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的大流氓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国历史上的大流氓们- 第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力的门人去招这个贤,想借此机会控制住漕帮,把清政府的水上运输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一旦清朝军队无米无盐,反清复明的机会就大了。

  这三个人是翁岩,字福亭,江苏常熟人,原籍山东东昌府聊城县鼓楼街。秀才出身,后弃文习武,在河南少林寺习艺,雍正二年加入了天地会。钱坚,字福斋,江苏武进县人,迁居安徽歙县,本来经商。潘清,字宣亭,浙江杭州武林门外哑叭桥人,为人见义勇为,人家都称他作“小孟尝”。雍正四年,这三个人就成为了漕帮的头,手下一百二十八人及书童一人(算门外师爷半人)都做了码头官。

  这三个人是被清政府收编了,有人说他们当时是做了卧底,颇有些无间道的含义,不过看看洪帮中的谚语:“由清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清,剥皮抽筋。”一百二十段半的码头官,洪门杀了五十六个码头官,剩下72个半。可见,这根本不是卧底,完全就是和洪门的兄弟说拜拜了。漕帮变成了安清帮,也就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保安大队。

  得了清朝皇帝的官印,又在乾隆年间,不知道为乾隆皇帝做了什么好事,传谕嘉奖外,并钦赐盘龙棍一条,上写“违犯帮规,打死无罪”八字,以为帮中镇山之宝。安清帮负责押运的船只,按照规定是不用通过盘查的,这下给他们创造了机?/p》。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二节 韦小宝式的青少年时代
公元1924年,也就是杜月笙36岁正忙于处理北洋遗害直系军阀江苏督军齐燮元与独占上海的皖系军阀卢永祥之间的战争。在浙江海宁的望族查氏诞生了一个男婴,起名查良镛,自然就是后来的金庸。这个海宁查氏好生了得,明清以来便是人杰倍出,连千古一帝康熙都在查氏宗祠亲笔题封:“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明代查约、查秉彝、查继佐,清代查慎行、查嗣僳、查升、查揆等著名文入学者,及近现代著名人士查人伟、查猛济、查济民、查良钊、查良鉴、查良铮、查良镛(金庸)等均为其族人。这段历史,喜欢看金庸武侠小说的人应该都知道些。

  为什么要在这里提到金庸先生?是为了他的封笔之作《韦小宝》,写完这本书,金老先生便放下了笔,仿佛林语堂先生说得那句:“人生不过如此!”《韦小宝》仿佛就是金老先生的一句叹息,一出看透人生悲剧的喜剧。

  写文字的人经常有三个阶段想说实话却写不出,写不出实话就写假话,最后学会写实话。韦小宝比之杨过、郭靖、令狐冲等各位大侠更象一个实实在在的人。这个人的原型可能就是杜月笙,换种比较准确的说法,韦小宝和杜月笙两人的命运惊人的相似。

  只有生在江湖的人,才能了解江湖,金庸的一生大多数的时间,是看着各种势力在中国的角逐,剃了辫子却心中还有根辫子的北洋残余,穿着中山装喊着三民主义的国民党,张开大嘴的要分食中国的外国势力,还有未来主宰中国命运的共产党。各个势力不停地再分裂,又重组,在新中国建立前的灰暗时期,把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江湖,而在这个江湖之中,杜月笙是举足轻重的人。杜所代表的青、洪帮是现成的可供金庸借鉴的帮会体制,许倬云在《社会的底与边》中干脆认为金庸笔下的天下第一帮丐帮就是脱胎于青、洪帮。

  我们先放一放关于青、洪帮的历史,前面所有的文字堆积还是为了通过另一个角度看看杜月笙的青少年阶段。比起望族查氏,杜月笙的出生就黯淡许多了,他只是个在郊县惨淡经营的小商贩的孩子,杜月笙的父亲杜文卿,曾在茶馆当过跑堂,在码头做过丁役,后又与人合作在杨树浦开过一家米店,惨淡经营。母亲朱氏则时常帮人浆洗衣服,补贴家用。

  1890年夏天,上海流行霍乱,偏偏这个时候杜月笙的母亲又生下一女婴。产后,她由于身体透支而死亡。父亲把儿女二人带到杨树浦,三人相依为命,由于经济上实在困窘,最后只有把女儿送人,从次杜月笙和妹妹永隔人世,在那个时期,送儿女几乎是每一个穷人家庭必须经历的人生悲剧。

  两年以后,也就是杜月笙四岁的时候,父亲杜文卿突然染病,当然也因为无法得到及时的治疗而亡。此后,杜月笙由继母张氏抚养。张氏性格坚强,视杜月笙如己出,她起早贪黑为人洗衣服,赚几分钱,母子两人勉强度日。不断,1895年,张氏突然神秘失踪,再也没有音讯。杜月笙也从此彻底成了孤儿,流落街头,整天在茶馆赌棚流走,捞到什么便吃什么。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韦小宝的人生开始篇,韦小宝的母亲韦春芳是一扬州妓院丽春院的妓女。韦小宝自小在妓院中长大,日子肯定比少年杜月笙好不到哪里去?韦小宝身上是所有男人缺点的大集合,但是他也有性格上的闪光点,这个家伙对于帮助过他的人,是百分之一百的记得恩情,对于朋友也足够的义气,这种义气在文明人士眼里是江湖义气,一种凝聚和代表小团体利益的精神。关于江湖义气的问题,我们放在关于青洪帮的章节上去解释。在这里为什么要提到韦小宝的义气?因为杜月笙大半生的风光和这义气有着很大的关联,而最后他也是毁在义气二字上,成为了更为狡猾的同门蒋介石利用的对象。

