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来自上层的革命:苏联体制的终结- 第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罗斯所能够提供的。

叶利钦在俄罗斯政坛的崛起(3)
民主俄罗斯的工作并不只是选举。它还擅长在莫斯科组织群众游行。1990年2月,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开会就保证共产党政治垄断权的《苏维埃宪法》第六章的命运展开辩论,民主俄罗斯就在克里姆林宫墙外组织了一次有10万人参加的游行,要求民主。这种发动大量莫斯科市民的能力,对于俄罗斯未来之战的胜败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新选出的俄罗斯共和国议会成立后,叶利钦就开始向主席一职发起了冲击。民主俄罗斯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虽然它也没有足够的代表人数能够一锤定音。不过,叶利钦还获得了那些反对现行体制的党—国精英的支持。投票前几天,戈尔巴乔夫向俄罗斯共和国议会的代表们发出警告说,叶利钦正在抛弃社会主义,但他的话并没能动摇大多数人。投票进行了四次,叶利钦最后还是于1990年5月29日以4票的微弱多数当选为大会主席。
  叶利钦仍然和民主俄罗斯保持一定的距离。他没有任命任何民主俄罗斯的积极分子在俄罗斯部长会议里任职,也没有聘请他们中任何一个进他的私人顾问班子。作为俄罗斯共和国议会的主席以及最大的共和国的实际掌权者,叶利钦现在有了一个强有力的组织阵地,来对抗戈尔巴乔夫和苏联体制的领导层。两个月后,即1990年7月,叶利钦戏剧般地退出了苏联共产党。和1917年俄国革命时相比,现在的苏联出现了两大权力相互对抗的格局,尽管俄罗斯共和国首脑的法定权力仍受掣肘。
  1991年2月,叶利钦成功地迫使苏联领导层给他提供一次在电视上表达意见的机遇。在电视讲话中,他猛烈地抨击了戈尔巴乔夫,指责他抱有专制野心,要求他立即辞职。作为回应,俄罗斯共和国议会几百名被激怒的代表纷纷要求召开代表大会,撤销叶利钦的主席之职。
  随着1991年3月的会议日益临近,戈尔巴乔夫禁止了在大会期间在莫斯科举行群众游行。为了对抗该禁令,民主俄罗斯组织了一次有近10万莫斯科市民参加的游行活动,以声援叶利钦。戈尔巴乔夫不得不放弃他的威胁,命令开往莫斯科的部队按兵不动。形势显然对叶利钦有利。在代表大会上,许多与会共产党员突然变卦,把票投给了叶利钦。结果,大会与其说取消了叶利钦的主席一职,倒不如说给了他额外的权力。会议决定在1991年6月举行全民投票,选举俄罗斯共和国的首任总统。
  在竞选俄罗斯共和国总统时,叶利钦强调的还是他以前一再依此获胜的主题。其中最重要的,仍然是加快市场改革的必要性。这是一种现实的要求,因为1991年间苏联经济更加混乱,更加萧条了。叶利钦承诺要保护俄罗斯共和国的“主权”,运用他那俄罗斯议会主席的身份表明自己作为一名政治家的态度,从而得以在###中扎稳脚跟。他选择了亚历山大·鲁茨科伊作为自己的竞选伙伴参加副总统的角逐,此人是一位著名的军方人物,曾参加过阿富汗战争。由此不难看出叶利钦的竞选与共产党之间的暧昧关系,因为他这位竞选伙伴的身份是一个名叫“共产党人民主党”组织的领导人。
  叶利钦必须依靠民主俄罗斯来组织他的竞选。民主俄罗斯的积极分子们承担了收集信息、组建竞选司令部、在全俄罗斯散发传单的大部分工作。叶利钦赢得了57%的选票,剩下的被其他五位候选人所瓜分,他们均强调更为渐进的经济改革、更为激进的民族主义等主题。民主俄罗斯的领导人加夫里尔·波波夫和阿纳托利·索布恰克,则分别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赢得了市长之位。
  叶利钦在俄罗斯总统选举中的胜利,不能解释为大多数俄罗斯选民对叶利钦不久将带给俄罗斯的资本主义转型的认可。叶利钦是在没有公开表示过任何这种意向时当上俄罗斯共和国总统的。事实上,他和他最亲密的战友从来就没有公开地使用过“资本主义”一词。曾经在1985—1990年间担任过苏联总理、在1991年6月的总统竞选中作为叶利钦主要对手的尼古拉·雷日科夫事后抱怨说,叶利钦和他的盟友对他们所计划的重大社会经济变革“只字不提”。尽管有些知识分子,特别是一些经济学家,公开鼓吹资本主义,但叶利钦和他的同僚并没有公开这样表示过。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叶利钦在俄罗斯政坛的崛起(4)
怎样解释这些反对派领导人计划改革现行体制何以会失败?没有一个好的说法。这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党—国精英和城市知识分子在1991年6月已表现出对资本主义的偏好,但各位参选人在总体上所持的观点显然不同。民意调查显示,那时的俄罗斯民众大体上还不太支持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以美国为基地的“时代测评中心”(The Time Mirror Centel)于1991年5月——叶利钦当选俄罗斯总统前一个月——在俄罗斯的欧洲地区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民意调查。调查者采访了 1 123人,要求他们回答一系列有关他们对政治和社会的个人看法的问题。其中最富启迪性的,是他们对喜欢什么样的社会体制这一问题的回答(结果如图8—1所示)。
