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文涛让我学中庸》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聂文涛让我学中庸-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原文'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注释'

  1、天命,是说天所赋予的气与理的时候,也赋予了我的使命。按照朱熹的说法:“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犹命令也。”(《中庸章句》)

  2、“之谓”不同于“谓之”。甲“谓之”乙,甲就叫做乙,甲是对乙的解释,乙是甲的称谓。甲“之谓”乙,是甲也可以称作乙,就像女子也可以称作人,是一种隶属关系。

  3、“率”是驾驭、管理的意思。如同“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4、“修道”的修,和先秦文字中“修身”的修是同一个意思;这里的“道”,只是道的一部分,也可以近似理解成方法。

  '启示'上天赋予我的使命,也属于我的本性内容。驾驭本性,也属于道的内容。对驾驭本性的方法进行修缮,也属于儒教的内容。换句话说,良好的教养,应该包括对自我管理方法的改进;真正的原则,也应该包括对本性的约束;而本性的内容,也应该包含了上天赋予个人的使命。聂文涛说:中庸不是道的全部,却是最难以把握的。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原文'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注释'

  1、道,是用来驾驭本性的道。如前所示。

  '启示'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换句话说,约束我本性的东西有两种,一种是时刻不能离开的,一旦离开本性就会迷失;另一种是可以离开的,这种可以离开的约束不能称为道。约束自己的道是什么呢?这便是对他人的尊重和理解。所以才能行事中庸。 txt小说上传分享

故君子慎其独也
'原文'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注释'

  1、“其所不睹”的“其”,是君子自己,而不是别人。这是先秦的基本句法。“其所不闻”的“其”也是这个意思。

  2、“莫见乎隐”的主语是君子的特征,这种特征应该近似理解成君子的品格。

  3、“独”是自己的意思;“慎其独”是要严肃的面对自我。

  '启示'(约束自己的为人之道不能一刻离开),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那些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要面对自己才需要真的勇气,才是真的严格要求。君子,不是担心会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放纵自己,不是这样的。做一个坦荡的君子,不需要别人来约束自己。君子要扪心自问:看自己像个君子吗?这是慎独。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原文'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注释'

  1、“中节”,恰到好处。“节”,大约相当于恰当处。

  2、“致”,有极致的意思。

  '启示'控制情绪,让个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没有发作,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聂文涛说:这就是得道多助。

第一章总领全文
'第一章总领全文' 上天赋予我的使命,也属于我的本性内容。驾驭本性,也属于道的内容。对驾驭本性的方法进行修缮,也属于儒教的内容。驾驭本性的道啊,是时刻不能离开的。那些可以离开的束缚,都不能称之为道。因此君子会因为担心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而更加严谨,会因为担心有自己听不到的地方而更加小心。没有比在不易察觉的地方更能表现出君子人格的,也没有比细微之处更能显示君子风范的。所以,君子是要严肃地面对自己的(而不是面对别人)。控制情绪,让个人的喜怒哀乐因此没有发作,叫做中;喜怒哀乐情绪表现出来的时候,都恰到好处,叫做和。君子能够做到中,是天下最大的根本;做到和,天下才能归于道。君子的中和如果做到完美的程度,天地都会赋予他应有的位置,万物都会养育他。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中庸》第二章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注释'

  1、中庸,中和的状况。

  2、“君子之中庸也”的“之”是指向目标的意思。“小人之中庸也” 的“之”也是这个意思。君子和小人物,都有中庸的愿望。

  '启示'孔子说:“君子能够实现中庸,小人物会与中庸目标背道而驰。君子想要中庸啊,君子那时候能够恰到好处;小人物也要中庸啊,小人物却不知道要有所忌惮。”聂文涛说:无论是君子还是小人,谁不想做事恰到好处呢?但是小人物却做不到,因为他们心中把别人装得太少了,不知道什么应该忌惮。。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中庸》第三章
'原文'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注释'

  1、至,最高境界。

  2、“鲜能”,很少能够做到。

  '启示'孔子说:“中庸是最高境界了吧?民众非常少有能够做到中庸的,这已经很久了吧!”中庸的境界很难把握,需要一种人格修养啊。中庸不仅仅是从外界衡量的,也是从内心来衡量的,所以需要慎独。 。 想看书来

《中庸》第四章
'原文'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注释'

  1、行:走。

  2、明:明确,显明。

  3、味:食物对人的调节作用。

  '启示'孔子说:“没人走中庸之道,我知道了:聪明的人做的太过了,愚蠢的人做不到。中庸之道不能够显明,我知道了:贤能的人过头了,不贤的人做不到。就像人没有不吃喝的,很少能够理解其中的用途。”用聪明去做事不行,人们也会同样用聪明来对你,如果不如你聪明就会远离你。聪明的人,往往做事过分。也不能用最高尚的美德来做事,这样的做事结果是让人无法把你是为同样的人、无法效仿你的行为。《易传》说:“人以群分”,如果你的行为不能被别人效仿,你就脱离了这个群体。聂文涛说:“我怎么不知道这个道理呢?但是医学技术关系到人的生命,我又怎么能为了更快被人接受而不推行正确的方法呢?我希望有医生效法我就可以了。”可见,让所有的人都接受更难。 。 想看书来

《中庸》第五章
'原文'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注释'

  1、执,把握。

  '启示' 孔子说:“舜的智慧是大智慧啊!他喜欢向人询问,又善于分析别人话语里的含义。不提及那些坏处,去宣扬那些好处。过与不及两种极端看法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方式来对待老百姓。这就是舜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聂文涛说:好问,需要真诚面对自己的无知;好察,需要了解人间世事;隐恶,需要对别人宽容和理解;扬善,需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缺点;把握两端而不动摇,这种做人原则需要内心强大的人格信念;用其中于民,需要对社会心理的了解。如果舜这些都做到了,那还有什么做不到呢?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中庸》第六章
'原文'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阶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启示' 孔子说:“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被驱赶到罗网陷阶中去却不知躲避。人人都说自己聪明,可是选择了中庸之道却连一个月时间也不能坚持。”聂文涛说,做人有三种境界:知道怎样是正确的,然后还能够实现,孔子告诉我们的舜就是这样吧;知道怎样是正确的,但是却不能够做到,传说的诸葛亮大概就是这样的吧;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前方是荆棘还是坦途随便吧。不能理解中庸,就只能属于最后一种情况了。既然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是否中庸,又怎么能坚守到一个月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中庸》第七章
'原文' 子曰:“回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启示' 孔子说:“颜回就是这样一个人,他选择了中庸之道,获得了一点进步,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不让它失去。”真正选择了中庸之道,无时无刻不在修缮自己。这就是“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

《中庸》第八章
'原文'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注释'能,此处是指凭能力做事。

  '启示'孔子说:“天下国家可以治理,官爵傣禄可以放弃,雪白的刀刃可以践踏而过,中庸却不是依靠能力可以做到的。”聂文涛说:中庸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分寸,不是靠勇气、智慧和自我牺牲精神来实现的。所以,修道不是任性;道不可以强求。

《中庸》第九章
'原文'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