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里的中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村庄里的中国- 第2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乡村生育不再仅仅是家庭或家族的需要,更加成为个人的人生追求,是一种追求现实幸福的体现。这从孙老太小女儿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得出来,自愿放弃多生育子女的念头,专心抚养一个孩子,在现代的乡村社会中已经不是特例或个案了。
  三、故事的文化人类学解读
  在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中,总会有一些事件,影响了当事人的发展。因此,如果我们能够发现这些事件及其影响,那么我们就不仅能够解释某类人的人生轨迹,而且可以从中发现个人的价值取向和行动逻辑。总而言之,对于生活事件分析来说,最关键的还不仅仅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发生之后,当事人产生了何种体验,又对它作出了什么样的解释。因为,对于什么是人生中的事件,其实并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即使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只要当事人很看重它,那么它就是这个人所经历过的事件。反之,即使是天塌地陷,如果当事人自己熟视无睹,那么也不能算作事件。
  在我们的故事中,孙老太对计划生育的认识正好反映了这一点。孙老太是第一批主动响应国家政策而实施绝育手术的,她意志坚定地拥护计划生育,可是作为她的同辈群体,这却是一件不容易接受的事情,其中的原因,也许生命历程理论的解释最有说服力。在生命历程理论的视角下,生育可被视为不定项选择的空间,生育策略为社会成员标出了待选项目,但没有给定最终选项,个人可进行多种搭配选择,不同的人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一些人选择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一些人不选择性别偏好和性别选择。在这些结果中,一方面可以体现出选择者的意志,即个体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可体现出生育文化制度的框架要求和限制。就是说虽然人们的生育态度、愿望和行为的特征是在他们那种特定的生命事件中形成的,但不是所有在同一种生育文化中生活的人都会采取同样的生育态度、愿望和行为,即使是他们最终表现出同样的生育态度、愿望和行为,他们所依据的生活事件也不见得会相同。因此,我们在研究出生性别选择的过程中就不仅要记录行为者所处的社会结构的内容,比如,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以及宗族势力和村落文化等,而且要特别注意对个人成长环境、生活史等生命历程的考察。
  

记忆与想象——男孩偏好的生成“逻辑”(1)
一、故事
  周大哥是L村一个普通的农民,今年已经五十多岁了。一辈子没读过几年书,主要依靠种植业为生。在L村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叫作:跟着老八(周大哥兄弟排行第八),种吗收吗。就是说你看周大哥今年种什么,你就跟着种什么,准能够丰收而且能够卖个好价钱。因为周大哥总能把握住市场经济的脉搏,所以在附近十里八乡都很出名。这些年来,一些不明真相的人们更是传言他有先知先觉的能力。对此,我们专门问过周大哥是不是“开了天目”?他憨憨地一笑:“没什么啦,你看今年黄豆价格低,明年种的肯定少,明年种的少了,价格不就上去了吗?”多么朴素的逻辑,多么智慧的逻辑,就是这套既朴素又智慧的逻辑给周大哥在L村留下了一段更耐人寻味的逸事。
  这个故事其实是发生在二十年前的事情了,当时周大哥还是三十出头的小伙子。听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经常说,当时的周大哥家庭生活幸福,周大哥夫妻恩爱的样子在村里是很少见的。但是令周大哥和周嫂一直很遗憾的就是他们没有能够有个儿子,反而一口气连生了五个闺女。每次周嫂怀孕,周大哥都怀着巨大希望盼望着自己第一个儿子的出生;每次周嫂生产,周大哥又总是感到巨大的失望得知他们又多了一个女儿。对于周大哥来说,他有着强烈的男孩偏好,不然像他这样常常有着自己冷静而独特判断能力的人不会在这件事情上被人们轻易地觉察到他很喜欢男孩。其实我们一直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周大哥在很多情况下都能保持冷静,都能有自己的判断,比如他对种什么不种什么,向来是不随大流的,为什么唯独在男孩偏好这件事情上表现出这么强烈的从众倾向呢?
