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宋朝的时候,我国历法已经有很大进步,但是祖冲之认为还不够精确。他根据他长期观察的结果,创制出一部新的历法,叫做“大明历”。这种历法测定的每一回归年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只有五十秒;测定月亮环行一周的天数,跟现代科学测定的相差不到一秒,可见它的精确程度了。

    然而,宋孝武帝不肯颁布新历。直到祖冲之死了十年之后,他创制的大明历才得到推行。

    祖冲之更大的成就是在数学方面。他曾经对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作了注释,又编写一本《缀术》。他的最杰出贡献是求得相当精确的圆周率。经过长期的艰苦研究,他计算出圆周率在3。到3。之间,成为世界上最早把圆周率数值推算到七位数字以上的科学家。

    祖冲之还造过一种指南车,随便车子怎样转弯,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他又造过“千里船”,在新亭江(在今南京市西南)上试航过,一天可以航行一百多里。他还利用水力转动石磨,舂米碾谷子,叫做“水碓磨”。

    祖冲之的为人民做出了贡献,还推动了科学的发展,他不但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在世界科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



………【第二十九节 范缜与《神灭论》】………

    范缜生活的南北朝时代,佛教盛行。从皇帝到大臣,都提倡佛教。认为人死了以后,灵魂是不会死的。还说一个人的富贵或者贫*,都是前世的因果报应,穷人受苦受罪,都是命里注定,没法抗拒的。

    范缜胆大,不信神,于是起来反对这一说法,认为这是一种迷信思想,要大家别信那一套。南齐的宰相萧子良是一个笃信佛教的人。他听到范缜竟敢跟他唱对台戏,反对佛教,十分恼火,叫范云把范缜找到他家来。

    萧子良问范缜说:“你不相信因果报应,那么,你倒说说,为什么有的人生下来富贵,有的人生下来就贫*呢?”

    范缜不慌不忙地说:“这没有什么奇怪。打个比方,人生好比树上的花瓣。花经风一吹,花瓣随风飘落。有的掠过窗帘,落在座席上面;有的吹到篱笆外,落在茅坑里。落在座席上就像您;落在茅坑里的,就像我。富贵、贫*,就是这么一回事,哪里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萧子良哑口无言,范缜从萧子良那里回来后,就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叫作《神灭论》。文章里面说:“形体是精神的本质,精神只是形体的作用。精神和形体的关系,好比一把刀和锋利的作用。没有刀,就不能起锋利的作用。没有形体,哪里有什么精神呢?”

    他断定人死以后灵魂是不存在的,什么因果报应,都是骗人的话。

    这篇文章一出来,朝廷上上下下都闹翻了天。

    范缜的神灭论思想,是汉晋以来无神论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他的著作《神灭论也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不朽的文献。



………【第三十节 魏孝文帝改革风俗】………

    前秦统治瓦解之后,鲜卑拓跋部的首领拓跋圭,于386年建立魏国,历史上叫做北魏。公元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六国时期黄河流域长期分裂混战的局面。为了顺应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公元471年,北魏孝文帝即位拓跋宏后,决心采取改革的措施。

    魏孝文帝规定了官员的俸禄,严厉惩办贪官污吏;实行了“均田制”,把荒地分配给农民,让他们种植谷物,另外还分给桑地。农民必须向官府交租、服役。农民死了,除桑田外,都要归还官府。这样一来,开垦的田地多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比较稳定,北魏*的收入也增加了。

    魏孝文帝认为要巩固魏朝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公元494年,孝文帝不顾保守派大臣反对,把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以便于接受汉族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

    迁都洛阳后,孝文帝宣布了几条法令:一,改说汉语,在朝廷做官的,一律要改说汉语,违反这一条就降职或者撤职;二,官民改穿汉人的服装;三,改用汉人的姓。北魏皇室本来姓拓跋,从那时候开始改姓为元。魏孝文帝名元宏,就是用了汉人的姓。四,鼓励鲜卑人跟汉族的士族通婚。

    孝文帝的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他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



………【第三十一节 北魏的分裂】………

    北魏末年各族人民大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北魏王朝的反动统治。魏孝文帝死后,魏宣武帝元恪继位,北魏又开始衰落。

    到了魏孝明帝即位,因为年纪太小,由*胡太后临朝。胡太后是个专横奢侈的人。她相信佛教,认为佛法能减轻她的罪,于是动用大量人力物力,开凿石窟,建造佛像。北魏的皇室贵族也效仿胡太后,互相攀比,穷奢极侈,向百姓穷凶极恶地搜刮。人民忍受不住,终于起来反抗了,著名的葛荣起义失败后,北魏内部也发生大乱。尔朱荣和胡太后、孝明帝在内乱中互相残杀。胡太后毒死了她的儿子孝明帝元诩,另立孝明帝的堂侄、三岁小儿元钊为帝。尔朱荣以为孝明帝报仇为借口,率兵南渡黄河,进攻洛阳。将胡太后和元钊投入黄河溺死,又杀王公卿士一千余人,另立元子攸为帝,称为孝庄帝。这次事件史称“河阴之变”。

