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氏家族全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蒋氏家族全传- 第16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以说彻底断送了蒋纬国的政治前程。
  蒋家王朝的终结,应当以蒋经国的去世为标志。从这以后,台湾开始了“李登
辉时代”。李登辉之所以能在台湾政坛上官运亨通,首先得益于蒋经国所推行的
“本土化”用人政策;他后来能登上台湾政权之巅也是缘于蒋经国的一手提拔。然
而,李登辉对待蒋经国的“知遇知思”却丝毫未存“报答”之心,他上台之后,立
即致力于摆脱“蒋家王朝”阴影,期以建立一个以自己的意志为核心的“李氏江山”。
  李登辉继任“总统”,是依“法”行事,无可争议的。可是,李登辉深知台湾
的国民党党权即等于政权,没有党权,就很难在政界发号施令。因此,新“总统”
上任伊始,在首先摸清了军方支持自己的底牌后,李登辉立即把手伸向了党权。由
于党权的重要,蒋经国死后第二天,国民党上层就开始为推举国民党代理主席的事
明争暗斗起来。
  1988年1月14日,台湾《联合报》就台湾执政党主席继任问题发表了报道,认为
李不会当选国民党代理主席。l月  16日,合众社却从台北发出一则快讯说“现在3
1位中常委几乎全都支持李登辉出任国民党下任主席。”事后,国民党发言人虽曾出
面辟谣,但舆论已十分有利于李登辉。
  1月18日,国民党力主革新的少壮派人物赵少康发动  39名党内增额“立法委员”
连署声明,呼吁支持李登辉出任国民党代理主席。19日,以王应杰为首的22名增额
“国大代表”及数十名“监察委员”也竟相效仿。与其同时,国民党内高层人物也
就主席人选问题进行紧张的幕后协调。最后,由俞国华领衔,全体中常委一致签署
了推选李登辉代理主席案。
  不料1月26日晚,宋美龄从士林官邸给俞国华、李焕发出一封信,表示反对在
“国丧”期间解决主席继任人选问题,建议延期至十三届全会依党章选举产生党主
席。27日凌晨,她又给李焕挂电话。语气坚决地重申自己的意见。由于宋美龄出面
干涉,整个形势又骤然逆转。1月26日,俞国华、李焕连夜会商,却无法作出决定。
他们也知道临阵变卦不妥,但谁也不敢去得罪蒋老太。27日晨,俞国华、李焕再度
磋商,但仍拿不出结果。快要开会前,两人才终于达成一致,决定暂时不提代理主
席案,等蒋经国的丧事结束后再相机行事。
  眼看代理主席提案就要夭折,谁知半路又杀出一个程咬金,使形势又一次发生
了逆转。27日上午9时,国民党中常会准时开始。正常议程完毕后,坐在会议主席余
纪忠身边的宋楚瑜递一张纸条给他,问他:“提不提?”余纪忠刚摇摇头,宋楚瑜
便霍然起身,慷慨陈词。他说,为了党的安定团结和未来命运,这次中常会应该立
即讨论推举李登辉为代理党主席的提案。既然有人放了第一炮,其他人胆气顿壮,
纷纷言是。于是余纪忠清提案人俞国华首先发言。俞国华见事已至此,也只好顺水
推舟,把代理党主席提案向大会提出。最后,与会的27名中党委以全体起立的形式
表示同意,正式通电由李登辉代理党主席。推选代理主席这出戏终于落幕。
  至此,李登辉基本上把台湾的党、政、军权集于一身,台湾政坛上的这匹“黑
马”于是彻底出栏了。
  “李登辉时代”虽已来临,然而根底尚且不深。而随着蒋经国的故去,蒋家自
蒋介石开始的长达半个世纪的显赫风光,虽基本上冷落消逝,但还未最终划上句号。
  当时,蒋氏家族第一代惟一剩下的成员是宋美龄,已年届90岁,连走路都十分
艰难,不堪身膺重任。
  蒋家第三代中,蒋经国的长子蒋孝文,卧病已久,在政治上早已宣告“死刑”。
  蒋经国的次子蒋孝武,因“江南命案”影响极坏,蒋经国在世时,无人敢在台
湾公开妄置一词。但距蒋经国去世才3个多月,台湾一部分“立法委员”就提议叫蒋
孝武到“立法院”去澄清他是否系“江南命案”的幕后主使人。此提案虽因人多数
“立法委员”不同意而未通过,但蒋孝武的政治形象却受到了更大的损害。同时,
因“江南命案”而被外放台湾驻新加坡商务副代表,纵使国民党十三大后能奉调返
台,终因职位不高也不可能挤人权力核心。
  三子蒋孝勇因涉嫌特权承包工程,被民进党“立法委员”吴淑珍抨击得体无完
肤,不独在政治上毫无资本可言,恐怕在经济上都不易有立足之地。
  至于章孝严、章孝慈两兄弟,尚未认祖归宗。即便算是蒋家人,前途一直看好
的章孝严也近因反对民众的反美情绪,使人认为他欠缺应有的民族自尊与自信。
  所以,在蒋家成员中,第二代的蒋纬国是惟一可以“栽培”与“拥戴”的人物
了。如果蒋纬国在国民党十三大之后能成为台湾政坛上一个新的“权力山头”,则
蒋家第三代尚有可为,否则蒋家在台湾政坛上将谱上一个永久的“休止符”。
  蒋氏家族自蒋经国去世后,深感失权的痛楚。所以,蒋经国的四个儿子蒋孝武、
蒋孝勇、章孝严、章孝慈,都想在国民党“十三大”上挤入中央委员会,特别是想
争取让蒋纬国进入“中常委”。为了集中票源支持蒋纬国当选,子侄辈退出了竞选。
  另据一位接近蒋家的人士说:宋美龄为协助蒋纬国成为台湾一个新的权力重镇,
将原打算4月赴美的计划改为国民党十三大后成行。
  而蒋纬国为李登辉出任国民党代主席也助了一臂之力。1988年1月27日,蒋纬国
列席国民党中央常会,发言支持李登辉任国民党代主席。他说:“虽然我只是列席,
不能举手,如果我也能举手,我一定会举手双手同意,由登辉先生出任执政党代主
席!”
