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小地主1-94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小地主1-947- 第156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氏就要把鸡腿夹回给小七。

    小七抱起碗,躲开了。

    “娘,你就吃吧,要不然,小七连面条都不吃了。”连蔓儿就道。

    小七猛点头,表示他真的会这么做。

    “孩子们的心意,你就吃一点。”连守信低声道。

    张氏叹了口气,只好在鸡腿上咬了一口,非常袖珍的一口,不过是做个样子。

    “你看。娘吃过了,这行了吧。”

    “娘疼你,你就接着吧。”连蔓儿就给小七使了个眼色。她知道,张氏,一个母亲。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吃那只鸡腿的。

    …………

    一家人吃完饭,刚收拾利落,连叶儿就在外面喊连蔓儿。

    “蔓儿姐。你家来人了。”

    “是谁啊?”连蔓儿应声走出门,问道。

    连叶儿正往上面走,手里提着一个粪箕子。她身后跟着一个老汉。看样子比连老爷子的年纪还大一些,穿了一身粗布的棉袄棉裤。

    “这是连守信家不?”那老汉开口道,“你家是卖豆芽不?”

    刚才晌午散工之前,张氏才跟作坊里的人说了要发豆芽卖的事,这才多一会功夫,就有人来买豆芽了。可她家的豆芽还没发好啊。不过,瓦缸里还有几斤准备自家吃的,不知道够不够。

    “没错。我家卖豆芽。”连蔓儿忙道。

    这个时候连守信和张氏听到外面的声音,从屋里走了出来。

    “哎呦,是姜五叔。”连守信看见老汉。立刻将人往屋里请,“你老咋来了。快进屋。”

    看着张氏和连守信将老汉请进屋里,连蔓儿没有立刻跟进去,而是站在院子里和连叶儿说话,原来连叶儿刚才出去倒垃圾,正好这个老汉走过来。

    “我就问他干啥的,他说是找四叔,买豆芽,我就领他进来了。”连叶儿道。

    方才连守信叫那老汉做姜五叔,那老汉应该姓姜,不过与连家应该不是什么近亲,连蔓儿就不认得他。乡村人家,很讲究这些,临近几个村的人,都能拐弯抹角地攀上些亲戚关系。可以说除了亲戚,就是朋友。

    “蔓儿姐,你家又发豆芽卖了?”连叶儿有些好奇地问连蔓儿。

    “嗯,我娘说先试试,也不知道挣钱不。”连蔓儿就道。

    “肯定能挣钱。”连叶儿道,接着脸上就有些灰暗,“我们啥时候也分出来过就好了。”

    “总有那么一天的。”连蔓儿只好安慰连叶儿,又压低声音道,“叶儿,你一会到我们屋里来,我娘给你留了一碗面条。”

    连守礼、赵氏和连叶儿总是偷空帮她们干活,张氏想起一起过的日子,可怜连叶儿吃不饱,因此家里做吃的,就想着给连叶儿捎带上。

    连叶儿就有些忸怩。

    “蔓儿姐,你们也才好过点,挣点钱不容易,还总想着我。”

    “你也会外道了。”连蔓儿笑,“别忘了,一会来啊。”

    连蔓儿嘱咐好了连叶儿,这才走回屋里来。连守信正在和那老汉说话,原来是老汉的老儿子要娶媳妇,酒席里有一道炒豆芽,知道连家发了豆芽菜,就提前来订。

    “姜五叔要多少?”连守信就问。

    “估摸着要三十斤。”老汉道。即便是乡村人家的酒席,豆芽也算是价格比较低廉的菜,所以不仅正经宴席上,还有请耢忙的吃饭,也都有这道菜。

    “家里的酸菜还没酸,”老汉又接着道,“你们家卖给镇上的那酸菜还有没,要是有,也要三十斤。”

    “这没问题。”连守信立刻就答应了,“就按给悦来酒楼的价,姜五叔你看咋样?”

    老汉自然点头。这个价格是批发价,如果从小贩手里买,价格就会贵一些。

    “姜五叔,正日子是哪一天啊?”

    老汉就说了一个日子

    连蔓儿算了算,还有差不多半个多月的时间,发豆芽很来得及。这老汉看来也是急性子,订的这样早。不过她不知道,这是她没办过大事情,一般操办宴席的,很多都是提前一个月,就要将东西都订好。这样中间如果出现什么变故,补救起来也有时间。

    “哎呦,姜五叔,你算过没,那时候出了日子没?”连守信用手指了指房顶,说道。

      

    二更,求粉红

    …………    ………………

    推荐弱颜完本书:《锦屏记》轻宅斗种田文,大宅门里的家长里短、恩怨纠葛。

    书号:1771214

    下面有直通车,点击可以直达。(未完待续) 

第一百六十二章 打起来了

    “老四你是个精细人。”老汉笑了笑,“我找人问过了,说应该是出了日子,没事。就算差几天,也没人管咱。”

    连蔓儿略想了想,才明白两个人说的是沈皇后那一个月的丧期。前几天她们才接到的通知,不过这通知从京城传到到她们这里,期间也要用去几天的时间,这样算起来,下个月中旬,这一个月的期限也就该过去了。

