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糖和小雪灯 屠再华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嘟嘟糖和小雪灯 屠再华著- 第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嘟嘟糖和小雪灯》屠再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开本787X10921/32印张5.25插页4字数72,000
  1997年7月第1版1997年7月第1次印刷印数1—4150本
  ISBN7-5320-5297-4/G·5539
  定价:(软精)6.50元

  目录
  嘟嘟糖
  小雪灯
  红鸡蛋
  脚划船
  田田绿绿的梦
  躲夏
  樱桃
  杀猪
  采木耳
  凤仙花
  古老的门铃
  打年糕
  学写字
  吃野食
  看龙灯
  敲梆船
  踏荸荠
  鲜红的梦
  鸬鹚捉鱼
  蔗林
  蚕花
  鸟要一个家
  春笋的闹剧
  小桔苗
  过年
  清明果
  卖花的小女孩
  吆喝
  无娘笋
  蝉
  野蔷薇
  可怕的老屋
  快乐的端午节
  一片有根的云
  大年三十静悄悄
  我的生日
  立夏狗
  金色的梦
  仙人掌
  我的“阿黄”
  一张儿童报
  家有“三虎”
  丝瓜搭凉棚
  这儿那儿的雾
  丰先生的故乡
  丹柿
  稻花飘香
  啊!金缸
  赏月
  桂花雨
  妈妈的歌
  富春江上
  灯火
  特别好喝的茶
  银戒指
  木莲蓬蓬
  妈妈钓大鱼


  嘟嘟糖
  我的童年兵荒马乱,又生活在偏僻水乡。要说有点甜味儿,就是那时吃过嘟嘟糖。可尽管这会儿能尝到进口的洋糖了,还真觉得不如当年的嘟嘟糖好吃。
  说嘟嘟糖也是家乡人随口叫叫的,至今在辞书里还查不到它。过去的皇帝肯定没有吃过。摇着拨浪鼓挑着担来卖这种糖的,多数是义乌方向的人。我儿时听到“咚咚咚咚”一响,就要呼爹喊娘地奔出门去。“爸爸!换糖佬来了。姆妈!换糖佬来了。”当爹的不管这些事,做娘的就忙碌起来。这嘟嘟糖是要用头发和废铜旧铁去换取的,得找来找去的理拾一番。可妈妈不准我唤“换糖佬”,要我视年龄大小唤大伯、阿爹。因为那时候我们骂日本侵略兵叫“日本佬”。
  换糖担子总在三叉路口的树荫下歇下来,再“咚咚咚咚”地摇几下拨浪鼓。小孩子越围越多,做妈妈的每每是“讨价还价”:以物换糖要求多换一些,孩子也跟着吆喝着。以此场面来看,称“嘟嘟糖”为“多多糖”倒很适宜。
  嘟嘟糖是用麦芽和碎米做的,先熬制成麦芽糖,冷却后不断的拉或绞,要反而复之才能做成。
  多半是换糖的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和同行合伙干的,出家门时只带麦芽。这种糖很脆很甜,横断面有一个个小孔儿。当时大人们说,吃了有助消化,也有止咳作用。孩子感冒了以嘟嘟糖蒸蛋吃,还是个民间单方。
  为了给孩子解馋,那时候家乡人不丢弃一丁点儿的废铜烂铁。我的奶奶和妈妈,早晨梳下来的一丝丝头发,也要一根根绕成小团儿藏着,一天天地积起来。据说,换糖的是把头发收去做工艺品的:其中绍兴人冬季捉鱼时下水穿着长长的发袜,我是见到过的。
  回忆起嘟嘟糖,总是那么的甜脆!想起儿时的家乡人,总是什么也舍不得丢。

  小雪灯
  雪,总是悄悄地来临的。
  每每是早起时眼头一亮,啪地推开窗,才知道雪已下得厚厚了。
  但,似乎还来不及完全反应过来。要愣愣的
  看好一会儿,才喝道,“嗬!下雪啰!”
  回忆儿时玩雪,最有趣的倒不是垒雪人,而是点雪灯!
  阿妈平时是不让我去碰弄瓷碗的,连一种唤
  “打破碗花花”的小蓝花儿也忌讳我去采。
  可到了下雪天,她却舍得取出两只珍藏了多
  年的金边玉色饭碗来,让我做雪灯。据说这碗还是她的陪嫁产
  做雪灯很有趣:各盛满一碗雪,稍稍揿实、抹平;然后将两碗雪合在一起,在中间夹一根香油里浸泡过的灯心草,便成了!
  待到晚上,在这灯心草头儿上点上火,它就在圆圆的小雪球儿里慢慢地燃烧着:玲珑剔透,红光闪闪,若隐若现,可艳丽啦!有时阿妈还给我在上边做个提纽儿,系一根竹竿儿,这雪灯,还能拎来拎去呢!
  又见雪花儿悄悄来临,又见雪花儿轻轻地抖
  落。想呀想,阿妈她又点燃了我心中的雪灯,那白里透红的雪灯呵。

