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难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难中-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么紧要的关头让自己的干部去办不合适。问题是他自己又根本脱不开身。我说你就没有其他的照片了吗?他说没有了。办公室所有别的物品都在水下了,而北川县城里的家,现在在哪儿都找不到了。他都不知道他亲人的遗体埋在哪里!这一刻我终于明白照片对他的意义了。

“全家福”与数学题(2)
记得9月22号那天下午,我陪美国匹茨堡大学著名的灾害管理专家Louise fort去擂鼓镇,在板房区的街上遇见一位老农,他指着西北方向说,他是从山里逃出来的,他们那儿的山都塌了,村子被埋了。我问他逃生的时候带出来什么。他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我,说了一句让我怎么也想不到的话:“带了一个鼻子,带了两只耳朵!”这话给我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换句话说,很多北川人逃生出来时几乎是身无一物的,连身上的衣服都是后来别人给的,基本上跟当初从娘胎里出来时一样。这算不算得上是另一种意义上的重生?但是,当能带给人回忆的所有事物都永远地消失后,精神上的失落感可想而知。那座曾经无比美丽的山间小城,城里十分熟悉的街道,那些亲切的街坊邻居,家里的陈设,记录了生活瞬间的照片,一切的一切,突然之间就没有了,而且再也见不到了,人的精神突然失去了所有的依傍,一种可怕的空虚便会袭来,或感觉世界的不真实,或顿感生命的无常。对北川人来说,照片已经不仅仅是对生活的追忆,甚至就是他存在的见证。听说经历劫难的北川人有一种模糊了生死界限的感觉,会不会就源于此?没经历过的人,很难体会。但谁会愿意去经历呢?!
  张康奇对很少梦见他至亲至爱的妻子女儿这件事除了自问,还有些自责。我想,他是不是担心多年以后妻子和女儿的形象会在自己的记忆里慢慢模糊,最后甚至完全勾勒不起来,就像他梦醒之后分不清是不是梦见过他女儿一样。如果真的发生这种情况,对他可不仅是悲伤,还有恐惧。
  “我女儿的样子真的很可爱,很可爱……”张康奇最后说,怜爱从他言语中流露出来。
  一周以后,7月28号,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来北川,我们向她汇报了张康奇的事情。她除了敬佩之外,还萌生了一个想法……
  8月份,在刘书记的亲自安排下,两位北京的画家专程来到绵阳见张康奇,他们的任务是根据张康奇的回忆给他妻子和女儿画像,趁他的记忆还没有完全模糊,用他的回忆完成一张他梦寐以求的“全家福”。
  头天晚上我给张康奇打电话,他很兴奋,一口应允。起初我还有点担心,怕这种方式会勾起他内心最深处的伤痛。他却说:“这个日子选得很好,今天是百日祭!”我这才反应过来,那天正是“5·12”地震一百天的纪念日。这对张康奇和所有的北川人都是一个特殊而又百感交集的日子。此前很多天就听说北川人正在筹划对亲人的祭奠活动,画像这件事对张康奇也许是一种最好的祭奠方式吧?电话中,我听见张康奇的声音不同往常那样沉稳坚毅,显然情绪很亢奋。我问他在哪儿,他说:“我正在喝酒,部队明天就要走了,我为他们送行。”我说:“好,那你们尽兴。”我知道他跟部队的感情。
  第二天早上,我们一行人去安昌镇见张康奇。他在北川县重建工委,这儿也有一间他的办公室。我们到的时候,正好有一位邯郸商人在跟他谈投资的事,张康奇又回到了工作状态。我们站在重建工委的院子里一边等张康奇,我一边给两位画家介绍他的一些情况。商人走后,我们进去。张康奇跟两位画家握手后颇有些兴奋地告诉我们,他前些日子意外地发现了两张他妻子和女儿的照片。说罢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卫生执法证,那是他妻子的遗物,他去妻子单位的废墟时意外发现的,因为妻子的办公室还没有完全倒塌。执法证里有一张他妻子的标准照,而且,其中还夹着一张他女儿的一寸彩照!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全家福”与数学题(3)
“她现在已经六岁了,这是她三岁时的照片,她现在已经长大了。”
  张康奇说这话时仍带着父亲怜爱女儿的语气,仿佛她女儿还活在他身边。
  “你女儿是在读小学还是幼儿园?”我问。
  “读学前班。”
  “在哪个学前班,曲山镇小学的还是曲山幼儿园的?”
