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师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地师魂- 第5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王金山很敬重汉向阳,他看见汉向阳向他点头,蒙玉莲姐妹也望着他,他还是一饮而尽。

    蒙飞虎要回了面子拍掌叫好,白玉霜也应着鼓掌。而王金山感到一阵羞辱。

    酒场很快轮到汉向阳了,他从自家杯子中倒了半杯给王金山,高度地赞扬:“真没想到你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这么多姑娘、媳妇来学习种植技术,一没有耽误小学的正常秩序,二没有向镇里伸手要一分钱。这个农民学校办的好啊!还及时鼓舞群众种植冬小麦,办得及时啊!”

    “汉副镇长,您过奖了!先喝为敬。”王金山举杯干了。

    “看到你今天的表现,让我们想起王宝训的耕读学堂和你爷爷、父亲的耕读小学。你颇有他们的风范。真是将门出虎子啊!”汉向阳看大家不好意思地看着王金山,招呼道:“大家一起来。”说着杯里的酒干了!

    “我一定要发扬先辈的耕读办学精神。”王金山把下一步的打算向大家汇报:“下一步结合大槐树实际,办好耕读小学的基础上,创办农民耕读学堂,即现在的农民学校,主要靠周末、假期和夜晚。所授课程紧紧结合农业生产和脱贫致富,设置种植、养殖、编制、刺绣和花卉等等。”

    “王老师,你对耕读小学了解多少?”蒙飞虎狞笑着,问。

    王金山说:“早在六十年代,为贯彻执行‘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我们北方一些农村就办起一些专收不能入全日制小学就读的儿童的学校,称之为耕读小学。主要以大队、生产队为单位成立半耕半读的半日班或早、午、晚班,聘请民办教师教学。耕读小学教师工资主要形式是由生产队支付“工分”;教育部门每月补助几元学习费。他们所学习的课程是小学语文、数学等学科,每天上课二三小时;修业年限不定。这种办学方式满足了农村孩子就近入学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创办耕读中学,相当于初等、中等职业学校。”

    “谈何容易!山不是垒的,河不是尿的,牛…………皮不是吃的!王老师,不知这一切需要靠什么支撑?”

    “一靠政策的支持,二靠镇里的资金后盾,三靠耕读文化的底蕴。”王金山见大家听得入迷,便口若悬河:“耕读文化是传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耕读生活早起作为文人的一种思想,起源于隐逸,是儒家‘退则善其身’和道家‘复归返自然’的人格结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高的道德价值,意味着高尚和超脱。而先祖创立的耕读学堂,不是隐逸,而是直面当时现实,因为王家先祖和白家先祖都是普通的农民,最多是掌握点文化和农副生产技能的农民。所以说,先祖的耕读是大槐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蒙飞虎说:“你是王宝训的后裔,对先辈的感情应该理解。79年到82年,汉老支书为王宝训不止跑过多少次。”蒙飞虎看着汉向阳说。

    汉向阳说:“可惜,王宝训的问题至今没有一个公正的评判。”

    蒙飞虎反问:“六七十年代,整个龙马县批王宝训就先后批判过两次,今天何苦为一个疯疯癜癜的要饭的喊冤啊!”

    “这就是上午蒙书记要赶走学员的原因?”王金山直言不讳。

    “只有那些天真透顶的人们,才会相信什么千年乞丐耕读学堂!我看不过是一个传说罢了!”蒙飞虎将杯子往桌子上一撞,霍地站起来,容不得大家相劝离开了桌子。

    白玉霜紧跟了出去,她怕蒙飞虎报复王金山,所以尽力相劝,最后领他到自己的客房歇息。

    大家沉默起来,王金山终于说:“不管怎么说,王宝训老前辈就是不该批。据史料记载:他始终是一个靠乞讨过日子的穷人,虽然有些田产,但都是为了穷孩子读书,教他们种植。他创办了多少耕读学堂无法考究,但他的确是没敢私囊分文?年纪轻轻女人就死了,他带着孙子,一直没有续弦。朝廷授予‘马背先生’、‘平民教育家’的名号,并赏穿黄马褂,可他从来没有以此欺压乡里。穷孩子读书不但不缴学费,而且还能带回自己种的粮食回家贴补。谁讨论,谁批判,或许他们真的对老前辈不了解,而蒙家不该,因为蒙家的前辈也进过耕读学堂。”

    “王老师讲得好!”蒙雪莲称赞,而蒙玉莲含泪不语。

    “玉莲姐,你怎么啦?”蒙雪莲苦苦相问。

    王金山又要讲被汉向阳叫了出去。

    他们一边散步一边聊着未来的教育和农民的日子。当谈到农民学校的时候,王金山不解地问:“汉副镇长,不知今天为什么蒙飞虎对办民办学校不高兴?蒙玉莲也是痛苦。”

    汉向阳讲起当年“思想兵”和“路线兵”的两派斗争:

    那一年的龙马县,方圆的母亲死后不久,运动从批孔尊法扩展到重批平民教育家王宝训,矛头直逼马奔腾和王国槐。蒙玉莲的“思想兵”受县教育部门某领导的指使、阴谋策划,很快占领了大槐下的夫子庙、神母堂。不仅将塑像抬到河里,而且,一些姑娘在庙堂的墙壁上觉得好玩就乱涂乱画,甚至用刀乱刻。汉子麟听说了,非常生气,指使汉向阳去管。

    汉向阳看到一幕幕被破坏的字画,质问她破坏文化,将付出代价,总有一天接受大槐树文化的审判。

    蒙玉莲振振有词:“当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有一家穷苦人家,男人外出十几年杳无音信,家里只有婆媳二人相依为命,因为家穷媳妇割肉侍奉婆婆,王宝训却趁人家没有个男人,来筹款办学堂的动作是那么庸俗,他认这家女人做了干妈,还吃过这个女人的豆腐。还有一个故事,见人家年轻貌美,为了骗得人家的温存,出手就送了十亩地。这不是恶霸地主是什么?”

