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吃货军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吃货军嫂- 第6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丁小甜接话:“你要是不好说,就用我带孩子来探亲,要花钱,手上紧没钱借给他的借口吧。”

    何忠灿说:“行。”

    两口子聊天,不知不觉已经聊了一个多小时,秀琳都困了,不断拿小手搓眼睛。

    丁小甜就去把孩子抱起来,放到怀里,轻轻拍着她,哄她睡觉。

    等她睡着了,下床去把她放到单人床上,给她盖上一条毛巾。

    等她重新上了双人床,刚才躺下,丈夫就伸过手臂来把她给揽过去。

    丁小甜靠在他肩膀,他的手已经伸进了她的花棉布背心里面。

    第二天是星期天,何忠灿和丁小甜睡到七点半起床,他们才刚起来,秀琳也醒了,丁小甜去给她穿上花裙子。

    何忠灿去水房打了水回来,一家人洗脸,然后刷牙,准备吃早饭。

    郑山在八点钟左右过来,拿了饭盒去给他们打饭,早饭是稀饭馒头包子咸菜。

    吃完早饭,何忠灿逗女儿玩,丁小甜把昨天换下来的衣服装进盆子里,端着去水房把衣服洗了。

    洗完衣服回来,就把衣服晾在营房前面的晾衣绳上。

    营房前面有一排树,两棵树之间系着很多条晾衣绳,营部里面的干部和士兵平时洗了衣服都是晾在这里。

    晾衣服的时候,丁小甜碰见了冯征,冯征是来收衣服的,他看见丁小甜就笑着问她:“嫂子,这么早就起来了啊?”

    “不早了。”

    “昨天晚上多谢嫂子给我们煮腊肉吃,我跟王副连长商量了,今天中午请嫂子跟何连长吃饭,本来打算收了衣服,就去跟何连长说的,现在碰到嫂子了,麻烦你跟何连长说声。”

    “今天中午恐怕不行,昨天打开水遇到钱营长的爱人,曹大姐请我跟忠灿去她家吃饭。”

    “这样啊,那晚上吧,嫂子来了,还没跟嫂子接风洗尘,倒先去吃了嫂子的饭,我们不好意思。”

    丁小甜不置可否,只是说回去跟丈夫说声,其实,她不太喜欢跟何忠灿的这些战友在一块吃饭喝酒。她觉得他们的酒喝得太厉害了,酒喝多了伤身,况且,她千里迢迢来部队探亲,还是比较喜欢多跟丈夫一个人相处,一家三口在一起过温馨的小日子。

    晾完衣服之后,丁小甜端着盆子回去,把刚才晾衣服时遇到冯征,冯征的邀请说了,她问何忠灿去吗?

    “去啊,我一会儿让郑山拿一只板鸭去食堂,让食堂做饭的兵把这鸭子蒸了,切了带着去吃。”何忠灿说。

    这样一来,她带来给丈夫的腌腊食品就只剩一块腊肉和一只腌的鸡了。

    估计这些东西,要不了两天,就全部没了吧。

    原先还想着这些东西等自己走了,丈夫一个人慢慢吃的

    她的随身空间里面还有些吃的,豆腐干、冻豆腐、牛肉、鸡蛋等等,可这些东西她不打算拿出来吃了,主要是无法跟丈夫解释这些东西是从哪儿来的。

    昨天晚上跟丈夫谈了那么久的话,她感觉到丈夫还是为公婆考虑得多些,比如说,他说等丁小甜随军之后,给他爸妈多寄钱。

    要是告诉他,自己的随身空间里面能够提供米啊菜,能够取得一定的收入,他恐怕更加觉得给他爸妈多寄钱没什么心理压力了。

    丁小甜不会觉得自己能挣钱养活自己和女儿,就不需要丈夫的钱了。

    她只是想要那一份支配夫妻收入的权利而已,再说一句大俗话,谁都不会嫌弃钱多,更何况,她离钱多还差得远呢。

    看看十一点半了,何忠灿提着一只板鸭和一只腌鸡,丁小甜牵着秀琳,一家三口出来,锁了门,他们去三营长钱立诚的家。

    钱立诚作为三营的营长,住在营区的最后面的房子里。

    房子跟民房差不多,一个小院子,有单独的厨房厕所客厅卧房。

    不过十分钟,何忠灿领着妻子和女儿就到了钱营长的房子前。

    院子是半旧的脱漆的木门,何忠灿推门进去,院子里面玩的两个男孩子看见了,就站起来朝里面喊:“爸爸,妈妈,何连长来了!”

    两个男孩子,大的十一二岁左右,小的七八岁,穿着海魂衫,蓝色的裤子,正蹲在那里打玻璃弹珠。

    喊过之后,他们继续蹲下去玩打弹珠。

    曹喜凤和钱立诚随后从屋子里出来了,在他们身后还跟着出来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娃,两口子老远看见何忠灿和丁小甜,就招呼他们快进屋坐。

    何忠灿先走过去,把手里的板鸭和腌鸡递给曹喜凤,笑道:“嫂子,这是我老婆从老家带来的土产,给你和营长带来两只,你们尝尝,味道不错。”

    曹喜凤笑盈盈地接过去,看着手里的板鸭和腌鸡,嘴巴里说:“来就来,还带什么东西,真是”

    何忠灿没接这个话,而是朝着钱立诚立正敬了军礼,声音有力:“营长好!”

