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遇蛇- 第9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贵客,也不轻慢,便小跑着去找人问,三问两问,问到管家那处去了。管家连忙跑过来,挥退了仆人,干脆自己带着他们三人去寻那暗香由来。
  沿着莲池走一段,便是一道小径,小径过后却是一间庵堂。
  柳延在庵堂前住了脚,那庵堂虽已重新修缮过,不再是往昔模样,他却一眼认得,这是两百多年前,他还是沈清轩时,母亲修行的地方。
  庵堂的台阶下,葱葱郁郁植着些兰花,这个时节,这些兰草却吐了花苞,虽未绽开,已然暗香萌动。
  
  管家也觉得意外,连忙道:“这还是前年从南边运来的兰花,种了一年多一直未开花,都只当是选错了花系,不料今日却开了。”又道:“三位果然与我家有缘。”说着连忙带他们去休息,自己匆匆回禀老爷。
  主仆二人想了许久,最后沈老爷道,“今日一天无宾客上门,又因他们到来,兰花吐苞,这三人气度不凡,便是有什么,也该是吉兆,或许暗喻着什么,又岂是你我能猜得透的。”说着洒脱一笑,挥推管家,闭门重新拾起书来看。
  看了两行,脑中突然一闪念,沈珏,可不是陈文帝身旁那位大将军吗?
  爷爷在世时,同他说过,这将军是沈家人。或者说,非人。
  这种机密,自然也传与长子,他便是沈家第十九代长孙。
  虽然觉得狐疑,却也没有犹豫,沈老爷打开门,步伐匆匆走向沈家祠堂。
  
  重新修建的祠堂,里面祖先牌位也都一一摆放好了,重新修边整理誊抄的族谱也收在盒子里。
  沈老爷打开木盒,取出族谱来,细细翻阅,在祠堂里呆了一个时辰,出来后又匆匆赶往别院,叩开了柳延的房门。
  
  柳延一家三口正在谈论沈家的事,果然现今的沈老爷,是申海的孙子,陈文帝一死,申海第二年也跟着死了,其时申海长子入仕五年,一直在太子宫当差,陈文帝一死,太子登基,不过十年时间,他便完成了父亲一辈子未完成的心愿,让沈家百年冤屈得以昭雪。
  只是从此家训里多了一样,子子孙孙,不得再入仕途。
  刚说到这里,房门便被叩响了。
  
  伊墨似是有些无奈,揉了揉额角道:“沈家人,都是难缠的。”说着手一挥,房门自己开了。
  柳延从他话里听出两分意思,望着门外沈老爷,心里计较一番,便坐着不动了。
  沈老爷走进去,认真打量着沈珏,许久才道:“可是那位突然交出虎符,而后消失于世的沈将军?”
  沈珏已经从两位父亲身上琢磨出了意思,顿了一下,道:“正是。”
  沈老爷便跪下了。
  他若跪的是另外两人也就作罢,偏偏跪的是沈珏,头顶上还压着一双长辈,哪里能叫他起来,连忙看向伊墨道:“父亲。”
  伊墨理也不理。
  沈珏又道:“爹。”
  柳延摆摆手:“与我何干,你自便。”
  也就是这两声呼唤,让跪在地上的沈老爷豁然开朗,抬头看向伊墨问:“这位……可是姓伊?”
  伊墨“嗯”了一声,说:“你起来。”
  沈老爷站起身,这屋中四人,心头各自明白,也无须多言。
  
  柳延起身道:“我们该走了。”
  沈老爷看向他,“公子姓柳?”
  柳延道:“也可姓沈。”
  沈老爷又要跪,被柳延一手托住,淡淡道:“我这命来之不易,虽有前尘往事,于我来说也早已作罢,论起年纪大小,你这一跪,怕是要折我的寿。”
  简单几句话,沈老爷跪也不是,不跪也不是,先人在前却不跪,岂不是不肖子孙?
  柳延“呵”地笑了一声,“你该知道,我也不是什么礼俗约束的人,何必在这点小事上纠葛不放?”
  沈老爷自然想起来家族流传的故事,沈家第十三代长孙,与妖相亲,如同夫妇,且抚养一子。
  
  沈老爷应了一声,站在一旁,才问:“你们要去哪里?”
  “不知道。”柳延说。他是实话实说,听的人却以为他刻意隐瞒,却也无可奈何,即便他有心侍奉,又哪里比得过天高海阔的快活,在他心中,这三人都是半仙了,也不敢约束,只道:“说好住两日再走,如何就不肯留了?”
  “自在惯了。”伊墨说,扬起眉望着他的诚惶诚恐,道:“告辞。”
  沈珏过去开了门,三人鱼贯而出,刚迈出步伐,却听身后沈老爷道:“伊公子留步,有一事……”
  “何事?”伊墨问。
  “当年沈家遭难,逃难中族谱残损了一部分,重新修订时……”
  “嗯?”
  “我爹将您的名字,放在了先祖沈清轩旁边。……不知可妥?”
  见院中三人脸色俱是微妙,沈老爷真正惶恐起来,连忙道:“只因那山中石碑,‘未亡人’三字雨打风吹尚未消退,所以家父便做主……”
  伊墨打断了他的话:“妥。”
  “什么?”
  伊墨静站在那处,认真地又重复了一遍:“妥得很!”
  
