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君能有几多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问君能有几多愁-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此,由于正直敢言的官僚几近被清洗一空,而制约宦官的力量也就随之消失,他们这下便可以把坏事干到底了。于是,对“党人”的血腥屠杀也就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残酷,可谓睚眦必报。比如,这次宦官们欲捕杀的“首恶要犯”张俭先是闻风出逃,辗转躲藏于众亲朋好友之家;而许多人更冲着他的名气,竟甘愿冒着灭顶之灾来掩护他——这也成了那东汉衰世一道独特、光亮的社会风景,“魏晋风骨”的肇始!虽然张俭最后真的逃脱了魔掌,但死太监们却严厉追查那些掩护过他的人,其中十几家因此被满门抄斩,甚至搞得有的“郡县为之残破”。1700多年后,清末著名的维新志士谭嗣同被逮捕下狱时,便追忆起了这段往事,由衷感慨我们民族精神、民族正气的千古长存,乃欣然赋诗,其中一句即道:“望门投止思张俭”。

  而由于权宦们摆脱了制约、掣肘,一时间,连刘宏也几乎被他们完全操纵了,变得不能自已。建宁四年(171)春正月,时逢皇帝举行加冠礼,在这举国欢庆的大喜日子里,皇帝遂诏令大赦天下,但同时又宣布“唯党人不赦”(直至黄巾大起义爆发后,宦官集团才企图通过“大赦党人”来挽回局面)。由此可见,权宦们对于刘宏的为政影响是多么巨大,似乎给刘宏洗了脑,因此他对“党人”的憎恨与惧怕才显得那样根深蒂固!而无疑,这也是他那独特、半封闭的生活环境深刻在他心底的一道扭曲、变态的伤疤。

  然而刘宏并非真的傻子,他尤其是个注重感情的人,他依然还在恶浊的政治环境中顽强成长着。而朝野上下反对宦官的势力也仍未销声匿迹——反对派啥时候都不缺,尤其是反对那些不得人心、不学无术、让人不屑的死太监。

5、窦太后的丧礼之争
5、窦太后的丧礼之争

  一个每况愈下到无法维持的亭侯之家的孩子,突然之间其命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下子成了举世无双的皇帝。而直接造成这种巨大变化的人和事,就不能不在这位不寻常的皇帝心灵中烙下难以磨灭的印痕。

  仔细说来,刘宏对有援立之功的窦氏始终就怀有一种非常矛盾、复杂的情感:一方面,他一直对窦氏的“欲久专国政”之图谋心存芥蒂——当初,一队白盖小车带走了尚需母爱的自己,却又残忍地将母亲(董氏)留在了河间;而进宫后不久,刘宏才终于明白自己之所以能意外地成为万乘之尊,完全就是人家搞阴谋的需要。但是,另一方面,对于窦氏拥立自己他又心存感激——再说,那窦氏擅政在当时毕竟还只是一种迹象,并且在那次“宫廷政变”以后,就连这种迹象也随着窦氏一门的惨祸而消失了。

  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宏对于窦氏心存的那份感激反而渐渐地浓郁了起来。后来,他总想对被软禁在南宫的窦太后尽一点孝道,可是他那些身边的死太监们则以种种理由设置障碍,使他的这一愿望终究没有能够实现。不过,建宁四年十月的一天,刘宏还是率领着群臣去到了南宫朝见窦太后(她也确实是西汉那位窦太后的后人),刘宏设宴与窦太后一起进餐,并由衷地举杯祝太后长寿,宴席间洋溢着一股其乐融融的母子之情……

  尤其,自从行了加冠礼之后,已是成人的刘宏就想改变处处受制于人的不利现状,他下决心要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行事。而他也渐渐地开始讨厌甚至憎恨限制自己自由的那帮死太监们,他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尽管那帮家伙干什么事都是打着为皇帝好的旗号,但刘宏已经明白:有些事情应该并不完全像死太监们试图竭力表现和标榜的那样。此时,他也开始意识到,是该给这帮家奴们一点压力了。

  熹平元年(172)四月的一天,有青蛇从空中坠下,蟠卧皇帝的御座,久久不去,此等怪异事在那时看来可绝不是什么吉祥之兆!而借着这个由头,刘宏一面认真地反省自己,一面也促使他第一次将限制权宦们的愿望付诸行动:那位曾经是再兴“党祸”、屠杀“党人”急先锋的大太监侯览便首先交上了厄运,有人举荐他专权骄奢,皇帝遂下令严厉追查,结果侯览竟心虚自杀。

  这年的六月,郁闷了多日的窦太后终于在南宫去世。太监们本来想借着太后葬礼的机会扳回一局,他们于是便奏请皇帝要以“贵人”的下等礼仪来安葬太后,可是刘宏却明确表示:“太后亲立朕躬,统承大业。诗云:‘无德不报,无言不酬。’岂宜以贵人终乎?”你们这是要将我刘宏置入一个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龌龊境地啊!于是刘宏乃下令公卿大臣们集议太后的葬礼之事,他想要借着外廷公卿们的力量来制衡宦官。

  当时,太尉李咸正因病卧床不起,当他风闻“集议”之事后,即打起精神、支撑起床,欲赴朝参加集议。临行前,他怀揣毒药,与妻子诀别说:“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我也就不再活着回来了!”

