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大洋是赌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浩瀚大洋是赌场- 第3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过度夸张事物的一个方面,当然可能这个方面在事实上确实也非常重要,然后把这个方面推广到所有地方,再提高到政治高度,使得没有人能够反对这个结论。最后自己被这个结论逼上死路。
  比如,这种莫名其妙的鱼雷就是出于对巨舰大炮的盲目崇拜。之所以需要巨舰大炮,就是能够在对手够不到的地方轻轻松松地狠狠打击对方,因为大口径炮射程远嘛,而且有巨舰才能容纳下更多的大口径炮。
  这种理论再扩展就是“远距离战法”(OUT RANGE TACTIC),这种技术含量很高,但几乎完全没有实用性的鱼雷到现在还只是这种“远距离战法”在兵器上的最初体现,将来还会逐步充实提高,完善到一个极不可思议的地步。
  这也是长期受巨舰大炮的风气熏陶,使人怀疑远距离战法是不是已经甚至渗透进了日本海军的血液,成为了遗传因子的一部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接下来去哪?(1)
当时的日本海军没有看到从接连几次的大胜仗中暴露出来的很多隐患,因为当时正是全线高奏凯歌,谁要是去纠缠那些个小问题就是分不清楚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是看不见大好形势,是长英美鬼畜的志气,灭皇军自己的威风,是严重的政治问题。1941年的日本海军,已经不是日俄战争时期为了一次夜袭不果,而撤换全部驱逐舰长和鱼雷艇长的日本海军了,现在它们只看到了胜利。
  确实是大胜利。从开战开始,仅被日军俘虏的英美军队就有25万人,被日军击沉的各类舰艇115艘,击伤91艘,光被日本海军击落的飞机就达461架,在地面上被炸毁的飞机达到1 076架之多。而发动偷袭的日本方面呢?人员损失是死7 000人,伤14 000人左右。陆军损失飞机440架,海军损失122架,各种小型舰艇27艘,巡洋舰以上损失为零。
  面对着这么伟大的胜利,大本营气焰万丈是理所当然的,在一些公共场合发表一些乐观言论也是正常的。比如在东京神田共公讲堂召开的“第二次祝贺大会上”,大本营海军报道课长平出一夫大佐是这样说的:“这样的祝贺大会以后还会有很多,一直到我们在西边的伦敦举行入城式,在东边的纽约举行观舰式的时候才是最后一次。”
  这种口气很可以理解,问题是就这几句看起来牛气冲天的话恰好暴露了问题之所在:到底是伦敦还是纽约?日本海军,不,日本人到底打算去哪儿?
  不知道。日本人自己不知道,不知道下一步的去向,和甲午、日俄这两场目标明确的战争不同,太平洋战争本身就没有目标。当时的大本营参谋千早正隆中佐战后为了回答“太平洋战争为什么失败”这个问题,利用其参加服部机关写战史、能够接触到所有机密资料这一有利条件,才惊异地发现,所有的大本营文件里都没有定义过什么是这场战争的“胜利”,连什么是胜利都不知道的战争如何可能胜利?
  海军兵学校号称是“世界三大海军学院之一”,但是海兵毕业生们在战后写的*里都会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海兵到底给学生们教了些什么”这个问题。
  海兵教了作战用的战术,教了怎么策划和进行作战,不管是不是实用,海兵教了作战所需要的一切。但是海兵没有教“为什么要作战”这个问题,就是说海兵教了战略、战术和战务,但并没有教授战争。
  如果是一支被文官统治的军队,作战军官不懂战争并不是一个问题,自有文官在把定方向,而当时的日本是一个军国主义的国家,国家控制在军人手里,这帮不懂什么是战争,把战争和作战混为一谈的军人们,能不彻底失败吗?
