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政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明政客- 第77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多次的交手,范文程已经察觉到,苏天成是很不好对付的对手,几乎可以说是不大可能战胜的对手,虽说明军的主帅是陈新甲,但陈新甲只是辽东巡抚,苏天成是蓟辽督师,若是这次的征伐,是苏天成在暗中cāo作,那么一切都有可能了。

    范文程也不甘心,难道说苏天成真的有那么神,做的如此的隐蔽,辽东传来的情报,苏天成根本就没有回到过辽东,都一年多时间过去了,再说了,最为关键的还是明朝的那个崇祯皇帝,怎么会如此的信任苏天成,难道不害怕苏天成的权力太大,威胁到皇帝宝座了,若是苏天成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完全摆平崇祯皇帝,那也就不大可能离开辽东了。

    思虑太辛苦,以至于范文程都有些承受不住了,面对阿济格的提问,范文程强打jing神,开口回答了。

    “英武郡王,奴才以为,陈新甲停止进攻,只是暂时的情况,一来这是陈新甲首次带领大军征伐,必须要保证万无一失,所以行动迟缓,陈新甲从大凌河城出发,大凌河城距离黑山不过一百里地,可陈新甲率领的大军,足足走了三ri,可见陈新甲是非常谨慎的,从这个方面来看,陈新甲在黑山暂时驻扎,也能够解释。第二个方面,陈新甲带领的大军,首战告捷,奴才预计不错的话,陈新甲肯定是向崇祯皇帝禀报喜讯了,这个喜讯呈报上去之后,陈新甲更是能够稳固对大军的指挥,之后的作战部署,也完全能够按照自身的意愿来进行的。”

    范文程的这个解释,阿济格显然是不满意的,不要说阿济格,就连豪格都觉得有一些牵强,要知道陈新甲率领的明军,可是在黑山周围都展开了部署,好像是要做长期驻扎的准备。

    “范大人,这作战分析的事宜,不能够完全依靠判断,你的解释,都是凭着脑袋想出来的,若是情况真的发生了变化,那又该怎么办

    ,难道说大军杀向黑山,强行夺回黑山吗,明军的火炮犀利,恐怕想要夺回黑山,不是那么容易的。”

    范文程有些语结,不知道该如何的继续解释,时间太紧了,他需要有时间来思考,仓促之下,也不可能做出来更多的解释。

    豪格与阿济格的身份不同了,范文程对大清国的忠心,对父皇的忠心,他是看在眼里的,应该说范文程的很多分析,确实是有着重大作用的,但这一次大战对于大清国的重要xing,豪格也是清楚的。

    “范大人,你说的的确有些道理,可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我大清国尚有十万勇士,正在西平堡驻扎,等待最好的时机出发,父皇坐镇广宁,统领十万大军,一切的目的都是为了全歼进犯的明军,攻破大明的关宁锦防线,如此的情况下,需要得到准确的情报,包括明军下一步的行动,若是在这些情报上面出现偏差,后果不堪设想。”

    豪格的话语说的比较委婉,但也点名了事态。

    满人权贵历来信奉武力进攻,对于战役部署和筹谋,不是特别的重视,不少的军官认为,一旦实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管对方使用什么样的计谋,都是无济于事的,至于说总体的部署和安排,那是统领考虑的事情,这样的认识,几乎成为了习惯,这也是皇太极非常重视范文程,其余满人权贵对范文程不是很有兴趣的原因。

    皇太极也在想办法改变这样的状况,仅仅依靠武力是不够的,还要有足够的睿智,这样才有可能真正的统领大军,可惜他也不能够完全摆脱规则,若是下面的军官,个个都非同一般了,如何能够维持自身的统治。

    明军攻下黑山城池之后,做出来的举措,也令皇太极担忧,毕竟这诱敌深入的计谋,需要对方的配合,若是陈新甲突然决定不进攻了,明军就在黑山驻扎了,逐步稳固黑山周边,选择恰当的时机再次发动进攻,那皇太极就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二十万大军的消耗是巨大的,不可能长时间的维持,大清国历来不习惯长时间的消耗战,除非是迫不得已,想想崇祯四年的大凌河之战,那一次大清国的消耗也是巨大的,持续几个月的征战,弄得国内都有些空虚了。

    但皇太极不愧是一代枭雄,他相信自身的判断,更是相信范文程的分析,毕竟决定权在自己的手里,不管范文程如何的分析,最终做出来决定的还是他。

    “不用多说了,慌什么,明军进攻之初,谨慎一些是自然的,从大凌河城到黑山,不过一百里地,陈新甲用了三ri的时间,才走完这区区一百里地,可见他是非常谨慎的,舀下了黑山,自然也是需要休整一番的,文程的分析是完全正确的,你们有什么可担忧的,不过过去了一两ri的时间,就如此的着急,起码的耐心都没有,如何的领军作战,这件事情不要继续说了,都回去做好准备,陈新甲下一步要攻打义州,我们还有时间做充足的准备,朕可不想出现任何的意外。”

