刘姓女人手里?”
  

第四十六回 封妃命相一朝定(4)
“你到底想干什么?”
  “小人自知势单力薄,想和阎公公联起手来,浇浇她的气焰,别让她太张狂了!”周怀政的话里带着一股凶气。阎承翰连忙伸手去捂周怀政的嘴,说道:
  “你千万不能胡来!我们这些当奴才的只管伺候好主人,别的事儿绝不能胡乱掺和。今天的话就算你没说我也没听,不过我还是想劝你一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皇上既然喜欢刘贵妃,你我只管用心伺候!”
  “阎公公有所不知!”周怀政又道。“这女人十分歹毒,无论我们怎么伺候也是伺候不好的。就算我对皇后尽心她不受用,你阎公公总没惹过她吧?最近这段时间,她一直想把你拿掉,让蓝继宗取而代之。阎公公,你别蒙在鼓里,到时候死在她手里,还弄不清自己是怎么死的呢!”
  “我?我一直跟着皇上,很少到后宫里去呀!”阎承翰有些不信。
  周怀政立即接口道:“正因为公公是个一直跟着皇上的人,她才想把公公拿掉换成蓝继宗的,公公怎么连这个道理都悟不出来?”
  这句话让阎承翰又惊又怕。他在宫里行走几十年,一向小心谨慎,自以为不曾得罪过谁,如今年事已高,更不想掉进是非场。可周怀政这句话说得在理,如果她真要提拔蓝继宗,除掉自己再容易不过了。反过来一想,就凭你周怀政这么一句话,我就和你联手去整刘采苹?她正得皇上宠幸呢,和她作对,那不是主动往火坑里跳吗!
  “这事干系太大,容我想想再说!”
  “也好。”周怀政点点头。“不过阎公公还是及早想好,免得让刘采苹先对你下了毒手!”
  阎承翰忧心忡忡地回到凉阁,刚站稳,王钦若、陈尧叟先后来到。赵恒命二人坐定,也不多言,径直问道:
  “朕一向忙忙乱乱,没顾上听听两位爱卿的意见,如今已是十万火急了,爱卿无须隐晦,有什么妙策,尽管直说吧。”
  王钦若瞅了陈尧叟一眼,意思是让他先说。陈尧叟迟疑了一下,开口道:
  “陛下,臣刚刚又接到雄州递来的快报,说契丹人在中京附近继续增兵准备南下,看来前日所报二十万敌军,还远远不止啊!”
  “哦?”赵恒皱了皱眉。“你是说契丹人这回发了疯,想把我大宋一口吞掉?”
  “都是那个荆嗣惹的祸!”王钦若又把话题转到荆嗣身上,恨恨地叹了口气。“不过事已至此,就是把荆嗣抓回来千刀万剐,也已经晚了。如果荆嗣再替契丹人杀进宋界,情况就会更糟,陛下可要谨慎才是啊!”
  “谨慎?朕怎么谨慎?”赵恒反问道。
  王钦若支吾了一声,拱手道:“陛下恕臣直言。当年太宗皇帝发十几万大军想收复燕云,被契丹三万兵马冲得大败。雍熙年间派曹彬、潘美、宋偓三路三十万大军,又被契丹十几万人击败,致使太宗皇帝赍志而殁。如今我河北兵员总计不过二十万,怎么能抵得住强悍的契丹?为陛下计,臣以为陛下应暂时到江南避一避,等契丹人进入河北分散兵力之后,再做反击,或可扭转危局。”
  陈尧叟见赵恒把目光移到他的脸上,也献策道:“臣身为枢密副使数年,深知契丹人作战的特点,当其兵锋正盛之时,可谓以一当十,若无奇计取胜,只靠和他们硬拼,怕是难操胜券。王大人之言有理,汴京离河北太近,万一契丹人一泻千里攻破汴京,陛下想退都来不及了!不过江南并非保险之地,靠一道长江想挡住契丹人,实非易事。依臣愚见,陛下不如到蜀中去躲一躲,才是万全之策。”
  两个人一唱一和,让赵恒顿时泄了不少气,再加上陈尧叟说契丹还在增兵,心里更加害怕起来。沉默片刻,朝二人挥挥手道:
  “此事容朕再想想,若朕真的决定暂避,也需你二人拿个巡幸的路线。王爱卿,朕明日一早再宣你。下去吧!”
  王钦若和陈尧叟出阁之后,赵恒叹了一口气,一眼瞥见阎承翰站在旁侧,问了一句:
  “你比朕经的事儿多,你说说看,朕是该往江南退,还是该往成都退?”
  “陛下!”阎承翰拱了拱手答道。“微臣觉得如果决定退,江南和蜀中说不上哪儿好哪儿不好。只是微臣以为,寇大人未必能同意王钦若和陈尧叟的意见!”
  “他是要战,这朕知道,朕也打算让他坐镇汴京指挥抗敌,这和朕南行并不矛盾啊!”赵恒不以为然地说道。
  “微臣的意思是说,寇大人不会让陛下南行一步的。”
  “噢。”赵恒好像明白了阎承翰的意思,又问:“你的意思呢?”
  阎承翰答道:“臣大半辈子没敢在皇上面前胡言乱语,如今就斗胆说一句,再提个请求,还望陛下恩准,那就是微臣的大幸了。微臣是跟着太祖、太宗两位先帝过来的人,太祖、太宗对南北之敌,从来都是挥师迎击,陛下如果在此时往南撤退,恐怕难给两位先帝一个满意的交待,所以微臣以为还是多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