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乱世有空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乱世有空间- 第39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妨,早前刚进北平县城的时候我就买了五处院子,如今都已改成了粮仓,兄长只管下令吧!”

“也好!有了这些,全县的百姓今年都能过个舒心年了!”司徒谨心里高兴,这赋税有了保证,百姓家里有了存粮,甚至还有了余银,眼见着日子是越过越好了。

“嫣儿,年前你与我说要让那些县城里的秀才去各村开村学教孩子们读书识字,这倒是不难办,可女娃儿们也要跟着学,秀才们多有抱怨不愿前往!”司徒谨这些日子被这些秀才吵的一个头两个大。眼见着正月都过了,可这些人却迟迟不愿去村里授业。

“兄长可还记得当初我给公孙先生出的对子,你只管拿去给那些秀才,凡对的上的,不但赏银百两,甚至可以不用进村学,县衙每月资助文银十两供其读书。对不上的就少费话,该干什么干什么,学问不济,事儿倒不少!”司徒嫣这话说的虽糙可司徒谨明白,小妹这是看不惯,所以也就睁一眼闭一眼,好在这会儿没有外人,这话也不会传了出去。

果然当天午时不到,这些吵闹的秀才们就乖乖打着包袱上路往各村而去。而村里早就为这些人准备了屋子作为授课留宿之用,甚至每日还安排村里的妇人为其洗衣煮饭,可这些人的傲气早在出城之前就让司徒谨给抹得丁点儿不剩了,进了村也是一脸的和气,全没了往日的威风。

这些早在司徒嫣的意料之中,她就是要杀杀这些人的傲气,当然也是为了解决这事。而司徒谨文状元出身,文压群儒自然可以服众而不引起异议。

而军屯之中,司徒嫣早就和端木玄商量过了,除了各军户需要耕种的屯田外,也要开荒种苜蓿草和马料豆。

“嫣儿,你要这些马料豆不会都只是为了喂马吧?”

“不,这马料豆人也可以吃,不过还要加工一下,而渣子不仅可以种蘑菇,还可以当饲料当堆肥,总之这马料豆浑身都是宝!”其实司徒嫣的这些主意就算不解释给端木玄,他也会照做的。

司徒谨招来各村的村正,最后许以一两银子的补助,这些人才甘愿听令。也是司徒谨做这些都是为着百姓,他们心里就算再不愿,可也知这县令是个大清官,为着能让一村的百姓过上好日子,自己家虽忙碌紧绷了些,可也算不得动了根本。而且县令年尾时还会发放文银一两,算算他们是即得了名声也得了实惠。

年初这些事总算是都有了着落,现在只等枯水期过,易水河通水了。》

第358章,暗旨下边城事忙,新任剌史进北平

这是司徒谨于北平县上任的第一个春节,县内百姓虽不能人人安居乐业,可一整个冬季下来,县内人口不但未降反而略有增加。这也是北平至立县以来的第一次。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易水河也熬过了冬季的枯水期,带给大地春天新生的气息。看着护城河的水位一天天的升高,远眺田间地头的沟渠内水位一天天见涨,身为北平县令的司徒谨相信今年一定会是个丰收年。

只是春耕刚结束不久,吴皇即下了暗旨给边城守边大将军端木玄和新上任的冀州剌史,接到圣旨后的端木玄和李三郎第一时间来到了县衙与司徒兄妹相商。

“仲贤,皇上的旨意是要在明年开春即对突厥用兵。兵马箭戟车舆战车,如今都已准备有近七成。剩下的在一年内全部补足倒是不难,只是皇上旨意战事粮草由冀州一府提供,虽说冀州这几年未见天灾人祸,可战事一起,短时间内应付应该尚可,只怕时日一久会粮草不继!我已请冀州剌史过边城相商,仲贤可有什么好主意?”端木玄虽是对着司徒谨相问询,可却有意无意的看向司徒嫣,战事一起他虽有十足把握取胜,可仍为佳人的安危担心。心里更是很矛盾,即希望司徒嫣能为他出些主意,又不愿她涉入朝政战局太多。

皇上的暗旨司徒嫣仔细的看过,明年即要兴战,时间是有些仓促,虽说新任冀州剌史是国公府的门生。会全力支持端木玄的20万大军,可最怕就是有心无力。其实司徒谨推行的举措,冀州剌史也多有效仿。可毕竟要做到州界内所有官员上行下效,仍有些困难。

见端木玄看过来,眼神中有着担忧和愧疚就已然明了他心中所想,轻轻的摇了一下头让他不要介意,毕竟就算是没有端木玄,为了司徒谨和李三郎,司徒嫣也不可能独自离开什么都不做。

李三郎心中也在担心。“兄长,这战事一起百姓多会恐慌,单凭县衙内的这些衙役。只怕城内会有大乱!小妹和大嫂留在城中总是多有不便的!”他在为司徒嫣的安危担心,宁愿小妹回京城躲避兵灾也不愿她留在边城之中。

“三弟所虑甚是,我会趁这一年时间多招些民壮!”司徒谨也想到了这一层。老百姓的日子才见些起色,却不想皇上竟于此时兴战动兵。“嫣儿。秋收过后。你即和语儿先回京城吧?”司徒谨和李三郎想的一样,与其让小妹留在边城,不如回京更能令他们安心。

“兄长,我要留下来。不过大嫂必须回京,且不能等到秋收过后,而是夏末秋初即要出发。大嫂坐不惯长途马车,这次没我随行,为了身子着想。只怕这一走至少也要二个多月,要是秋收后再出发。入了冬都未必能回到京中,若是赶上下雪,只怕路上更加难行!”司徒嫣的语气坚定,她早已做出了决定。

“可是!?”司徒谨还想再劝,即见小妹对其摇了摇头,他明白多说无意,只好叹了口气,将话又咽了回去。

司徒嫣转头看向端木玄,“玄哥,皇上旨意中说到战事起,军中粮草由冀州剌史筹措,可有说会拨多少银两?”

