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阅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开国大阅兵- 第1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1949年2月1日,收复延安后不久,西北野战军改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3月上中旬,他赴西柏坡参加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奉毛泽东的指示,于月底到太原前线徐(向前)周(士第)罗(瑞卿)司令部,一是接替患病的徐向前,指挥太原战役的总攻战斗;二是“带兵”入陕,参加解放大西北作战。
  彭德怀挥师西北,战晋阳,得西安,钳马(家军)打胡(宗南),喋血陇东,会师张掖,解放兰州。
  8月26日下午,彭德怀、张宗逊、甘泗淇等率第一野战军指挥机关进驻兰州,司令部设在“三爱堂”大院。
  身在兰州的彭德怀,从收音机里领略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分享了新中国成立的喜悦。
  10月4日,彭德怀从兰州来到酒泉——祁连山东麓戈壁滩上的一个有着美丽传说的地方,部署和平解放新疆事宜。
  彭德怀返回北京时,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三个月。
  五年之后,彭德怀走上中南海怀仁堂的主席台,从毛泽东手中接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委任状,以及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彭德怀位列十大元帅第二名。
  彭德怀被称为“刚正敢言”的元帅。毛泽东曾称他是“张飞”,他也常以“张飞”自居。
  彭德怀作战勇猛,连战场上的敌人也不能否认。自从上了井冈山,“###彭黄(公略)”红军“横扫千军如卷席”!
  长征时,彭德怀指挥红三军团,掩护红军主力左冲右突,连续越过敌人三道防线。在关系红军生死存亡的湘江大战中,彭德怀亲自指挥两个团在前线作战,坚持3天3夜,保证了###中央和毛泽东安全渡江。
  遵义会议后,彭德怀按照毛泽东的运动战术,四渡赤水,率领红三军团,配合红一军团,一举攻占天险娄山关,二进遵义城,出色完成长征中歼敌最多的一次战斗。毛泽东十分振奋,挥笔写下那首著名的《忆秦娥·娄山关》,以示纪念。随后,彭德怀又遵照毛泽东的指示,指挥了直罗镇战役、东征战役、西山战役和山城堡战役,为陕北根据地的巩固和国共统一战线的建立作出了贡献。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朝鲜战争中,彭德怀都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位哲人说过:“性格决定命运。”
  彭德怀耿直、倔强的性格也决定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
  自1959年8月###八届八中全会后,彭德怀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搬出中南海时,他主动上交了元帅服和3个一级勋章,在北京西郊一个叫“挂甲屯”的地方住了6年。正当他准备在西南“三线”建设作出成绩时,“###”爆发,又让他备受摧残,致使半身瘫痪。1974年11月29日,彭德怀含冤去世,享年76岁。
  四年之后,###中央为彭德怀###昭雪。
  1981年12月,彭德怀在狱中写下的“交代材料”公开出版,书名定为《彭德怀自述》,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发行量接近300万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少有的革命###“畅销书”。
  勇者无惧的彭大将军!
   txt小说上传分享

林彪坐镇汉口摆兵布阵对弈“小诸葛”(白崇禧)(1)
开国大典时,远在汉口的第四野战军司令员###,年方42岁。
  这位破产工厂主的儿子,参加南昌起义时还是一名连长。然而,仅仅过了5年,他就坐上了红一军团军团长的位子,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红一军团是红军历史上的一支主力部队。
  年长###8岁的聂荣臻担任军团政治委员,直到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并取得平型关大捷后,他们两人才“各奔前程”。12年后,他们在平津战役中再度携手。
  有人说,###瘦小的躯体中蕴藏着过人的计谋,打仗有一套一套的点子。
  也有人说,###一旦进入临阵状态,就会将一切置之度外,对于一切与战争无关的东西都漠然置之,兀坐着,或者如同梦游者一般来回踱步,脑海中只有战争、战争、战争……
  ###打仗很独断,他经常直接指挥到师,特别是打运动战。重要战斗、重要方向,他有时还直接指挥到团。
  当年“东总”和四野的秘书、参谋人员都说,###的电报,一般都是按先师后纵队(军)再兵团的顺序发出去。署名“林罗刘”、“林罗刘谭”、“林罗赵”,经常是电报发走了,再送给“罗刘”等看。衡宝战役后期,###病了,倒在床上指挥,电报记录完了,秘书代“林罗赵”签上名便发走了。
  打下锦州时,有的师在哪儿,纵队不知道,###知道。有时兵团正在执行第一封电报指示,师里已经按照变更令的第二封电报行动了。
