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将军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将军王-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听明白没有,明白的话,解散。”

    众工匠三人一伙,五人一帮的开始研究这些零件,最终确立了一个最终的分配方案。大明朝第一条火铳流水线诞生了,宗帅也没有想到,后人称这一天为十七世纪中国技术革命的开端。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日夜,这一日是河南省城院试的日子。毛杰等国民会的成员正在饱受柳如风的摧残,突然老管家跑了进来,称门外有大量火把向老宅移动,说至少有几百人。众人听后议论纷纷。就听柳如风淡定道:“不要慌乱,都安静下来,儒者需心中有静气,你看你们这样成何体统,毛杰,你陪老夫到门外观瞧。”

    说罢领着毛杰走向大门口,一到门口,毛杰就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哪是几百人,明明就超过一千人马。”

    “柳叔,一会如果遇到事情,你领着国民会的成员们先走,我在这阻挡一阵。”毛杰决然道。

    “镇定,毛杰,你的养气功夫还不到家,以后要是进了官场是要吃大亏的。”柳如风呵斥道。

    毛杰马上施礼道:“小侄知错了。”遂恢复到平时那种风轻云淡的模样。

    柳如风看后点点头道:“孺子可教。”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等人马走近之后,毛杰这才认出,领头的正是第二届院试冲刺班的学员,只见众学员快步走到柳如风面前一躬到底,齐声道:“感谢恩师教导。”

    通过谈话毛杰才知道,也不知道是柳如风第六感灵敏还是运气好,开封考区的院试题目竟然也打对三题。这些学员商量后齐齐来拜谢恩师的,那些车马上装的都是礼物。不用说也知道,又是一夜不醉不休。

    可是这样一来,院试冲刺班的名声可就打出去了,实际上,明朝的八股制已经严格限定在《四书》范围之内,区区四本书,出题的范围显得很窄,只要长年累月以其中的每一句话为题,逐一作下去。等上了考场,总归会碰到一道以前做过的题目。这也是科举制度中一件很无奈的事情,正因为如此,到清朝时,八股文已经走到尽头,可谓该出的题目已经出尽。没办法,只能从《四书》以外的儒家典籍上寻找题目。可就这样也不成,于是,又有考官将两句不相干的话各裁去半句,组合在一起让考生以此作文,称之为:截塔题。而毛杰提出的题海战术正是对付明朝的八股制的最佳利器,再加上功底深厚的柳如风这个老秀才横插竖引,东拉西扯,明明一道题的破题点却能在四书五经上都能找得到出处,这样一来,要是还打不上题那才怪呢。

    可是其他士子并不知道这个道理,于是乎将院试冲刺班传得异常诡异,为什么用诡异这个词呢?主要是有小道消息称柳如风乃是刘伯温的后人,因为一些事情,隐姓埋名,将刘改成柳,他的本名为刘如风。深得刘伯温的神算,像院试这种小事,掐指一算,就能算到试题。有人提出来了,要是柳如风真那么神,怎么可能连续十年都没考中举人?中国人从来都不缺少会圆话的,后世这样,在明朝也是如此,马上就有人蹦出来称柳如风那是有祖训,因为刘伯温泄露天机过多,贻害后人,其后代均不可参加科举,要想科举也行,中秀才就得终身不娶,中举人就要大难临头。现在看来这些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可是在明朝那个年代,尤其是万历年间言论自由的时期,这种论调竟然称为了主流,传播到大江南北。
第038章 郑继之来了
    万历四十三年六月二十七日夜,第二日就是发榜的日子,彰德府考区的前五名和开封府考区的前五名的卷子会放到一起进行评比,选出本届湖南院试的案首。然后在把考中的考生名单拉出来,并写榜、报信、张榜。

    彰德府考区除了前五名其他考中的考生名单都已经发榜了,所以不再重复,开封考区的卷子也很快的选出前五名,现在就只差由正副主考排定前十名的名次。

    明朝的官制还是比较低调的,这种相当于后世高考等级的考试评卷房间竟然仅仅是一间古朴肃穆的平房。这时候天色已经很暗了,屋字里面掌着灯,里面坐了两个人,其中一人约有六十开外,正是本次副主考,河南按察使兼任提学副使高光高提学。

    提学道这个部门在明朝并不是一个独立机构,正统元年(1436年),始设“提督学校官”(简称“提学官”或“提学”),南、北直隶由御史充任,各省由按察司副使、佥事担任。在万历年间,东林党与浙、楚、齐三党之间的党争激烈,各党均想从各级考试中选取优秀者充入自己党派中,所以除了南、北直隶的提学官由御史充任,各省提学官均由按察使兼任。