    那老汉又和连守信聊了几句家常,留下二十文钱做定钱。张氏就包了些半斤豆芽,一斤酸菜给他,让他拿回家去先尝尝。

    老汉推辞了一会,也就收下了,高高兴兴地走了。

    “咱这豆芽还没发好,这么快就开张了。”张氏显然很高兴,还去看了看晌午刚泡上的大豆,似乎那豆芽现在就能发出来似地。

    “咱家这不还有酸菜吗,我估摸人家就是想两样菜在一起买了,省事。”连守信道。

    连蔓儿觉得这话说的有一些道理,不过……

    “还是咱家名声好,招牌响,人家信得过。”连蔓儿道。

    张氏和连守信都没有附和,不过看表情,他们也颇因此而有些自豪。

    下午,连蔓儿就去酸菜作坊里帮着干了半天的活,要做晚饭的时候,才回屋来。晚上说好了要吃饺子,肉馅早已经炸过,用油、盐、秋油、花椒粉、姜末、葱花等作料腌好了,连蔓儿就和连枝儿两个剁白菜,连守信则在里屋和面。

    要饺子馅好吃,肉和菜的比例最好是一比一,或者一比一点五。可是乡村人家大多舍不得这么吃,一般都是多放菜,肉就很少,只能起到一个调味的作用。今天是小七的生日,连蔓儿特意多买了些肉。要真真正正吃一顿肉馅饺子。

    拌饺子馅是连蔓儿负责,肉馅炸出来的油全在里面,另外还加了豆油。过水后的白菜馅也没有捏的太干,因此肉馅很水灵。拌肉馅要始终朝一个方向搅拌,这样才能拌的均匀。而且肉馅也好成坨。

    饺子馅拌好了。连守信的面也和好了。张氏还在作坊里,没有回来。连守信就负责擀饺子皮,连蔓儿、连枝儿负责包饺子,五郎带着小七在外屋烧棒骨萝卜汤。连守信的饺子皮擀的很快,因为知道了连守信的那段经历,连蔓儿也不觉得奇怪了。爷三个都是手脚利落的人,很快就将饺子包好,摆上笼屉、上锅蒸了起来。

    等张氏从作坊收工回来的时候。饺子和汤都已经做好了。

    “娘,你先洗手,咱马上放桌子吃饭。”连蔓儿就对张氏道。

    “我享福了。吃现成的饭。”张氏笑道。当家的主妇最主要的一件事,就是做一家的饭。能够不沾手,吃现成的饭菜,而且其中还有当家男人劳动,是极少见的,所以张氏就开玩笑说她享福了。

    “娘,你要说这就是享福,以后饭菜都我和蔓儿来做。”连枝儿道。

    “还是我大闺女疼我。”张氏笑。

    “先捡一碗,给你爷和你奶送去。”饺子端上桌,张氏就道。

    这都已经成为一种习惯了,连蔓儿早就拿了一个大碗,捡了满满一大碗的饺子,端到上房来。上房也摆上了饭桌,高粱米饭、白菜炖豆腐、还有一盆白水煮土豆,旁边放着一小碟秋油。

    连蔓儿还是将饺子送到连老爷子这桌上。

    “都说了不让你们送了。”连老爷子笑着道,“你们人口也不少,难得吃一顿。”

    “爹,老四家现在富的都流油了。 你没看蔓儿,还有小七,都长的白胖白胖的了?”饺子还在冒热气,连守义吞了一口唾沫,“蔓儿啊,你咋不把剩下的饺子多送点来,这一碗够谁吃的。”

    这个连守义,真是没有丝毫长辈的样子,说话这股子颠倒黑白的劲,颇得周氏的真传。连蔓儿心中恼火,就想斥责连守义几句,不过转念一想,就将那些厉害的话都暂时咽了回去。

    “爷,这饺子不是剩的,我们还没吃。”连蔓儿低下头,做委屈状抹眼泪。

    “老二,你耍啥混!”连老爷子就沉下脸,啪地一声摔了筷子,“当着我的面,你就欺负蔓儿,你这眼睛里还有我这个爹没有。”

    连守义就不说话了。

    “蔓儿啊,别哭了。你别听你二伯瞎说,他是混人。爷都知道,你们哪次不是先给我送来。你们的孝心,爷心里都有数。”连老爷子又转过头来安抚连蔓儿,“来,蔓儿,上桌,这饺子就咱爷俩吃,别人谁也不给。”

    “爹,让我尝一个呗。”连守义腆着脸笑,“老四家会做吃的,一样的东西,老四家做出来的就好吃。”

    “二伯,那你买肉,让我和我娘帮你包饺子。”连蔓儿擦了擦眼睛,坐在连老爷子身边道。

    连老爷子见连蔓儿脸上有了笑容,松了一口气,同时觉得连蔓儿懂事,是个听劝的。

    “你二伯我也想买肉啊,可我哪来的钱。要不,蔓儿,把你家赚的钱给二伯点?”连守义假装开玩笑地说道,其实是在挤兑连蔓儿。

    连蔓儿正想让他这样说话,不由得心中暗笑。

    “二伯净逗我玩,二伯刚发的财,咋看的上我家赚的那点小钱儿。”连蔓儿也笑嘻嘻地道。

    连守义脸上有些变色。

    连蔓儿不等他再说话,已经继续说了下去。

    “二伯和何老舅合伙酿的酒,不是都卖了吗?一斤就卖了三钱银子,二伯分了一百多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