    孝庄帝杀尔朱荣,尔朱荣之侄尔朱兆又杀孝庄帝,另立元荣为帝,是为节闵帝。

    最后北魏的实权,落在两员大将高欢和宇文泰手里。孝武帝是个傀儡。公元534年,孝武帝逃向关中,投靠宇文泰。第二年,宇文泰杀了孝武帝,另立文帝;高欢另立魏孝静帝,迁都邺城。从此,北魏就分裂成两个朝廷。历史上把建都在长安的叫西魏,建都在邺城的叫东魏。



………【第三十二节 梁武帝四次“舍身”】………

    梁朝皇帝梁武帝是个佛教信徒。他在建康建造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同泰寺,每天早晚到寺里去烧香拜佛,讲解佛法,说这样做是为了替百姓消灾积德。北魏发生内乱以后,南方的梁朝曾经几次起兵北伐。

    梁武帝看到宋、齐两个朝代都因为皇族之间互相残杀而发生内乱,他就对自己亲属格外宽容。皇族中有人犯罪,他只好言好语教训一番,从不办罪。但他对待百姓就完全是另外一套,谁触犯当时的法律,就要严办。如果一个人逃亡,全家人都要罚做苦工。这样,贵族官僚有恃无恐,更加横行不法,有的甚至在大街上公开杀人,都没有人敢干涉。

    到了他年老的时候,更干出一件奇怪荒唐的事来。他到同泰寺“舍身”,也就是要出家做和尚。梁武帝做了四天和尚,宫里的人把他接回去了。后来他一想,这样做不妥当。因为按当地的风俗,和尚还俗,要出一笔钱向寺院“赎身”。皇帝当了和尚,怎么能够例外。

    第二次,他又到同泰寺舍身,大臣们请他回宫,他就不答应了。后来,大臣们懂得他的意思,就凑了一万万钱到同泰寺给这位“皇帝菩萨”赎身。

    第三次,梁武帝又想个新花样,他到同泰寺舍身的时候,说他为了表示他对佛的虔诚,不但自己的身子舍了,还把他宫里人和全国土地都舍了。

    过了一年,他又舍了一次身。大臣们又花了一万万钱把他赎回来。梁武帝前后做了四次和尚(一说是三次),大臣们一共花了四万万赎身钱。这笔钱,当然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去了。

    这就是梁朝有名的“皇帝菩萨”的故事。



………【第三十三节 陈后主骄奢亡国】………

    正当梁元帝萧绎派王僧辩等平息“侯景之乱”时,陈朝的建立者陈霸先已经悄然崛起。陈武帝建立南陈王朝的时候,北方的东魏、西魏已经分别被北齐、北周代替。

    然而,陈朝也是个短命的王朝,第五个皇帝陈叔宝继位时,陈朝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陈叔宝也叫陈后主,是个完全不懂国事,只知道喝酒享乐的人。他大兴土木,造起了三座豪华的楼阁,让他的宠妃们住在里面。他手下的宰相江总、尚书孔范等,都是一伙腐朽的文人。陈后主和宠妃经常在宫里举行酒宴,宴会的时候,让他们一起参加。大家通宵达旦地喝酒赋诗,你唱他和,还把他们的诗配上曲子,挑选了一千多个宫女,为他们演唱。

    老百姓一年干到头,辛辛苦苦得来的劳动果实,大多被统治者掠夺去了,经常有人饿死、冻死在路上。

    有个大臣傅縡上奏章说:“现在已经到了*人怨、众叛亲离的田地了。这样下去,恐怕东南的王朝就要完了。”陈后主一看奏章就火了,把傅縡杀了。

    陈后主过了五年的荒唐生活。这时候,北方的隋朝渐渐强大起来,决心灭掉南方的陈朝。

    公元588年,隋文帝造了大批大小战船,派他的儿子晋王杨广、丞相杨素担任元帅,贺若弼、韩擒虎为大将,率领五十一万大军,分兵八路,准备渡江进攻陈朝。

    陈后主正跟宠妃、文人们醉得七颠八倒,他收到隋朝进攻的警报,连拆都没有拆,就往床下一丢了事。后来,警报越来越紧了。有的大臣一再请求商议抵抗隋兵的事,陈后主才召集大臣商议。

    公元5*年正月,贺若弼的人马从广陵渡江,攻克京口;韩擒虎的人马从横江渡江到采石,两路隋军逼近建康。隋军顺利地攻进建康城,*将士被俘的被俘,投降的投降,陈后主也逃到后殿投井了。

    陈后主骄奢最终导致亡国,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灭亡了。



………【第一节 隋文帝杨坚】………

    杨坚是东汉太尉杨震的第十四代子孙。杨氏家族从汉朝以来,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都是名门望族。

    公元537年,杨坚的父亲杨忠追随独孤信投靠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