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哈佛日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的哈佛日记- 第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没有听她的话,暂别了北京,继续我的奔跑。
  母亲教我学会感恩。曾经给我帮助过的人,她总会尽力去感谢他们。虽然现在看来,那些帮助已经非常遥远了,但是母亲告诉我,不管那些人现在的状况是好还是坏,永远不要忘记他们给你的帮助,没有他们,你不可能这么顺利地走到今天。在新东方四年的工作母亲是非常支持的。她告诉我,没有新东方给你的机会和平台,你不可能在这几年成长这么快。由于我在新东方工作,她也成了新东方的忠实支持者。俞敏洪老师和徐小平老师的很多文章,《东方马车》这些书她都很认真地看,有时候发现很好的一些道理,她总会做好标签,让我也好好读读。这也是她的耐心之处。比如以前王辉耀先生的《我在东西方的奋斗》、杨澜的《凭海临风》还有一些她觉得很好的书,她就会督促我认真地读,要是发现我读得不认真的话,她就会找到合适的机会让我读进去。
  母亲以前并不会用电脑,可是我出国了以后,她和父亲不仅迅速学会了打字,而且学会了视频聊天,这样我们就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其实每个人的母亲都有她们的伟大和可爱之处,但是我们越长大,就越不习惯表达我们对她们的感恩。这好像是我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感谢母亲的文章。母亲,祝您生日快乐!
  感谢母亲,在我心里您永远是最美的……
  

哈佛留学学什么?(1)
后天就要远行了,这几天似乎是我从未经历过的轻松时刻,没有工作,没有作业,生活纯粹到什么事情都没有,除了为漫长的旅行做准备。早上起来把房间仔仔细细地收拾了一遍,然后去哈佛Coop书店看那里的整整两架精美的游记。舒适的地毯,暖融融的房间,靠在墙边,没有什么人,只有一个可爱和热心的售书小姑娘时不时过来寒暄几句。我说我在为我的环游美国做准备,她说“太棒了,我也希望能像你一样环游美国,我每天都看着这么多精彩的旅行的书,但是没有机会去这些地方”。一个纽约的好朋友打电话来,热心地给我从奥兰多到迈阿密的行程提了点建议。打完了还没有忘记嘱托我一句:“飞得开心!”
  时间总是过得非常快,尤其是经历一件喜欢的、有意义的事情的时候。
  一个学期结束了,仿佛昨天刚刚开始。
  9月4号那天晚上,师姐和她先生去波士顿机场接我,我之前并不认识她,但是当她知道我是第一次来美国,没有什么朋友在这里的时候,她和她的先生给了最热情和慷慨的帮助。当我走出波士顿机场的时候,她就笑眯眯地等在那里,然后带着我上了地铁。当地铁在查尔斯河上“飞过”,我第一次看到了夜空下的波士顿。波士顿的夜色真的是很美,尤其是晚上的查尔斯河,很多漂亮的高楼都装饰着美丽的灯,灯光倒映在河里,查尔斯河铺着一层优雅的光。师姐带着我走出哈佛广场的地铁站,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巧合,她带着我走出的是广场中心的那个出口。从地铁走出来的一刹那,我迎面看到了一座座欧洲风格的古老的楼,那一瞬间,我似乎忘记了20个小时的航程,仿佛搭了一段地铁就从地球另一端钻到了这个完全陌生和新奇的世界——留学对于我而言,是很久以来的一个愿望。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对留学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因为在这一点上我对自己似乎没有十足的把握,我很羡慕那些能够去世界知名大学学习的人,但是没有想到自己也会有这样一段经历。
  人生中总是有很多的无心之旅,期望太高的很难得到,没有期望的却飞到你的身边——我开始了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
  每个人的一辈子似乎总是处在一个平衡点上。得到的、失去的往往相遇得如此巧合。人生的长河中很难遇到一个彻底平静的时刻。新的开始往往意味着更多的新鲜和体验,也意味着更多的未知。就像我暂别了北京平静和舒适的生活,生活转到了一个新的轨道。
  留学意味着未知,未知让我成长。
  在一个陌生的国度里,我感受到了非常现实的生活反差。由于出国1万美元的外汇管制,我来美国的时候并没有带太多的钱,或者也是有意的,我希望考验一下自己在这个新的国家里的生存能力。而最开始的一周,学校承诺的钱还没有到账户上(刚来的学生根本就没有账户)。所有的留学生都会遇到最初每天“乘以8”的经历。突然一下子那些超市里的东西在这里还是国内那个价格,只是后面跟的是美元而不是人民币的符号。来的第一天,我把所有的入学手续飞快地办好以后,想去买一个手机,可是被告知,没有 〃Social Security Number”(社会安全号)和信用记录的国际学生必须交300美元的押金,否则不能买手机。我并不习惯接受这样的不信任。于是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赶快申请一个社会安全号。