  说着看向柳延,柳延也正直直的望着他,眼神相接,眼底各自含笑。
  真正是万水千山都看过,最后闭目轻叹一声——原来你在这里!
   

作者有话要说:在坑与不坑中徘徊……………………


81

81、卷三·十六 。。。 
 
 
  
  入冬时分,柳延病了。
  有病人住客栈也不方便,游玩的行程也暂时停下,马车在南歌城。沈珏在城里买下一座小宅院,一家三口人住了进去。
  柳延病的不严重,只是低热。沈珏找了好些个郎中,都看不出什么问题,只说两服药下去就好了,如今已经病了七八天,汤汤水水沈珏也熬了不少,可柳延的低热始终未退。
  既然普通汤药不济事,沈珏收拾了一下包袱,准备出一趟远门,去寻些不普通的药物来。
  
  已经入了冬,他一拉开门,寒风就打着旋的吹进了屋,沈珏眯上眼走出去,反身掩门,身后走来脚步声,正是伊墨。
  伊墨见他背着包袱,便知道他要做什么去,道:“别去了。”
  “不去哪行,”沈珏道:“低热持续这些天了,再不想法子多伤身。”
  伊墨摇了摇头,似叹了一声:“他向来心思重,心病哪里是药物能医得好的。”
  “就因为季乐平?”沈珏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三分恼意,恨声道:“当年我就不该送他那粒药丸,早让他死了也省的今日不肖!”
  沈珏懊恼之极,言辞也激烈起来,全然失了往日风度。这世上,能叫他失了风度的人不多,唯亲人而已。
  其实,硬要拉扯上关系,死皮赖脸的攀算,季乐平也算他的亲人。
  不过这亲戚关系,有点说不清。或者可以说,季乐平该唤沈珏一声哥哥。
  
  季乐平,季玖长子。幼年时或许读书太多,看起来有些痴傻,季玖常年不在家,难得回家一趟,望见自己儿子成了个书呆,满腹儒酸气,虽没说过什么,其实还是失望的。想他自己是戎马一生的将军,沙场点兵,日夜听的都是刀戈之声,虽有严令,不准儿子习武,却也没想让他成个书呆。而且是书呆里的最下品——一张嘴,全是腐酸气,毫无自己主见。
  季玖一生都活的清醒透彻,无主见的人,是他最不屑交往的,偏偏这人是自己儿子。
  所以每回见到自己儿子,季玖都感到有丝无奈。
  而季乐平却觉得父亲看自己的目光,有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冰凉,让他心生畏惧。其实季玖也没有任何待他不好之处,不过是因为父子长期疏远,加上经年累月在军营,又身居高位,言行举止自然流露出一种骇人的气势。哪里是小小季乐平能够受得住的。
  他受不住便畏缩起来,小的时候又瘦,瑟缩的模样看起来真像个灰溜溜的小耗子。
  每次季玖看到那只灰溜溜的小耗子,也不知是好气还是好笑,还是心疼。
  
  季乐平长大后,不再像小耗子,高高瘦瘦,眉眼里的呆滞却让他看起来像个木讷的竹竿。
  
  后来季玖写的最后一封家书里,还着重提到这个长子,命令夫人将儿子交给沈珏,入军三年,洗涤洗涤那一身的酸腐。
  季玖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沈珏回朝后真的带了季乐平,扔进了军营里,从兵卒开始训练——沈珏没有故意为难的意思,只是看不过眼。无论是第一世孱弱的沈清轩还是第二世彪炳史册的季玖,在沈珏眼里,他爹都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甚至连伊墨在沈珏心里,都未必有阿爹伟岸。而那样的人,偏偏生了这样一个儿子,或许世上事,果真物极必反。
  于是对季乐平,沈珏就更加尽心竭力。
  不到一年,倒也真的将“弟弟”季乐平身上的酸腐气冲淡了不少。
  或许是太急于求成,第二年秋天,漳州城有盗匪作乱,当地太守上书朝廷请求缉拿匪徒。沈珏握着兵权,这事自然就归到他头上,他点了一名将军,带兵三千去剿匪,把季乐平也带上了。而沈珏自己,则没有亲自去。
  
  往日里季乐平都是校场比武,营地练兵,何时真正上过战场杀过人,这一次跟着去了,作为马前卒,他第一次见到了战场,见到了死人和残缺的肢体。原先就是个书呆子,好不容易洗掉了一些脑子里的蠹虫,这一回刺激过重,他大病一场,呓语不断,半月过后醒来失心疯了。
  
  沈珏闻信赶去看他,病的着实可怜,一直高热不退,即使偶尔清醒,也是彻底的失心疯症状。沈珏只好四处寻药,所寻之药也是非同寻常,不仅把人救了回来,还能让季乐平延年益寿。
  所以,柳延遇到季乐平时,季乐平已经高寿九十了。
  
  自从那次死里逃生之后,季乐平像变了个人似地,彻底不读书,也离开军营,甚至母亲和自己儿女都不管的离家出走了。
  这一次在南歌城遇见,是因为民间传言,城里的积善堂来了一名神医,医术高超,像个活菩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