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由心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境由心造- 第1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的要求传达给每一位乐手。尽管听不清说什么,但小泽不时用语言和手势向乐队发出号令时的音容雄姿,在观众看来则是那样热情奔放,动人心弦。
  一曲之后,罗斯特洛波维奇踏着掌声步上独奏台。他就是从上一个百年进入新世纪的最伟大的大提琴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和我想象中的几乎一模一样。当他和小泽征尔并肩站在世纪剧院年轻乐手面前,带领他们拜访不朽的贝多芬、海顿和德沃夏克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种人类文化的传承。
  罗斯特洛波维奇用他手柔情地抚摩着他的“女朋友”,异常宁静淡泊的乐音从他七十三岁高龄的指间缓缓流淌,睿智与纯真、练达与质朴在这缓缓流淌的乐音间美妙的结合。那一刻,我的感觉竟是不知身在何处。我不敢妄加评说罗斯特洛波维奇所演绎的海顿和德沃夏克,不过,真正的音乐是只能用心去倾听而无法用语言描绘的。当乐曲最后一个音符在世纪剧院悠然而止的时候,我流泪了——没有激动,没有感慨;平淡,乃绚烂之极也!这种能给人留下刻骨铭心记忆的音乐,我将珍藏一生。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女儿的留学之路
女儿留学,是让考研给逼出来的。
  其实,她所在学校的学生一直有留学传统,同班同学中有的在高中、甚至在初中就到国外就读,可以说大部分人都做着出国梦。但女儿好像比同龄人单纯幼稚,对未来没有什么明确目标,觉得按部就班上大学应该是一条坦途。
  大学期间,对中国文化环境有着较强依赖的女儿,依然没有留学计划,自以为学习不错,考研应是水到渠成。但没想到,虽然专业考试发挥正常,总分高出分数线三十分,英语却没能过线,一票否决。尽管艺术院校学生考研英语过线的不多,专业成绩优秀仍有特招或自费读研机会,女儿还是决定放弃,破釜沉舟!
  此后,她发誓恶补英语,并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迟到的留学计划。那时候,北京正是非典肆虐,托福考试延期,签证遭遇寒流,似乎一切都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而女儿却表现出从未有过的勇气和决心。
  留学首先要过托福关。女儿的英语是什么水平呢?据她自己说,头一天上新东方,老师出了二十道题,对大家说:“估计没有全对的。对十五道以上的,可以洗洗睡去;对十道以上的,努把力还行;对十道以下的,准备卧薪尝胆;要是连五道都没对,也洗洗睡去吧,不过别回宿舍,直接回家好了。”老师接着说:“我想,不会有人连五道都没对吧?”女儿怯生生地举起手。老师问:“你对了几道?”女儿说:“一道也没对。”老师大跌眼镜:“不会吧?”“真的,本来对了一道,又让我改成错的了。”同学们哄堂大笑,这位以口才著称的新东方老师竟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女儿说话有点夸张,得脱脱水听。其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她的英语基础之差,实属千真万确。
  “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三进新东方住读班,连老师都认识她了。经过一段苦读,连考三次,女儿终于考过了托福。接着,又开始玩命练琴、录音,准备材料,联系学校。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申请的十一所学校,拿到十份录取,其中一半有奖学金。
  就剩下签证了。不幸的是,2003年学生赴美签证率低,结果一波三折,女儿遭遇三签三拒。但她坚信不是自己的问题,而是需要等待时机。她的不少同学因此将留学目的地转向欧洲和澳洲,女儿却不屈不挠,非美国不可——倒不是觉得美国的月亮有多圆,她的理由是:美国的大学不但教育质量高,而且获得奖学金的机会也多,对于我们这种工薪家庭,女儿认为“用人家的钱念自己的书”是最划算的。
  暂时不能出国,女儿便找了个工作,在电视台的一个音乐栏目做撰稿,每天背着装着手提电脑、数码相机和好几盘录像带的大包,早出晚归。有时候晚上录完节目,第二天一早就出差,回来接着进机房,全身心投入,把个小小编导干得有滋有味、像模像样。
  就这样过了一年半,2005年开春,女儿再次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的春天也已来临,签证顺利通过。而和她一起考研的同学已经临近毕业快工作了。“大器”晚成的女儿毫不气馁,她觉得比起耽误的时间,在新东方的学习生活和做电视人的工作经历,特别是申请留学的过程,更令人受益终身。
  赴美前夕,为准备行装劳累多日的女儿平展身躯躺在床上,突然说:“哪里是我自己想去留学?分明是考研给逼得的啊!”
  三年坚持不懈,三年历经磨练,在国内没能读研的女儿,此时正在美国南部的一所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