    钱立诚笑着回了个军礼,接着说:“何连长不需要客气,这是周末,随便点,走,咱们进去坐。”

    “是!营长!”何忠灿铿锵道。

    他没有因为上司说你随便点,就真随便了,直到进了屋之后,脱掉军帽坐下,才没有公式化的跟钱立诚说话了。

    至于丁小甜早就跟曹喜凤聊上了。

    曹喜凤把自己小女儿小洁叫来,让她带着秀琳去玩。

    小洁听她妈的话,过来向秀琳伸出手,牵着她进屋去自己的房间玩儿她妈给她缝制的布娃娃。

进城去逛一逛() 
丁小甜跟曹喜凤一起在钱家厨房里说话;一边帮着她包饺子。

    曹喜凤和她爱人都是东北人;所以请客吃饭;包饺子算是最正经待客的饭菜。

    饺子嘛;饭菜都有了。

    今天的饺子馅是芹菜肉馅儿的;芹菜一半肉一半;馅料里面加了香油;扑面一股浓郁的香味。

    丁小甜其实会包饺子,重生之前随军那些年,周围的军嫂们可有不少是北方人;她跟她们相处久了,也会和面醒面擀面包饺子了。

    但是她在曹喜凤跟前,还是装着自己不会;让曹喜凤教自己包饺子。

    曹喜凤教她包了几个;就发现她居然已经学会了,不由得称赞她人聪明;高中生就是不同。

    丁小甜听了笑;问:“包饺子跟高中生有什么关系?”

    曹喜凤说:“我家老钱说了;文化高的人学什么都快;你看;我才教你包几个饺子;你就包得有模有样了。”

    丁小甜:“这可不一定,文化高的人不一定手巧,手巧的人不一定文化高。”

    “大妹子;你有文化;说话的水平就是高。我在老家的时候,不怎么听得进去周围的人的话,来随军后,跟50123团随军的几个军嫂唠嗑,也听不进去她们的话。就你了,跟你唠嗑,能听得进去。你说得对,我就是手巧但没文化的人。我小学都没毕业,就没念了,下地帮我爸妈干活。我家里兄弟姐妹多,就只有最小的弟弟念书,念到了高中,其他都是上了小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会做基本的算术,算得清楚账就不念了”

    曹喜凤又打开了话匣子,开始讲她东北老家的家人乡亲们,也没忘记讲她跟她家老钱是怎么认识结婚的。

    “我们是一个屯子的,有一年,快要掰苞米了,他弟弟来我家地里偷苞米,被我给揪住了。我不放他走,非让他把我家二亩地的苞米掰了才让他回去。后来他哥,也就是老钱找来了。老钱那时候还没参军,他让我放了他弟弟,他愿意代替他弟弟掰苞米我们就这么认识了,以后在屯子里碰见也说个话。再后来,老钱家找人上我家来提亲,我们家也同意了,咱们两人定了亲。再后来他参军了,三年之后提了干,回家我们才完的婚。结婚十多年,好不容易今年他升了营长,我才能带着孩子来随军。前些年,我一个人在家又要拉扯三个孩子,还要种地,把我给累的。”

    丁小甜附和道:“嫂子的确不容易,我一个人在家,带一个孩子,还没种地,都觉得累,更别说三个孩子了。”

    曹喜凤手上不停,继续飞快地包着饺子,继续说:“可是随军进了城,我也觉得不轻松呢。”

    丁小甜问:“为什么?”

    曹喜凤叹口气说:“哎,我是农村人,又没文化,进了城,两个儿子都上学,小女儿上幼儿园,我一个人在家,除了做三顿饭,打扫下家里的卫生,啥事没有。这一不干活,停下来,身上酸,浑身不舒服。老钱工作也忙,身边没个说话的人,这几个月把我给闷坏了。”

    丁小甜听了表示理解,并且安慰她:“等到工作安排下来,上班了就好了,到时候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情忙,不会觉得无聊。”

    “我没文化,也不能进学校去做老师,也不能做算算写写的工作,大概只能安排我去当售货员或者进工厂了。”

    “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到哪儿都是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虽然这样说,可我还是羡慕当老师的人。我听老钱说,你当上你们当地公社小学的代课老师了?”

    “对,教二年级的数学,才当一个月,就放暑假了。”

    “不管怎么说,总是当过了老师,我想,以后你随军,凭借这一点儿,还是容易在咱们部队或者当地的学校当上老师的。”

    “要是这样的话,当然好。”

    两个人在厨房里边包饺子边聊天,一个小时之后,饺子就包好了。

    曹喜凤在大铁锅里烧上水,跟丁小甜一起走出去收拾桌子,摆放碗筷。

    她又炸了一盘花生米,切了两根黄瓜,两张豆腐皮,端了一碗黄豆酱上桌,拎了一瓶子酒去,叫丈夫和何忠灿上桌先喝着。

    钱立诚和何忠灿到桌边坐下,用小酒杯倒酒喝。

    丁小甜去把女儿秀琳抱出来,带去洗手。

    曹喜凤也叫自己的两个儿子还有一个女儿去洗手上桌吃饭。

    不一会儿饺子上桌了,两大盘子,曹喜凤说:“可劲儿造,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