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到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纨绔到底- 第27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或“同中书门下三品”。如果没有加上这种参政的衔名,即使是三省的长官也不能算是宰相。
四百一十四章 骊山阅兵
    目前,玄宗朝**有五名宰相,分别是中书令张说,尚书省长官左仆射刘幽求 ;,门下省长官、正二品的侍中魏知古,尚书省右仆射钟绍京,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郭元振。

    “可是,现在的那些宰相们都不同意姚崇回朝!”李隆基闷闷不乐道:“就连其他那些人也是一样,前些日子我让姜绞帮我推荐一个能干的人当河东总管,昨天姜皎来找我,推荐了一个人。”

    “莫不是他推荐了姚崇?”李陶问道。

    “正是,他告诉我,姚崇文武全才,担任河东总管最合适了。我一听就生气了一听就火了,厉声问他为何在我面前耍小聪明,是谁指使他这么说的?姜绞一看我生气了,赶忙承认是张说指使的。”

    李陶淡淡道:“这都是意料当中的事情,三叔你也不值得生气。姚崇是最早跟着你的,也算是大功臣了,他若回来了,岂不是将别人都比下去了?故而功臣派肯定不希望他回来。同样,姚崇无论是威望还是能力,都比那些旧臣要强得多,张说他们肯定也不希望姚崇回来。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一个问题,三叔你的决定是正确的。”

    “要不,我越过宰相直接让姚崇回来?”李隆基恨恨道。

    “不可,三叔,你若这么做了,就算姚崇来了,也会给他添大麻烦的,这对今后的大计不利,最好还是按正常程序操作。”

    “那你说该怎么办?”李隆基问道。

    李陶突然问了一句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三叔,我听说前不久大唐军队在冷陉吃了大败战?”

    李隆基一听脸色便沉了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

    幽州大都督薛讷与燕州刺史李进有隙,睿宗遂将薛讷调回长安,薛讷一到长安便被李陶要到羽林军做了大将军。薛讷走后,孙佺做了幽州大都督。孙佺到了幽州后。急于收复被前契丹攻占的营州,即率左骁卫将军李楷洛、左威卫将军周以悌发步兵两万,骑兵八千,分为三路进攻奚与契丹。将军乌可利谏阻:道险而天热。孤军远袭。前往必败。孙佺不纳,令楷洛率骑兵四千为前锋。自率主力继后,向北开进。进至冷陉地区,与奚族酋长李大酺所率八千骑兵相遇,楷洛部初战失利。孙佺怯懦。不敢救援,引兵欲退。奚军乘机反击,唐军大败。唐军撤退时,将士恐惧,部伍不整。大酺乘势挥军追击,唐军溃败。孙佺与周以悌被俘,献于东突厥被斩。仅李楷洛、乌可利脱险而归。

    “三叔。大唐军备已大不如从前了,你应该在骊山进行一场军演,既可以看看大唐军队实际的战斗力,又可以鼓舞士气!”

    李隆基点点头:“陶儿。你说的是!”

    “三叔,按照我大唐的惯例,如果天子出巡,方圆三百里以内的地方官都要前来拜见。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姚崇担任的是同州刺史,好像就在三百里之内。”

    李隆基心中一动:“陶儿,你的意思是……”

    “任用首宰是大事,三叔还是先见见姚崇再做决定。这样见面比较自然,不引人注意。若是三叔觉得不合适,那此事就作罢。若三叔觉得合适,朝廷的那些宰相我帮你解决!如何?”

    李隆基听罢心中阴霾一扫而空,他哈哈大笑道:“陶儿,你可是给我解决了大问题了。”

    “好了,三叔,既然问题解决了,那我可要走了。过几日皇家俱乐部还要进行蹴鞠比赛,我得去准备准备了。”

    李隆基笑道:“陶儿,蹴鞠比赛还是让大哥去操持吧,你就不用管了!”

    “因为过几日你要与我去骊山!”李隆基说罢,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三叔,三叔!”李陶赶忙喊道。

    可哪里还有李隆基的身影……

    ……

    开元元年十月,唐玄宗李隆基征调20万大军,在新丰与骊山之间开阔地域内举行了大唐规模最大的阅兵活动。

    自则天皇帝当政以来,朝廷变乱频繁,已经很久没举行过这样的演习了。这一次,为了展示新皇帝、新朝廷、新气象,玄宗一身戎装,手持一杆大枪,立在阵前,他要亲自校阅军队,气氛显得格外庄重。

    只见二十万兵马排列整齐,旌旗连延五十余里。阅兵开始,金鼓齐鸣,三声炮响过后,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尚书郭元振宣布阅兵开始,玄宗身着戎装,威风凛凛,站在检阅台上,极目四望,但见二十万大军,列阵于渭川,旌旗遮天蔽日,刀枪剑戟林立,将士盔甲灿烂炫耀,与日争辉,光照乾坤。

    唐玄宗在郭元振的陪同下,骑马阅兵。玄宗坐骑所到之处,“万岁”之声不绝于耳,玄宗目睹阵容强大的军队,满心欢喜。

    李隆基一回来,便笑着问道:“陶儿,你觉得怎么样?”

