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富隆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首富隆起-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三章 首富们的私生活(15)
奇怪的是,很多媒体在感官中难以挥去的却是他的草莽气息。曾经有一段时间,关于黄光裕及其国美帝国太过于霸道的报道屡见报端,类似于“教父”、“价格屠夫”之类的称号加在了他的头上。
  黄光裕显然不胜其扰,于是一气之下干脆把自己“剃度”了事,以一颗凌厉的光头和一种完全无所谓的神态来对抗所有的质疑。此举自然引来媒体的一片哗然,黄光裕的光头让他成为2004年度曝光率最高的企业家。
  没有人相信黄光裕会变成“吃素的和尚”,甚至有的媒体开始指责国美“黑社会老大式的企业文化”。在一次和记者聊天时,黄光裕对某些媒体的咄咄逼人难以遮掩自己的年轻气盛:“我觉得很奇怪,他们这些故事从哪里编出来的?如果真这样,国家‘打黑’我就要首当其冲了。我黑在哪里?我怎么黑了?”
  2006年7月25日,当黄光裕宣布以50多亿港元的代价收购永乐电器时,他充沛的野心与强悍的作风再一次让媒体震惊。当天,因为新闻发布会的时间一再延迟,国美电器于是安排参会的100多名记者先到公司附近的金山城酒店吃饭。其间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有一位记者几次催促服务员,让她把餐巾纸拿上来,但因为酒店突然接待了10几桌客人,忙得昏头转向顾不过来。那位记者怒了,大声呵斥道:“你们敢不听话,小心黄光裕收购了你们……”
  从十几岁开始创业,20年的时间里黄光裕和他旗下的国美电器受尽了同行的排挤和媒体的非难,年轻的黄光裕已经修炼得如老僧般刀枪不入了。企盼像成吉思汗一样在自己的商业帝国开疆拓域的黄光裕,却没想到他的强悍也会像成吉思汗一样不幸成为阻吓小儿夜啼的利器。
  对于一代枭雄顾雏军来说,他的装扮承载着自己命运大起大落的戏剧意味。对于他而言,有三样东西似乎永远无法改变:吊带裤、大号眼镜框和他的倔脾气。记者曾经与顾雏军有过三次接触:
  第一次接触是在2001年11月。而在一个月之前,他刚收购了科龙电器,一时风光无限。他一头乌黑的短发,笑容可掬的面庞上架着一副金边的特大号眼镜,竖条纹的白衬衫配上一条黄底红格的领带,深蓝色的西装裤吊带上是一组穿着红色体恤衫、正在挥棒击球的高尔夫运动员。意气风发的他,谈起当时媒体对“顾氏循环理论”的批评时不屑一顾:“没人可以说三道四!”
  第二次接触是在2004年11月。那几年,他开动并购战车,如风卷残云般先后收购了美菱电器、亚星客车、襄阳轴承、威力电器等公司。但在一个月之前,他遭到*的炮轰,成为侵吞国有资产的“典型代表”。面对记者的顾雏军,仍然是那条西装裤吊带,仍然是大号眼镜框,仍然是强硬如铁的口气:“我做企业,干卿何事?”
  第三次接触是在2005年7月底。两个月前,因为涉嫌违反证券法法规,他旗下的科龙电器正在接受证监会的立案调查。在北京贵宾楼三楼的咖啡厅内,他还是戴着那幅特大号眼镜,穿着那条印有挥棒击球的高尔夫运动员吊带的西装裤,不过领带已经卸下,一直敞着衬衫领口,情绪显得格外低沉。说到动情处,他摘下大号眼镜框丢在桌上,然后仰起头来侧身凝望窗外车水马龙的长安街。他想拼命压抑住眼眶里的泪花,但脸上的痛苦和沮丧却在一寸一寸地扩散,并最终瓦解了他眼里昔日的凌厉和自信,一头花白的头发显得愈发刺眼。良久,他才回过头来说:“我绝望了……”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首富们的私生活(16)
有人总结:吊带裤是顾雏军接受西方观念熏陶的结果,大号眼镜框则是他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中国接受旧式传统教育的遗留物,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却害苦了他。
  而在有些精明的企业家眼里,身上的装扮已经成为推销企业形象甚至公司产品的绝佳载体。80元的皮鞋、30元的衬衣、300元的西装,这是年轻的亿万富翁李书福的标准装扮。有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接受采访时,他甚至当场把那双产自浙江的皮鞋脱下来,向观众介绍它是如何物美价廉、结实耐用的。了解他的人知道,他绝对不是在单纯地炫耀自己的俭朴,而是借此在宣扬他一脉相承的企业理念: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
  比李书福更精明的是潘石屹。他深黑色的中式服装和眼睛框,已经成为一种企业符号被大众所熟知。他甚至把自己的卡通形象印成巨幅海报悬挂在人来人往的北京市三环路边,为自己节省了数千万元的广告费。
  同样爱穿中式服装的还有东方高圣投资顾问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明键。每次出席重大的场合,他总爱脚蹬一双千层底的布鞋、身穿一件对襟的唐装,和人谈得更多的往往不是赚钱之类的“俗气”话题,而是“道无常法”、“佛容天下”之类玄之又玄的哲学命题。
