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第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点45分,*队伍向南*东交民巷,打算向各国使馆递送“陈词”,期望西方国家“主持正义”,不想遭到外国巡捕的拦阻。群情更加激愤,决定去找卖*问罪。*队伍浩浩荡荡,经王府井、东单、直向曹汝霖住家的东城赵家楼进发。

    曹汝霖的住宅黑漆大门紧闭,*学生怒不可遏,几名勇敢的学生跳进窗口,从里面打开大门,大队便一哄而入。曹汝霖见势不妙,从后门溜走了。

    说也凑巧,章宗祥正好来曹家做客,学生们发现了他,就一拥向前,在客厅把他痛打一顿,接站又放火烧了赵家楼。一直尾随学生的军警乘着曹宅大火,赶来拘捕了32名殿后的学生和市民。

    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上海、汉口、天津、西安、济南等地的学生们也罢课*。6月3日以后,上海的工人罢了工,商人罢了市,各地也陆续响应,一场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在全国展开,轰轰烈烈,势不可当。

    6月上旬,各省学生代表和北京学生代表北京大学红楼开会,决定到总统府请愿。

    那天上午,2万多大中学生聚集在新华门前,高呼口号,要求当时的总统徐世昌接见。

    徐世昌本来是清朝的遗老,腐朽透顶,见此阵势,不敢露面,忙派警察总监出来说:“总统不在,你们把请愿书留下,回去休息吧!”

    学生们哪里肯信,高呼“不见总统,决不回校!”一直到天黑下来。人越来越多,一些拉洋车的工人还掏钱买了烧饼和茶水慰问学生。

    徐世昌迫不得已,这才传话,让进去10名代表。于是,北京大学段锡朋、西安成德中学屈武等被推为代表,*中南海,到了勤政殿,见到徐世昌。

    北大代表首先讲话,要求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要求惩办卖*,要求释放被捕学生。徐世昌摆出大人物的架式,训斥说:“你们这些学生年轻,不懂事。中国太弱了,*之过急不行,聚众闹事不好,你们安心读书才是,国家事自有政府办理。”

    徐世昌的话引起代表们的不满,他们纷纷发言,反驳辩论,徐世昌却紧闭双眼,无动于衷。陕西代表屈武激动地上前一步,眼含热泪,大声说:“现在国要亡了,我们要做亡国奴了,今天丢青岛,明天丢山东,后天就丢整个华北!政府不接受我们的要求,我们就以死力争!”说完,他快步走到墙边,用头碰撞墙壁,顿时血流满面。代表们忙扶住了他,在场的官员可吓得目瞪口呆。徐世昌连忙起身走了进去。

    屈武血溅总统府的消息传到新华社门外,学生们群情激昂,非要涌进去和徐世昌辩理。军警们急忙出面阻止,双方就争执起来。

    到了深夜一点多,徐世昌终于派内务总长出来对学生们说:刚才,内阁开了紧急会议,决定接受大家的要求,电令出席巴黎会议代表拒绝签字,释放学生,批准曹章陆三人‘辞职’。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下,学生们取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五四运动也以最后的胜利告一段落。这是中国人民在反帝斗争中第一次取得胜利。从此,中国革命*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第四节 中国共产党成立】………

    五四运动以后,各种新思潮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一批具有初步*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于1920年相继在各地组成*主义小组。

    在*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各地*主义小组推举的12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他们是:湖南小组的*、何叔衡,湖北小组的董必武、陈潭秋,上海小组的李达、李汉俊,北京小组的张国焘、刘仁静,济南小组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小组的陈公博和日本小组的周佛海,还有陈独秀指派的代表包惠僧。他们代表了全国50多名党员。*国际代表马林、尼科尔斯基也列席了这次会议。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的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大会讨论了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通过了《中国*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的主要内容是: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党”;规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的革命军队*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确定党内实行*集中制的组织原则,还规定了党的纪律。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领导机关——中央局,陈独秀任中央局书记,李达任宣传主任,张国焘任组织主任。

    中国*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党的成立。从此,在中国出现了全新的、以*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党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为之焕然一新。



………【第五节 南昌起义】………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清洗**党员和革命志士。**中央为了保住革命火种,决定在国民党统治区中举行武装起义。

