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美 重生古琴遗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耽美 重生古琴遗音- 第5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着筑、缶的清晰明快,二胡有着笙、镛的深沉悲凄,作为伴奏的乐器,在同一时刻被注入到了曲子之中,让整首曲子从遥远的天边山首,回到了上演着千千万万悲欢离合的人间。
  纷争却热闹的街市上是国民的富足;悠然泛舟的湖上是仕子的优柔;山林渔场之间是自然的馈赠;明理互师的是泱泱学子;或站或坐遍布市井的是争辩相证的百家弟子……
  这样斑驳繁杂的一幅幅场景,就在六个章节之间,运用繁而不乱,长而不冗,段落分明,结构严密,有条不紊的音符,展现在了听者的耳边,仿佛只要稍稍的一用力,就能够进入这理应湮灭了的历史长卷之中的世界。
  而作为在周朝时期被极度推崇,甚至被尊称为礼乐的古琴,却是在第八章节才姗姗来迟。
  整首《箫韶》用了一节去描写仙界,六节去描写小民,到了第八节的皇宫,曲子放弃了富丽堂皇的描述,反而用了古琴去策划了一个清和淡雅且古朴庄重的人间至极。
  古琴本就有着和、静、清、远、古、恬、逸、雅、洁、润、圆的特点,独奏的古琴以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被寄寓了风凌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因而被周朝的统治者定为了礼乐。
  一个章节的古琴独奏仿佛能够使听者听到在那辉煌古朴的皇宫中,贵人侍子相顾往来,却有条不紊;帝王贵族以礼相待,平和庄重……这样的场景。虽不如现代古装剧中的辉煌富丽,但是却自有一番天朝的大气景象。
  最后一段便是全曲终结的第九段。典仪中说的话:“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百兽率舞。”这“凤凰来仪”指的就是这第九章,能够使凤凰来仪的,就是这全曲的第九章节。
  古琴庄重大气,潺潺不绝;扬琴刚柔并济,清脆回环;竖琴柔美清澈,委婉动人;二胡深沉悲凄,气势壮观。种种曲调交织相缠,汇聚一堂,在第九章的一开篇就给人一种恢弘肃穆的庞大感。
  这样的场面,极其壮观,却又让人难以喘息,仿佛最底层的血脉被什么唤醒,蠢蠢欲动。
  甘美幽雅的排箫和清丽委婉的秦筝仿佛从远处逶迤而来,带着意想不到的庞大气势,挣脱了俗世,高高在上,却在所有人都匍匐敬畏的时候,长鸣远去。
  世人则被这一瞥到的凤凰绝世的风姿和气度所倾倒,他们因为自己的血脉而骄傲,因为自己的民族而自豪,他们载歌载舞,为他们的世界所欢呼,为他们的世界所祈祷。
  中华盛世,四海瞩目,华夏厚土,普天同庆,愿我中华民族万世兴洪!
  在激昂却悠远的遗音中,一曲完结,作为演奏者的周逸清他们沉浸在这样的自豪和傲骨中不可自拔,他们仿佛能够通过历史的隧道看到曾经的华夏人民借用了这样一种方式,来告诉他们曾经的辉煌和不屈。
  百年国耻,百年国辱,是不是就需要这样一种心态,来洗脱、来涅槃?
  胡监制他们站在录音室外,听着刚刚录下的曲子,泪流满面。
  怎么能够不泪流?怎么能够不悲怆?怎么能够不自豪?他们是华夏人,他们一次又一次的面对危机伫立不倒,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为他们的祖国所祈祷,他们一次又一次的为了曾经后悔且忏悔。
  中华盛世,四海瞩目,华夏厚土,普天同庆,愿我中华民族万世兴洪!好一个,中华盛世,四海瞩目,华夏厚土,普天同庆,愿我中华民族万世兴洪!
