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1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哪怕因为弓箭厂和水泥厂的存在,尘土其实并不少,但因为打扫得勤快,所以还是十分干净。至少比秦州城要好得多。这年代的城市建设还没有后来那么先进,生活垃圾随地乱扔,再加上城里也有不少人家养着牲畜牛马,所以城市环境卫生基本上可以用三个字来总结:脏乱差。

即便是京城,作为天子脚下的繁华之都,在这方面也只比别处略好一点罢了。

尤其是道路。城里也不是每个地方都有青石铺路的,大部分还是土路。风一吹到处黄沙,下了雨泥泞不堪,哪及得上眼前的水泥路平平整整,干干净净?

“田太监看我这里如何?”平安笑着问。

好半天田太监才回过神来,叹道,“平安,我是服了你了。”他指着地上的水泥路问,“这是何物,如何能让这道路变得如此……平整坚硬?”

果然不愧是宫里出来的,见识不凡。平安记得这里刚刚弄完的时候,那些工匠和家属们简直惊呆了,个个惊呼着人间仙境,恐怕皇宫也不过如此,让平安囧了好久。这种没有任何特色简直像是批量生产出来的房子,跟皇宫怎么好比?

不过要平安说的话,自己建的这些房子,从房屋布局和利用来看,的确比皇宫要好得多。

“这是水泥。”平安说着一指水泥厂所在的方向,“就是在那里生产出来的。用水和沙子拌了,抹在地上,干了之后便是这个模样了。”

“竟有这样的东西?想来又是平安你的杰作?”田太监一点就透,立刻就明白了平安的目的,“你是想把这东西献给陛下?”

平安点点头又摇摇头,“这东西即便献上去了,陛下也用不上。倒是在民间十分需要。”毕竟皇宫的路已经很好了,就算要再修一下,也用不了多少水泥。这东西光是当个稀奇物献上去,不进行推广的话,那自己岂不是白费功夫?

“那你打算怎么做?”

平安慢慢的斟酌着语言,“有这样的好东西,我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用上,将全天下的道路都铺平才好。到时候车马行走,就容易了许多。到时候无论是政令传达,还是军队开拔,物资运送,都会容易百倍。届时,凡这道路所及之处,便是我皇楚统治之地!”

“好!”田太监也被平安所描绘的未来说得激动起来。

男人喜好的东西无非是那几样,美色,权势,金钱,名声。太监已经不能享受美色这一项了,剩下的便只有权钱名这三样。而田太监最喜欢的显然是名声。

只是之前前人给他留下的道路太宅,田太监一直也没有十分清晰的意识,要千古留名,应该做点儿什么。

但是现在看到了平安所做的事情,田太监便如醍醐灌顶,猛然醒悟过来。这件事情一旦做成,恐怕千秋之后,依旧会有人提起。这才是真正的名垂青史,否则即便自己留在司礼监,成了掌印太监,也不过一时风光罢了。后人如何能够知晓?

“平安,你这个事情,可做得太大了。”田太监回过神来,才发觉自己心跳快得吓人。但这并不是被吓到的,而是激动的!

平安道,“依田太监看,能不能做成呢?”

“自然是能的。利国利民,功在千秋啊。”田太监道。

平安这才从他的语气里听出了一点意思来。他笑着道,“若是田太监感兴趣,也可以一起来做。”

“当真?”田太监又惊又喜。虽说平安将自己带来这里,多少便有这样的意思,但有这种意思和开口让自己加入,中间还隔得很远。

平安笑道,“自然是当真。这么大的事情,恐怕不要耗费十几年乃至几十年的时间?我一个人如何应付得来,能加入进来的人,自然越多越好。再说,”他意有所指的看了田太监一眼,“我年纪轻不懂事,这件事情恐怕也压不住,也就是出个主意罢了。以后的事情,还得田太监您来挑大梁。”

这个念头是忽然出现的,但平安却越想越觉得不错。

他要做的事情那么多,不可能自己事事亲力亲为。而自己培养人出来做嘛,从有泰那里,平安也吸取到了一点教训,未必一切都能顺着自己的希望发展。

所以真正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是:把其他人拉进来。

一旦大家成为了“同志”,自然会齐心协力的去做这件事情,前面的阻力,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可怕了。

现在是一个田太监,若是朝臣呢?若是士绅呢?

其实平安说是要跟统治阶级对立起来,但是按照他的理解来看,阶级其实根本不是能够被消灭的东西,只要这个社会存在一天,就必然会分出阶级来。推翻了这些统治者,自然会诞生新的,只不过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既然如此,他又何必拘泥于此?只要让绝大多数人都能够在这场变革里“得利”,到时候他们自然会身不由己的上了自己的船,跟自己绑在一起,甚至积极主动的去推翻过去旧有的一切,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第114章 把路修到京城去

对于水泥厂的安排,平安有十分细致的打算。

目前他需要田太监帮忙做的,就是沿路将自己所看到的宣扬出去,让这一路上的官员们都对平安要修的路生出好奇心。然后平安打算趁着自己回京的机会,一直将这条路修到京城去!

