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上心中的巅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攀上心中的巅峰- 第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一念之差,就成了“读书苦”。
  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我很不欣赏这句话,觉得它给了学子错误的印象,仿佛读书就是“寒窗苦”。它也使读书人太功利,似乎读书就为了科举、当官、出名。
  而且,如果一个人钻进书堆里十年,完全不关心周遭的事情,就算他得到博士学位,只怕也因为与社会脱节,而难有成就。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陶渊明这两句话,我过去不太懂,甚至觉得他不求甚解的态度很不对。
  但是而今我懂了。他的不求甚解,是不急于见到立竿见影之效,也可以说不计得失,真正重要的是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
  “每有会意”,“会”什么意?是以心来会意。只有当我们心领神会地读书,才能真有感触,也才能把“死的文字”读进“活的人生”。
  “欣然忘食”,这又是何等地“读书乐”啊!乐得连吃饭都忘了。
  你为谁读书?
  各位年轻朋友,你觉得读书乐,还是读书苦?
  你觉得是为自己读书,还是为父母读书?
  你是否能试试看——
  从拿到新课本的那一刻,就想:这些都是有意思的书,是我自己要看的。
  每次你把书打开之前,也都默想:“它不是课本,是好书;它不是爬楼梯,是运动;它不是征召入伍,是志愿从军;它是读书乐,不是读书苦。”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谈精神
原来嫌噜苏的朋友,一下子变得殷勤可爱了。
  原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突然成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原来找你麻烦的敌人,一下子成为给你机会的同志了。
  原来苦思不解的问题,一下子全有答案了。
  找回你自己
  左右手不同
  我常打网球,每次到球场,教练都会交给我一大篮网球,要我自己挑“状况好”的球出来打。
  那些球都是旧球,虽然因为多少已经“走了气”,不能当“比赛球”,但用来做练习,还是不错的。
  我总是挑那些气比较足、捏起来比较硬的。大约一百个旧球当中,能有二十多个入选。
  奇怪的是,有一天,同样一百多个球由我挑,居然有六十多个都很硬,被我选了出来。
  “不可能啊!”我心想,“难道因为今天我右手懒得把拍子放下来,改用左手挑,就有这么大的差异?”
  我放下球拍,如往常一样,用“右”手再挑一遍。
  果然,原来“过关”的六十个球,又只剩下了二十多个。
  同一个人、同一颗心、同一个标准,只因为左右手力量的不同,居然有这么大的差异!
  时间感觉的差异
  我住在一栋高楼里,每天都要上下几十层的电梯,由于坐惯了电梯,我几乎能闭着眼睛,心里算着楼层,暗自喊一声“开门”,电梯就正好到达。
  但是有一天,我夜里突然想到有一封该收到的信,于是睡眼惺忪地下楼拿。这一回,我的“心算”居然不灵光了。
  我心里才算到三分之二,电梯就到了。
  回楼上,再算一次,又是如此。
  我发现电梯的速度没变,只因为我的反应比较迟钝,“时间的感觉”居然不一样。
  身体健康,事事“容易”
  每次我在台湾忙上一阵子,初回美国的时候,任何地方请我演讲,我都会毫不考虑地说“不!”
  而每次我说不的时候,我的秘书都会笑着说:“这演讲还早呢!是不是过两个月再回他们话?”
  于是,把事情压下来。
  两个月过去,秘书拿同样的事问我,我往往会沉吟一下,说让我想想。
  再隔两天,我八成就会点头了。
  “您一累,就什么都‘不’;等您精神恢复,就什么都好办了。”秘书笑着说。
  养精蓄锐再出发
  前年,我去马来西亚,回到台湾就肠胃不好。回美国,一下子由“大热天”进入冰封雪冻的寒带,又因为出去铲雪,摔了一跤,而在床上躺了一个多月。
  卧病的这段时间,我怨天尤人,不断地悔恨,怪自己不该出国,也不想计划未来的事,所有的“宏图”全不见了。
  一个多月之后,我病好了,又开始打球、长跑。
  奇怪的事情也再次发生——
  那些卧病时认为办不到的事,件件都变得容易,似乎只要做,就一定能成。
  我居然又出发,前往马来西亚,而且当那里侨社顾念我身体,说只作两场演讲就成了的时候,我居然主动说:
  “没关系,为侨社募款,多多益善,就讲五场吧!”
  你是不是累了?
  各位年轻朋友!我为什么要说这四个故事?
  我要以亲身的体验告诉大家:
  每当你觉得对手强、时间不够、能力不足或满怀抱怨的时候,都应该先想想:是不是因为自己当时的心情抑郁、身体较弱或精神欠佳?