  红鸡蛋
  我都上学了,妈妈还常常对我说,你生下后,外婆很开心!去买了洋红粉,把积攒起来的一二百个大鸡蛋,煮熟了染成红鸡蛋,挨家挨户的去分。外婆逢人便说,小外孙胖嘟嘟,他妈妈奶水也足,小外孙吃起奶来,“咕嘟嘟,咕嘟嘟”,像摇船。
  妈妈每对我说一次,我总要咧开嘴笑一次。
  那时候,我们家乡的习俗,要生男孩子外婆才分红鸡蛋。而后,我长到摇摇摆摆会说话走路了,我走到哪一家,哪一家就捎给我一大捧红鸡蛋。我自己拿不下,邻居们就捧着红鸡蛋送我回家。再往后,我懂事了,觉得拿别人的红鸡蛋不好意思,就不大敢出去串门儿了。可还是有人把红鸡蛋捎到我家里来。
  在孩提时,我还吃过新娘子陪家产—马桶里,用红丝棉絮儿兜着的红鸡蛋。那时候,称马桶为“子孙桶”,按习俗必须由小男孩去获取这份新娘子的馈赠。但小男孩在提起这兜儿红鸡蛋后,要在新马桶里拉泡尿。在这之后,新娘子才能开始使用这只新马桶。至今,我朦朦胧胧地记得,是一些闹新房的大人,哄了我好久才完成这趣事的。
  直到现在,我们家乡仍有生孩子由外婆分红鸡蛋的习俗。所不同的是“男女平等”了,生男孩生女孩一样的分红鸡蛋。有些户里都有抽水马桶了,可是新娘子的陪嫁产中,仍有古色古香的马桶,即所谓“子孙桶”。当然,里边再不藏红鸡蛋,也没有我儿时的那番“表演”了。这说明旧观念在刷新,但还有个小小的尾巴。说有趣一些,就像蝌蚪的尾巴!

  脚划船
  绍兴,是鲁迅爷爷的故乡。
  这儿真好玩!到处是一条条的河,河上架着
  一顶顶的桥。桥是石头砌的,桥边的河埠是石头砌的。沿河而筑的住宅墙脚,也是石头砌的。
  最有趣的是坐脚划船。
  小小的脚划船,一般都泊在桥堍的河埠边,一只只排列得很整齐,像打开的一把折纸扇,也像一把儿芝麻香蕉。脚划船上的乌篷,抹过一遍遍的桐油,仿佛在流油似的。
  划脚划船的,多半是戴着黑毡帽的老伯伯。
  据说这种黑毡帽由于制作得厚实紧密,不仅可以防风避雨,还能用于盛米装酒。一顶正宗的黑毡帽,牢固得可以几代人使用。
  我去绍兴,只要妈妈允许,总要去乘坐脚划船玩玩,也每每遇到戴黑毡帽的划船老伯伯。这种小巧的脚划船,是老伯伯用左右脚交叉着双桨划的,同时掖着一把小划桨把舵。老伯伯能一边操作,一边喝老酒吃茴香豆,哼几句绍兴高调。他们多半不是为了谋生计而出来划船的,家有儿女种田务农。这些老伯伯纯粹是闲不住,不愿享清福,他们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就像黑毡帽那样的淳朴!
  坐脚划船真有趣,船在哗哗地行进,你坐在那里会觉得痒酥酥的,座位和水只隔着一层薄薄的船板。过一顶桥又一顶桥,绍兴的石桥又多又高。
  在绿油油的水中,有戴着红疱儿的大白鹅在开“碰碰船”,有忽闪着金尾巴的小鲤鱼在争夺跳高冠军!

  田田绿绿的梦
  我,都把芋艿遗忘了。
  这回去故土,见有位老奶奶在用卤汁煮的芋
  艿头哄着小孙孙,小孙孙不愿吃,嚷着要“巧克力”,这才使我想起了它。
  我儿时见到的芋艿,都是种在水稻田的四边
  的。这些地段每每有地埂上的桑树遮荫,水稻长不好,种芋艿正合适。
  田田绿绿的芋艿叶,溢秀吐翠,一片清凉!什么蛐蛐儿呀,小青蛙呀,都喜欢呆在芋艿叶下。在这个童话世界里,也有我们这些顽童。
  我儿时的芋艿,是一碗家常菜,也是孩子们的消闲食。我们家乡对芋艿有句农谚,“七月半,挖挖看;八月半,吃一半。”时间指的都是农历。它的意思是,到了七月十五,芋艿可以尝新了。而到了八月十五中秋节,芋艿已经掘回来吃了一半。芋艿是陆续收获的,要吃多少挖多少。大人说芋艿能长到冬季,要下了霜才把芋艿全部挖掘回家,摊在屋檐下晒毛芋艿。晒干了便贮存起来吃。
  从芋艿能开始挖掘起,我妈妈几乎天天要用
  蚌壳爿刮芋艿,去皮做菜吃。我的祖母喜欢吃芋艿丝,妈妈总是拣最嫩的芋艿子儿。我可喜欢吃老芋艿头!从饭桌上吃到饭桌下,吃得喷喷香。
  妈妈刮芋艿时,不准我去帮忙。她说,生芋艿的汁碰在手上要发痒的。我偷偷地试试,果真要发痒!
  所以有些大人在刮芋艿时,就忌讳孩子问他们手痒不痒。芋艿全身是宝!芋艿梗发酵后可饲猪,我儿时家家户户都泡着几大缸。
  最有趣的,是中秋节吃糖芋艿了!那时候一
  年中,就吃这么一次糖煮芋艿。按家乡的风俗,要互相交换着芋艿地,而且要晚上去挖掘,当夜煮了吃。也有合伴交换芋艿地,合伙煮来吃的。挖掘的数量不多,能吃一顿就够了。嘻嘻哈哈,吃得又香又酥,甜甜蜜蜜。

  躲夏
  “躲夏”,就像一张故土的风俗画,将永远珍藏在我的心中。
  “躲夏”的风俗由来已久,长白胡须的老爷爷,也只知道是一代代传下来的。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连最古老的辞书里也查不到。
  儿时,家乡人这么说,姑娘家到了夏天,人瘦下去了,胃口不开了,没有气力了,谓之“疰夏”。
  传说,在农历“夏至”那日,姑娘家离家躲一天,就不会“疰夏”了。
  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