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 河 潮》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辰 河 潮-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咸斓陌才牛蛘呤巧窳楦杏Γ赡苷饩徒凶旁捣职伞!xt小说上传分享

第29章、月下幽会(2)
时令已经临近大暑了,天气炎热,太阳地里像笼火,连空气都是热烘烘的。

  她披散着秀发,这几乎成为她常规的发式。因为于海曾经对她说过,她禁这种发式很好看,显得既苗条又飘逸,很有女性的气质和魅力。她自己反复试过也觉得如此。因此她在公众场合就大多按照于海喜欢的这种发式打扮自己。今天,她穿着一件米黄色白细花格子裙,脚套一双锦纶丝袜,穿着中跟凉鞋,由于她个儿高的缘故,很少穿高跟鞋。她打着把白色的太阳伞,拎着袋子,上街去买点儿时鲜水果。她一边走,一边愉快地想,今天可能会撞到于海。

  她从新华书店门口转悠到水果店,在拐弯地方,她离老远就看见一个身材适中,英俊潇洒气度不凡的男子,朝她走来。她觉得非常眼熟,很像于海。心里一阵激动,急忙走上前去,揉了揉眼睛,她定睛一看,不禁惊叫起来:“唷,不是于主任吗?我说怪不得那么眼熟。好久没见你了。你回来啦?”柳梅一直按在校时的称呼于海为于主任。她以为这样显得既亲切又自然。若叫现在的官名,反而显得俗气和生分了。

  于海打量着漂亮苗条的柳梅,说:“回来啦。要不是办事,难得进城。是呀,隔好久没有见到你了。这段时间还好吗?这么热的天气,到哪儿去?”

  柳梅凝视着于海,微笑着说:“上街去。好什么啊?不就是那么回事嘛,外孙打灯笼照旧。你有空吗?我想你陪我走走。”

  于海说:“就这大街上?等我办完事。大概五点钟左右,在西陵楼等堆。晚上我请客。”

  柳梅问:“你有吗事呀?”

  于海说:“我刚从县扶贫办批来几十吨水泥指标,现在到水泥厂去落实一下。过几天派车子送到我联系村建桥工地上去。那儿建桥需要用。”说着他深情地看了柳梅一眼,像是在征求她的意见。

  “你就那么忙?这么热的天气,你要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太拼命啦。”柳梅一边说,一边用怜爱的眼神凝望着他。

  “我会注意的。天气太热了,你也要注意呀,最好中午不要出来晒太阳。我走了,等会儿见。”说着,于海就匆匆朝建设局走去。他走了很远,突然扭过头来看柳梅。柳梅还徛在原地痴痴地望着他。于海一下被她感动了,他在心里说:“多可爱的人儿啊!”

  近来柳梅发现自己不管遇到多大的委屈和难过,甚至只要一见到于海,就会感到心神十分愉快。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29章、月下幽会(3)
于海从水泥厂回来,太阳已经偏西了,但空气还像笼火,热烘烘的。天上排着云,看来怕要下雨的样子。他从冷饮店买来两杯绿豆沙和两瓶矿泉水,就朝西陵楼走去。柳梅已经早早等候在那里。

  于海走到柳梅的身边,说:“等烦了吧。对不起,来,喝杯豆沙,解解渴。”

  柳梅接过绿豆沙,看着西陵楼门柱上那副龙飞凤舞的著名“西陵静阁迎朝日,塔湾流水送夕阳”的对联,问:“听说这是你的大作,获得了征联大奖是吗?”

  “那是什么大作呀,信手捏来,凑热闹而已。你也笑话我?得什么大奖,五千元,部里同志们烧我请客,花去了一千块。三千块捐给了希望工程。其余的一千块武装了自己。咱们走吧。”

  “到哪里去?”

  “你不是要我陪你走走吗?这车水马龙的大街上,大家都瞧着我们呢,多不好唦。你想到哪里去?”

  “我没想好。随你的便。”

  “那就到状元洲上去吧?那儿清净凉快。”

  “行,咱们也作次状元去。”柳梅高兴地说。

  状元洲是西陵八景之一,那里风景秀美。它地处陵江之中,相传古时候状元洲洲尾,有一列暗洲,潜在水里,一直延伸到县城对面。古时每年枯水季节,若暗洲长出水面,西陵就会出状元。据说十分灵验,因此人们把它叫状元洲。历史上西陵县先后出过五个状元。每出个状元,就在洲上立一座碑坊,至今洲上已经立了五座。清朝康熙年间,西陵县丞苏行建为了纪念西陵在历史上所作出的贡献,还特意为此题写了“状元洲”的碑铭。据说这个洲很神奇,水涨洲也长。即使九六年这里发生的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这个洲也没有淹没过。。

  状元洲面积大约一千多亩。洲的四周砌着石堤,堤上遍布垂柳和修竹。洲上土地肥沃,栽种着名誉中外的柑橘。洲上住着二十多户人家。他们主要是靠种植柑橘、蔬菜和捕鱼为生。自进入九十年代,这里兴起了农家乐旅游业,一年四季游人不断,生意十分旺盛红火。现在这里成了人们休闲娱乐和观光的好地方。

  为了人们的出入方便,相传清道光年间,通过官方和民间共同集资,从河岸通往状元洲建有一座三孔石拱桥。拱桥设计新颖独特,规模雄伟,远远望去,如一道彩虹静卧在江面上,非外壮观。

  于海和柳梅走上拱桥,靠近栏杆,朝下一望。漃清的河水缓缓地从桥下流过,日光透过河水,可以清楚地看到水中的游鱼和河底的卵石。他们边走边看,过了桥,朝洲上走去。

第29章、月下幽会(4)
他们经过一片碧绿的西瓜地。铺满藤叶的西瓜地里,困满了大大小小的布满花纹的西瓜。禁熟了的西瓜上满白霜,有的滚圆如球,有的长溜如枕,十分喜人。柳梅见了,高兴地说:“多好的西瓜呀!”