琴梦(1)
当年舅舅从苏联留学归来,带回一大盒唱片。格林卡、柴可夫斯基、肖斯塔科维奇。。。。。。装满了俄罗斯音乐独有的西伯利亚寒冷韵律。我的音乐启蒙,就来自这只诱人的盒子。那一年我八岁。
  第一次走进音乐厅,就喜欢它的典雅和肃穆。那是一场不知哪位大师的小提琴独奏音乐会,在柔和的灯光下,小提琴灿灿的金色泛着庄严、富贵和华丽;当演奏家潇洒地运弓过弦,音乐厅里便漾起了纯净、柔美、妙不可言的如女高音般的旋律。仿佛有一种前世注定的缘分,它一下子就摄去了我的魂,从此魂牵梦萦地爱上了被称为乐器皇后的小提琴,我的琴梦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此后每逢节假日,总是要缠着舅舅去听音乐会,小提琴那如歌如诉的吟唱,常常使我如痴如醉,琴声引着我的思绪在大千世界中畅游,心中便有了绿意萌动的春天,有了五彩缤纷的画卷,有了我喜欢的一切。
  不知不觉中,对琴的热爱与日俱增。我常常守着收音机或者留声机静心凝神,听得发呆。有时候走在路上,偶尔听到不知哪里传来音乐声,忍不住驻足侧耳,分辨是否我心中的皇后在歌唱。看到别人拉琴,心里真是痒痒的,不由得有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久而久之,便萌发了学琴的念头。那些日子,我总是发呆,做什么事都心不在焉,像是走火入魔了。后来大人们便开导我说,小提琴非常难学,非世家子弟难入此门,好好学习才是正道。同学中亦有“内行”告诫:拉琴须手大臂长,手小者不宜。打量自己的手臂,不禁又多了几分沮丧。但是我还是不死心,就怂恿舅舅买琴。那时候舅舅已经结婚,漂亮的舅妈慷慨地批准了预算,舅舅选中一把价格便宜的练习琴。那琴是浅棕色的,背板上淡淡的虎皮纹闪闪发亮,它静静地躺在衬着紫红色天鹅绒的琴盒里,皇后般妩媚与高贵。舅舅如鱼得水,一曲《云雀》,又一曲《春天》,拉的和听的都有些飘飘然了。那年小舅舅刚考上一所名牌大学,也对小提琴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他俩一有空,便轮番在琴上试身手,我只有见缝插针的份了。一次,我在旧书摊上偶尔发现一本《业余小提琴演奏法》,如获至宝,一连几日潜心攻读,有机会就在琴上理论联系实际,想摸出自己会唱的歌,却无论如何发不出那美妙的“女高音”,心中不免又增添了几分对小提琴的敬畏。
  转眼间告别了多梦的年华,下乡、招工、成家,有了宝贝女儿,少年时代的梦变得模糊起来。缺少家政才能的我含辛茹苦地养育女儿,居家过日子格外忙碌,那梦便更加遥远,只是偶尔听到悠悠琴声,还会勾魂般地激动,想到今生今世与琴无缘,心中有说不出的惆怅。
  渐渐地,女儿长大,爱唱歌,爱听音乐。一次,看到电视里演奏小提琴,便煞有其事地以筷子为“弓”,学着演奏家的样子快活地自“拉”自唱。我不禁心中一动,昔时的梦又清晰起来,于是,和丈夫商量让女儿学琴。买琴、准备谱子,先是找了一位音乐学院学生当家庭教师,后来顺利地拜在一位刚从美国留学回来的高师门下。经过老师们的悉心指教,不久,女儿的琴拉得就有了些模样。茶余饭后,听女儿拉琴,享受天伦之乐。会拉几首小曲之后,女儿开始在学校的联欢会上演奏,欢天喜地做起了天真烂漫的琴梦。每当看到女儿背了琴去上课,就像看见幼时的自己,想到我没有的琴缘女儿却有,心中便有了一种满足。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风雨无阻地陪女儿上课,看老师耐心地为女儿示范演奏,听老师娓娓诉说着音乐的神奇意境,我不知不觉就陶醉在其中了,那一刻真是莫大的享受。在女儿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也走进了音乐世界。
  日久天长,女儿功课渐深,很多一起学琴的小朋友陆续知难而退,我越发体会到这乐器皇后真是难伺候。小小的琴上沾满了女儿的汗水与泪水,个中酸甜苦辣,没有学过琴的人永远不会理解。为了女儿的琴,我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起来,假日里闭门谢客,冷落了布娃娃和各种玩具;远离了电视机、游乐场,除了学校的功课,女儿把大部分课余时间都投入到琴上,我们也奉献出紧张的业余时间,全身心地陪伴着女儿在学琴之路上奋进。
  

琴梦(2)
又是几度春秋,终于苦尽甘来,女儿顺利考取音乐学院附中,并在全市少儿小提琴比赛中获奖,圆了我那悠远而漫长的琴梦。
  音乐殿堂神圣而辉煌,我的心和女儿的手,共同叩开了那扇紧闭的大门。“路漫漫其修远兮”,不知在今后更加艰辛的艺术道路上,女儿能否求索有成,圆一个源于母亲并比之更加美好的梦?
  哦,萦绕两代人心头的琴梦!
   。。

随便翻翻
读书人大体可分专业和业余两类,就像唱戏,有演员,有票友。专业读书是做学问,需要精益求精;业余读书则多因兴致,随便翻翻。
  我属于随便翻翻的业余读者,或者说票友。世上好书太多,诱惑我养成了不求甚解的吞读习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