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明朝那些事儿(陆)-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该跑路,可这帮特务实在太过嚣张 (或是太傻),一点不消停,还招摇过市欺负老百姓,为不连累周顺昌,大 家又忍了。 一天后,苏州市民涌上街头,为周顺昌送行,整整十几万人,差点把 县衙挤垮,巡抚毛一鹭吓得不行,表示有话好好说。有人随即劝他,众怒 难犯,不要抓周顺昌,上奏疏说句公道话。 毛一鹭胆子比较小,得罪群众是不敢的,得罪魏忠贤自然也不敢,想 来想去,一声都不敢出。 所谓干柴烈火,大致就是这个样子,十几万人气势汹汹,就等一把火。 于是文之炳先生挺身而出了,他大喊一声: “东厂逮人,鼠辈敢尔?” 火点燃了。 勒索、收钱不办事、欺负老百姓,十几万人站在眼前,还敢威胁人民 群众,人蠢到这个份上,就无须再忍了。 短暂的平静后,一个人走到了人群的前列,面对文之炳,问出了一个 问题: “东厂逮人,是魏忠贤(魏监)的命令吗?” 问话的人,是一个当时寂寂无名,后来名垂青史的人,他叫颜佩韦。 颜佩韦是一个平民,一个无权无势的平民,所以当文特务确定他的身 份后,顿时勃然大怒: “割了你的舌头!东厂的命令又怎么样?”
  他穿着官服,手持武器,他认为,手无寸铁的老百姓颜佩韦会害怕, 会退缩。 然而,这是个错误的想法。 颜佩韦振臂而起: “我还以为是天子下令,原来是东厂的走狗!” 然后他抓住眼前这个卑劣无耻、飞扬跋扈的特务,拳打脚踢,发泄心 中的怒火。 文之炳被打蒙了,但其他特务反应很快,纷纷拔刀,准备上来砍死这 个胆大包天的人。 然而接下来,他们看见了让他们恐惧一生的景象,十几万个胆大包天 的人,已向他们冲来。 这些之前沉默不语,任人宰割的羔羊,已经变成了恶狼,纷纷一拥而 上,逮住就是一顿暴打,由于人太多,只有离得近的能踩上几脚,距离远 的就脱鞋,看准了就往里砸(提示:古人穿的是木屐)。 东厂的人傻了,平时大爷当惯了,高官看到他们都打哆嗦,这帮平民 竟敢反抗,由于反差太大,许多人思想没转过弯来,半天还在发愣。 但他们不愧训练有素,在现实面前,迅速地完成了思想斗争,并认清 了自己的逃跑路线,四散奔逃,有的跑进民宅,有的跳进厕所,有位身手 好的,还跳到房梁上。
  说实话,我认为跳到房梁上的人,脑筋有点问题,人民群众又不是野 生动物,你以为他们不会爬树? 对于这种缺心眼的人,群众们使用了更为简捷的方法,一顿猛踹,连 房梁都踹动了,直接把那人摇了下来,一顿群殴,当场毙命。 相对而言,另一位东厂特务就惨得多了,他是被人踹倒的,还没反应 过来,又是一顿猛踩,被踩死了,连肇事者都找不着。 值得夸奖的是,苏州的市民们除了有血性外,也很讲策略,所有特务 都被抓住暴打,但除个别人外,都没打死——半死。这样既出了气,又不 至于连累周顺昌。 打完了特务,群众还不满意,又跑去找巡抚毛一鹭算账。
  其实毛大人比较冤枉,他不过是执行命令,胆子又小,吓得魂不附体, 只能躲进粪坑里,等到地方官出来说情,稳定秩序,才把浑身臭气的毛巡 抚捞出来。 这次事件中,东厂特务被打得晕头转向,许多人被打残,还留下了极 深的心理创伤,据说有些人回京后,一辈子都只敢躲在小黑屋里,怕光怕 声,活像得了狂犬病。 气是出够了,事也闹大了。 东厂抓人,人没抓到还被打死几个,魏公公如此窝囊,实在耸人听闻, 几百年来都没出过这事。 按说接下来就该是腥风血雨,可十几天过去,别说反攻倒算,连句话 都没有。 因为魏公公也吓坏了。 事发后,魏忠贤得知事态严重,当时就慌了,马上把首辅顾秉谦抓来 一顿痛骂,说他本不想抓人,听了你的馊主意,才去干的,闹到这个地步, 怎么办? 魏忠贤的意思很明白,他不喜欢这个黑锅,希望顾秉谦帮他背,但顾 大人岂是等闲之辈,只磕头不说话,回去就养病,索性不来了。
  魏公公无计可施,想来想去,只好下令,把周顺昌押到京城,参与群 众一概不问。 说是这么说,过了几天,顾秉谦看风声过了,又跳了出来,说要追究 此事。 还没等他动手,就有人自首了。 自首的,是当天带头的五个人,他们主动找到巡抚毛一鹭,告诉他, 事情就是自己干的,与旁人无关,不要株连无辜。 这五个人的名字是:颜佩韦、杨念如、沈扬、周文元、马杰。 五人中,周文元是周顺昌的轿夫,其余四人并未见过周顺昌,与他也 无任何关系。 几天后,周顺昌被押解到京,被许显纯严刑拷打,不屈而死。 几月后,周顺昌的灵柩送回苏州安葬,群情激愤,为平息事端,毛一 鹭决定处决五人。 处斩之日,五人神态自若。 沈扬说:无憾! 马杰大笑: “吾等为魏奸阉党所害,未必不千载留名,去,去!” 颜佩韦大笑: “列位请便,学生去了!” 遂英勇就义。 五人死后,明代著名文人张傅感其忠义,挥笔写就一文,是为《五人 墓碑记》,四百年余后,被编入中学语文课本。 嗟夫!大阉之乱,以缙绅之身而不改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 欤?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五人墓碑记 颜佩韦和马杰是商人,沈扬是贸易行中间人,周文元是轿夫,杨念如 是卖布的。 不要以为渺小的,就没有力量,不要以为卑微的,就没有尊严。 弱者和强者之间唯一的差别,只在信念是否坚定。
  

