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小言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朱生豪小言集- 第2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40年 10月31日) 
 
  维希政府虽然竭力否认德法议和条件中曾提及领土的割让,但据路透社所接瑞典瑞士两处的情报,则希特勒所提条件,包括殖民地由德意西日四国瓜分,割让亚尔萨斯罗兰,海军根据地与舰队交轴心国使用等苛刻要求。两处情报内容完全相同,似乎并非无根之谈。投降的结果如此! 
  负着“献地图”使命的法奸赖伐尔,正在欣欣然奔走于希特勒墨索里尼之间。汪精卫见之,定必相视而笑,莫逆于心。 
 

兴奋的一日
(1940年11月1日) 
 
  记者昨天下午二时到社,但见会计处前人头汹涌,拥挤异常,都是趁寒衣捐款截止代收的最后机会来踊跃献纳的。从他们年青而紧张兴奋的脸容上,可以看出他们不仅以此为他们应尽的义务,而且认为这是他们身为中国人民应享的权利。他们都不是有钱的人,他们所捐纳的一块两块钱,或者是血汗所得的代价,或者是刻苦省下的涓滴,其中有不少刚领到月底的薪工,都争先恐后地慷慨解囊。这种热烈的景象,真不能不令人感动,在不到一小时的工夫,已经超过了三千元的数目;三千元不足奇,可贵的是这数目完全由零星小数集合而成。即此眼前的事实,便可证明不管别人如何企图使上海的中国人民忘怀祖国,但他们一有了机会,他们的爱国心便会自然表现出来,任何力量不能把它摧毁或遏抑下去。 
  本报代收寒衣捐的预定目标,由五万元提高至十万元。本来我们推测恐未必能收满此数,但在昨日一日之内,收到实款突破一万元记录,总数较十万元目标相差不足七百元。有此可喜的成绩,我们一方面感于读者诸君对本报的爱护与信任,而引以为荣,一方面更为孤岛的人心不死,中国的前途光明而庆幸。 
  让我们高喊孤岛不孤,中国永生! 
 

日本的“撤退攻势”
(1940年11月2日) 
 
  自桂南南宁等处溃退的日军,纷纷以越南为逋逃薮,喧宾夺主,法国驻军望风却走,这真是一个滑稽的现象。日军向越南提要求时,不是说“假道攻华”吗?现在越南却反而成为日军由中国境内退窜的尾闾,也许是他们把方向认颠倒了。 
  “占领越南后南宁已失去军事价值”之能否成为理由,暂时不说。华中日军开始自宜昌撤退,这和越南想来无甚关系,不知何以也会“失去军事价值”。照我们不客气的说法,那么第一个原因是不堪华军压迫,第二个原因是希图移力南进。由此而得到两个毫无疑问的结论:中国愈战愈强,最后胜利在即;日本野心不因侵华失利而自敛,美英合作制裁,不容再缓。 
 

破坏苏日关系的罪人
(1940年11月2日) 
 
  我们已经不复听见日本报纸高唱苏日订不侵犯条约的论调了,据说好事多磨,是因为中美英三国在那里破坏离间。其然岂其然乎?中美英苏在远东利害的一致是事实,苏日在远东利害冲突也是事实,中美英固然不必借手于“破坏离间”以阻止苏日的接近,苏联也决不会因任何方面的“破坏离间”而改变其立场。这其间绝无感情用事的地方,日本胡为乎哀乐无常? 
 

阴谋!阴谋!阴谋!
(1940年11月3日) 
 
  日军连续“放弃”南宁宜昌等重要据点,正如《大公报》所指出,“不是日本的好意,乃是它的一个阴谋”。因为日军倘不是因为不堪华军的压迫,则即使南进有心,也未必会甘于放弃已经入手的果子,去追求毫无把握的美饵。正因为他们站不住脚,故急图脱身,同时更乘中美英合作更进一步的时候,放出“自动撤退”的空气,使美英认为中日已有媾和征象而中止对华的援助。说穿了其实不值一笑。 
 

土耳其表明态度
(1940年11月3日) 
 
  义希战争正在进行中。举世瞩目的土耳其态度,在前日土总统在国会中宣布的政策中,有了一个明朗的表示。土总统称土国将不加入战局,但就他称英国为协约国及希腊为友国一点上,已经可以明白看出她的立场;而所云“土国决心于必要时保卫自身利益”,及“土苏二国关系极为良好”二语,更可为土国已经获得苏联支持的暗示。 
 

三气希特勒
(1940年11月5日) 
 
  希特勒近来的心境一定很恶劣。 
  自从让日本在越南尝到了甜头后,这位同盟者却对英美偃旗息鼓,一无动静,中国境内则到处“撤退”,倒尽台型,所谓“东亚新秩序”的领导者,不中用如此,此一气也。 
  意大利在东非转战多时,一无成就;转道希腊图抄攻埃及,又想不到希腊居然不但会抵抗,而且会反攻,一世英名,丧于竖子之手,所谓“欧洲新秩序”的共同领导者,不中用又如此,此二气也。 
  盟兄弟的不争气,再加上英伦三岛,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乎三气交攻,难乎其为希特勒矣! 
 