  当然,这不是他在故弄玄虚,确实是因为他每天要面对的都是非常之事、非常之人,不得不用非常之道。陈明键曾提起一件趣事:有次协助一位民营企业家做一个并购案,在收购还没有一点儿眉目时,这位民营企业家居然就把目标公司的总部大楼制成模型,当成了囊中之物摆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等双方刚开始有了意向时,他已经向媒体夸下海口,说我们完成了多少多少亿的并购。面对手下忧心忡忡的职业经理人,他自信满满,坚信在并购中理性思维根本产生不了奇迹。最后,这位民营企业家强烈的“幻觉感”竟然变成了事实。
  作为一家投资顾问公司,陈明键提供智慧服务的对象是天津泰达、大连商场、丝宝集团、新疆德隆之类的大公司,交易金额动辄几亿元、几十亿元,如果没有宏大深远的哲学思维衬底,没有厚重深刻的唐装风格装扮,陈明键的一切智力活动都可能变成一种雕虫小技而难登大雅之堂……
  以逐利为天性的企业家,学会如何衣冠楚楚,不再让野心和贪婪放浪形骸,这样或许可以避免让自己和别人深受伤害。
  ◎红颜财富的多面人生
  两个女人,曾先后“打败”同样一个霸气十足的男人——黄光裕。
  有趣的是,2007年1月20日晚,这两个女人又同时以获奖嘉宾的身份出现在“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上。她们是:玖龙纸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茵和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明珠。
  众所周知:在2006年度中国内地财富排行榜上,张茵异军突起,以270亿元的个人资产,把雄踞榜首多年的黄光裕挤下了首富的“宝座”。2007年“3?8”妇女节这天发布的“2007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上,张茵又以24亿美元的个人资产位列第390位,再次成为中国内地首富;而2年前,面对黄光裕这样的家电零售巨头的威胁,董明珠毫不妥协,不惜让格力电器撤出国美所有店面。2年多时间过去了,格力电器却并没有像有些人预测的那样倒下,而是建立起了自己的分销渠道,并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对董明珠那些强悍的作风,黄光裕曾表示了“最崇高的无奈”。

第三章 首富们的私生活(17)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一直被誉为中国经济领域的“奥斯卡”。但令人遗憾的是,纵观2000年起至今的获奖企业家名单,你会发现,这几乎是一个男人的世界(惟一的例外是宝钢集团董事长谢企华,她获得了2002年度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而张茵与董明珠的同时出现,无疑为这个颇显单调的评选活动平添了几分异彩。
  女性参与商务活动,其实早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与世界范围内女企业家的活跃表现相比,中国的女企业家也毫不逊色。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每5个企业家中就有1名是女性;而且,我国女企业家领导的企业盈利面广,达到95%以上;我国女企业家还呈现出年龄结构合理、文化程度明显提高的特点——有将近80%的女企业家年龄在30岁到50岁之间,受过大专以上教育的女企业家约占女企业家总数的%,比男企业家高出个百分点……有人欢呼,一个女性创业的时代已经来临。
  在提到这些成功的女性时,很多人喜欢用“真水无香”一词来形容。在印度梵文中,“真水无香”指的是将散乱的心神凝聚一处。但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企业家,却往往要兼顾多面,且要面面俱到,需要的是心香数瓣的高超平衡术。
  有人如此形容女性企业家的多面人生:思维像男人、行为像淑女、面孔像少女、工作像奴隶。
  对待事业:柔中带刚
  女性的天性延伸到企业管理和经营中去,还具有它原有的威力吗?对此,恐怕很多女性企业家会交上肯定的答案。
  张茵坚持透明的管理方式,包括董事长本人在内的办公室,全部用透明玻璃隔断,毫无秘密可言。每到年底,张茵还会亲自和几百名员工进行一对一的透明对话,这种谈心式的沟通已经坚持了10年,效果非常好。
  作为*(中国)的首脑,郑李锦芬总是刻意把企业营造成“家庭”的感觉。几年时间内,每个月月初,她都会通过“伊妹儿”给每位员工发一封“董事长来函”,告诉对方最近发生的重要事情,以及自己的看法;而新大陆科技集团董事长王晶,更是善于发挥女性特有的优势,把母性意识带到企业中来,从而在企业中营造出一种充满温情、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的家庭似的氛围。
  对这些有趣的现象,专家自有一套理论。一位参与女性企业家调查的专家曾分析道:在经营和管理风格上,女企业家往往能把做母亲和持家的技能用于职业角色上,表现出高超的人际交往才能,适度的灵活性与包容性。她们较富有同情心,容易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她们口头表达及肢体语言的技巧高明,善于倾听对方的表述从而判断是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