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02a道德经分类释译 (孔正 王玉英)- 第1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释】容:包容、宽容。公:公正、公平。殆:危险。 
  老子哲学不仅仅满足于对道亦即是对万物生成变化规律的认识和说明,而且还要从中确立人生和政治的行为准则。圣人最显著的品格,就是对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基本规律的掌握与运用,将自己的行为与天地万物的运行变化规律融为一体。能明白这永恒的客观法则,对事物就会淳厚宽容;对事物淳厚宽容,方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方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方能符合自然法则;符合自然法则,方是符合道;符合道,方能平安久长,终身没有危险。 
  【漫谈】一个能理解万物共相的心智才会像上帝那样公正地观看世间事物,而不是从一地一时的观点出发;它会不期望、不恐惧,也不受习惯信仰和传统偏见的束缚,而是恬淡地、冷静地、以纯粹追求公理的态度去宽容和博爱事物。他会把公理看成是不含个人成分的、纯粹的,是人类可以达到的知识。为此,对待共相的知识,便会比对来自感官的知识更为重视;因共相的知识是个人经历的事件所不能渗入的,而感官的知识则必定依赖于独特的个人观点,依赖于人身,而躯体的感官在感觉事物时,有时会歪曲它们。只要心灵习惯于这种共相,它便会使自己不是归属于一座和其余一切相对立围城中的公民,而会把个人目的和欲望看成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从而会自然地在行动和感情的世界中保持自由和公正,故而会终身没有危殆。   
  【意译】   
  尽力使心灵达到虚寂的极点,坚守清静达到极点,万物共相生长变化,我可以观察觉悟到它们的循环往复。 
  那万物演化尽管繁杂,但最后还是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之“道”。 
  复归、顺应其赖以生存之“道”,便可以平和虚静。能够平和虚静,便可以说是依从了客观法则之命令。 
  依从客观法则之命令,是事物演化的常规。能对这常规有所认识,可谓是聪明。 
  不能对这常规有所认识,而主观妄为,其结果将是危、殆、险、凶。 
  明白了这永恒的客观规律,对事物就会淳厚宽容;对事物淳厚宽容,方能坦然大公;坦然大公,方能全面周到;全面周到,方能符合自然法则;符合自然法则,方是符合道;符合道,方能平安久长,终身没有危险。                    
原四十七章 不出户 
  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不出户,知天下; 
  【注释】宇宙中万事万物都生于道,而最终又归于道,因之万事万物必然存有内在的同一性。世俗眼光仅仅注意了万事万物的差别相,而老子则从总体齐物的视角揭示了事物间的本质联系,体悟到宇宙万物中最本质的共相,就是这“道”。 
  【漫谈】科学揭示了人的生物学本质,人也仅仅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人与天地万物都是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他们同源同体,途虽殊而同归,所以也有同体同功而异用的法则和原理。人作为认识主体来讲,有着认识客体本质的趋势和能力,如果能把自身对象化,以某种体验的方式参与对客体本质的思考,在对本质有所认识的前提下,再经逻辑推导,就可以对那些未显现为现象的未知领域提出某种预见。张载说: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物有未体,则心为有外。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非我,孟子说:“尽心则知性,知性则知天矣。”这便是因物以识物,因人以知人,由自己的个体德性推知了天地万物的共同道性。所以,圣人能由近知远,而万殊为一,“执于一而万事毕”。故而君人者不下庙堂之上,而知四海之外,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了。   
  不窥牖,见天道。 
  【注释】窥:由小孔缝隙瞧看。牖:窗户。天道:事物的普遍规律。 
  审己可以知人,察今可以知古。老子对道的理念类似古希腊人的认识论:把世界看成是一个实体,单个实体可以从中分离出来,从外到内加以分析,对实体的本质性认识形成概念,与实体的性质相一致,它与实体是对应的。这也象全息粒子的分析方法:孤立的分析建立在整体的范畴之上,整体是各组成部分的机械总和,部分可以脱离整体而存在,并保持它的本来状态。系统分析方法是将二者统一起来,揭示其内在联系的秩序性。根据全息律的三条原则(对应、同构、共效),我们不难发现,在三大和谐(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和谐)之间实际也存在着类似的全息关系。 