    皇太极的话语,定下来了一切,对范文程的怀疑自然也不存在了,因为这些都是皇太极做出来的决定,豪格与阿济格等人,是绝不会怀疑皇太极的。

    众人都离开之后,范文程留下了。

    “奴才谢皇上的信任。”

    “文程不要这样说,你的分析是准确的,朕必须要训斥有些人了,稍有风吹草动,就急不可耐了,他们其实是针对你的,朕很清楚。”

    范文程振作了jing神。

    “皇上,奴才可用人头担保,陈新甲一定会继续进攻的,奴才刚刚还有一个理由没有说,就算是陈新甲不想进攻,恐怕大明的崇祯皇帝和朝廷也是不会答应的。”

    皇太极笑着点头,他也清楚,一个长期受到大清国压制的崇祯皇帝,在有了这样的机会之后,肯定是督促进攻的,绝不会轻易停下来。。。)

    ∷更新快∷∷纯文字∷。
正文 第八百三十四章 无力阻止
    内阁首辅杨嗣昌感觉到烦躁,辽东进行的进攻,在他看来,有一定的必要,这至少说明了,辽东完全稳定下来了,朝廷在辽东掌握了主动权,通过这样的进攻,jing告后金鞑子,那种任由后金鞑子嚣张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了。

    可杨嗣昌对于陈新甲担任主帅,主导这一次的进攻,的确是不满意的,他与刘宗周的认识完全一样,如此大规模的进攻,主帅应该是苏天成。

    杨嗣昌可不是外行,军事知识是丰富的,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小他就阅读兵书,而且在父亲因为征伐流寇的决策错误,被免去职务之后,他还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认为父亲所采取的招抚政策,不是完全错误,只是在对待流寇首领的时候,应该采取不同的办法,若是按照苏天成那样的做法,绝不饶恕流寇的首领,对于下面的军士,采取安抚的政策,结局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在这样的基础上,杨嗣昌对于军事部署方面,一点都不感觉到陌生。

    可惜他这个内阁首辅,不可能与前任内阁首辅孙承宗大人比较的,孙承宗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无人能及的威望,曾经在辽东征战,一手创建了关宁锦防线,成为后金鞑子望洋兴叹的防御中坚,这么多年无法彻底攻破,孙承宗不遗余力的支持苏天成,让苏天成率领江宁营,彻底剿灭了困扰皇上和朝廷多年的流寇,稳定了大明王朝的内部。从这些贡献上面来说,孙承宗算得上是内阁第一人。

    可惜就是孙承宗这样的功勋之臣。最终也是辞去了内阁首辅的职位。

    杨嗣昌上任之后,不得不格外的小心。

    内阁次辅唐世济,受到了皇上的重视,在内阁里面,是唯一可以与杨嗣昌抗衡的人,这一点杨嗣昌无所谓,若是自己手里的权力太大,以至于无人能够抗衡了。恐怕也是要辞去内阁首辅职位的时候了。

    辽东的所有部署和安排,杨嗣昌都是仔细研究的,他的有些建议,也通过皇上的旨意,到达辽东,譬如说在谨慎进攻的意见方面,杨嗣昌的意见就发挥了决定xing的作用。

    杨嗣昌对陈新甲很了解。要说他推荐陈新甲,本意并非是让陈新甲彻底主政辽东,从分散苏天成的权力方面来说,杨嗣昌的看法与皇上是一致的,于公于私,杨嗣昌觉得自己的举荐是没有问题的。可惜事情的发展,就不是他所能够控制的。

    杨嗣昌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父亲临终的嘱托,父亲认为,领军征战厮杀,绝非儿戏。文臣担任主帅,有太多的缺陷。故而文臣担任统帅,身边必须要有身经百战的将军,这样才能够保证征战的胜利,若不然,书生意气会害死人的。

    可惜现在辽东的局势,就隐隐有着这样的危险。

    陈新甲的能力,杨嗣昌认可,可惜陈新甲也是标准的文臣,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征战,更没有带领过这么多军队征伐,本来辽东有洪承畴,榆林有卢象升,这些人都能够成为陈新甲的左膀右臂,可惜陈新甲一个都没有用,反而带着钱谦益,两个文臣在一起统领大军,究竟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谁能够知晓。

    内阁首辅绝非万能,这些年以来,皇上加强了皇权,威信大了很多,内阁的权势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杨嗣昌的话语权虽然很大,但也不能够和皇上对着干,加之杨嗣昌的xing格温和,也不习惯这样的做法。

    陈新甲是杨嗣昌直接推荐的,若是辽东出现了什么问题,杨嗣昌难辞其咎。

    辽东的紧急奏折送来的时候,杨嗣昌迫不及待的打开了。

    看过奏折之后,杨嗣昌的脸上露出了笑容,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他随即召集众多的内阁大臣,通报了奏折的情况。

    养心殿。

    朱由检看着奏折,脸上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