失去作用的宣传
(1940年11月5日) 
 
  美国本届总统选举的结果,于今日总投票后,大致可见分晓。不愿见罗斯福连任的人们,虽明知威尔基所标榜的政纲,除内政小节而外,对外方针仍不能脱离罗斯福的范围,但他们仍然竭力宣传罗氏当选将令美国卷入战涡,其实美国人民对于这一点已不感兴趣了。威氏并未以此攻讦其政敌,而反自诩自己登台后将“加速飞机的生产”,可见美国人民现在所关心的,不是如何“埋头沙里”以逃避战争,而是如何坚强应付外来的威胁。轴心国的“畏罗如虎”,正是美国人民拥护罗氏的最充分的理由。 
 

又是“撤退”
(1940年11月5日) 
 
  日军自粤东汕头等处“撤退”,实际上并无重要意义。因为第一,该处日军处于华军三面包围中,形势孤立,本难久守;第二,当初日军在该处登陆,用意原在封锁中国,可是现在货物尽可由香港源源输入内地,封锁的作用早已失去。 
  然而日人却以为再宣布一次“自动撤退”,可以给第三国人一个“日军到处都在撤退”的印象,因而使人相信“中日和平确在进行中”。这一种无聊的小噱头,我们早已指出过了,明眼者当然不会为其所欺。 
 

希腊大捷
(1940年11月7日) 
 
  意大利军士一万二千名在希阿交境处被希腊军队包围俘获,阿境意重要据点柯里柴陷入希军重围中! 
  我们对于意军作战的素质本来知之有素,可是竟会闒茸到如此地步,却令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果“天气不好”可以成为讳败的理由,则以后应该多请几位天文学家做随军的顾问,免得再作无谓的牺牲。 
  对于“不怕天气恶劣”的希腊民族此次所表现的出人意外的英勇,我们是无庸更赞一辞了。当然英国之予以充分的援助,也是值得称道的。诗人拜伦的英灵,该在地下眉飞色舞着吧。 
  或以德国袖手旁观为疑。原因很简单,因为他要避免与苏联直接摩擦。意军倘果能完成对希腊的占领,则此一既成事实可令苏联无可如何;否则他可以出任调解,留一转圜余地。倘谓意国在发动时未征得德方同意,那是不可想象的。 
  而苏联动向之为一个不可忽视的决定因素,也是极为明白的了。 
 

胜利的合奏
(1940年11月7日) 
 
  在美国有罗斯福总统的竞选获胜,在亚洲有华军在华南华中的光荣战果,在欧洲有希腊以寡弱敌众强,使义军陷于重围的奇迹。三大洲的反侵略势力,不先不后同时造成了重大的胜利。单是这一片浩荡的气势,已足令侵略者相顾失色,魂飞魄散了。 
  更重大的胜利是在后面。 
 

忘记了照镜子
(1940年11月8日) 
 
  东京《日日新闻》称美国人民以国运托付于罗斯福为“怪现象”,除了日本报纸以外,我们实难找到类此的“怪论”。他们指美国政策为“侵略政策”,现时国际间严重局势为美国所造成,日本须抵抗美国的“挑战”,没有一句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照我们的看法,“未确知酿成现有事态之责任”者,恐怕只有蒙在鼓里的日本民众,而日本民众也未必是永远蒙蔽得住的吧? 
 

苏联的惊人启示
(1940年11月8日) 
 
  传德国因义军攻希失利,将谴军往援,并有准备向土耳其提最后通牒,胁其加入轴心国集团说。此说果确,则现时限于希腊一隅的战事,势将扩大范围。 
  苏联最高议会加里宁主席在此时宣称苏联已无法继续站于不偏不倚之地位,当然是一个惊人的启示。苏联会和英国站在一条战线上作战,也许非我们所能想象,但促使苏联改变中立地位的,显然唯有来自德义方面的压力。我们在等候着善作惊人之举的苏联的不平凡的行动。 
 

蔷薇有刺
(1940年11月8日) 
 
  罗马尼亚倘真与英国断绝外交关系的话,那么罗马尼亚的油田,应该又是英国空军一显身手的好对象了。德国把罗马尼亚圈入轴心,虽然是一件得意之作,但对此事却不能不感头痛。 
 

新的冒险
(1940年11月10日) 
 
  如果日军的撤退华南,可以认为日本意图南进的一种姿态的话,那么业已成立或正在积极进行的美英澳联防,应该是对付此种野心的一个更有力的答复。日本唯一应该走的路是日本军阀所不愿走的路,因此它在中国大陆上跌得头破血流之后,也许不得不再在太平洋中尝一尝没顶的滋味。 
 

斗蟋蟀
(1940年11月10日) 
 
  越南泰国的争执,在我们看来正如一双蟋蟀的互斗,为他人所挑弄而不自觉。秋光老尽,迟早将堕入同一的命运,不过为已经多事的世界,添加一点小小的点缀而已。越南当局对付泰国,居然也会征召公民入伍,调集军队驻边,大有不以寸土与人的气概。可惜此种精神,表现得太迟了些。 
 

悼毕德门先生
(1940年11月11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