  承认每个人都具有共性,把社会视为具有普通人性的联合体。然后从个人的体验,个人与个人的相互关系中推导出“自然状态”。己心即人心,人心即天心,人道即天道。人与宇宙的关系可谓是混沌模糊的辩证全息学。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注释】出:出门。弥:越,愈。 
  道有大常,理有大致。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更要看到总体。宇宙中的万物纷纷芸芸,而“道”却是他们的总体、本根。由于万物形态及现象的多样性,所以任何感官的把握都只能达到片面的局部。只有理性的思辨才能把握住万物的共性,把握住万物总体实质上的“道”。所谓“路常以多岐亡羊,人常以多知丧识”,因为曲思于细者必亡其大,心迷于事者必懵于道。 
  事物之叶枝百条,其源本为一根。故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道是一切事物的总法则,是事物的共性。能对这一总法则有所认识,就能“一法诸法宝,万法一法道”,就能“执一而为天下式”。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于今,可知古始,故不出户不窥牖而可知。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注释】不行:不必出行。不见:不必亲眼所见。不为:并非是什么也不做的意思,而是说不要自做聪明的执意妄为。 
  圣人能原天地之道而达万物之理,孔子所谓“君子上达”,“上达”就是对道的认知。体会大道,必须去除外诱之蔽,反求自身便可自得之,因为古今一理,人我同心。所以审己可以知人,以近可以知远,以微可以知明,以一可以知万。韩非子说:“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漫谈】王安石说:“人道极,则至于天道。”这意思是说人道的最高境界是以天道为圭旨,政治上的有为不能是任意而为,而应是以天道作为参照,按天道之自然原则来进行政治运作。他说:“天道绵绵若存,故圣人用其道,未尝勤于力也,而皆出于自然。盖圣人以无为用天下之有为。”“无为”,并不是指垂拱静默式的毫无作为,而是指顺应自然的方式行为。他特别指出:“圣人未尝不为也,盖为出于不为。圣人未尝不言也,盖言出于不言。”所谓“为出于不为”,就是以无任意而为的方式而为。所以他又说:“有为无所为,无为无不为。”因为从效果上来看,那种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有为”,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而顺应事物发展规律、毫不费力的“无为而为”,则无事而不成。   
  【意译】   
  不必出门面面俱到的去了解,就能知哓天下事物的基本道理;不必频频观望窗外,就能知其自然的普遍法则。 
  走得越远,被纷乱所迷,对“道”的主旨就明白越少。 
  所以,圣人无须四处出行就能知晓万物的普遍之理,无须事事亲眼窥见就能明晓事物始终,不待一厢情愿的执意施为便能有所成就。                    
原十四章 视之不见名曰夷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象之象,是谓恍惚。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为一。 
  【注释】致诘:究诘,追究。 
  夷、希、微,这些都是老子用来描述道性和道质的这种难于感知。因道无形无状,所以难以用感官来感觉它,而只能以我们的经验,用我们的思维去觉悟。道既是万物的本原、本体,又是万物生成变化的普遍规律。 
  《吕氏春秋.仲夏纪》中说:“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不可为状。有知不见之见、不闻之闻、无状之状者,则几于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谓之太一。”现代科学家也认为,天体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原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夸克构成,而夸克是看不见的。 
  【漫谈】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到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问题;而神学家们信心百倍的答案,也已不再象它们在过去的世纪里那么令人信服了。宇宙有没有统一性呢?究竟有没有自然律呢?还是我们追求自然律仅仅是出于我们爱好秩序的天性呢?实际上老子所谓的“道”,就是这种统一性,就是这种秩序的自然律。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注释】不皦:不显明。不昧:不摸糊。绳绳不可名:幽昧渺茫,难以形容。 
  其上不皦,是说天地之始,浑沌一气,其景象不太显明。其下不昧,是说天地万物生成之后,这些有形有象的东西,其生长变化却是有规迹可寻,其情状并不模糊。这万物赖以生成变化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