  几位在黑土地上当过师长、政治委员的老人说,部队行军到达指定地域,第一件事就是向###报告当时的敌情。三下江南时,###要求20分钟内就得将下面的敌情报告给他。十几个师,到地方不过个把小时,情况通报就下来了。这就逼着你往前跑,不打官僚主义仗。一仗下来,###6小时内要简报,24小时要详报,逼着你总结经验教训,把你搞得紧紧张张的,脑子里一点空儿也没有。
  ###是个典型的什么事(除军事外)都不管不问的人。谁的军容风纪不整了,谁喝醉了,谁吵架了,他都好像没看见、没听见似的,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为打胜仗。”
  四平保卫战期间,警卫员坐在炕上擦枪,不小心走火了,一梭子子弹穿过窗户射出去,在场人的脸都吓白了,可正在屋内踱步的###,只“嗯”了一声,便又继续踱步起来。
  在哈尔滨,一个警卫员大白天上街,枪叫人抢跑了,衣服扒得就剩一条裤头,窝窝囊囊哭着回来后,大家这个气呀就甭提了,只有###停止踱步,瞅瞅那个警卫员,又瞅瞅大家,那目光就像是不食人间香火似的,没有一点大惊小怪的意思。
  ###是一个统兵打仗的“怪才”。
  国共大战一触即发,东北成为两军(也是两党)首要争夺的“战略制高点”。###资深革命家陈云、彭真、罗荣桓、黄克诚、萧劲光以及高岗等云集东北,山东八路军、淮北新四军纷纷赶赴东北。派谁去统领这支“兵强将广”的“东北###联军”?毛泽东首先想到了###,并赋予他指挥东北党、政、军全权。从此,一幕幕战争活剧在白山黑水间上演。

林彪坐镇汉口摆兵布阵对弈“小诸葛”(白崇禧)(2)
仅仅过了两年,东北战局就发生剧变。
  辽沈战役期间,###以牺牲万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精兵47万,52天解放东北全境。然后,指挥百万大军秘密入关,与华北野战军一起完成了平津战役。
  北平和平解放后,东北野战军易名为第四野战军,参加了入城式。在1949年2月12日北平各界庆祝解放的大会上,###的画像曾被挂上天安门城楼,这是由北平国立艺专教职员工作团连夜赶制的。
  在北平城内休整两个月后,###挥师南下,追歼白崇禧部队,解放华中地区。
  第四野战军组团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时,###正忙着实施衡(阳)宝(庆)战役,根本脱不开身。他对站在一边的参谋处长苏静说,叫罗政委带队去开会吧。
  当时,罗荣桓在天津养病。
  在十大元帅中,有两位戴眼镜的书生,一位是因眼睛负伤致残的刘伯承,另一位就是四野政委罗荣桓。
  罗荣桓自小酷爱学习,在湖南老家,至今还流传着他躺在树杈上看书,掉进池塘的故事。
  四野进入北平后,罗荣桓又忙着去天津视察。他忘了他只有一只肾,还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后又确诊为肾癌。由于长期患病,手术后又得不到很好的休息,终于有一天在与一位干部谈话时突然晕倒了。
  ###中央特派医学专家黄树则前往天津为他诊断治疗。由黄捎去的毛泽东的亲笔信上说:“……不宜南下,可回北京治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参加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四野代表团共13人。10名正式代表中,罗荣桓和钟赤兵是病残人员,曾泽生和张轸是起义将领。其余几名军以上干部大多是副职。总的看来,四野战斗部队的主官一个也没有去北平出席会议。
  三大战役后,国民党军还剩下约160万兵力,分布在从新疆到台湾的广大地区,虽然无法从战略上构成有效防御,但局部兵力相对集中,还有残喘之力。
  因此,对于四野来说,参加政协会议是次要的,主要是消灭白崇禧,解放大西南。
  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附录的战役要图上可以看出,横跨10月1日的战役有两个。一个是第三野战军一部与闽粤边部队共同发起的漳(州)厦(门)战役,另一个是第四野战军主力和第二野战军一部参加的衡宝战役。
  当朱德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国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命令时,第四野战军部队正炮声隆隆地向前推进。
  苏静返回汉口后,向###汇报出席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情况。
  “这回名字怎么排的?”屋里踱着步的###问苏静,其实他已从报纸上看到了会议公告。
  “大概是按得票多少排的吧”。苏静含糊地回答。
  全国政协会议,选出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在56位委员中,###排在第7位,前面6位分别是: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排在###后面的有彭德怀、刘伯承、周恩来、董必武、###等。苏静也弄不清楚名字是如何排的,他猜也许是按得票多少吧。
  ###再没有多问。
  ###被授予元帅军衔时,年仅49岁,位列第三名。在十大元帅中年龄最小,被称为“少帅”。
  1971年9月13日,66岁的###乘坐三叉戟飞机叛逃,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的荒漠上。
  ###中央将###开除出党,被定为反革命集团主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