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社会的启示:谁能拯救日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个体社会的启示:谁能拯救日本- 第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日本著名证券公司的山一证券公司的倒闭给日本社会的冲击非常巨大,这也成了当年汉字“倒”字入选的主要原因。
  终身雇用是日本企业的一个特点。这是因为每一个日本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习惯,费时费力培养员工掌握了特殊的技能,希望员工能够长期工作,这样才能给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员工要掌握这些技能也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如果轻易的跳槽到别的公司,一切就要重新开始,这也是一般的员工所不愿意的。但是,所有这些的前提是,企业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如果企业破产而不存在了,所谓的终身雇用自然就不可能存在了。皮之将失,毛之焉附。
  在日本的金融界,由于政府长期采用护送船团方式的企业保护政策,标榜不让一家金融企业破产。所谓护送船团原来是军事术语,指一个船队按照最慢船的速度保持整体的编队前进。后来这个术语被借用的经济领域中,指日本政府为了保护一些行业中的企业,常常会照顾到经营体力最差企业的利益,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对进行干预和控制。在金融界,这种保护政策更为突出。所以金融行业的雇用保障观念也是最强烈的。进入金融企业就象捧了金饭碗一样,一生可以安心度过。这种情况在日本被称为金融不倒的神话。
  二战之后,日本为了尽早恢复经济,赶上西方国家,需要坚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低成本的融资是加强企业竞争力的必要前提。所以,日本政府人为地压低了贷款利率,从1947年开始设定了银行利率的上限,开始了对金融企业业务方面的规制。这种对贷款利率的规制一方面限制了金融企业的自由,一方面也保证了金融企业避免残酷的竞争而避免破产倒闭。这也是日本政府希望看到的一面,因为政府要使对金融企业的规制正当化就必须打着维持信用秩序和保护储蓄的旗号。如果银行发生倒闭,不仅对企业的贷款系统会受到影响,而且信用秩序发生紊乱,所以,政府是不允许银行发生破产倒闭的。当然市场的运作也不是政府能完全控制,由于经营不善,银行也是会出现倒闭的可能。这时,日本政府就又发挥作用,迫使业绩良好的金融企业对面临倒闭的金融企业进行救济合并,从而避免在市场上出现金融企业的倒闭情况。这样,在二战后很长的时期内,金融企业表现出了异常的安定性,形成了金融神话。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安定神话的破灭(3)
金融神话不仅体现了日本企业的安定性,其实也体现了日本雇佣的安定性。
  但是,这种神话终于在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破灭了。
  1997年4月25日,东京涩谷站附近的中型人寿保险公司的日产生命保险公司宣告破产,这是自二战结束以来,在新的政治经济体制下,日本第一家破产的人寿保险公司。虽然泡沫经济崩溃已经有6年,日本经济依然低迷而没有起色。但是保险公司的职员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的公司会破产。即便是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背后还有日本政府在后面撑腰,无论如何政府也决不会让金融企业破产的。这一天照常来上班的日产生命保险公司的职员大概谁都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从公司门口仍然挂着的“承蒙爱顾,创业88周年”大幅标语之下进入公司时发现从保险协会派来的30个人已经开始了冷静的破产处理工作。
  这是到2003年3月东京生命保险公司等7家人寿保险公司连续破产的序幕。两年后,同样在涩谷站附近的东邦生命公司破产了,接着在东邦公司对面的第百生命保险公司也破产了。也在这条街上,曾经是二战前5大人寿保险公司之一的千代田生命保险公司也没有逃脱破产的命运。这些保险公司的连续破产有其经营方面的原因,也有破产处理规则的不明确性,加上人寿保险公司经营的不透明性的原因,这些原因促使了参加保险的人一起解约,迫使保险公司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破产。
  一签就是几十年的人寿保险实际上是一种长期的约定,也是日本经济持续向上的一种信用表现。因此,保险公司的破产更能够表现大家都日本经济发展丧失了信心,可能比银行的破产更具有象征意义。