之所以要这么做,是因为平安要打个广告。

没错,就是广告。光是夸耀路有多好,是没有用的,只有让这些人切实的看到究竟有多好,他们才会愿意修。

因为这笔修路的钱,平安不会自己出,他要让沿路的官府自己来出。毕竟不管是水泥厂也好,还是挖沙子也好,没有盈利的话就维持不下去。——哪怕平安用的是最廉价的不需要支付工资的劳动力,那也是有成本的。

这些人看到了修路的好处,自然愿意掏钱。如果不愿意也没有关系,平安也可以给出别的选择,比如将这条路承包给他的道路公司。不过这样的话,将来修好了路,也跟官府没有任何关系,道路公司可以自己设置关卡收费,当地官府不得插手。

以这条路为基础,最终平安的目的是成立一个大楚水泥公司和大楚道路公司。公司归国营,但具体的运营资本,却可以通过股份集资的方式,从民间筹集到,而不需要朝廷花一分钱。到时候在全国各地城里子公司,然后承建各地的道路改造项目,从中盈利,分红给各股东。

因为平安很清楚,朝廷不可能将所有的事情全部都做完了。而且这件事虽然关系到国际民生,但并不算是什么机密大事,所以让民间资本注入是个好办法。

有钱大家一起赚,等到那些士绅和商户们都习惯了这样的好处之后,再动别的地方,就容易多了。

不过平安也就是做出一个计划,到时候他会推荐田太监来负责这件事,自己不再过问。

至于道路公司的建筑队,初期肯定是要让西戎和北狄的俘虏来充当的。皇帝之前不是要求他将这些人还给当地官府吗?平安觉得,将所有权交还西北巡抚衙门或是秦州府都可以,然后再让道路公司支付一笔钱,从衙门那边将这一批人租借出来。

而自己铁矿和煤矿上用到的那一批人,也可以比照这个办理,到时候就签个二十年的合同好了,也不必担心后面再来新的长官,把这些人要回去。

既然打算让田太监来做这件事,平安就没有隐瞒,将自己的打算告诉了他。

田太监对其中的运营表示十分不解,“我收了朝廷的钱去修路,这些钱最后还是要交给朝廷,岂不是白费了功夫,将这些钱倒了一手?何不直接由朝廷出资修路?这样还省事些。”

平安只好费力的给他解释了一遍,“但是这并不需要朝廷拿出最初的资本去给你运作,你可以从民间筹集资金,支付工人的工钱,采买材料等等,等到路修好了,再由当地官府结账给你。这样,钱就活起来了。我们的目的是要让民间资本加入进来。”

“可是那岂不是让那些商人占了朝廷的便宜?”

平安觉得有点儿头疼。他不是文科生,意识形态方面的东西,自己也弄得不是那么清楚,跟别人解释的时候就更是如此了。

但他很清楚,自己必须要说明白,因为这番话不光是要对着田太监说,将来更要对着皇帝,对着大臣们说。所以——就当是自己现在先练习一番吧,总比到时候支支吾吾,理不清楚逻辑让人看笑话要好。

所以平安开始思考要怎么说服田太监。

其实平安觉得很神奇,古代人认为,天下的财富是有定数的。你多赚了,那我必定就少了。所以朝廷才总说“不与民争利”,除了明晃晃的看不起商户,觉得他们铜臭不堪之外,未必没有怜悯生民的意思。可惜这种思想从根本上就错了。

而平安要解决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这怎么会是占朝廷的便宜呢?”平安问田太监。

田太监一脸“你别骗我”的表情看平安,“便是我没做过生意,也知道做生意必定是要获利的。咱们让那些商人往那个……公司里面投了钱,要分红给他们,必然要比他们投入进来的本钱更多才可。这一进一出,岂不是那些分红都是朝廷赔了进去?”

“你说得有道理。”平安点头,然后又摇头,“但你忽略了一个问题,我说分红给他们,可没说要把本钱也还他们。”

“嗯?”田太监立刻就生出了几分兴趣,“这话怎么说?”

“只要公司还开着一天,这本钱自然就还要放在公司里,不能退回。若是他们要退回,就得将股份拿出来变卖。到时候这部分本钱,自然由购入股份的人承担。”平安道。

“但本钱还是商人们的,这又有何不同?”

“不同之处在于,你让商人们将钱掏出来了。”平安笑道,“我来问你,咱们一开始时,要筹集多少本钱?”

“自然是足够修一条路。”田太监道。

平安点头,“是啊,这必定是一大笔钱。我们假定修一条路需要一万两银子,等我们修好了这条路,卖给朝廷一万二千两。一千两作为修路过程所耗,一千两作为分红发给股东们。本钱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