  他们的先辈,那些把日本军国主义化了的人们,还是懂得什么是战争的。他们知道战争只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手段之一,战争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打仗。所以在甲午战争时,日本人能够利用清王朝的昏聩取得了最大的战果,同样在日俄战争时期做出了最大的让步,来保证确立已经获得的战果。
  其实从日本的角度来考虑,这时候所应该考虑的不是什么往哪个方向进攻或是防守哪个方面的问题。先撇开英美是不是愿意的问题,日本在当时唯一应该做的其实就是求和了。这种求和还不是像日俄战争时期那种用胜利垫底尽量地争取好处的城下之盟,而是用胜利掩盖退却,大踏步的退却,用胜利吐出一切到现在为止的所有战利品,包括满洲,来换取美国对继续供应石油和其他战略物资的保证。

接下来去哪?(2)
这当然非常不容易,需要极度非常的高瞻远瞩,因为这本身就回到了开战以前外务省提出的B案,从常识出发的考虑,当然是如果在已经取得了巨大胜利的现在还要向美国让步的话,也实在太扯淡了,还不如当时就让步呢。但是当时没有选择妥协这条路确实是极大的错误,而现在是挽救这个错误的唯一时机。至于罗斯福是否愿意谈判,那是另外一回事,对于日本来说,很有试探一下的必要。明治维新的*们或许能够做到这一点,当时的日本有没有人能够做到呢?起码还是有人看出来这一点的,海军的山本五十六就是其中的一个。
  然而,山本甚至都没有公开发表过这个意见,只是在1942年3月和好友桑原虎熊少将的谈话中透露过这个意思,山本说:“是停战的时候了,日本赢不了这场战争,如果把吞下去的东西全吐出来,美国会同意谈判的。”这句话很有意思,“吞下去的东西”到底包括多少?法属印度*的西太平洋是肯定的,中国大陆应该也包括在内,满洲呢?再进一步,朝鲜和台湾怎么办?没有人知道山本五十六的真正含义。
  山本五十六也只是在私下说说,并没有公开表示自己的意见。按照山本五十六的地位和威望,如果公开说了会有什么效果?历史当然不容许假设,但是如果山本五十六像岩畔大佐似的到处大放厥词,更可能的结果是,被东条当作精神病给关起来。反对开战的陆军省兵务局长田中隆吉少将,不就被东条判作了精神病吗?东条可不会管你原来为“皇国”立过多少汗马功劳。
  就是不被当作神经病,在当时也不可能有谁会认真地来听。“实践检验真理”嘛,你们吹得那么神乎其神的英美又怎么样了?老虎屁股不仅摸了,而且还狠狠拍了几巴掌,没见老虎有什么动静,其实那根本就不是什么老虎,顶多就是中国人说的贵州毛驴,所谓黔驴罢了,不信你看看1942年3月7日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的《世界情势判断》是怎么说的:
  1. 英美的物力很庞大,但没有人力,特别是美国伴随着总体战态势的确立而来的是政治社会机构的摩擦和矛盾。
  2. 优势的军备随着进攻据点的丧失而变得毫无价值。
  3. 英国的战争能力依存于海上运输能力,而美国的海上运输能力很贫乏,无法援助英国。
  4. 切断英美将对此次战争的进程产生巨大影响,而切断英国和其殖民地的联系将招致英国的崩溃。
  5. 英美国民生活水准很高,降低生活水准将是不可忍受的痛苦,持续一场没有胜利希望的战争会导致社会不安、士气下降,而英国的战败又会对美国产生巨大影响。
  6. 英美苏的合作本身就不自然,罗斯福和丘吉尔的政策已经堕落为投机冒险,两国国民不会同意其政策。
  这种论调并不仅仅是盲目乐观,而是一种很典型的日本式思维。日本人在很多时候会混淆自己的期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区别,这就是一个好例子,而且这次判断出笼仅仅八个月之后的11月,同样的判断就又翻转了180度。
  山本没有作声,只是想办法怎么再多熬几天。
  这时候首先陆海军闹了起来,参谋本部的意见是,从以上的情势判断来看,英国人的失败已经指日可待,现在只需要守好已经抓到了的地方,等待“间接的胜利”就行了。本来在开战以前的1941年11月20日,陆海军之间就交换过《南方占领地行政实施要领》,里面的主要内容是: 。。

接下来去哪?(3)
陆军担任区域:香港、菲律宾、马来、苏门答腊、爪哇和文莱
  海军担任区域:波罗州、西里伯斯岛、马六甲群岛、小巽他群岛、新几内亚、俾斯麦群岛和关岛
  这个“担任区域”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资源分配,一个是防卫。陆军手里有了资源而且外面有海军来防卫,按照开战以前的设想,陆军要把分出来的兵力调回中国大陆去了,一要打国民党政府,二要防苏联人。
  陆军对英美不太了解,所以把事情看得很简单,海军知道那些英美鬼畜没那么简单就能被打趴下,还早着呢。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海兵的老师没教过。但陆军提出的“防守”概念对海军来说是行不通的,因为海军没有防守的说法,要么打,要么不打,舰队如何防守法?所以海军还是要继续进攻,这就跑出来了山口多闻的意见书。
  连参谋本部都被这个意见吓呆了,也难得海军这次这么积极,于是在3月7日的大本营政府联络会议上,参谋本部提出了一个以海军意见为基本的《今后应该采取的战争指导大纲》,里面提出:“为了使英国屈服,美国丧失战意,应该采取继续扩大战果,保持长期不败的战争态势”。
  东条英机看不懂这句话,“扩大战果”是进攻,“保持不败”是防守,这个大纲到底是进攻还是防守?问了半天也没得到满意的回答,反正最后糊里糊涂就通过了这个大纲。这个大纲成为当时在日本很流行的“意义不明的决定”中最有名的一件。
  战后,大家三头六面一对证,才发现这个大纲的意义其实挺明确的,就是陆军主张防守,海军主张进攻,到最后统一不了就做文字游戏,其实就是谁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意思。但这个意思不好明说,反正大家心知肚明就行,所以把当时站在政府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