  最后,经过双方一番针锋相对的较量之后,刘宏拿着李咸的奏章,强硬地告诉曹节等人道:“窦氏虽为不道,而太后有德于朕,不宜降黜。”这一番厚道的盖棺之论,才算是为窦太后的“葬礼之争”画了句号。

  不过令年轻的刘宏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虽然宦官们暂时处于了下风,但是经过这件事情以后,也让老奸巨滑的他们摸准了皇帝的真正软肋——那就是年轻的皇帝已经对于自己的皇位和皇权形成了一种异常脆弱和敏感的心理,他总是那样不自信,总是恐惧有人图谋社稷、觊觎皇位、侵夺皇权,以至于自己的皇位像倏忽而至那样,又在突然之间丧失……

  可以说,刘宏的一生都没能走出这种病魔一样的阴影,他始终都被这种沉重的忧虑所深深困扰着。而那群死太监们则将计就计,他们于是决定利用皇帝的这种心理——来不断地营造出“谋反”、“叛逆”的紧张气氛以吓唬皇帝,然后则将自己装扮成皇位和皇权的最忠实的捍卫者。

  这一招真是太老辣了!

6、被满门抄斩的刘悝叔叔
6、被满门抄斩的刘悝叔叔

  经过了几次“谋反”的冤狱,让太监们觉得小打小闹似乎还不行。所以,为了增加自己的分量,他们便酝酿出了一个重大的阴谋。而之前的那些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已经搞得刘宏有些风声鹤唳了。

  这一次成为宦官阴谋牺牲品的冤大头叫刘悝,很显然,邪恶的太监们正是相中了他的“有来头”。刘悝不仅是当时赫赫有名的渤海王,而且更是汉桓帝的亲弟弟。而这个刘悝也恰是个“有缝儿的蛋”,他一向不是个安分的人,经常横行不法不说,据说还老是抱怨桓帝老哥没有让他接班——看来他确实是有谋反的动机,更关键的是他还有谋反的实力。

  本来这刘宏就已经在担心和谨防宗室谋反了,这刘悝不老实的传言一旦灌进了他的耳朵里,那自然又会激起一阵莫大的心悸。刘悝为人也确实不地道,结果他竟和作为大太监头子的王甫结了“梁子”。

  还在汉桓帝时期的延熹八年(165),刘悝曾许诺5000万钱买通了王甫,让王在皇帝哥哥面前为自己美言。而在桓帝临终前刘悝也确实得到了莫大的好处,只是事后他才得知:王甫好象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于是刘悝便将5000万钱的“约订”视为无效,而一向贪婪成性的王甫哪里容得赖“账”,所以一直对此事耿耿于怀。

  最终,在这帮死太监们的一手炮制下,虚弱已极、听风就是雨的刘宏遂下诏将刘悝逮捕下狱,并严加拷打,最后逼迫刘悝自杀;而包括刘悝的妻妾11人、子女70人、伎女24人、渤海国的众多属僚等在内的数百人,也全被诛杀——而这样的对(刘氏)同胞手足的满门血洗,纵观整个东汉王朝,这都是独一份。

  刘宏的这一心理症结确实很要命,而那帮太监们又在一旁处心积虑地推波助澜,因此,哪怕是捕风捉影的“谋反事件”,也足以给极度虚弱、敏感的刘宏造成精神、心灵上的深创巨痛。及至在以后的岁月里,尽管他会不时地被刘悝叔叔的冤魂所困扰,但是直到临死,他也竟不肯对冤死的叔叔稍有宽宥、谅解之举。

  而这一来宦官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加官进爵还在其次,皇帝也分明地越来越倚重他们了,把他们真的当成了自己的左膀右臂——所以,在灵帝以后的统治岁月中,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他都决不允许宦官们的地位有丝毫动摇。

  而权宦们也竭力阻止朝廷中有人为“党人”翻案,他们总是很巧妙地将“党人”与“图危社稷”联系给皇帝看,这样一来,别说翻身了,能保住身家性命就不错了。

  就这样,汉灵帝刘宏的皇位、政权确实是胡里糊涂地保住了,也强化、巩固了,但他一生的统治基调也便由此奠定了。他本性并不邪恶,也很注重感情,也想让刘氏江山红火起来,可现实总是距离理想太远太远,他只得在黑夜中摸索着、踉跄着艰难地前行……

  不过,这才是他一生悲剧的开始。

三、失败的改革(1)
三、失败的改革

  无论他有多么得不情愿,但都不能不承认这样一个悲惨的事实,那即是此时的东汉王朝早已呈江河日下之势:政治黑暗,百疴丛生;天灾人祸交织,国库如洗;战争呐喊,起于四野;哀鸿遍地,野有饿殍。

  面对着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尽管他确实缺乏力挽狂澜的雄才大略,和种种内心深处的莫名的无力感,但他又毕竟不甘心帝国的大厦、祖宗的基业在自己的手中崩塌,希望总还是有的,所以他才不得不步履蹒跚地在穷途末路中开始了一番挣扎。

  1、从整饬吏治入手

  熹平四年(175),面对思想、学术上的混乱,一向好学的刘宏于是诏令诸大儒审定儒家的“五经”文字,然后把它们刻写下来,并树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