“暗旨上虽未言明,可父亲的家书中略有提到,应该是白银十万两!至于战事是否会陷入焦灼之势,皇上是否会追加银两尚不得而知?”早在暗旨送达之前,凉仁公端木漓即已传来家书,对此事也是担心不已。虽说太子被圈,京中已无人能与七皇子相争,可端木玄仍担心十万两白银经由朝廷拨给兵部,再经层层官吏之手,只怕送至边城时已十去其三。这还只是因为国公府在朝中坐镇,冀州剌史又是其门生,不然只怕十去其五都有可能。

“十万两算不得多,可也不少了,玄哥可是担心这十万两,不能尽数用于战事之中?”司徒嫣虽然不喜涉朝政,可自古贪官污吏她可是没少见。

“正是!朝廷官吏向来如此,早已积弊多年,不是一朝一夕可改变的!”端木玄一脸的无奈,七皇子穆奕对此也是深恶痛绝,可当朝主政的不是皇子而是皇上,吴皇对此事虽有律法规制,却不会严惩,这才使得贪墨之风有越演越烈之势。

“军中监军可是国公府之人?”司徒嫣觉得这些银两就算只有五万两可以用,花上一年的时间经营,等到明年战起之时,至少也能补足至十万两。至于粮草自然也有了着落。只是她做这些并不想外人得知。

“不是,监军是皇上的人,不过此人为人正直,只要对战事有利之事,断不会有所阻挠!”端木玄这个大将军也不是白当的,拉拢监视一个监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那就好!”司徒嫣心里有着自己的盘算,可没有具体的操作流程,所以一时也不知要如何向端木玄解释。看了一眼司徒谨,“兄长,战起之时百姓心有恐慌在所难免,为不引起民乱暴动,县衙要多存积谷粮,介时以平市价。只要百姓仍有粮可吃,守城官兵仍有斗志,城内就乱不起来。至于各村百姓,介时兄长严令各村村正进行约束,并要求各村百姓不得走动,家中早备存粮也就是了!”

司徒谨虽也经历过兵乱,可当时自己未谋其职为荐其政,一应对策自然比不得司徒嫣这个前世身经百战的战士。

李三郎也知小妹一向独断专行惯了不是轻易即可劝得动的,“子恒兄,县衙只靠些民壮和衙役,只怕尚有不足,不如从军中选些人进县衙保护兄长和小五岂不更为妥当?”

“县衙内我自会有所安排,三哥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战起之时。我宁愿将军府内的得力之人都能留在玄哥和三哥身边,比起我们这些身处后方县城之内的人来说,玄哥和三哥身处战场之中才更为危险!”司徒嫣虽是对着李三郎说。可却朝端木玄点了一下头。

端木玄明白,司徒嫣这是打算将河阳县庄子上一早训练的人调派过来,又看了一眼站在司徒嫣身后的赤雨,心里虽不安,可却不像李三郎那般的担心。

“战事尚有一年的时间准备,如若县衙有危险,我定会派铁血卫保护嫣儿和仲贤!三弟。如若想保嫣儿万全,就决不能让突厥兵将进前一步!”看着端木玄坚定的眼神,李三郎竟然有种莫名的安心。

“是啊。虽说眼前就想这些为时尚早,可也不能不早做打算,三哥只管放心,只要是我司徒嫣在意之人。我绝不会让他伤一分毁一毫!”司徒嫣一直想不通自己是为什么会被带到这个世界的。可她有着自己的原则,只要是她在意的人,哪怕此人与天下人为敌,只要他不辜负自己,她也会护其周全。

“也好!”李三郎也觉得现在夏初还未至,想这些是有些早了。

司徒谨心里已经开始在盘算小妹刚才的建议,而端木玄于用兵之道甚为熟悉,至于粮草军屯之事自有李三郎和司徒嫣。他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几人就细节之处又商议了有近二个时辰,直讲到灯烛通明、星月高挂。公孙语几次派人来请用膳这才作罢。

数日之后,新任冀州剌史沐帆带着随从骑马进了北平县城的大将军府,“崇文见过世子!”

“行了,你我只不过几年未见你倒是客套了起来!”两人虽算不得从小一起长大,可兴趣相投,都是文武全才之人,自然惺惺相惜更为亲近些。

“子恒,我可是虚长你有近一伦你倒是不和我客气!”

“崇文,你这官当的越大竟然也学会了摆谱,你那一套在我这儿可吃不开!”两人多年未见,自然彼此熟知这些只不过是打趣之言。

“行了,玩笑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