  “曲山幼儿园的学前班。她的幼儿园就在王家岩下面,王家岩的一只角崩下来了,把那一片全埋了,深埋在五六十米山下。我的父母、我的岳父岳母都在那里面。那天我的爱人是在上班的路上遇难的。”
  此前张康奇曾经讲过,他所有遇难的亲人的遗体都找不到,他只能估计他们埋在哪儿。对他来说,北川县城遗址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废墟,也是一座情感废墟,他只知道他所有的亲人长眠于此,他的情感只能在废墟上徘徊,却不知道怎么才能触摸到他往昔的爱。
  张康奇的妻子端庄漂亮,他女儿扎着两只翘翘的大辫子,眼睛滴溜溜圆,样子十分可爱!看了这两张小照片,就更理解张康奇对妻子和女儿的爱了,也更能想象他内心的痛苦。
  张康奇可能猜到我们此时心里的感受,他竟试着给我们减压:“我们北川县很多干部的家庭都有亲人遇难,我们的常务副县长,家里有十几位亲人遇难。可以这样说吧,北川人,百分之八十的小家庭——就是三口之家——有人遇难;百分之百的大家庭,有人遇难!”
  这可能也是张康奇化解自己痛苦的一种特别方式,用数学的方法,就像那句网络名言:再大的痛苦,除以多少多少,就怎么怎么……除了拼命工作,他可能就是反复给自己和给别人做这道减轻痛苦的数学题。除此之外,他还能有别的什么方法?
  两位画家悄声商量了一下,然后对张康奇说:“张局长,您看这样,我们原来想根据您的描述来给您的家人画像,现在既然有了这两张小照片,工作就好做得多了。我们先回绵阳去画一个初稿,然后过安昌镇来征求您的意见,跟您交流后我们再做修改。这样反复几次,就行了。这样也不会耽搁您太多的工作。”
  张康奇表示同意。画家们说,这两张照片对他们的帮助太大了,他们会尽可能画出张康奇心目当中的“全家福”。
  临走时,我想到一个问题,回头问张康奇:“你女儿爱穿什么样的衣服?”
  张康奇说:“也没什么特别的,她有一个姐姐,她的很多衣服都是姐姐穿过的。”然后他又声音有些低沉地补充了一句:“我很少给她买衣服。”言语中有些歉疚。
  后来我是在网上读到消息,才知道张康奇的“全家福”已经完成了。他和两位画家拥着那幅“全家福”,一起在北川重建工委的院子里照了一张相。因为工作一直忙,我也没有再跟两位画家联系。张康奇那里,我也不敢去问他对“全家福”是否满意。我还是没有足够的勇气去与张康奇触及这类话题,也许是我对他内心承受痛苦的极限能力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就算坚强如张康奇。
  写完这一章的当天,我正巧在网上看见一则新闻,它从另一个角度再次印证了照片对于一个北川人的意义,现全文转录于此:
  中国新闻网2008年12月04日消息:
  昨日(12月3日),一篇“给小偷的一封信”的帖子引起网友关注,发帖人是来自北川的大学女生严亭亭,在被偷的钱夹中,有她在地震中遇难的妈妈遗存的唯一一张照片,她希望小偷能还回来。“只要还回照片,钱我也不要,也不会追究小偷的责任。”严亭亭说。
  钱包被偷,哭了两天
  在某网站论坛上,一篇名为《小偷,把妈妈的相片还给我》的帖子被网友纷纷跟帖,有谴责小偷的,有同情女孩的,都希望小偷能达成女孩的心愿。
  发帖的女孩叫严亭亭,来自北川曲山镇城池街,是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的一名大三学生。11月30日中午,严亭亭在总府路乘公交车时,“感觉周围很多人都在挤我,总觉得有人在后面拉到我。直到下车买东西的时候才发现钱包不见了”。据小严的朋友介绍,钱包丢失之后,小严在家伤伤心心地哭了两天。
  提到妈妈 采访中断
  其实,让严亭亭痛哭的原因还不是因为掉了钱。钱包里有970元现金,还有她的身份证、银行卡及饭卡,最主要的是还有一张她妈妈的绝版照片。当问到有关她妈妈的情况的时候,小严捂住嘴巴一直摇着头,眼眶湿润,不愿再提妈妈的事。
  据小严的朋友介绍,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小严就十万火急地往北川赶。车子不通,就只有走路,当走到北川的时候,发现已经封城了,幸好遇到一位送药的叔叔,她才进了北川。一进北川,她就直奔妈妈被埋的地方,在废墟上,她用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想将妈妈的遗体挖出,但到最后也没能见到妈妈一面。
  固执女孩 只要照片
  “妈妈生前所有的照片都被埋了,只剩下那张遗失的照片,所以显得格外珍贵。”小严说,她从没有告诉过同学们自己家在这次地震中发生的重大变故,也不希望同学和朋友知道她现在的状况。她现在就只有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能找回那张妈妈的绝版照片,希望偷走她钱包的小偷能良心发现,将照片还给她。“钱和银行卡我都可以不要,只想要回妈妈的照片。”
  给小偷的一封信(原文)
  “尊敬”的小偷:
  你好!11月30日,我在总府路公交站台乘坐4路公交车时不慎丢失了钱包。钱包里有970元现金,还有本人的身份证、饭卡及银行卡。
  其实,这些对我来说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里面那张我妈妈的照片!我家在北川老县城曲山镇,“5·12”大地震让我失去了妈妈,照片是我妈妈留给我的惟一的东西!
  在此,希望偷走我钱包的小偷能够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