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心莲百合文化博文汇编(1)- 第5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23、可以忏悔自己更进一步不贪图享乐,不放逸。

  24、可以忏悔自己更加真诚待人而不虚伪谄媚。

  25、可以忏悔自己更加注重威仪、礼貌。

  26、可以忏悔自己进一步节俭生活。

  27、可以忏悔自己进一步同情更多生活贫困和处于苦难中的众生。

  28、可以忏悔自己为了他人的幸福而忍受更多的非难、孤独与寂寞。

  29、可以忏悔自己敢于承担更多的压力和风险去济度众生。

  30、可以忏悔自己进一步精进,绝不辜负自己的一生一世。

  从上面的内容看,在忏悔时哪个不符合中道呢?

  2007年8月20发布于百度博客

189、关于建立功德
189、关于建立功德

  博友在论坛帖子《般陀罗的故事》跟贴留言:愿般陀罗行大忏悔心,多修善心行。借此警示我们远离

  次心行的功德(因他的故事,警戒了我们现在人,所以,他也是有一些功德的吧?请问老师,这样说对吗?)愿他

  早证菩提。希望所有有此恶心行的众生都远离此心行,随缘布施一切众生,念念悲心事事善行。《般陀罗的故事》

  网址:

  //q。blog。sina。/gxdlianhua/bbs/topic/tid=1840

  关于功德,《佛学常见辞汇》:“【功德】功是指善行,德是指善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

  如果《般陀罗的故事》中的饿鬼出于帮助警示人们远离次心行的心因和行为,就有功德。但同时还要注意,这些心

  因和行为都不能违背佛性的因缘和合,也就是不违背真如佛性之理,这样才是善,才是功德,否则仍不是功德。

  《本业缨络经》:“顺理起心者谓之善,违理起心者谓之恶。”这里的“理”就是佛性之理。

  
  2007年8月20发布于博客圈

190、关于六种震动
190、关于六种震动

  博友留言:佛为父担棺,为什么能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六种震动是什么?

  据《般若经》,这六种震动是“动、涌、震、击、吼、爆。

  为什么佛为父担棺,能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呢?丁福保《佛学大辞典》:“【地动瑞】……佛将

  说法华经,地神感之,震动大地。二序品曰:‘普佛世界,六种震动。’”由此可见,是佛的威德令三千大千世界

  六种震动。

  2007年8月21发布于网易博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91、这样的忏悔是狂妄吗?
191、这样的忏悔是狂妄吗?

  博友在博文《佛在忏悔什么?》中留言:老师我觉得这样的忏悔也可以做为我们的誓愿,以此来严格

  要求自己,激励自己精进,这样想是狂妄吗?

  《佛在忏悔什么?》中的忏悔可以做为我们的誓愿,以此来严格要求自己,激励自己精进。但是这样

  的想法是不是狂妄呢?

  狂妄是极端自高自大的意思。从上面的忏悔我们可以看到,其目的是为了使自己更加上进、更加谦

  卑、更加宽容、更加含蓄、更加稳重、更加利人、更加博爱、更加慈悲、更加律己、更加完善……哪里有自高自大

  的影子呢?所以,这样的誓愿与忏悔不是狂妄,而是帮助去除狂妄的习气的。

  2007年8月20发布于百度博客

192、关于救护众生的风险意识
192、关于救护众生的风险意识

  博友在博文《恒久保持救护众生的心》中留言:老师,您讲的“要有风险意识,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么,即便受到了打击、遇到了挫折,也决不灰心退转”;这些风险、遭遇的打击、磨难,有些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和修养不足所致?是不是还有被救护众生的共业的阻碍?那么度人者所承担风险和磨难是不是在很大程度上与救护众生的共业有关系呢?好像一些佛教里有这方面的故事。

  以下仅供参考。

  之所以说“要有风险意识”,可能在救护众生过程中会“受到打击、遇到挫折”,主要有几下原因:

  1、这与救护者的誓愿有很大的关系,并非一定是能力和修养不足。誓愿越大,需要付出的就越多(本条针对救护者,以下各条针对被救护者)。

  2、被救护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有的领悟能力、接受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社会阅历都很不足,这就使得救护变得很难。

  3、道德的提高往往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为了唤起对方的责任心,救护者就要付出更多的责任心。

