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忘于江湖之鱼水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相忘于江湖之鱼水盟-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嗯?”孙权将眼睛眯得更细了。

    “孙刘联盟!”

    简短的四个字,直撞在孙权面上,他盯着孔明,半晌竟情不自禁的大笑起来。笑毕只是冲着孔明拱拱手,仿佛在说:“服了你了。”

    孔明也和缓了面容:“吴侯,周都督身故,江东文武一时不明真相,与荆州为敌,曹操必会趁机南来的。如此时孙刘交恶,恐怕会因小失大。”

    “曹操南来?孔明也太危言耸听了吧?”孙权面带不屑的笑容,向后仰了下身子。

    正在此时,一名侍者急急走入:“主公,合肥来书。”

    孙权疑惑地看了孔明一眼,从侍者手中接过书信,慢慢展开。孔明坐在一旁,状若漫不经心地摇着羽扇。只见孙权阅毕似吃惊地朝自己望了一眼,孔明暗笑。

    “孔明先生为何发笑?难道此信的内容你已了然了吗?”

    孔明理着羽翎,轻声一笑:“想必是合肥守将张文远正在集结兵力了吧。”

    孙权吃惊地望着孔明,小声地嗫如着:“真神人也。”

    他将书信递给孔明:“先生果有奇智,曹操为张辽增兵二十万。”孔明并未看信:“吴侯勿忧,只要孙刘联盟稳固,曹操必不敢来。”

    孙权不住地点着头,并没有接孔明的话,他在华丽的大殿中来回走着,不时歪过头来看着孔明。

    “唉!公瑾已已。孤所靠何人。刘皇叔何幸啊。”孙权望着窗外长长舒了口气。孔明笑而不答。

    忽然,孙权转过身子,再一次盯住孔明:“先生听说过苏秦否?”孔明无语,知道他还有下文,只是点首静听。

    “苏秦是个大才呀,所以他可以配六国相印。先生你不下于他呀。”

    孔明听毕仰面大笑:“苏秦一舌辩之士,不足与高人共处。我此生所钦佩者,唯公瑾耳。”

    “哦?先生服公瑾什么?”

    “雅量高志,才华横溢。最让我心生敬慕的是公瑾曾说过的一番至诚之语。”孔明也看住孙权。

    孙权饶有兴味地听着,孔明似在回忆:“当年蒋子翼过江游说公瑾归降,公瑾说:‘为人臣者与人主外结君臣之义,内结骨肉至亲,言必听,计必从。此生足矣’!”

    孔明说罢,似笑非笑地望着孙权,但是眼神却是异常坚决。

    孙权哈哈大笑:“看来先生在这一点上与公瑾绝似了。”孙权笑罢复长叹了一声:“公瑾不负我,而我对公瑾……”说到这,他用异样的眼神看着孔明:“却不如皇叔对先生。”

    他坐下来笑望孔明;“先生啊,你只知合肥增了兵,你可知荆州已是一触即发了。刘玄德已将几乎所有兵力都调出来了。并且,他竟让吾妹之婢与我送来书信,要胁之意甚明。看来你们鱼水君臣之称不虚矣。”

    这一来孔明心中大惊。暗自埋怨刘备鲁莽,同时在心底里也升起了一股热流。但是他马上笑道:“吴侯误会了,主公是为了防曹兵来犯,因为我来祭公瑾,临行时让主公加强防范。”

    孙权摇着头:“先生不必解释了,孙权虽愚昧,但是刘皇叔为何起兵我还是懂得的。只是请先生回去告诉皇叔,孙权并不怕与他战场厮杀,更不怕他杀了我妹。之所以让先生回去,正如先生所言,联盟大业要紧,免得曹操南下,生灵涂炭。”

    孔明长揖:“吴侯真圣明之主。”

    “哦?”孙权又笑了:“我是圣明之主吗?那先生留下来岂不美哉?”见孔明又欲回言忙拍着他的肩:“说笑说笑。我岂敢夺人之爱。先生还是赶快回去吧,迟了恐怕皇叔要亲自过江了。”

    孔明抱羽扇当胸一礼:“谢过吴侯。那孔明今曰便向吴侯辞行了。”

    孔明带三十军兵踏上小舟,一帆风送下荆襄。

    孔明方一到江陵郡府门前,从里面“哗”地跑出一大群人,吵吵嚷嚷地将他围住。仔细一看,原来是马谡、周不疑、蒋琬以及大大小小的年轻的从事、主簿、书吏等等。他们一个个喜形于色,将孔明围在中心,有的架着他的胳膊,有的在前面引着路,有的一脸焦急地凑在他身边。

    “军师你回来了。”

    “军师,听说你一个人把东吴的大将都吓住了?”

    “孙权怎么说……”

    “……”

    孔明一边走一边耐心地听着他们的议论,并没有回答他们,只是笑着一会儿望望这个,一会儿瞅瞅那个,待他们把要问的都吐尽了,他认真的看住他们:

    “想知道么?”