  瓜地边的一株大柳树下,打着一个瓜棚。见有人走来,从瓜棚里走出一个守瓜老人。他站瓜棚子前边,远远望着于海和柳梅。于海和柳梅两穿过瓜地,边走边看,不时朝禁熟了的西瓜这里那里指指点点。于海他们朝瓜棚旁的老农走去,走到老农的身边。于海问:“老伯,你这西瓜长得多好。开园了吗?”

  老农说:“还没呢。这几天忙着在山上栽苕去了。过两天就出园啦。运到市里去。”

  于海说:“运那么远,不多要运费吗?除掉运费还有赚头吗?”

  老农说:“市里价钱好,比县城多几毛钱斤。我是送超市的。这瓜品种好,无子沙糖瓜,吃味清甜,沙瓤了。”

  于海说:“那你西瓜收入该好?”柳梅徛在旁边,听他们两人说话。她不时望望地里的那爱煞人了的西瓜。

  老农叹声气说:“论价钱收入还可以。现在卖一块二三毛钱斤。但成本贵厉了。光上交农业特产税都要几百块钱。除掉成本,只赚得点儿工钱。老鼠偷浆糊,只糊得个嘴巴。”

  于海说:“你卖零的吗?”

  老农问:“你要买呀?”

  于海说:“我想买两条晚上带回去。”

  老农说:“你要摘两条就是了。”

  于海和柳梅叫老农帮他们选两条大的禁熟的西瓜。

  老农说:“这瓜叫枕头瓜。”

  于海问:“你有秤吗?”

  老农说地里没带秤,你们随便给点儿就是了。这东西出产在地里,又不是买金子。晚上我在这里守夜,你们随时来拿都可以。于海见老农为人大慨,从口袋里掏出钱。柳梅争着要过钱。于海不让,他把钱递给老农,说:“老伯给五十块钱。亏了你吧。”

  老农说:“不亏,不亏。我也在外面跑过多年江湖,没见你们两口子人这么好。不像有的人争分分厘厘。给这么多难为你们了。”老农的话说得柳梅的双颊腾地飞红起来。于海怕柳梅生气,本想解释说明一下,但柳梅看出了于海的心思,大方地扯了一下于海衣角,制止了。

  于海说:“我们还买个带着吃。”

  老农说:“我来摘个。给你们两吃。不用给钱了。”他从身边选了个禁登了的西瓜,捧着拍了几下,嘭嘭地响,老农告诉他沙地里的西瓜,花纹清晰,水分多肉质脆,要轻拿轻放,要不稍微碰一下就炸口了。

  于海接过瓜看了看,说:“嗯,是禁登了。”

  柳梅问:“你怎么晓得?看哪里?”

  于海说:“瓜熟蒂落嘛。主要看瓜的花纹和肚脐。花朵朵上花纹散开了和肚脐的花蒂蒂黑了落了,就禁登了。”

  老农说:“嗯,你蛮内行的。”

  柳梅笑着说:“他是百事通。”

  于海说:“我家也在农村,小时候我也种过西瓜。家里有责任地,在河洲上,上好的沙土,地力肥不要上粪。每年种两届庄稼,春夏季种西瓜,秋冬季种萝卜白菜。”

  老农走进棚子从他打开的西瓜切了两大瓣,递给他们俩,要他们尝尝。于海和柳梅推辞不过,他们两品尝着。西瓜味道确实与众不同,真是名不虚传,沙瓤了蓬朵了,都清甜腻人啦。

  于海说:“这瓜比新疆的哈密瓜味道还强些。我到过新疆,吃过正宗的哈密瓜。”

  老伯说:“你真识货。不瞒你说,这瓜在去年市农博会上评比还得个金奖呢。看样子,同志你是个当大官的,一份儿官相。你可要为我们农民说话办事儿呀。我们农门可怜了。”

  于海说:“老伯你会看相?我不是当什么大官的,是帮咱老百姓办事的。谢谢你美言。”

  柳梅听了老伯的话,望着于海只是蒙蒙地笑。

  老伯说:“真做大官的,相貌确实不同,慈眉善眼,五官清秀,一份福相,待人和气。不像那些狗官尖嘴猴腮,贼眉鼠眼,牛头马嘴,裂枣歪瓜的,动不动就对老百姓红睛扯眼,龇牙咧嘴。我这辈子见过多了。”老伯说得柳梅于海两人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老伯也跟着嗨嗨地爽朗笑起来。

  柳梅和于海把那条带路上吃的西瓜,用尼龙绳子织了个网袋套起。于海提着,说:“老伯农民的负担问题,上面也晓得了。正在想办法解决。你放心吧,咱农民的日子会好起来的。嗯,就麻烦你了,我们回来再来提那两条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