    “据说是有这么一对婆媳,媳妇为了给婆婆充饥,竟然割自身的肉喂婆婆。王宝训被感动了,才给了她十亩地。”汉向阳据理力争。

    “汉向阳,对于王宝训绝不是道听途说,而是有根有据。省里就派领导到大槐树亲自调查,得到的结论是:王宝训是一个以‘马背先生’、‘千年乞丐’为保护伞到处募捐办学,被当时反动派政府赋予特权而为整个地主阶级和反动政府服务的大地主。现在全国上下长城内外都在批判,你和汉老就别在糊涂了!”

    王金山不再说话,他说什么呢?他查过有关材料,了解过老爷爷和爷爷。他知道王宝训去私塾偷听读书声而遭到熟师的呵斥。五岁丧父,姐姐做了童养妻。六岁随母要饭,十七岁给地主做工三年,分文不得,被打得头破血流,赶出家门竟然在破庙里昏睡三天。这样一个出身穷苦的人创办学堂竟然被指责、挖苦?

    “当初,我和蒙玉莲争论到了极点。”汉向阳宽阔的额头上布满淡淡的阴云,他说当时他们争论到王宝训是否斗争的问题,蒙玉莲彻底丧失了理智。

    当时,蒙玉莲问:“他为什么不上山造反?为什么不参加革命?连鲁先生的阿q都知道革命党好,向那些欺压他的人和阶级复仇,把那些曾经压迫他的人踩在脚下。王宝训就应该把所有富人家的孩子赶出学校,因为他们的父辈曾剥夺他受教育的权利,让曾经的仆人成为主人,让他们的孩子坐在教室里。”

    “话说过来,王宝训办学而没有参加斗争,但至少他没有反对农民起义,是那个社会造成的,绝对不能由他一个人来挨棍子。一些文学家、史学家、教育家们围着王宝训的死灵魂穷追猛打。这些寻常人不懂,当然也不必去懂。”当时汉向阳拍了桌子。

    “不管办什么学,上面都不欢迎的牛鬼蛇神,你为什么要喊冤叫屈?”蒙玉莲抄起一根破桌子腿往桌子上啪啪敲着。

    四五个“思想兵”跑了进来将汉向阳围住,“给我赶出去!”蒙玉莲吆喝着,“汉向阳,你给我滚!我永远不想见到你!”见汉向阳不走,将手里的桌子腿扔出去——被冲进来的汉向明一把抓住,翻过来扔向了蒙玉莲。蒙玉莲左腿受到了重创,她躲闪不及,身边一堆木棒滚了下来。

    等汉向阳冲过来,把她从木棒下面拽出来,她的左腿鲜血直流。由于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太差,虽然经过抢救,她的左腿还是落下了终生的残疾。

    “这不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啊!”王金山感慨地说。

    “再后来,通过蒙飞龙的关系,蒙玉莲分派到卧虎镇一处村小教书。祸不单行,哪所小学由于年久失修突然倒塌了。她为了救学生,右腿又就这样,她靠双拐支撑着来到了中心校。”

    王金山的眼睛湿润了,他突然想起暑假前被人顶替去卧虎镇政府门前和县政府大院维权的事情,他的心中无比惭愧。想起来到大槐镇的日日夜夜所受的累,所受的苦,所受的委屈,和蒙玉莲这样一位靠双拐教书,还要帮着培训农民的姐姐相比,是多么渺小啊!

    “看来,蒙雪莲不可能来夫子庙。从小学到农民学校靠你金山一个人,不行啊!”汉向阳想到了白云鹤和藏大槐。

    王金山迈着沉重的步子和汉向阳回到餐厅,服务员告诉他们,蒙玉莲被蒙雪莲的马车带走了。

    王金山跑了出去,只见一辆马车渐渐消失在山庄的小路上。他对蒙家姐妹由衷的敬佩。非常感慨的说:“什么时候,我有几位这样的老师啊!”

第060章王金山左臂右膀(1)() 
大槐树镇上万亩的冬小麦播种完毕,蒙飞虎一声令下,御龙河开始修渠了。修渠的第二天,白云鹤背着行到御龙河畔,爬到渡口的大槐树最高的地方,远望西北方。在他的脑海里,那里是繁华的地北市,一幢幢大楼耸立在隐隐约约之中,神秘而壮观,热烈而沸腾。他在那里跟姜子健的民办学校当校长助理,眼看就要提干了,却碰上了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证书自上而下的清理队伍运动。他编了个理由回龙马县考核,一边帮家里秋收冬播,一边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