  不过,银行也没有掉队。11月,北海道拓殖银行宣告破产,开创了日本都市银行破产的先例。该银行破产的主要原因更是让人涕笑皆非。本来地处北海道的这家银行与东京大阪以土地不动产为中心的泡沫经济搭不上边的。如果他们本分地在北海道做好本职工作的话,那绝不会受到这样的创伤的。偏偏北海道拓殖银行也要挤到东京大阪来抢一杯泡沫经济之羹。结果等待他们的是急剧扩大的以不动产为担保的不良融资,这些融资达到了1万亿元日元。这样,到了1997年,北海道拓殖银行的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这个问题如果放到以前的话,在大藏省的指导下,其他的金融机构会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的。
  但是到了1997年,金融国际化已经叫了好几年,欧美市场对政府不应该救济在市场上失败企业的思潮已经影响了日本,加上11月14日,日本银行在资金周转时所承担利息超过了欧美银行,这说明国际市场对日本的信用产生了怀疑。日本金融当局不可能也无力出手救济北海道拓殖银行了。为了挽回市场的信用,日本金融当局只能迫使北海道拓殖银行破产。
  失去政府的保护,又无力自己重建的北海道拓殖银行终于在11月17日宣布破产。但是,更加有冲击力的消息在两个星期后发布了。那就是有百年历史的山一证券的破产。这是谁也没有预料到的事。在日后非营利团体的股东组织汇编的山一证券客户受害材料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四大证券公司之一的山一证券公司拥有客户资产数万亿日元,政府怎么会让这样的公司破产呢?”“山一证券破产了,日本经济也要完了”这些都是山一证券客户经理对客户说的话,相信他们并没有欺骗客户,因为他们自己就是这么想的。在历史上,山一证券公司曾经因经营不善接受过政府的一次救济。1964年,山一证券公司差点破产,为了防止昭和金融恐慌的重演,消除大众的不安心理。在大藏省的指挥下,山一证券获得了日本银行的特别融资从而逃过一劫。所以,这一次山一证券的人自然也认为在关键时刻政府不会让这家具有百年历史的超大型证券公司关门的。
  但是,这一次政府没有再度伸出援助之手。尽管山一证券破产的破坏力要比北海道拓殖银行破产的冲击力大得多,同样在金融国际化的浪潮中,政府已经爱莫能助,而金融界其他企业也自顾不暇,无力相助了。
  这样,这些本来在政府的保护下,似乎永远不会破产的企业纷纷倒闭,给日本人心理上带来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
  当年十大新闻
  俄国籍油轮在日本海沉没,流出大量重油
  消费税率增加到5%
  国会通过《内脏移植法》,承认脑死为死亡标志
  因向股东大会闹事者提供金钱,大型企业的干部被逮捕
  神户市须磨区儿童杀伤事件犯人14岁的少年被逮捕
  82年发生的松山的小姐杀人案期限内没有找到,法律将不能再追究该杀人犯
  日本核燃料开发事业公司(PNC)的再处理设施发生爆炸、装核料金属桶发生腐蚀
  日本足球队首次取得世界杯出场券
  北海道拓殖银行,山一证券等金融机关相继破产
  宇宙飞行员土井隆男首次在太空中行走
  

矛盾心理 1997年的畅销书(1)
1997年畅销书反映了处于经济衰退期的日本人内心多种复杂矛盾的心态。渡边淳一的《失乐园》就是这样的典型作品。没有一本书能够像《失乐园》那样在内容、形式和影响方面如此集中反映日本社会的这种矛盾心理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一对中年男女婚外恋的故事。婚外恋并不是一个具有正面形象的名词,常常被当作破坏家庭幸福的罪魁祸首。但作者并没有从谴责的角度去描写,而是以同情甚至是赞美的口吻娓娓动听地对这段婚外情进行了描述。这部小说最初是在日本最有影响力的经济报纸《日本经济新闻》上连载的。在该报的同一版面上,有日本著名人物如田中角荣、稻盛和夫、林海峰等人的自我传记“我的履历书”栏目,而*裸地*描写的这本小说竟安排在“我的履历书”栏目的下面,在风格上显然是格格不入的。尽管也有人对报社提抗议,但这篇连载受到了大多数上班族的欢迎。1997年2月单行本出版发行之后,上下卷当年销售量就达到267万册,现在已经超过300万册。本书中心内容的婚外恋成了社会的话题,竟然有很多人因此而向往婚外恋。
  《少年H》是妹尾河童的一部自传体小说。描述二战时期,还处于儿童时代的作者那段成长体验,让很多读者深受同感。此外神户少年杀人事件的发生,使引起了社会上对少年内心那种矛盾、微妙的内心斗争非常关心,这也是促成本书畅销的一个因素。
  很多读者在看了当红青春偶像组合*AP的电视节目后,购买了《*AP小酒馆的全菜谱》,希望能够做一手偶像们做的料理。但是,把书买回来之后却发现,偶像们推介的菜谱看上去简单,实际需要很高级的材料才能做好。所以,只好把这本书当偶像的*集来看了。
  心理矛盾在任何时代任何地方都会存在,我们本来就生活在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里。不过1997年日本畅销书对心理矛盾的叙述是如此的集中,则是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处在社会转型时期日本社会的主要心态。
  《*AP小酒馆的全菜谱》
  作者:富士电视台
  出版:1996年12月
  本书是根据富士电视台人气节目*AP×*AP中演播过的料理汇集而成的书。虽然署名的作者为富士电视台,但实际上还是因为当时最受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