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 第4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已有家眷,却仍然陈仓暗渡,勾引了一个绰号“银菩萨”的女人。
  诚然,蒋介石一生与政治结缘,他的最大欲望是掌握至高无上的权力,他终生
为之奋斗,并且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这一愿望。但是,平心而论蒋介石
也是人,是男人。所以,无论他是英雄还是懦夫,在“美人关”前,他也一样会眼
睛发直、腿肚子变软,过不去这一“关”。
  何况蒋介石心目中的“美人”标准并不仅是羞花闭月之容,而是修养、风度、
才智、家庭背景以及社会关系等等因素的集合概念。宋美龄正是上述所有“因素”
的完美的结合体,在这样的“美人”面前,即使前路茫茫、关山阻隔,蒋介石也是
一定要闯过去夺“关”的,对于蒋介石来说,他面临的已经不是泛义的“美人关”,
而是天下无双、特殊意义上的“美龄关”了。
  1922年,蒋介石这个在当时还排不上“英雄”座次的“准英雄”,这个默默无
闻的“革命战士”,已经在“美龄关”前磨拳擦掌。跃跃欲试了。
  这一年的12月初,蒋介石参加了一个社区的基督教晚会。晚会假座上海莫里哀
路孙中山先生的寓所举行,主持人是:国舅爷”宋子文。就是在这次晚会上,蒋介
石第一次见到了宋美龄小姐。宋美龄当时只有24岁,正值一个女人生命之树的黄金
季节,她举止雍容尔雅,风姿绰约笑靥迷人,一时倾倒了出席晚会的所有男性,成
为晚会的中心人物。座中受到强烈震撼的,就是已经有过一妻一妾、新近又与陈洁
如举行了婚礼的蒋介石。他痴痴地望着宋美龄,脑子里飞快地旋转着宋美龄的家庭、
社会背景,旋转着宋家势力和财力以及孙、孔。宋三家在海外的巨大影响力。“旋
转”的结果是一个强烈的欲念我一定要娶这位来三小姐为妻!
  应当说,蒋介石是个善于识别并掌握各种机会的人。攀交陈其美,使他跻身于
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巴结孙中山,使他很快成为孙中山所赏识的“干才”;
现在,命运之神又把一个绝好的机会送到了他面前,他相信这是上天所赐,故尔绝
不可轻易放过。
  这次晚会后不久,蒋介石奉孙中山电召来到广州。一见到孙中山,他就迫不及
待地表露了想娶宋美龄为妻的念头,恳请孙中山代为作伐。他绝口不提自己新近才
娶的陈洁如,只一味强调说明自己已经离婚,“为了革命事业”休妻弃妾,目下独
身一人奔走革命,急切地想找一个宋美龄这样的姑娘作为终生伴侣。
  孙中山当时对蒋介石的家庭生活的确不大了解,但对他的私生活也时有耳闻。
但孙中山先生是一位谦谦君子不便当面指摘部下的私生活,他沉思了一下,摇头表
示拒绝。
  蒋介石是个典型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他明知以自己当时的地位和名望
去攀求宋家小姐确是有点儿离谱,可是他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实现,无论这中间有
多少艰难险阻,他是到了“黄河”也不肯“死心”的。蒋介石性格上的这种特点是
贯穿于他生命的给终的,说得好听一点,叫作“坚忍不拔”说得难听但却更准确一
点,应当叫作“顽固不化”。换了别人,遭到孙中山的当面拒绝后,早就“赧颜无
地”,自惭而退了,可是蒋介石却毫不理会孙中山的态度,继续鼓动三寸不烂之舌,
再三再四地请求孙中山向宋家转达自己的意愿。
  正是“君子可欺以方”,孙中山被蒋介石缠得推不开躲不过,只好答应先去跟
自家太太商量一下。
  正如后世史家及传记文字中所描述的,宋庆龄女士听到丈夫转述蒋介石的意愿
之后,当即以激烈的态度和决绝的语言表示了反对:
  “我宁可看到妹妹死去,也不愿意让她嫁给一个仅仅在上海就找了两个女人的
荒唐男人!”
  孙中山为人敦厚善良,不忍把夫人的原话转告给蒋介石,怕的是伤了蒋介石的
自尊心。他只是委婉地劝告蒋介石:“先等一等吧。”蒋介石也明白是得“等一等”,
他从此耐心等待,一有机会就重提此事,直到孙中山去世之前,他得到的答复始终
是“再等一等吧”。
  据章微寒辑录的有关蒋宋联姻的材料,蒋介石追求宋美龄的经过大致如下:
  蒋、宋之间最初见面,是在民国十一年(1922年),宋美龄才23岁,与蒋初遇
于上海香山路“国父宅中”。那时宋美龄有如盛开的玫瑰,使蒋介石“一见倾心”。
董显光著的《蒋总统传》中说:蒋“及与宋女士相捻,知其为理想之终身良伴,而
向求之不得者,故不稍犹豫,露求婚之意。”“其后五年问,蒋致全力于革命事业,
北伐军兴,蒋即率师北上,此期间与宋女士函犊往还”,“仍申前情。”
  这里所说的“宋女士函犊往还”,可稽考者,有一则《情书》,见于1927年10
月19日天津的《盖世报》,这个见报日子是他们结婚前1个月又11天,写信的日子还
要早些。这个报纸记载最近才被发现,1987年5月9日台湾《民主政治周刊》所载龙
中天写的一篇题为《蒋夫人的秘密》的文章提到了它。
  在该报发掘出来这件资料中,蒋致书宋美龄说:“余令无意政治活动,惟念生
平倾慕之人,厥惟女士。前在粤时,曾使人向令兄姊处示意,均未得要领,当时或
因政治关系:顾余今退而为山野之人矣,举世所弃,万念次绝,日之百对战疆,叱
咤自喜,迄今思之,所谓功业,宛如幻梦。独对女士视之,谓如何耳?”