  民意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支持民主社会主义。共有46%的被调查者喜欢各种不同形式的社会主义;如果把那些回答“无所谓”的人排除在外,剩下的人中就有多达54%的人赞同社会主义。另有23%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瑞典模式,这是一种高度平等的社会民主体制,其工人权利、社会福利和个人经济保障的水平是其他西方国家望尘莫及的。只有不到1/5的人说他们喜欢那种相对无管制的资本主义,而这正是以鲍里斯·叶利钦为首的亲资本主义联盟一旦夺得国家权力就将毫不动摇地推行的体制。假如此次调查并不在更大的程度上代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居民的意愿,那么其结果肯定也不会对资本主义的未来有多大好处。1991年开展的另一些民意调查甚至发现了对资本主义更低的支持率。
  民意调查中对其他问题的回答表明,后来成为叶利钦政府核心政策的工业私有化,获得的公众支持率很有限。只有3%的被调查者喜欢重工业的私有化,9%喜欢银行私有化,20%喜欢消费品工业私有化。足足81%的人认为,国家应该保障每一个公民的食品和住所。而与此同时,只有30%的人对共产党表示满意,有60%的人表示不满意。这次民意调查显示出,绝大多数人还是想要某种形式的社会主义或社会民主主义,但又不赞成当今的苏联共产党统治国家的这种方式。
  叶利钦及其亲信们心里清楚,绝大多数俄罗斯公民期盼的,并不是自由市场的资本主义。但多数人对共产党领导层持毫不犹豫的批评态度,要求加快市场改革、民主化的步伐,赋予俄罗斯共和国更大的自主性。叶利钦在竞选中获得的强有力的支持,不仅来自于知识分子,而且来自于普通工人、妇女和退休人员。只是在武装部队中,在某些俄罗斯地区,叶利钦所得的票数才低于其他的竞争对手。不过,在俄罗斯有一个团体,则是死心塌地和叶利钦所倡导的路线保持一致——此即党—国精英。正如第7章引述的精英们的意见所表明的,虽然一般的公众不支持建立资本主义的企图,但绝大多数党—国精英恰恰喜欢走这条路。
  当上俄罗斯共和国总统,再加上掌握共和国的议会,就会给叶利钦提供一个向国家政权发起冲击的坚强阵地。然而,这些成功并没有给叶利钦及其亲资本主义联盟带来这一切。俄罗斯不拥有自己的军队。它不是一个主权国家,而是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中的一个。俄罗斯共和国的首脑既没有法律依据,又没有宪法权力去改变其社会经济体系,他的权力和一位想在州内取消资本主义的加州州长是一样的。亲资本主义联盟的最后胜利,还有赖于其他的变化和发展。
  

矿工罢工
在苏联,由于罢工不合法,因此当局从来没有批准过任何实际的罢工。但从1989年开始,苏联也出现了自1920年以来的首次工人集体闹事。各种各样的工人团体参加了1989—1991年的罢工和游行,但只有煤矿工人才屡屡举行声势浩大的类似活动,其威力之猛,深刻地影响到了苏联政坛的风云变幻。首次矿工罢工浪潮起于1989年的7月,之后在同年10月又发生了一次为期一天的罢工。第二次大型的矿工罢工发生于1991年的3月至4月。
  苏联的煤矿工业拥有大约220万工人,满足苏联20%的能量需求。虽然矿工们的收入相对较高,但他们也面临重重困境,包括住宿条件简陋、社会基础薄弱。改革造成的相对自由的气氛,让他们有勇气表达自己的苦闷。但改革的某些方面,也给矿工们带来了一定的压力。煤炭价格持续偏低,矿工们担心在新的企业自负盈亏的政策下那些不挣钱的煤矿会被关闭。1988—1989年间消费品短缺在煤矿矿区特别严重。酿成1989年罢工的一个关键因素,据说就是矿区商店里的肥皂突然售缺。
  1989年7月的罢工开始于西西伯利亚的库兹巴斯矿区,大约10万名矿工参与了这次行动。罢工迅速蔓延到乌克兰的顿巴斯矿区和俄罗斯极北部的沃尔库塔。罢工工人要求提高收入,改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但他们的要求并未止于经济问题。一些参与罢工的矿工组织要求摆脱莫斯科管理部门的控制,从而有权自行决定煤炭价格。有些组织甚至直接向共产党的统治提出挑战,要求废除苏联宪法第六章。
  苏维埃当局答应了矿工们的经济要求,从而平息了1989年7月的罢工。然而,矿工们继续组织起来,寻求建立一个独立的工会,因为官方的工会实际上已经不再代表他们了。1991年3月至4月,上述三个地区再次爆发罢工浪潮。这次的罢工显然更加集中于政治要求,甚至要求苏联政府集体辞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