  4、被救护者的根机普遍不够,就得需要整体性提高,而本身这个难度就很大。

  5、很多人有傲慢习气,不虚不能授道,所以这也为救护增加了难度。

  6、很多人有理障,克服和扭转不良、不正确和固步自封的思想,需要假以时日。

  7、提高自己的修养,自责、自省对很多人来说比较难,甚至需要勇气。但是如果要真正修养自己,这一步迟早要走。

  8、前面的路途是曲折的,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会突然出现。

  9、很多人对救护者的思想、行为不理解,甚至反对,这给救护带来困难。

  10、很多人纠缠于鸡毛蒜皮的小事之中,心胸狭隘,离大道还很远,这也使救护工作时间延长。

  11、很多人不能谦虚上进,学了一星半点就认为已经成为大海,停滞不前,修养境界不能提高,疲疲沓沓,这也是难度之一。

  12、佛家对人的要求很高,而被救护者不能高标准要求自己,得过且过,精进力不够,这也是难度之一。

  13、学习方法欠缺,不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有针对性、点面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就地消化地学习。大海捞针,反复通读地学习留下的都是模糊印象而始终没有学会。这也是难度之一。

  14、不能虚心接受别人的指责、批评,对自己的缺点无理辨三分,欲盖弥彰。

  15、道德领域的极度欠缺。特别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子女,道德、修养、礼貌问题似乎长这么大从来没有考虑过,还要弥补多年来旷废的道德课程。

  16、理论严重欠缺,却喜欢问为什么,喜欢钻牛角尖,而不虚下心来、塌下心来好好学习理论。

  17、平时宽以待己,严于律他,使得自己在心理和社交等方面严重幼稚、情绪化而不成熟稳重。克服幼稚病,增加责任心需要一定的时间。

  18、很多人习惯于稀里糊涂、随波逐流地生活,树立高尚理想需要适当的引导和一定的时间。

  19、面对浩瀚的佛学海洋,望而生畏,恐惧心生起而不找学习方法,不大精进。

  20、学习态度、反省态度、为人处事态度不端正,使得自己错过很多的学习机会。

  21、心胸狭隘,自私自利,为人冷漠、孤僻,善根缺失,这些纠正起来都有难度。

  22、不信因果,从而为非作歹,道德败坏而没有限度。

  23、理论的完善需要实践,特别是观点证据,除了用权威引文外,自身作证也是非常必要的。

  24、社会上有些人未悟言悟,未证言证,到处都说自己是得道者,障人法眼。社会需要识别,这为佛法的救护增加难度。

  25、有的理论观点没有考虑逻辑,甚至有水分,夸张的成分过大,社会上认为在胡说,这也波及到对佛法理论产生的不良影响。

  26、有的人不能认真改正自己的不足,对给自己提建议、意见的人进行打击、报复。这给提高个人修养拖延时间和增加难度。

  27、有的人不修口,多嘴的习气较严重,肆意乱讲话,这给佛法的救护带来不良影响。

  28、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不能坚持正义和正确的理论,这也给佛法的救护带来负面影响。

  29、对自己做过的错事,一直后悔,伤心欲绝,迟迟走不出阴影,不能把握现在,改变自己。

  30、胆小怕事,唯恐个人利益受损失,不能投入到利益众生的大潮中来。

  31、欺上瞒下,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32、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造成的不良影响,不主动挽回、不向人道歉,一味拖延时间。

  34、总是希望别人照顾自己,而自己不纠正自己的不足,没有什么进步。

  35、虚荣心作怪,很多事情担心面子上过不去而错过机会或耽误事情。

  36、婆婆妈妈,指手画脚,喜欢指使别人,说得比做得多。自己付出的很少,主动改变自己的地方就更少了。

  2007年8月21发布于搜狐博客

193、关于德山点心
193、关于德山点心

  有博友在博文《德山三世心不可得》留言:(网址:

  如果我是德山;我也不作回答。三心既不可得,就不是点那心的问题了。难道德山要是点了那一心,老

  婆婆就能把那一心拿来?这个题是不是应该是置答。请老师指点。

  在《金刚经》中,“过去心不可得”等话的上文有“诸心皆为非心”句子:“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

  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这句话中第一个“心”指心的功用,第二个“心”指心的本体(如如不动的真心),第三个“心”指

  真心的体用一如。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心的每一个功用、念头当作我们心的本体,因为真心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它永远不执着于任何功用、念头,却随缘产生相应的功用、念头,正所谓不执着于过去、现在与未来,却在过去、

  现在与未来的运作中。

  老太婆略去了上文而截取下文提问,德山没有究竟理解这段话的含义,却被文字所缠缚,所以回答不

  上来。

  2007年8月21发布于博客圈

194、关于大脑的探讨(续)
194、关于大脑的探讨(续)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