  蒋经国去世后,“副总统”李登辉应扶正,还要接替当国民党主席。但是这时
李登辉的根基太浅,阻力很大。蒋纬国为李登辉上台确实使出了浑身的解数,替他
调和“开明派”与“保守派”的矛盾,取得宋美龄的支持,争取军界和美国的支持。
果然,以蒋纬国的声望,他登高一呼,的确发生了效应,至少“拥蒋派”亦未投反
对票,李登辉如愿以偿,并逐渐站稳了脚跟。
  同时,在相当数量的“受恩”于蒋家的国民党元老重臣眼中,政治上刚刚露头
脚的蒋纬国虽然已年逾古稀,但他毕竟是蒋家两代“强人”之后惟一有资格有能力
的“正统”利益代表者、捍卫者,是“蒋家王朝”得以承续的重要象征。他们寄厚
望于新旧时代交替之际,“以军监国”的蒋纬国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因而极力簇
拥他由幕后到前台。
  然而,面对蒋家的“恩泽”、蒋氏成员的跃跃欲试、“拥蒋派”的呼声,李登
辉丝毫不为所动。为防止蒋氏再度出山,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李登辉义无反顾地走
着自己的路彻底走出蒋家的阴影。
  李登辉使出的第一招是釜底抽薪削减“国安会”的职权。1988年2月12日,
李登辉以“国家元首”之尊,在首次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国家安全会议这几年来
一年只举行一次会议。讨论什么事情?就是讨论政府的预算案。没有其他任何重要
案件是由国家安全会议来决定的。安全会议开的愈少愈好。”“安全会议有其重要
性,但对其重要性我们还是要尽量降低,
  蒋纬国并没有相让,而是针锋相对。随后,蒋纬国在答台湾《新新闻》周刊记
者独家访问时声称:“国安会议”是负责“国家”战备指导的机构,在“国家状况
正常时”,“国安会议”是“总统”的个人幕僚团,一旦进入非常状况,“国安会
议”就成了“总统”的全班幕僚团。所以在平时、战时都有存在的必要。它在台湾
现行体制中,扮演了一个弹性运作的角色。
  无论“国安会”扮演什么角色,既然“总统”无意使“国安会”的运作正常化,
那么,“国安会”终究是个摆设而已。
  但是,在权力交接的时刻,军方的态度尤为重要。从客观上来说,蒋纬国无论
从战略上抑或是战术方面的才能均优于郝柏村。因此,在郝柏村逐渐成为军事强人
之际,恐怕只有蒋纬国挺身而出,方能使郝柏林稍加收敛。这样身为“国安会”秘
书长的蒋纬国和膺任“参谋总长”的郝柏林对他李登辉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这两张牌的份量着实不轻。那么李登辉究竟选择了哪一张呢?
  在一般人的观念中,蒋纬国曾任三军大学战争学院院长及三军大学校长,因而
桃李满军中,自然可以凭借其师生关系而发挥可观的影响力。其实不然。严格说来,
曾在蒋纬国担任三军大学校长任内的毕业生而目前仍在军中服役的将领,仅有“陆
军总司令”蒋仲革等极少数而已,其他将领早已因无法晋升上将而在中将或少将军
阶时届龄退休了。所以,蒋纬国在军中直接的影响力,相当有限的。
  可以这样说,国民党军中将领几乎都已经从“蒋家军”变成了“郝家军”。
  蒋纬国既无法在军中与郝柏村分庭抗礼,只得将目光转向国民党十三全大会,
寄望能进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会前的预测无不认为蒋纬国可能出任增设的“副主席”,如果“副主席”不成,
退而求其次地当个中央委员、甚至中常委,应该不是难事,也在情理之中。然而,
事实赤裸裸地呈现出来,不要说“副主席”,连中央委员的愿望也是春梦苦短。李
登辉太让蒋纬国失望了。蒋纬国梦魂索绕的中央委员,任他千呼万唤也不肯来临,
却意外地当上了中央评议委员,无异暗示他国民党权力核心没他的份了。
  在十三全大会上,蒋纬国未如外界所料更上一层楼,痛失进军中常会的机会,
政治行情也一泄千里。一时间,过去奔走于蒋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