    “看起来好像还挺像那会回事的!”李陶淡淡道。

    郭元振是兵部尚书,李陶如此说来,他听了觉得非常刺耳,不由问道:“蓝田王此话何意?”

    李陶反问道:“郭相公,你也是长年带兵之人,现在大唐军队的战力,与太宗时期可否能同日而语?”

    “这个……自然不能!”郭元振就算再自负,也不敢与太宗皇帝相提并论。

    “军队是用来打仗的,而不是摆来看的,所以我只能说看起来挺像那么回事,你还要我说什么?”李陶说罢,便不再看郭元振了。

    郭元振不干了,他振振有词道:“蓝田王的意思是说,这二十万大军中看不中用了?”

    “中用不中用,我不敢说,那要试过才知道。”

    “蓝田王,你说如何试?”

    李陶摇摇头道:“不试也罢。”

    李陶越是这样,郭元振越是不服:“不,蓝田王,必须要一试。”

    李陶瞥了一眼郭元振:“郭相公,要知道这可是在军中,如此儿戏,有何必要?”

    郭元振如何不知李陶之意,他一梗脖子道:“蓝田王,我可以立下军令状。不知你可敢?”
四百一十五章 军令状
    李陶并不言语,只是看向李隆基。

    李隆基不知李陶是何意,也同样去投去征询的目光,李陶向他微微点头。

    李隆基道:“陶儿,你先说说如何试,再立军令状,如何?”

    李陶点点头道:“郭相公,你应该知道‘薄战’吧?”

    唐朝初期实行府兵制,府兵的训练主要有“薄战”和“纵猎”两项内容。其中以“薄战”为主要内容。“薄战”主要是训练士兵熟悉军中的旌旗、金鼓等指挥号令,进行前进后退,队形变化,操演熟练,以做到战时临阵有序,随阵入战。“纵猎”就是进行游猎,在此过程中训练士兵的武艺,提高士兵个人的战斗技能。

    郭元振怎会不知“薄战”,他一撇嘴道:“自然知道。”

    “复杂的队形变化与操演就不搞了,就试试各军拔寨交换驻地重新扎营,如何?”

    李陶出的题并不难,这是军队最起码应该做到的,郭元振甚至感觉到了李陶对自己的轻蔑。他咬咬牙问道:“就试这个?”

    “郭相公,你就说吧!这二十万大军,多长时间能够扎营完毕?”

    “一个时辰!”郭元振毫不犹豫道。

    李陶大方道:“给你两个时辰吧!敢不敢立军令状?”

    郭元振胸脯上下起伏,不仅用最寻常的扎营来试验军队,而且给了两个时辰,当大唐军队是什么了?这简直是**裸的挑衅,不但是对大唐军威的挑衅,更是对自己这个兵部尚书的的挑衅。

    郭元振面色凝重向李隆基道:“陛下,若两个时辰之内,军队不能扎营完毕。我郭元振愿意献上项上人头。”

    李陶也轻描淡写地向李隆基道:“陛下,若两个时辰之内,军队能扎营完毕,我李陶愿意献上项上人头。”

    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本来是一场宣扬军威的军演。竟然变成了李陶与郭元振之间剑拔弩张、不死不休的对峙。

    李隆基也是异常紧张,他实在想不明白。李陶今日这葫芦里卖得是什么药。

    李陶向李隆基示意,让他同意自己与郭元振立下的军令状。

    李隆基见状,只好点头道:“准奏!拿纸笔来!”

    李陶与郭元振各自立下了军令状。

    李隆基命人备好铜壶滴漏用以计时,然后向李陶问道:“陶儿。如何?”

    李陶笑道:“我没问题,看郭相公了。”

    李隆基又向郭元振问道:“郭爱卿,你意下如何?”

    “陛下,可以开始了。”郭元振毫不犹豫道。

    “好,我亲自击鼓,号令士兵。”李隆基似乎也受到了感染。

    随着鼓声,军队开始动了起来。可不是井井有条,而是一阵混乱,似乎没想到会有如此将令。

    郭元振的脸色有些变了。

    李隆基的脸色也有些变了。

    李陶似乎早已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场面,只是笑吟吟地看着。

    随着鼓声。各个军队开始行动了,但二十万军队同时行动,反倒让场面更加混乱不堪了。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混乱的场面没有一点改观。

    眼看着两个时辰就要到了,郭元振脸色越来越黯然,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让人不可思议的结果。

    李隆基早已不击鼓了,他脸色铁青。若不是李陶与郭元振立下军令状比试,他还不知道看起来强大无比的的军队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