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岁月无痕:中国留苏群体纪实- 第2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谈到纪律好时,总理提醒学子们在国外不要骄傲,要尊重兄弟国家的法规。此外,应遵守学习纪律。不能要求人家对每个同学都信任,不需要知道的事,不应该过问;不允许学习的东西,不应该去学。如果认为需要,应先由两国正式交涉。党团员参加旁听兄弟国家党团活动,应尊重那里的风俗习惯。中国同学之间应订立规约,互相约束,大家遵守,要在学习中养成集体纪律性。守纪律是我们的优良传统,是革命的传统,应加以发扬。
  最后,周总理深情地寄语大家:
  “我相信,三五年后,等你们光荣完成学习任务,回到祖国,就一定能接替我们的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努力。祝大家成功!”50
  会后总理请大家看京戏。一出戏是“将相和”,另一出是“孙悟空大闹天宫”。
  亲历这一历史时刻的许宝文回忆道: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4)
“总理这两出戏是别有深意的。关于“将相和”,我当时就想,总理的意思是要我们大家要谦虚谨慎,要讲究团结,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对于“大闹天宫”,当时我们只知道武打精彩热闹,非常过瘾。其实总理是要我们学习“孙大圣”,敢于打破传统,敢于挑战,勇于创造啊!”
  1965年,周总理在我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接见留学生时,阐述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红专关系的问题。他指出,留学生要做到又红又专:在国外学习要站稳立场,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影响;除了学好所在国语言外,还要多学一两门外语;要扩大知识面,如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常识;要打破洋框框,做到学以致用,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在陈先玉那里,我看到了一张周总理与留学人员的合影。留学生们亲昵地紧紧围在总理的身边,有些人甚至直接坐在总理脚边的地毯上,所有人的脸上都荡漾着发自内心的喜悦。
  “是不是和总理在一起特别放松呢?”我问道。
  “是啊”, 陈先玉回答,“周总理特别喜欢和留学生一起跳舞、唱歌。每次经过莫斯科,只要有可能,都要会见留学生,和大家一起联欢。
  有一次,总理和留学生在使馆联欢,大家笑啊跳啊兴致正高。总理提出一个建议,请一位他在延安时期就认识、此时正在莫斯科留学的的女歌唱家唱一首歌。女歌唱家高兴地说,那就唱个“夫妻识字”或者“十二把镰刀”吧。总理摆摆手说,最好唱个新歌,唱歌剧《红湖赤卫队》的插曲“洪湖水,浪打浪”吧。那位女歌唱家可能以前没有练过,怕唱不好,有点犹豫。总理见她面有难色,就说:“没关系,我来指挥大家一起唱。”大家齐声响应。总理站到大家面前,一边打拍子,一边起头唱了起来。大家见总理亲自指挥,都非常激动。唱罢“洪湖水浪打浪”,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又唱了“红色娘子军连歌”和其他流行的革命歌曲。唱完歌,总理和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大群年轻人无拘无束地簇拥在总理身边照相,场面非常感人。在我从事留学生管理工作得几年时间里,总理和留学生这种水乳交融、亲密无间的场面,亲身经历了许多次。”51
  曾在苏联红旗空军学院学习的马春途,则亲眼目睹了总理惜才爱才的一幕。
  1961年,周总理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访问莫斯科。会议结束后,总理照例在大使馆接见全体留学生。当总理走入礼宾大厅的一刻,大家欢腾了。总理满面笑容地从人群中穿过,和每个人员握手、问候。令马春途惊讶的是,总理的记忆力如此出色。那些以前曾经仅仅见过一面的人,他竟然还能准确地叫出姓名、籍贯和专业。
  突然,总理的目光在一个人的面孔上停住了:“你是王淦昌'U32'嘛!”
  王淦昌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专家。1934年,他从德国获得博士学位后毅然回国。1956年起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高能实验物理的研究工作。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成立于1956年,是一所国际性原子核物理科研机构,五十年代中期以后的十年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王淦昌、周光召、何祚庥、丁大钊等一大批中国科技工作者曾在该研究所工作过。王淦昌在这里出任副所长,主持新奇粒子的研究。
  周总理拉着王淦昌的手问道:“你们的研究进展如何?”
  “报告总理,我们通过联合所的加速器,已经发现了一个十分完整的反西格马负超子,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发现荷电反超子!” 王淦昌大声回答。
  “好!好!祝贺你们!”总理满面春风,紧握着王淦昌的手,用力摇动着。紧接着,总理问道:“在苏联还要待多久?”
  “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这几天就回国。”
  “准备怎么走?”