    按察使的官职可不小,正三品,主管一省的刑名、诉讼事务。同时按察使所在机构提刑按察使司也是中央监察机关-都察院在地方的分支机构,对地方官员行使监察权。提刑按察使在明代与承宣布政使并为一省最高长官,只见此时的高提学愁眉不展,因为,今年的院试与往年不同,往年像这种级别的考试,每三年都要进行两次,只要是自己按着流程和朝廷的体制做就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现在却不行了,朝廷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竟然将吏部尚书郑继之派来当河南主考,吏部尚书是干什么的?那可是相当于后世的人事部长,每个官员的考核都是他说了算,让你当官想不当都不行,不让你当官想当你也当不了。高提学此时心中有些忐忑,生怕细节上一个不好,得罪了郑继之,等到下次考核难免要被免职。

    于是他躬身递过一打卷子递给主座的郑继之,道:“郑大人,这就是已经筛选好的彰德考区和开封考区前五名的试卷,请大人过目。”

    “哦,都已经筛选好了,嗯,辛苦你了。”郑继之笑道。

    这还是高提学第一次同郑继之见面,第一次与这么高级别的领导说话,难免有些紧张,不过,在学术上,尤其是对院试案首的选择上,却是绝不退缩,原因很简单,高提学是浙、楚、齐三党中的浙党,而郑继之原来虽然是无党派人事,可是后来却与东林党人走得较近,党派只见的较量有时候远比战争还要残酷。这次院试,取谁不取谁倒好说,反正有下面的考官们来做选择。可定名次这件事,却难免会因为正副主考的口味不同而产生争执,这一争,只怕就会牵扯到谁是正统,谁是异端的问题。

    接过卷子,郑继之看了一眼,都是誊录出过的朱卷,一字一句,就如同刚印出来的新书一般。不觉点了点头,对河南府学衙门的誊录官很是满意,就问:“这就是两个考区的前五名试卷?”

    高提学:“禀大人,这就是经过筛选出来彰德府考区和开封考区的前五名试卷。”

    郑继之又看了看手头的卷子,问:“这卷子好象不止十份吧?”

    高提学又回答说:“由于开封是河南省城,文教比偏远县份发达许多。也因此,省提学衙门酌情增加了其中的份额,增加到十名,彰德府的试卷也增加一名备选试卷,一共是十六张考卷放到一起进行评选。”

    郑继之点点头:“高大人,咱们先将这些卷子一人看一半,然后再换过来,最后各挑三份卷子出来,将前三定下来。”

    高提学:“大人所言极是,正该如此。”

    于是二人分好卷子,开始阅卷,做为正副主考,自不用像外帘官和各房考官那么小心。只要是对自己的胃口就是好卷子,不对胃口的,对不起,再好的卷子也别想做案首,除非主考官是你家亲戚。

    当下也不说话,各自拿起卷子飞快地看了起来,只片刻就看完一卷。遇到中意的,就挑出来,不中意的则扔到一边。很快两人就将各自手上的文章审完,也各自挑出三份记录到纸上。然后相互交换,又各自自挑出三份记录到纸上,将自己选好的六份卷子再进行筛选,选出前三名,最后两人再从挑出的六张卷子中选出前三即可。这样一来这次院试就可以落下帷幕了。

    两人将选好的卷子放到一处,只有一卷重复,不过郑继之选择此卷为案首,高光选择是第三。而高光选择的案首的卷子却被郑继之随手扔到一旁。

    这一下,矛盾就出来了,按照郑继之的话说,你高光选择的案首肯定与你有关系,否则如此浮华的文章怎能获得案首。高光不干了,大怒道:“你选的案首文章虽然不错,可是你看看这用词,分明就是一个垂死老朽,暮气沉沉,怎可获得案首,能给他第三名就已经不错了。”

    郑继之不屑道:“暮气沉沉?你可知这卷写的文章均是真知灼见,句句珠玑,我看是你们浙党浮夸的性格作怪。”

    说罢,不理高光,命令道:“将原卷把来,本官再看看此人的书法。”

    “诺。”于是有考官跑出屋去,飞快将原本取了过来。

    等到原本一拿来,刚摊到案上,所有人都抽了一口冷气。顿时就有一名考官叫出声来:“怎么会有如此漂亮的明体,秀美不失端庄,跃动却不失沉稳。好字!好字啊!”

    另一名考官附和道:“光看这字体就知道此考生必是一名书法大家,否则怎能写出如此明体。”

    “黄大人说的极是,如果是本官,光是看到这字就会点其秀才。”

    “……”

    听见众考官的夸奖,郑继之指了指卷子,笑吟吟地问高光道:“如何?”

    高光看到之后深感无奈,原因为何?这字写得实在是太好了,若将原本和誊录弥封后的副本放在一起,这原来的卷子反像是录本。也就是说这名考生的字比在提学衙门当差,每日干的都是抄写的活儿的誊录人员还要出色得多。做了这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