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山楼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尾山楼记- 第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徐月昌说:“收割运输,打场一起来,一定要把麦子赶到雨季之前结束,一刻也不能耽误,”

  说到这里稍停了停,接着又说:“我就担心雇人会有麻烦。”

  徐月盛说:“雇人能有什么麻烦?”

  徐月昌说:“到那时候,家家收麦子,连人带车马雇不着怎么办?”

  徐月盛说:“大哥不必担心,大旱年头,麦子成熟早,每家那几亩地用不几天都收完了,到那时,还愁雇不到人和车马?即是家家都忙于收自家的麦子,那湖湾镇人多地少,年年种的是山坡地,几乎没有种麦子的,雇人有的是,湖湾镇离东平湖麦田又近,要多少人都不成问题,在那里雇人连车马加运输全解决了,麦子一进场,家里的佃户可以雇来,只要把时间安排恰当,抓住时机定好工钱,问题不大。”

  “对,就照你说的办。”徐月昌:“你在家替我先张罗着,我到湖湾镇走一趟。”

  湖湾镇是一个一千多户的小镇,人多地少,前面是湖,背面靠山,这年一开春就盯上了东平湖这块宝地,就等这些大户财主们前来雇人干活。徐月昌这天到湖湾镇,镇上的轻壮汉子就围了上来,徐月昌顺利的雇下三十个短工,十辆大车。十天以后,徐 月昌一看麦子已经成熟,正式开镰收割,恰恰这时徐月文放假回来,全家人收拾好库房,徐月昌和徐月盛两人一个在家管收割运输,一个负责打场,一边收割,一边运输,接着打场,入囤,当最后一车麦子运进场里,只见太阳西沉,最终日头落入乌云。徐月昌知道情况不妙,至到伸手不见五指,最后一场打完麦子入到囤里,已经是过半夜,此时,只见乌云密布。正是四更天,一阵雷响,由远而近,拂晓的时候,滂沱大雨自天而泻。从此,东平地湖又是一片汪洋, 此时,徐月昌看着满囤的麦子,不知是喜,还是忧,一头躺在床上,竟然三天末能起来。月昌夫人有些慌了,徐老夫人说:“没事的,让他睡吧,他是太累了。”

  一天上午,有佃户前来交租,徐月昌说:“大旱三年,你们一亩地不过百十斤,我今年时运好,又承蒙众乡亲协力相助,才有今年的好收成,我这里感谢诸位,根据咱祖上的训导,凡是大旱三年当年租子免三成,都是自家兄弟爷们,麦季租子就免了。”顿时佃户们拍手称赞。

  徐月昌接着说:“不过,我有一桩事儿,想求大家帮我个忙,我明年准备建座楼,需要大家出点力,工钱照付,只是让大家多辛苦了。”

  佃户们都是本村和邻村的农户,一听徐月昌一番话,欣然答应下来。          

  这天徐月昌和徐月文兄弟俩算完一百亩麦子的收成,徐月文高兴的说:“当初全家都反对买地,以为这是拿钱往水里扔,大哥这个险冒的值。”

  徐月昌说:“和老天打赌,就这一锺子买卖,再不会有第二次了,明年建楼再加上几年的积蓄,足够 用的了。”

  徐月文说:“大哥,楼不建不行吗?”

  徐月昌说:“是啊,我也不想麻烦这桩事,可是,你没看到春天冯家被强贼残害的情况,万贯家产,几代人的心血,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我想好了,这座楼上下三层,能攻能防,可进可退,内外相通,设有暗道密室,还能通往安全地方的通道,避免象冯家困在院内不得安身。”

  徐月文没再说什么。过了一会儿说:“赶上如今的年月,大哥一人太辛苦了,我什么忙也帮不上。”

  徐月昌笑了笑说:“你呀 ,读好书比什么都好,家里的事儿你不用操心,如今民国了,虽然不兴科举应试,明年毕业也在政府里谋个职。唉,不说了,那是以后的打算,说说眼前的事吧”。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4)
正说着,徐月盛来了,一见面便风趣的说:“看你哥俩乐的,大旱三年,别人家的麦子一亩才百十斤,大哥这一亩可顶别人十来亩的产量,是不是又要准备明年再到东平湖买他一二百亩呀。”

  徐月昌说:“和老天爷打赌,就这一锤子买卖,以后别再想了。”

  徐月盛说:“大哥,这么多麦子压在库房里,是不是处理一部分?”

  徐月昌说:“昨天我到县里走了一趟,和一家粮店说好了,今年麦子由于天旱,比去年定的价格还高, 麦子成熟的又好,以上等价收购,我先卖给他五万斤,等年前年后再卖个好价钱。”

  徐月盛说:“行,要不几个库房积压的太多,不便管理。”

  徐月昌说:“明年春天建楼我决定了,忙完这一阵儿,你帮我跑跑木材、砖石,建楼材料。”

  徐月盛说:“这没问题,跑外的事儿包在我身上,大哥把资金准备充足就行了。”

  这时,惠儿跑到徐月文身边说:“二叔,奶奶叫你。”

  徐月文一把抱起惠儿说:“奶奶叫我什么事儿?”