  对这个问题,我们问过周大哥本人,也问过同村的周围人,他们的回答大都是同义反复,对于解释这件事情往往于事无补,总在强调男孩对于农民来说多么多么重要,所以才偏好男孩。可是根据我们的判断,我们更相信,因为周大哥和村里的其他人偏好男孩,所以才把男孩对于农村家庭的意义无限地夸大了。其实,正是有了这种对男孩意义的人为夸大,并且这种夸大的意义在一定范围的人群内获得了共识,这种有意识的夸大又慢慢地从围在男孩头上的闪烁耀目的光环变成套在男人脖子上的沉甸甸的枷锁,使得这个圈子内的任何一个人,无论他多么聪明多么与众不同,也要受其影响。这也许可能成为解释周大哥这样一个特立独行的人为什么在男孩偏好这件事上与周围人惊人一致的原因。
  耐人寻味的是,虽然无论周嫂还是村里其他人其实都很清楚周大哥一直很盼望有个儿子,但是周大哥却一次也没有因为周嫂没有能给自己生个儿子,而对周嫂表示出任何的不满。相反,不同于农村绝大多数丈夫的做法,每次当他得知周嫂又生了一个女孩时,周大哥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甚至还亲自给周嫂洗衣做饭。这些举动对于许多一辈子连灶台都没有碰过的农村丈夫们来说,是着实不容易。总之,周大哥所作所为,最起码一直使周嫂并没有因为没有生育男孩而在周大哥面前,在整个家族面前,在村里的外人面前感到自惭形秽。
  周大哥之所以能够为村里人津津乐道,还在于他对于妻子周嫂的态度。在妻子接连生育女孩之后,他以一个男人的心态很快地感受到了周围人们给予自己妻子的压力。聪明的地方在于他一直巧妙地化解着加在他和他妻子身上的这种无形的压力。他通过那种在别人看来反常,甚至不可理解的行为——在妻子生育了女孩之后,不是像绝大多数农村丈夫那样对妻子横眉冷对,而是笑脸相迎。不但有效地减轻着妻子的心理压力,也减轻着自己的心理压力。正如他事后所说的,如果那时候自己带头给妻子压力、看不起妻子,别人会更看不起她,看不起自己。由此可见,在农村地区,一些生育女孩的女人之所以被人看不起,她丈夫要承担一大部分责任。如果农村的丈夫们都能学一学周大哥的做法,我们不能肯定男孩偏好的程度一定会减轻,但是农村妇女由此承担的一定要生男孩的心理压力肯定会减小很多,自己感受到的各种外在的、内在的压力肯定也会减小很多。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记忆与想象——男孩偏好的生成“逻辑”(2)
转眼五六年过去了,周嫂第六次怀孕了,与往常一样,周大哥还是焦急地等待着,热切地盼望着。听说他儿子现在的名字就是在孩子没有出生时就想好的。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但那天碰巧周大哥没有在家,去田地里平整土地了。其实我们更愿意相信周大哥是有意识地躲开的,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望使他几乎不再有勇气在第一时间内面对现实了。孩子顺利地出生了,当接生的医生告诉周嫂她生了一个男孩时,周嫂一遍又一遍地追问别人到底是不是真是生了一个男孩,接连的“打击”已经使她自己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在这个故事中有一个细节是几乎所有的版本中都一致的。那就是周嫂生下孩子后,再三询问别人自己生的是不是男孩,虽然别人一再地告诉她生下的确实是一个男孩。在不同的版本中,对这一细节绘声绘色的描绘,当然有出于编写故事的结构需要,也就是所谓的编剧逻辑,但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认为人们之所以都在不同版本里不约而同地强调这个细节,绝不简简单单是出于剧情或者说故事结构的需要。人们都强调这个细节至少反映了人们的一个普遍的心理:对孩子性别的异乎寻常的重视。人们都在绘声绘色地描绘周嫂当时是怎样看到了儿子的男性生殖器,又是怎样的一种表情和反应。对这个细节,尤其是对男孩生殖器的津津乐道显然已经超出了剧情发展的需要,其实人们完全可以用一句“周嫂生了男孩后”这样类似的话把当时的情景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人们对此的重视在我们看来也不完全是因为周嫂当时的反应确实有一点过激,而是因为人们心灵深处大都埋藏着同样的一个情结:男孩偏好或者干脆说男性生殖器偏好。
  经过了亲自验明正身后,周嫂的第一个反应就是赶快把这个消息告诉周大哥。于是,有人飞似的跑向田间。也许周嫂一直能体会到周大哥对自己的关爱,也许周嫂也能感觉到周大哥身上也承受着没有儿子的压力,也许周嫂只是出于一种终于胜利了的喜悦。总之,周嫂想把这个好消息第一时间内传给周大哥。周嫂这种无意识的反应说明了什么呢?除了夫妻之间的深深关爱之外,我们想可能更多的是终于解脱压力之后,向与自己同甘苦、共奋斗的“战友”倾诉的欲望。也许在此之前,他们之间没有相互倾诉,甚至压根就没有提起过彼此感到的社会压力(这种现象在二十年前L村等农村地区应该说是很普遍的,就是夫妻闲暇时间里很少有语言的交流,尽管这在现代城里人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是这确实是事实)。也正因为如此,所以当终于有了儿子后,我们想当时周嫂更多是把周大哥当成了一个同风雨、共患难的“战友”,而不仅仅是丈夫。另外,我们始终相信,也正是因为周嫂连续生了五个女儿,正是因为周大哥和周嫂共同经历了连生了五个女儿受到的社会压力,所以现在他们的爱情才会这么美满。
  令所有人都想不到的是周大哥并没有在听到这个消息后,表现出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