  在你要对一件事情说不,而采取退缩态度之前,是不是可以先缓一下做决定,好好睡个觉、游个泳、打个球、吃顿饭,养足了精神再说。
  你很可能发现原来嫌噜苏的朋友,一下子变得殷勤可爱了。
  你很可能发现原来的“山重水复疑无路”,突然成为“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你很可能发现原来找你麻烦的敌人,一下子成为给你机会的同志了。
  你很可能发现原来苦思不解的问题,突然间全有答案了!
  

谈作主(1)
你说话算不算话?
  下棋回不回手?
  你会不会才答应父母一件事,
  转身就反悔了呢?
  你是否能成为另一个比尔·盖茨
  二十多年前,在我的绘画班上,有个很有才气的小男生,因为愈画愈有兴趣,所以立志将来要作艺术家。
  有一天,他对他爸爸说:“爸爸,我将来要进美术系。”
  啪!话还没说完,他爸爸就赏了他一记耳光:“你要饿死。”
  他捣着脸,不服气地说:“人家刘老师,还不是美术系毕业,也没……”
  啪!又是一记耳光:“你又不是刘老师!”
  小男生不敢多说了,乖乖听从父亲的指示,投考五年制的专科,学电机工程。
  如果我当年没有听话
  二十年不见,今年春天,突然接到他的电话,于是请他吃中饭。
  坐在我对面,已经不是小男生,而是三十五岁,在美国拥有几百位员工的“大老板”。
  “幸亏那时候,你听了你父亲的话,要不然也没有今天。”我说。
  他笑笑:“您怎么不说,如果我没听我老爸的话,现在国际画坛上,又多了一位大画家呢?”
  他的话使我想起高中时代的自己,当我高考,填志愿的时候,别人都填六七十个,我却只填了三个美术科系和一个国文系。
  我的导师跳了起来,说我应该进外交或新闻系,将来才能有成就。
  可是我的母亲没说话,只淡淡一笑:“你觉得那是你的志趣,就好。”
  于是我成为了画家,成为了美国美术馆的驻馆艺术家,也成为了大学教授。更因为画展的丰厚收入,使我敢于尽兴地写作,也成了一个所谓名作家。
  我的母亲跟那学生的父亲完全相反,我不是也有成吗?
  同样的强势,不同的结果
  最近我看了一部曾得到奥斯卡奖的影片《钢琴师》(Shine)。
  电影里的主角,生长在一个有着强势父亲的犹太家庭。那父亲爱音乐,也逼自己的独子学钢琴。他一方面希望孩子出头,一方面又唯恐孩子出去寻找自己的世界。所以当儿子执意出国,去伦敦皇家音乐学院之后,他居然不准孩子再进家门一步。
  他的儿子成功了,也失败了。虽然得到钢琴大赛的金牌,却因为总挥不去父亲的阴影,终于精神分裂。
  看这个由真人实事改编的电影,我有好大的感慨,我不断想,那位父亲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在父母强势的主导下,有多少天才,不但没能成功,反而因为背负太多心情的重担,而摔得更惨。
  但是我也想到站在国际乐坛巅峰的大提琴家马友友,曾说他有个艰苦的童年,被逼着学琴,没能享受快乐的儿童时光。
  只是说到最后,他又感谢那段被逼的日子,使他能有今天。
  同样是出身音乐家庭,也同样有着强势的父亲,却造成多大的差异!
  夏日剧场的史都华
  当然也有许多就是不听话,而坚持走自己路的例子。
  像是老牌影帝,曾得奥斯卡金像奖的詹姆斯·史都华(James Stewart),当年从普林斯顿大学建筑系毕业。没当建筑师,却去参加一个“夏日剧场”,到处跑码头、演戏。
  据说詹姆斯的父亲,气得把鞋子摔到墙上。
  可是,詹姆斯成功了,连百科全书上都有他的小传。
  半路辍学的比尔·盖茨
  更好的例子是美国微软公司创立人比尔·盖茨(Bill Gates),他的父亲是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妈妈是教师。比尔·盖茨从小功课好,十八岁进哈佛大学。
  但是,十九岁那年,比尔·盖茨居然自己申请退学,跑去搞电脑。

谈作主(2)
我常猜想当时他老爸、老妈的反应。最起码如果发生在我儿子身上,我会跳起来。
  但是,比尔·盖茨如果当时不那么决定,他可能有“坐拥三百六十四亿美元电脑王国”的今天吗?
  你自己才能决定
  “我对某科有兴趣,我爸爸偏不准我念。”
  “我不想考大学,想去创业,我爸妈就不同意。”
  “我只想把英文先念好,自己出国读书,不想在国内继续念下去。可是我妈坚持我把大学读完。”
  “我爱音乐,要跟朋友组个乐团,可是我爸说我要是这样,就脱离父子关系。”
  总接到年轻朋友这样的信,问我该怎么办。让我头痛的是——
  “既然你说父母不是你,不能为你决定;我也不是你,我又怎么为你决定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