    异口同声:“想啊。”

    孔明招了招羽扇:“附耳上来。”

    七八个脑袋顿时挤了过来。孔明忍住笑,又挨个地望了望他们,发现他们面上都是极期待的热切表情了,才郑重地压低声音说:

    “军机——不可——泄露。”

    看着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的模样,孔明大笑起来,将羽扇一一在他们头上拍了一下子,快步向里走去。这些年轻人哪里肯依,纷纷缠住孔明:“军师,军师!给说说嘛。”

    忽地,孔明的脚步突然停了。众人不明就里,也跟着站住。

    刘备不知何时出现在眼前。身后跟着一众亲随。初时,皇叔脸上是惊喜之色,及至见了面前之人,渐渐面沉似水,略侧了身体,背了双手,昂起头,而目光却俯视着他的军师。

    那些年轻人互相看了看。从未见主公对军师这种表情。他们也跟着静了下来。

    孔明心中好笑,上前施礼:“亮见主公奉揖。”

    又见到这抹坏坏的笑容了。刘备只觉得心渐渐地放回了肚子,而心上的怒火快窜到嗓子眼儿了。

    “军师少礼。”这句话说的含混不清,语速极快。孔明抬着头,皱着眉,眼睛里还带着坏笑:“嗯?主公说什么?”

    这一来刘备可抓住了发泄的机会,大喊道:

    “我说军师少礼!!我没说清是吗?啊??我嘴里全是潦泡!!大军师别见怪呀!!我说不清!!”

    孔明身后的人全低下头乐得不行了。孔明忍着笑背过手,在身后做着手式,让那些毛头星快下去。这些人还想再看看刘备会说些什么,老诚持重的蒋琬忙拉住他们向刘备孔明施礼:“主公,军师,我等告退。”

    孔明笑着上前一步关切地问:“主公怎么了?小别几日,就染了微恙不成?”

    “微恙??我都快死了,军师笑得挺欢是吧??”刘备的吼声差点震落了树上的枯叶。

    “主公身体欠安,亮改日再来奉告江东之事,主公安歇要紧。”孔明用羽扇捂着嘴,转身要走,刘备那长胳膊此刻实是派上了用场,没有伸直就将孔明扯了回来:“军师留步!!刘备还有事没请教呢!!”

    说着话,刘备死死揪着孔明的袍袖,转回身急走,孔明随着他,一边向着刘备的亲随们用羽扇摆着,好像在说:“下去吧,这没什么好看的。”

    亲兵们忍笑四散。刘备也不管,只拖着孔明直奔书房,一脚踢开门,长臂一甩,孔明直跌入座位。

    “对不起了大军师!!刘备鲁莽了!!”刘备回身一脚又将门反踹上。

    孔明抬起身,笑望着刘备:“怎么了主公,这么大火气?”

    “诸葛孔明!!”连名带姓地直呼出来:“你眼里还有我刘玄德吗?!啊?你拍着良心想想,你出山以来,我刘备哪一点对不起你了,言听计从啊。啊?我是百依百顺呀!!你是恃宠而骄!!要造反了你??”

    孔明一脸的无辜,那丝气人的笑意怎么也收不回去:“亮岂敢啊。”

    “你岂敢??你什么不敢??你是不是以为刘备懦弱,你就要翻天呀。今天要不让你认识认识我,怕是以后还要做出什么来呢!!”一边恶狠狠地说,眼睛一边向着四下搜寻。

    这一来孔明也紧张了,主公要干什么?忙放下羽扇,从怀里掏出一个锦盒:“主公莫恼,这是吴侯的书信,主公你先看看,孙权不讨荆州了。”

    “让他讨!!我给他!!”刘备说着,眼睛锁定了一物,架在剑架上的双股宝剑,唰地摘了下来,孔明不笑了:“主公息怒。”

    刘备擎着剑气极败坏地拔出来看看,嗖地一声甩了出去,孔明这才松了口气。可是见刘备竟又抄起了墙角的门闩,心又提了上来,这个要是给一下,不死则残。还好还好,刘备在手里颠颠,又狠狠摔出去了。孔明看他嘴里不知气哼哼地说着什么,抓住案上的铜镇尺,再颠颠再扔,不消片刻,孔明身边扔满了笔架子、毛笔、竹简、如意……

    孔明望着满屋里搜集“刑具”的刘备,嘴角扬了起来,眼睛却一阵酸涩。这时,刘备却找到了上好的家伙———一把铜柄的拂尘。倒提着冲到孔明跟前:“你还笑!!”唰地一下,披头盖脸的下来了。丝尾拂过面颊,如春风扬柳。紧接着又一下,扫到了后背上,第三下,举得高得惊人,打下来,被孔明抓住了。

    “主公,刑不上大夫。再说,再说”。坏笑又涌上来,小声嘀咕:“亮虽远路而回,可是,衣服却不脏。”

    刘备叉着腰,得意地看着诸葛亮:“怕了?怕了也不行,今天让你知道我的厉害!!刑不上大夫?在我这行不通!!”

    “主公,责打一方军师,也要有个说辞!!”

    刘备盯住他,伸出手指着孔明:“说辞!好,你听着,违命出行不辞而别罪其一!私祭敌国主帅罪其二!!秘行国事不通君主罪其三!!你说,你该当何罪?”刘备一口气说完,惊叹于自己的雄辩,胜利地望着孔明,气完全的消了。任凭孔明从他手里拿走了拂尘。不想孔明却默默地把拂尘的丝尾系了个扣,塞在刘备手里,将那个铜柄露在了外面:“主公,你说的这三条,都是死罪。我也知道,你不会杀我,这只是你一时的气话,我去干什么你最清楚。但是,我私自前行,让主公担惊受怕,以至于与夫人失和,这是亮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