在哈佛得到社会安全号非常地容易,得到任何一份合法校园工作的国际学生都可以去申请。但是找到一份合适的兼职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我给我的“Peer Advisor”(同学顾问)Radhika打了一个电话,她是一个热情的印度女孩,在我还在国内的时候,她就有求必应。她当天下午就带着我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份非常适合我的兼职。这份工作和我的学习一点都不冲突,因为是另外一种学校资助学生的方式,所以报酬很不错,和轻松的工作量是不成正比的。最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一个更进一步体验美国的机会。现在想想,幸好当时行动得很快,因为这样的机会并不是天天有的,第二周以后这样合适的工作就很难找到了。就这样,我度过了第一周。到了第二周,学校早先承诺的助学金也发下来了,这样我就慢慢地告别了“乘以8”的时期。对于国内即将出国的朋友来说,选择学校的时候一定要打听学校的资助能力,如果学校资助能力不强的话,会活得特别难受和压抑,因为在美国外国留学生打工是严格控制的,除了在校园兼职以外,所有为校园以外的雇主服务都是非法的,但是学校的兼职机会很多,比如助教、助研、助寝等等。千万别小看助寝(Residence Advisor,寝室助理管理员,职责包括召集学生开会、组织同层宿舍学生的业余活动、沟通学校和住宿学生的关系等等),这是份美差,减免一学期住宿费(5000美元左右),餐费(1900美元),并且还有不错的工资和美食(因为有很多social events,也就是说party)。反正美国大学的原则是能给学生做的尽可能让学生做,让学生自食其力,成为学校的雇员,良性循环。
  

哈佛留学学什么?(2)
由于来美国比较晚,我还没有倒过来时差就开始晕乎乎地上课了。哈佛课程的最大特点在于完全尊重学生的建议。开学典礼以后,大家马上就开始 “course shopping”。形象地说,就是学校给每个教授45分钟的时间,向有兴趣的学生介绍他的这门课程。老师就是一个推销员,学生决定自己是否选你这门课。如果选的人太少,证明这门课没有市场,就开不下去了,教授估计也得考虑走人了。除此以外,学生有一个月的时间去体验这门课,如果不喜欢,也可以把这门课退掉。这样教授必须全身心地上课。除此以外,期末我们都会给老师和助教评估,这点很像新东方课程结束时候的5分评分制,清华也采用了这种方式。我很喜欢这个方式。学生的满意度是评价老师的最好指标,所以两个月前的校长论坛找哈佛的中国留学生座谈,我们大家都推荐中国的大学也引进这种机制,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的想法,为学校带来更多活力和民主。
  每天的课程是非常重的。学校付钱给你,就不会允许你浪费了它的钱。一般来说,选4门课是比较普遍的,也可以选5门,累一点,但是可以更饱满地利用时间。我选了5门课,这就意味着我的课程强度比较大。周二、三和四的强度是最大的,我记忆中最累的一天是从早上8点钟不停地上课,上到晚上9点,然后回到家继续构思期中论文。我的很多朋友都有我这样的经历,尤其是那些选的课都集中在某几天的同学。我看见一个女同学都累得哭了。也终于理解为什么这里有著名的哈佛裸奔,其实美国学生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不过有时候也很好奇,那些朋友哪里找得出时间来裸奔?反正真正忙起来的时候,我很难抽出宽裕的时间裸奔,实在是“爱莫难奔”啊!呵呵,看来裸奔的人不一定真的忙。所以实在对不起了,最亲爱的美国朋友们,我没有时间参加你们的裸奔了,只能祝你们奔得愉快!)在最辛苦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年轻时的生活艰难和忙碌,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压力是一笔财富。我出生在80年代,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是从小没经历过什么苦难或者大风大浪的,我希望把这样的辛苦当作磨炼自己意志的一种方式。我也设计了自己的减压方式,比如周日和假日我会什么功课都不做,纯粹出去游历;每天我会去健身房,锻炼会带给一个人积极的生活状态。我会听一些音乐,我的电脑里的音乐全部放完是5个半小时,所以我写论文最艰难的时候,我就从第一首歌放到最后一首,这样5个半小时就过去了,也不觉得太枯燥。
  来美国以后发现自己的英语变差了。这是我预料中的事情。对于中国学生而言,生活英语是一个死穴,我们从小到大都是规规矩矩地学正规英语,老师大多是中国老师,周围讲英语的大多都是同样学着英语的中国人。所以我们会自己创造很多“独特的英语”。当留学让我沉浸在一个英语的世界里,周围每个人,哪怕一个10岁的小孩子都是你的英语老师,我开始逐步地改进自己的英语,很多以前的错误表达和发音都会慢慢地调整。我留心地铁站和机场的手册,甚至连食品包装盒我也会仔细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