  同样是流氓的杜月笙和韦小宝的性格上为什么会有普通人都很难有的亮点,在如此残破的童年中,为什么他们还保存着几分高贵的品质。在这里,我想想提一提他们的两位母亲,先讲一讲杜月笙的继母张氏,在那个连亲生骨肉都可以随便送人,卖走甚至送到猖寮的年月里,张氏却让杜月笙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处,也让他在饥寒中感受到一丝一点的爱。

  张氏一人守寡带着杜月笙,当时的家境情况可以从父亲杜文卿的身后事上可见一斑,因为没有烧埋银,家里只能将杜父的棺材放在田埂上,覆以稻草算是入土。杜母故世的时候,也是依此办理的。

  这件事上也有传闻,说是两口棺材田埂上放置了许多年,数年后,棺材之间居然长出了一棵黄杨树,枝繁叶茂,盖住了那两口棺材。这事基本属于杜月笙发家后,硬是有人添加进去的桥段,大抵是要和风水这类迷信挂上点钩。

  张氏在杨树浦独力支撑着破米店,一年后米店彻底关门歇张了,继母带着杜月笙又回到高桥,靠洗衣供母子过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尽全力送杜月笙上了三个月私塾,到第四个月无力供给学钱,杜月笙就只好辍学。终杜月笙一生,他只在杨树浦上个两个月私塾,在高桥读了三个月书,所以他后来总念叨自己只读了五个月书。

  虽然到杜月笙虚岁八岁的时候,张氏就突然失踪了。世故的人肯定再想她终于是不堪生活的困苦,逃跑了。而那些善良的人们都认为是被当时横行上海滩的各种流氓分支中的蚁媒党拐走了。所谓“蚁媒党”,是那时活跃于浦东一带的流氓组织,专门勾引青年寡妇,凌辱之后,转卖他乡。无法得到确切证据的事情终是猜测,但是张氏给杜月笙在童年时的那点爱,给他未来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也造就了他性格上的那一部分光辉。

  而同样在韦小宝身边,老妈韦春芳只是个可怜的过气妓女,姿色平庸,技艺有限。而且年纪不少,身边还拖着个孩子。说话象个八婆,做起事情来又无半点淑女的样子,她给韦小宝身上带来的流氓习气的确不少,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卑贱到极至的女人,却对儿子韦小宝呵护有加,不舍不弃,终于让儿子在这种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保留了一些高尚的品质,也因为这些品质,让韦爵爷平安地度过了各类危机,给她一下子找了七个媳妇,比杜月笙的五个老婆还多两。

  杜月笙和韦小宝身上都具备着有情有义的一面,全来自母亲在童年时期给予的那份爱。

  有些研究金庸的学者,认为韦小宝的原型来自于隆科多,也就是在周星弛版《鹿鼎记》中天天说着:“我对大人的……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的那位九门提督。不过隆先生的出身显赫,父亲是清初著名大臣佟国纲,而他的六叔则是康熙王朝的内阁首辅大臣佟国维。这和韦爵爷的出身真得是一个天,一个地了。而韦小宝和杜月笙的一生是何等地相似,韦小宝的发迹是从加入当时最大的帮派天地会,然后又在权利中心皇宫里当起了假太监开始的,而杜月笙的走运也是从加入当时最大的帮派之一青帮,又在当时在上海最有势力的洋人手下谋了份法租界巡捕房包打听的差事开始了。杜月笙的一生纠葛于各种势力之中,韦小宝的一生不是也摇摆于天地会和康熙之间,又周旋于其间出现的神龙教、吴三桂、台湾郑家等等。如果仔细看一下《鹿鼎记》和《杜月笙传》两本书,用时下流行的话来说,就仿佛杜月笙架空历史来了个穿越去做了回爵爷。

  不过小说中的人物终归比现实中的人要运气许多,韦小宝面对的是千古一帝康熙和豪迈大侠陈近南,杜月笙的面前却站着位比他更流氓的蒋介石。

  谈完杜月笙和韦小宝,八卦一下历史。杜月笙原名月生,后改名镛,号月笙。和查良镛同有一个镛字。而金老先生的第一任妻子叫杜冶芬,他们的爱情萌芽于1947年的杭州,那时年轻的金庸在《东南日报》工作,他因主编幽默副刊与杜的弟弟杜冶秋认识。杜家父亲在上海行医,母亲喜欢清静,用八根金条在杭州买了所庭院大宅,平时与女儿一起住在杭州,杜冶秋则跟着父亲在上海上学。

  金庸在一个星期天下午登门拜访杜家,邂逅了时年17岁美艳的杜家小姐杜冶芬。后于情窦初开的杜小姐双双坠入爱河。杜冶芬和他结婚后去了香港。金庸那时的笔名“林欢”的立意,就缘于夫妇两人的姓氏“查、杜”中都有“木”字,“双木成林”,而“欢”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