第十八章 袁崇焕……犹豫的人
在东林党里,有一个特殊的人,此人既有皇帝的信任,又有足以扳倒 魏忠贤的实力——孙承宗。 在得知杨涟被抓后,孙承宗非常愤怒,当即决定弹劾魏忠贤。 但他想了一下,便改变了主意。 孙承宗很狡猾,他明白上书是毫无作用的,他不会再犯杨涟的错误, 决定使用另一个方法。 天启四年(1624年)十一月,孙承宗开始向京城进发,他此行的目的, 是去找皇帝上访告状。 对一般人而言,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朱木匠天天干木匠活,不大见人, 还有魏管家帮他闭门谢客,想见他老人家一面,实在难如登天。 但孙承宗不存在这个问题,打小他就教朱木匠读书,虽说没啥效果, 但两人感情很好,魏公公几次想挑事,想干掉孙承宗,朱木匠都笑而不答, 从不理会,因为他很清楚魏公公的目的。 他并不傻,这种借刀杀人的小把戏,是不会上当的。 于是魏忠贤惊慌了,他很清楚,孙承宗极不简单,不但狡猾大大的, 和皇帝关系铁,还手握兵权,如果让他进京打小报告,那就真没戏了。就 算没告倒,只要带兵进京来个武斗,凭自己手下这帮废物,是没指望的。 魏忠贤正心慌,魏广微又来凑热闹了,这位仁兄不知从哪儿得到的小 道消息,说孙承宗带了几万人,打算进京修理魏公公。 为说明事态的严重性,他还打了个生动的比方:一旦让孙大人进了京, 魏公公立马就成粉了(公立齑粉矣)。
  魏公公疯了,二话不说,马上跑到皇帝那里,苦苦哀求,不要让孙承 宗进京,当然他的理由很正当:孙承宗带兵进京是要干掉皇帝,身为忠臣, 必须阻止此种不道德的行为。 但出乎他意料的是,皇帝大人毫不慌张,他还安慰魏公公,孙老师靠 得住,就算带兵,也不会拿自己开刀的。 这个判断充分说明,皇帝大人非但不傻,还相当之幽默,魏公公被涮 得一点脾气都没有。 话说完,皇帝还要做木匠,就让魏公公走人,可是魏公公不走。 他知道,今天要不讨个说法,等孙老师进京,没准就真成粉末了。所 以他开始哭,还哭出了花样——“绕床痛哭”。 也就是说,魏公公赖在皇帝的床边,不停地哭。皇帝在床头,他就哭 到床头,皇帝到床尾,他就哭到床尾,孜孜不倦,锲而不舍。 皇帝也是人,也要睡觉,哭来哭去,真没法了,只好发话: “那就让他回去吧。” 有了这句话,魏忠贤胆壮了,他随即命人去关外传令,让孙承宗回去。 然而不久之后,有人告诉了他一个消息,于是他又下达了第二道命令: “孙承宗若入九门,即刻逮捕!” 那个消息的内容是,孙承宗没有带兵。 孙承宗确实没有带兵,他只想上访,不想造反。
  所以魏忠贤改变了主意,他希望孙承宗违抗命令,大胆反抗来到京城, 并最终落入他的圈套。 事实上,这是很有可能的,鉴于全人类都知道,魏公公一向惯于假传 圣旨,所以愤怒的孙承宗必定会拒绝这个无理的命令,进入九门,光荣被 捕。 然而他整整等了一夜,也没有看到这一幕。 孙承宗十分愤怒,他急匆匆地赶到了通州,却接到让他返回的命令。 他的愤怒到达了顶点,可是他没有丝毫犹豫——返回了。 孙承宗实在聪明绝顶,虽然他知道魏忠贤有假传圣旨的习惯,但这道 让他返回的谕令,却不可能是假的。 因为魏忠贤知道他和皇帝的关系,他见皇帝,就跟到邻居家串门一样, 说来就来了,胡说八道是没用的。 然而现在他收到了谕令,这就代表着皇帝听从了魏忠贤的忽悠,如果 继续前进,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跑路是最好的选择。 摆在他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回去睡觉,老老实实待着。二,索 性带兵进京,干他娘一票,解决问题。 孙承宗是一个几乎毫无缺陷的人。政治上很会来事,谁也动不了,军 事上稳扎稳打,眼光独到,且一贯小心谨慎,老谋深算,所以多年来,他 都是魏忠贤和努尔哈赤最为害怕的敌人。 但在这一刻,他暴露出了自己人生中的最大弱点——犹豫。 孙承宗是典型的谋略型统帅,他的处事习惯是如无把握,绝不应战, 所以他到辽东几年,收复无数失地,却很少打仗。 而眼前的这一仗,他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他放弃。 无论这个决定正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