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唤》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呼唤- 第8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伊丽莎白和李回金罗斯时,一并带回亚历山大的雕像。雕像装在一个巨大的木箱子里。最终,由于不曾预料的原因,雕像用大理石而不是花岗岩雕成。李委托制作的那位意大利雕塑家坚持,要想让这尊雕像成为杰作,就必须用大理石,而且不用普通大理石,用他在卡拉拉①找到的、特意为亚历山大·金罗斯爵士这样的杰出人物保留的一块优质大理石雕刻。不是市参议会立的那种质量低劣的公共纪念碑,巴托洛梅奥·帕蒂尼先生轻蔑地说。亚历山大·金罗斯爵士的雕像将是传世之作!和罗丹②的作品比肩而立,至于他用青铜雕塑,呸!真是莫名其妙。要说花岗岩,呸!那是做墓碑的玩意儿。
  雕塑家的激情颇有感染力,李和伊丽莎白商量后,同意按这位伟大的艺术家帕蒂尼的意见办。
  按照李和伊丽莎白都不理解的迷信说法,装箱前,他们俩不能看已经完成的雕像。必须首先安放好,才能瞻仰。没有庄严的揭幕仪式,因为雕像的主人生前讨厌任何这种虚伪的、自抬身价的排场。只有一群人和一台起重机把他安放在金罗斯广场一个黑色大理石方形底座上。安放好之后,任何人、任何时候,都能看见他。
  这座雕像确实是杰作。那块巨石犹如一层层不同颜色的宝石或者玛瑙叠压而成。头发是白色,脸是浅棕色,鹿皮外套是深棕色,胯下的骏马——一匹母马——是琥珀色。雕像栩栩如生,陌生人见了都要凑过去看个究竟,以为那色彩是画上去的,或者是不同颜色的石头粘到一起的。发现压根儿就不是那么回事,都连连称奇。亚历山大就像罗马皇帝骑着一匹没有马鞍的战马,踏破万里风云,一往无前。他举起一只手致敬,另外一只手悠闲地放在身边。李原本想在马背上雕刻一具美国西部牛仔用的马鞍,看到金罗斯广场方形底座上帕蒂尼先生的杰作,才知道艺术家的眼光多么正确。亚历山大如果看到这尊雕像也一定非常喜欢。正如古代那位与他同名的伟人,他极目远眺,感受着统治者和创造者的喜悦。
  茹贝不只是爱这座雕像。没有什么事情好做的时候,她就坐在楼上游廊下面,目不转睛地望着亚历山大的侧面像。因为他面对市政厅,在金罗斯饭店的一侧。只有伊丽莎白觉得这座雕像让她不安。不管什么时候,雕像闯入她的眼帘,她都把目光移开。也许因为亚历山大“长着”一双眼睛。雕塑家在他眼眶里镶了两个白色大理石眼球,眼球上镶嵌着黑曜岩①做的亮闪闪的瞳仁。金罗斯人异口同声地说,不管走到哪儿,这双眼睛都看着你。
  雕像建起来之后,有一天,一位矿工手拿探矿用的锤子,在十七号隧道岩面工作的时候,觉得有人正在看他。他转过脸,看见亚历山大爵士站在身后,伸出一只手,抠下一小块闪闪发光的、易碎的矿石,在皮肉柔润的手指间来回捻着。明亮的灯光下,他那满头白发像水晶,两道剑眉向上扬了扬,雄狮般的头颅点了点。
  “很好!这条矿脉一定富含黄金,”亚历山大爵士说,然后便消失了。不是化作一缕青烟,袅袅而去,而是双脚不动便向后退去,比疾风闪电还快。
  从那以后,人们经常在天启金矿看见他的身影。他有时候心不在焉地走着,有时候指导一位矿工干活儿,有时候查看装炸药的炮眼是否合乎规格。渐渐地变成一种习惯或者传统,如果他在巡视或者指导工作,天启金矿的生产就井然有序、一切正常;如果他在查看炮眼,就是警告大家,很可能发生事故。矿工们不怕他,相反,看见亚历山大做他惟一真正喜欢的工作,他们都感到极大的安慰。
  如果李在矿山,他肯定也在那儿。有时候,井架下的工人看见他和李一起走上山岗。李已经养成习惯,经常探访一号坑道尽头上方塌陷的山洼。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他出现在山石之间,亚历山大就坐在他身边。
  茹贝坐在金罗斯饭店楼上游廊下面,凝望他的雕像时,他也坐在她身边。
  但是,他从来没有在伊丽莎白身边出现过。

    亚历山大再上战马一节的注释      
  ① 卡拉拉:意大利北部一城市,位于热那亚东部利古里亚海沿岸,以附近出产米开朗琪罗所喜爱的白色大理石而闻名。
  ② 罗丹(1840—1917):法国雕塑家,他的作品富有创新精神且有时引起争议,主要作品有《青铜时代》、《加莱义民》、《思想者》、《雨果》等,著有《艺术论》。
  ① 黑曜岩:火山玻璃,一般为黑色,带状,摔碎时色泽光亮,表面变曲,由火山熔岩迅速凝固而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