  “坐飞机回国。使馆的同志已经买好机票了。” 王淦昌回答。
  这时,周总理的浓眉猛地一挑,立刻环顾四周,大声喊道:“刘晓呢?刘晓大使在哪里?”他紧紧盯着挤到身边的刘晓,表情严肃地说道:“你要安排王淦昌坐火车回国。飞机票退掉。你们使馆要派一个专人全程护送!”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5)
马春途当时就站在不远处。眼前发生的一切,令他震动。
  许多年以后,随着社会阅历的逐渐丰富,马春途才体会到总理的深谋远虑和良苦用心。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内外政治形势错综复杂,各种敌对势力想方设法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尖端科技事业进行破坏。当钱学森返回祖国时,美国的军方甚至发出死亡威胁“我宁可把钱学森毙掉,也不要让他回到中国!”经验丰富、处事谨慎的周总理,决不允许敌人有任何可乘之机。
  数年以后发生的一件事,更证明了周总理的远见卓识。1965年12月初,世界著名的力学专家、“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同志,急于赶回北京研究一个重要数据,便搭乘了夜航飞机。12月5日凌晨,飞机在北京机场降落时不幸坠毁了……。钱学森伤感不已地叹息:“一个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力学专家离开了人世。”一位弥足珍贵的国防科技专家,因为一个偶然的事件,就这样令人惋惜地陨落了。
  “发生这样的悲剧后,我更深刻地感受到,周总理对人才真的是关怀备至啊!身为日理万机的一国总理,在很多细节方面,竟然比基层工作人员考虑得还要周到。”马春途无限感慨地说道。
  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同志,也对留学生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
  1953年,刘少奇同志来到留苏预备部,接见了准备当年出国的全体留学生。
  少奇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你们肩负着伟大的使命,党中央和毛主席对你门寄托着无限的希望,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等待着你们学成归来发挥主力作用。毛主席说,巩固政权比夺取政权还要难。老一辈用鲜血和生命打下的江山,需要你们用科学知识来巩固,需要你们把新中国建造成为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富强国家……。下这样大的决心,是因为苏联有建设社会主义的丰富经验,他们的科学技术比我们先进。我今天特地来看你们,再一次表达对你们的重托,我相信你们不会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刘主席要求大家注意与苏联人民保持良好关系:
  “苏联是我们的友好邻邦,苏联朋友把你们看成是中国人民的代表,所以一举一动都不能丧失国家尊严,不要有损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你们在学校里要和苏联同学打成一片,生活学习住在一起,要尊重苏联人民的风俗习惯。”
  最后,刘少奇同志勉励同学们:
  “你们现在多么幸福,党和人民把你们当成儿女一样关心和爱护,什么都事先替你们想好了,只要求你们努力学习,把苏联的先进科学技术学到手,祖国的繁荣昌盛需要你们贡献力量!”52
  曾负责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李滔,向我讲述了“少奇同志教子”的故事。
  五十年代初,刘少奇的次子刘允若在莫斯科航空学院学习。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加上与同学们之间的矛盾,刘允若思想情绪波动很大,甚至提出了转学要求。
  为此,少奇同志写信给大使馆党组织,请党组织不要因为刘允若与自己的特殊关系而纵容包涵。信中写道:
  “对刘允若的错误思想和行动,请进行严格的批评和处理,不要怕他难接受。为了教育有严重毛病的孩子,我和党组织密切合作,是完全必要的。”
  他还多次亲笔写信给刘允若,对他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并将信转送大使馆。当时在使馆负责留学生管理工作的李滔同志保存了少奇同志的信件。
  信中写道:
  “你总以为你自己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大家都对不起你,你却没有对不起别人。你没有替别人着想,却要别人替你着想;你不肯为别人有所牺牲,却要别人为你有所牺牲;你不去理别人,却要别人来理你。这是一种什么态度呢?同志之间,这不是团结和合作的态度,而是同组织、同集体对立的态度,就是把自己个人放在同集体对立的地位,就是一种个人主义。而个人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的思想,只有集体主义才是无产阶级的思想。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九章 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6)
你必须抛弃个人主义,接受集体主义。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问题上都要首先考虑集体的利益,把集体的利益摆在前面,把个人愿望、个人利益摆在服从的地位;当个人愿望和个人利益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敢于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个人的利益。你应该下决心成为这样一种人,决心改造自己,加强这方面的锻炼,经常注意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一有错误立即改正,否则,你将不会成为一个真正对人民有用的人。”53
  时隔半个世纪,李滔同志仍然感慨不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