  这封信上所说的。余今无意政治活动”,成了。举世所弃”的“下野武人”,
很明显是指蒋介石于1927年8月13日在南京第一次“下野”宣布辞去本兼各职,离开
南京,回到溪口故乡的这段经历。这封《情书》就是这时发的。
  同年9月28日,蒋偕张群去日本,乘日轮“上海丸”抵达日本长崎,再转云仙,
探视宋母,登堂求婚。
  有关求婚的经过,根据上海《晨报》的报导:“蒋介石于10月某日,来晤太夫
人,事前蒋系先致电,得太夫人的允可者。相约时,太夫人正在室中研究《新约圣
经》,盖大夫人系一极诚笃之基督教徒也,既见蒋,勉蒋为使徒保罗。蒋告太夫人,
谓对基督之道,近日亦有信仰,并乞婚焉。时太夫人以蒋对于联姻之手续,既…一
办妥,毫无其它问题杂处其间,遂尤其所请,许以女美龄妻之。”
  同年的10月14日《交通日报》刊登一则宋美龄的专访,有四句回答:
  问:“蒋先生谓初见女士时,已认为女士为其理想的伴侣,但不知当时女士,
作何感想?”
  答:(女士微笑)“此乃五年前事,前时余未注意及之。”
  问:“结婚问题,起于何故?”
  答:“半年前,然最近始有成协。”
  这里所说的“半年前”,正是蒋介石统率北伐军底定东南,京、沪、苏、浙、
赣、阅尽入北伐军掌握,蒋叱咤风云之际。
  据说,在上海“4.12清党”之役后的4月底、5月初之间,蒋在上海西摩路宋宅,
再次访晤宋美龄,向宋“仍申前请”,两人定情当在这个时候。
  蒋介石在日本,住在吴启鼎家。直到1927年11月,由月,由日本回国,同年12
月1 日在上海与宋美龄结婚。这时蒋41岁,宋美龄28岁。蒋在上海,住在拉都路吴
忠信的公馆里,原来想借用宁波巨商叶琢堂环龙路的公馆内房屋,作为新房,因为
宋太夫人不肯让爱女骤离膝下,乃改在西摩路家公馆内辟新房。因为宋美龄是基督
教徒,因此在上海举行宗教仪式的婚礼,原请江长川牧师证婚,蒋停妻再娶,有违
基督教义,为江长川所拒绝,乃改请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总干事余日章证婚。
又请蔡元培先生作证婚人,何香凝、李德全、谭延阎、王正廷也参加证婚。男方主
婚人为蒋的同父异母哥哥蒋锡候;女方主婚人为宋子文(这里却费一场周折,蒋宋
婚事,原来宋子文是坚决反对的,几乎导致兄妹决裂,宋太夫人劝说无效,宋蔼龄
乃商请谭延闯出面调停,再四劝解宋子文,才勉强同意,出面为之婚)。先在上海
四藏路慕尔堂举行宗教婚礼,再到戈登路大华舞厅,补行新式婚礼。当时上海《时
报》的采访主任金雄白,对蒋宋婚礼有如下追忆:   “蒋宋结婚的日子,我是记不
起了。礼堂在戈登路的大华饭店,那是上海最豪华的一家西式大饭店。当时米价还
是每担3元的时候,大华饭店一碟牛排,就取价4元了。
  “因为蒋夫人是虔信的基督教徒,因此先在西藏路慕尔堂由牧师余日章,为他
们先主持了宗教式的婚礼,观礼者限于近亲寥寥数人,连新闻记者,也被拒绝参加,
宗教婚礼完成后,才同车至大华饭店,再补行另一次的公开仪式。
  “那天冠盖云集,济济一堂,这次婚礼的另一特点,是证婚人,却有五位之多,
记得有谭延阎、吴稚晖、蔡元培、何香凝等人。记得那天,蒋氏穿得是一套长礼服,
蒋夫人则为白缎旗袍,他们沿袭西方的礼俗,交换婚戒,那时还不很多见的。”在
蒋、宋联姻之前,经过几度磋商,最后达成协议,宋美龄与原来的情人刘纪文断绝
关系;蒋介石与元配夫人毛福梅离婚。
  上述的有关资料,有些是史实,有些是传闻,但基本脉络大致就是这样。但是,
读者必须考虑到这样的情况:章微寒辑录的报刊文章都是蒋家王朝统治大陆时期刊
行于世的,出于“为尊者讳”的原因,许多细节都被漏掉,许多“有损领袖形象”
的情节都被虚饰过了。因此,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经过,远非前述引文中描写的
那样简单,这件事的背后,是有着权势与金钱、政治和军事的交易的。
  孙中山先生逝世后,蒋介石攀结宋家之心不但未死,欲望反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