  为了这亿亿万万的华夏民众所期盼的铮铮傲骨,胡监制看着同样沉浸在曲子中的演奏者,哭着笑了。
  而坐在逸音清韵琴前面的周逸清并没有在这样一种状态中沉浸太久,大概是因为这首曲子本来就是以他的“掌控”状态为主导的吧,手不拨弦,周逸清却将所有人的心理都牢牢掌控,将一个盛世繁华给展现出来。
  悄悄的从录音室里出来,周逸清找到了胡监制,等待着他平静自己的心情。
  “周先生,我失态了。”看到周逸清,胡监制快速的将自己的情绪收敛了起来,只是眉目间还隐隐有着残余的震撼。
  对比起胡监制,周逸清冷静很多,一身的晋魏风骨外是与唐卿之如出一辙的浅笑:“能够让胡监制失态,是对我们最大的肯定。但是,胡监制,这样的《箫韶》是不完美,我们的人不够,所以一些细节还需要进行后期合成,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在中间加入鼓。”
  对于周逸清的要求,胡监制没有任何延迟就答应了,还有着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当然可以。细节部分今天能够录制完成吗?鼓的话,要求不是很高,过两天就可以了。”
  “谢谢胡监制。”周逸清拿出一沓写满了字,但是看上去干净而又整洁的纸递给了胡监制:“这是《箫韶》的曲谱,希望后期人员能够严守着这份曲谱去完成这曲《箫韶》。”原本周逸清自己写的曲谱根本就见不得人,这是唐卿之临时给他誊写的一份。
  “没问题,没问题。”胡监制接过这一沓稿子,也没有仔细的看看,就递给了旁边的工作人员。
  “如果可以,我希望能够将《箫韶》做出一份MV来。毕竟最初的《箫韶》是诗、乐、舞于一体的,诗已经无法重现复原谱写了,我希望还是能够将舞给表现出来。”周逸清看着已经开始清醒过来的队员,回过头就是胡监制一脸深思的表情。
  对于周逸清的说法,胡监制很心动,并且在暗自里也将原先的宣传方案给改换了,但是胡监制并不打算就这么放过周逸清,在他心里,周逸清也是只足够狡猾的小狐狸,他是商人自然要利益最大化:“周先生啊,你也知道,现在古典音乐界出来都是CD,你这么要求……”
  “难道胡监制不认为有了MV,贵公司的宣传费用能够省下很大一笔?不说其他的,这个题材,应该也会很得上面的认同吧。”周逸清往上指了指,对于胡监制的话没有任何被影响的样子。
  爱国这种主题的东西,就算是弄的再烂,上面也会大力支持,让各种公司、学校去包团参观,更何况是这种本来就是自华夏传统文化中挑选出来,又被赋予了爱国精神的乐曲呢?
  “那内容呢?”胡监制虽然在心里大叫周逸清为小狐狸,但是表面上也是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和周逸清一步一步的谈着条件。
  “我们自己来定,同样的,贵公司只需要承担费用和宣传、地点这些东西,服装和配套的图纸我们会在准备好了之后给你。”看到最后一个队员也清醒了过来,周逸清也觉得快刀斩乱麻,将所有的事情一次性给说了清楚。
  “当然,你们准备好了我们随时可以开始。不过,最好还是先将NV的内容写出来交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过来叫了一声胡监制,将胡监制给叫到了一旁。
  “我们几个不会参加演出的。”顾施颐他们打开门走了过来,这句话周逸清也不知道胡监制听清楚了没有。
  “周逸清,怎么了?”澹台清看着这里的情况,感觉有些不太好。
  周逸清摇摇头,他也不知道那个工作人员找胡监制做什么,无法确定是否是好情况:“刚刚已经把大致的东西说好了,现在我也不知道。”
  这边周逸清他们还没有继续开始交谈,胡监制就带着工作人员那种那堆曲谱走了过来:“周先生啊,关于这个曲谱他们说有点问题,你能不能给他们讲讲。”
  曲谱有问题?周逸清他们几个互相看了看,他们都是按照这个曲谱来的,有什么问题?


  60、重要的五线谱

  那个和胡监制一起走过来工作人员本来就对周逸清他们没有什么好脸色,但是一直都没有发作,不过现在大概是得到了什么同意,一看到周逸清他们,就直接将那一沓纸重重的放在了他们的面前的桌子上,心里有气,语气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我想知道你们这是什么东西,千万别说这是曲谱,没有你们这么侮辱曲谱的。
  这个工作人员是编曲者,在新都音乐里也是排名前几的,这次被叫来给几个闻所未闻的孩子录制音乐已经有些不满了,而这些小孩儿还不要他的曲谱自己写谱,让他被其他人好好嘲笑了一番,对于周逸清他们完全没有什么好印象。加上周逸清给他们的东西他完全看不懂,心里压抑的怒火已经到了一个境界。
  “你怎么说话的,我们都是按照这个曲谱来演奏的,出了什么事吗?我看你说我们的曲谱不是曲谱,还不如说你以前写的那些所谓曲谱的东西都是狗屁不通。”苍婕充分发挥了她牙尖嘴利的特点,当那个工作人员的话一落下,她立马就接了上去。
  “你看看,”那个工作人员拿起曲谱中的一章,在上面指了指:“这些都是什么?中间虽然有一些简谱,但是那些简谱我们试过了,出来的根本就是乱七八糟的东西,曲不成曲,调不成调,你还好意思说这是曲谱?”
  “你和我们不是一个国家的吧。”好不容易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好好补习了一下减字谱的游竹歆站在工作人员面前,一脸的鄙视:“连减字谱都不认识,我还真怀疑你的国籍。”丝毫不提他自己在遇到周逸清之前也完全不认得。
  幸好澹台清和周逸清这个时候还保持着冷静,虽然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工作人员的脾气这么暴躁,甚至也感觉恼怒,但是也没有像其他人一般将自己的不满放在面上。
  澹台清拿起一张曲谱,声音平和却清晰的给那个工作人员介绍起减字谱:“这个并不是国际通用的五线谱,而是古琴减字谱,独属于华夏的曲谱。这是古琴常用的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因为它是将古琴文字谱的指法、术语减取其较具特点的部分组合而成,因而被称之为‘减字谱’。它字简而义尽,文约而音赅,是乐谱中的一朵奇葩。”
  “我们是做流行音乐的,古典音乐也做了不少,这种乐谱机器是从来不认的,你们拿回去重新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