  惠儿凑近徐月文耳朵说:“奶奶说你了,让我来叫你,说你来了这么多天了,也不陪陪你媳妇。”

  徐月文笑了,来到上屋,只见月文夫人正和徐老夫人聊天,徐老夫人一见徐月文认真的说:“月文,家里的事,有你大哥照料,你放假回来多陪陪自家媳妇,你媳妇身子八个月了,眼看就要当父亲了,要学会体贴媳妇才行。”

  徐月文放下惠儿,说:“是,母亲大人,尊命就是了。”说着扶着媳妇回到自已房里。

  正当立秋这天早晨,东方迎来第一片朝朝霞的时候,徐家大院里传来一声响亮的男婴哭声,月昌夫人疲惫的脸上乐的象开了花似的对惠儿说:’快去告诉奶奶,……”

  “不用了,我听见了”说着徐老夫人走了进来。

  惠儿一见奶奶,笑着说:“奶奶,奶奶,我二婶生了个小弟弟。”

  徐老夫人说:“看把你高兴的,一夜没睡觉。”

  惠儿说:“你快看看吧,小弟弟可好看了,白白的小脸蛋,和婶子一样俊。”

  徐老夫人走到床前,抱起小孙子说:“我徐家又添了一个创大业的。”说着看了看月昌夫人,“如果惠儿她弟弟活着也是三岁了,”

  月昌夫说:“娘,你又提那事儿,”

  徐老夫人立刻察觉自已说的欠妥,忙改口说:“惠儿和你娘一夜没睡觉了,回屋睡一会儿吧。”

  月昌夫人说;”娘,我不累,她婶子刚休息,我去给她婶子做点吃的。”

  原来惠儿两岁那年,生了一个男孩,刚满一岁,正是冬天回娘家,路上是受了点凉,谁知道,娘家村子里正流行麻疹,没过三天,孩子就咽了气。月昌夫人也大病一场,两年过去了,再没提过这件事。

  这天下午,徐月文从济南回来,看到儿子,高兴地对媳妇说:“孩子象你一样俊,你给他取个名字吧。”

  月文夫人说:“我哪有这个才呀,你是文化人,就给儿子取个名字吧。”

  徐月文说:“娘会取名字,大哥两个孩子都是娘取的。”

  正说着,徐老夫人领着惠儿走进屋里,徐月文对娘说:“娘,给你孙子取个名字吧。”

  徐老夫人说:“你墨水喝了两大缸,还让当奶奶的取名字。”

  徐月文笑了笑说:“你看,你给惠儿取的名字多好听,娘,你就给你孙子取个名字 呗。”

  惠儿说:“我娘说,小弟弟出生正是立秋,是个好日子,长的水灵,结实。”

  徐老夫人说:“那就托惠儿和她娘的吉言,取名叫秋儿吧。”

  秋儿满月这天,徐家大院热闹起来。

  这年冬天,徐月昌和徐月盛兄弟弟二人忙着购买木材砖石,过了春节,正月十六,破土动工,三个月后,正当麦子成熟季节,三层高的楼在马尾山村拔地而起。

  可是又有谁料到,二十年后,由于抗战被拆除了上面两层,此后人们俗称“徐家土楼。”这是后事了。

2(1)
再说何东涛自从离开马尾山村,一路打马向济南而来。正急于赶路,不觉已到长清县城。这时天色已晚,只好找个客店,抬头看见一家客店门口围了一些人,何东涛翻身下马,只听一个男人的声音,恶 狠狠地说:“告诉你,老东西,你欠我东家店钱要是今天交不上,就拿你闺女抵债。”

  随后一个老人苦苦哀求:“请行行好吧,宽限几日,我父女卖唱多挣些钱,一定还你家老爷。”

  那男子哪里放过,说了声:“不行!”拉起那女子就走,那女子又哭又喊。

  这时何东涛拨开人群,正挡住那凶狠的汉子,那汉子一手拉住那女子,和何东涛正撞了个满怀,那汉子看了看何东涛说:“让开,别让大爷动手,”

  何涛一听这汉子出言不逊,说:“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女子又哭又喊的,莫非是你抢人家女子?”

  那汉子打量了何东涛一眼,一看何东涛中等身材,没把他放在眼里,说道:“少管大爷的闲事,让开。”那汉子依仗身材高大,用力向何东涛撞来,何东涛左手牵马,右手顺势抓住那汉子的手臂,那汉子疼的手一松,那女子坐在地上,那汉子一看何东涛功夫如此厉害,知道不是对手,软了下来来说:“算你厉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他爷俩欠我东家十块大洋,无论如何也得还上。”

  何东涛对那汉子说:“怎么回事,说清楚。”

  这时那女子站起来,对何东涛说:“这位大哥,我和我爹从河南来找我哥,我哥当兵战死了,我爹一气之下就病倒了,我们住在他家客店里,住了半个月,看病吃药都是借的。”说着扶起父亲。

  何东涛伸手从衣袋里掏出十块大洋,递给那汉子,那汉子接过大洋,转身走了,那女子一看,扑通跪倒在地,说:“恩人在上,小女子叩谢恩人。”

  何东涛急忙扶起女子说:“不可如此,快去照顾你爹。”。

  这时店家走过来,接过枣红马,何东涛对店家说:“两套房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