    当时,**所掌握的几支主要部队,正集结在长江南岸的军事要地九江及其附近。与此同时,国民党内既互相争斗又互相勾结的蒋汪两大集团,均以重兵集结在长江中下游两岸。负责领导起义的前敌委员会,反复考虑在南昌和九江举行武装起义的可能性。从当时敌我双方兵力部署和双方所处地理位置的特点看,在九江就地举行起义是不利的。因为,沿长江南岸向东或向西都难摆脱敌重兵的拦阻。渡江北上举行起义的地点选择在地处九江以南的南昌。这是因为,在军事地理方面,南昌具有多方面的有利条件。

    南昌距敌重兵集结的长江沿岸较远,距离九江约*公里。南昌发动起义后,能较好地摆脱敌主力的威胁。后来起义的实际情况果然如此,南昌起义前后,部署在长江沿岸的敌重兵一直未能对起义行动构成直接威胁。

    南昌交通条件便利。根据当时的交通设施和军队的装备水平,地面部队实施快速机动的最好方式,是铁路输送或水上输送。南昌与九江之间,有一条当时南昌惟一的铁路——南浔铁路,起义军正是利用这条铁路,迅速从九江开至南昌。起义军利用铁路输送完毕后,立即实施截断,并以兵力警戒,从而切断了南昌与外界的铁路通道,使敌无法利用。南昌与外界联系的最大的水上通道,是纵贯江西南北的赣江。而南昌所在的赣江段江面宽,航道浅,稍大一点的船只即无法通过,南昌周围的敌军在起义军举行起义时,无法迅速赶到南昌。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起义军的敌情顾虑,有利于起义的顺利进行。

    南昌地区有利的地理环境,成为南昌起义胜利的重要条件。它不仅使起义军一夜之间速战速决,全歼南昌城内及近郊之敌,而且使起义军在没有遭到敌主力直接攻击的情况下从容撤离南昌。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同志按照党的决定,和朱德、贺龙、叶挺、刘伯承等同志一起,领导了南昌起义。经过几个小时的激战,全歼守敌,占领了南昌城,发表了《八一起义宣言》等革命文告。

    起义军于8月3日至5日,分批撤离南昌。起义部队在南下途中作战失利,部分武装在朱德、陈毅同志的率领下,开赴湘南地区,继续坚持斗争,另一部分部队转战到了海陆丰。



………【第六节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柳条湖事件”,对中国东北地区发动了武装进攻。

    柳条湖位于沈阳内城以北2。5公里处,在沈阳站与文宫屯站之间,关东军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爆破地点,其原因有二:一是这里较为偏僻,便于行事;二是距东北军北大营较近,便于诬为中*队破坏,也有利于攻击。

    18日22时20分,炸药点燃,一声巨响,震荡长空,炸毁一段路轨。以爆炸声为信号、早已准备好的全副武装的日军便向预定目标攻击,同时沈阳站附近的日军大炮也向北大营猛烈轰击。

    23时46分,花谷正以土肥原的名义给旅顺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第一份电报,谎称中*队在沈阳北部北大营西侧破坏了铁路,袭击日本守备队,日中两军在冲突中。接到电报后,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参谋长三宅光治、参谋石原莞尔等人紧急研究对策,一致认为此时是诉诸武力的“绝好机会”,本庄繁当即决定,按照预定的计划,迅速将主力集中到沈阳,先发制人,“惩罚”中*队,占领东北三省。

    19日凌晨1时30分至2时之间,本庄繁向关东军下令:驻辽阳第二师,驻公主岭独立守备队第一、第五营等迅速开往沈阳,攻击该地中*队;驻长春步兵第三旅准备进攻长春。同时,还向驻朝鲜日军求援。最后,本庄繁将他的命令及战况正式报告给军部。为了便于指挥,19日凌晨3时30分,本庄繁率领关东军司令部火速赶往沈阳。

    9月18日夜,日本在沈阳的驻军只有独立守备队第二营和第二师的第二十九团,人数仅几千人。柳条湖事件发生后,日军连夜向沈阳增兵。驻扎在铁岭的部队,于19日凌晨4时到达沈阳,配合第二营于5时30分占领北大营;与此同时,驻扎在海城和辽阳等地的第二师所属部队及师长多门二郎也于19日凌晨5时抵沈阳,与原来驻在沈阳的第二十九团一起行动,6时30分占领沈阳内城。然后该师又与独立守备队采取联合行动,向距沈阳10公里的东大营进攻,日军南北夹击,东北军和讲武堂学员不战而退,中午12时许,日军占领了这个东北军的第二大营。由于东北军绝大多数部队执行了蒋介石“不准抵抗”的命令,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