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吃货军嫂》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七零吃货军嫂- 第11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县委招待所的大食堂可以容纳数百人,这次比赛,评委们坐在第一排,他们的座位离大食堂里面的厨房很近,不过一米五左右。

    当厨师们在里面比赛做菜的时候,他们可以看清楚里面的厨师是怎么操作的。

    在评委们身后坐着两百多人,他们都是从参赛单位来的凭借着单位发的票,进入县委招待所食堂来观赛的人。

    而在招待所食堂两边,摆着一些桌子,每个桌子上都有个竖起来,上面用毛笔写了参赛单位名字的巴掌大的木牌子。

    桌子后面坐着这次来参加厨艺比赛的各单位食堂和集体饭店的厨师们。

    丁小甜跟在曹飞霞和方远身后坐到了一张摆着“红星饭店”木牌的桌子后。

    来参赛的厨师团队和评委观众们陆续进场,大约九点左右,这次主办单位的领导,县委招待所的所长盛琨在简单致辞,欢迎来比赛的厨师,各单位的领导和评委们之后,就让各厨师团队的主厨上去抽签排序。

    曹飞霞上前去,跟其它九个主厨一起从一个只能让一只手伸进去的纸箱子里摸号。

    她摸到了九号。

    摸了号的主厨们去登记了号数和单位,还有这次参赛做的菜肴的名字,就返回各自原先的座位。

    盛琨念了各单位比赛的序号,又宣布了这次比赛的规则。

    很简单,各单位的主厨们按照手里摸着的序号一次进入招待所食堂后厨,用主办方提供的各种鱼来做出他们登记要做的菜肴。

    说了比赛规则之后,这次比赛的重量级嘉宾出现了,他就是宜南县的县委书记赵国诚。

    赵国诚在主席台上发言,欢迎各单位厨师,比赛评委,又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之后,就宣布比赛开始。

    丁小甜看到第一个进县委招待所食堂后厨做菜的是红安旅馆食堂的厨师们。

    他们做的是水煮鱼,麻辣鱼,酸菜鱼。

    这三道菜,可以说是宜南这边各个饭店和食堂最常做的以鱼为食材的菜肴。

    另外,也是老百姓们家常最喜欢做的三道鱼类菜肴。

    厨师们进入厨房去,在县委招待所食堂厨房的鱼池里捞了两条一斤左右的草鱼,一条一斤半左右的花鲢鱼。

    然后他们手法娴熟的杀鱼片鱼,切葱切蒜切酸菜干辣椒

    曹飞霞和方远看到红安旅馆食堂的厨师们做这三道鱼类菜肴,简直是兴致缺缺。

    因为他们在平常的工作中,每天做这些菜没有十道也有八道。

    只有丁小甜认真地看着他们处理鱼和配菜配料,看他们如何做出这三道常见的鱼类菜肴。

    她还没有看见过专业的厨师做这三道菜,态度和曹飞霞方远自然不同。

    丁小甜发现专业厨师做这道菜和普通的老百姓们做这些菜,手法上还是有不同。

    他们片鱼的刀功,做鱼的时候控制火候,这些都比老百姓们强。尤其是各个单位食堂的老油,各有不同,做出来的鱼类菜肴,就算是配菜和配料完全一样,味道也会不同,可以分下高下来。

    这次宜南县委招待所食堂主办的厨艺比赛,之所以没有给厨师们提供配菜和配料,就是考虑到各单位食堂的老油不同,能够代表本单位的特色,为了体现这是代表单位的厨师比赛,因此让各个厨师团队自带。

    曹飞霞也带了一大瓶子红星饭店的老油来,一会好给自己做的烤鱼用,使得麻辣烤鱼的味道更佳。

    红安旅馆食堂的厨师们花了半个小时左右,做的三道鱼类菜肴就出锅了。

    三个人各自端着一道菜从厨房出来,把这三道菜放到评委面前的桌上。

    十位评委坐在一张圆桌子旁,三道菜上桌,他们手拿筷子夹鱼和菜吃,然后在手上的本子上写上自己对这些菜的评分。

    打完分之后,会有工作人员过来,核实统计评委们的打分,再把记录的比赛分数拿去给招待所的所长盛琨。

    盛琨会把每位评委给菜肴的打分还有总分念出来。

    抽签序号为第一的红安旅馆食堂的厨师们,凭借着他们做的水煮鱼,麻辣鱼,酸菜鱼,一共获得了二百六十三分的成绩。

    平均到每个评委,分数是二十六点三分,每道菜的平均分大概是八点七分左右。

    应该说这个分数还是说明这三道菜得到了评委们的认可。

    但他们是第一个出场的厨师团队,这个分数没有跟其他单位厨师获得的分数比较,就说不上好坏。

    红安旅馆食堂的厨师做完三道菜,评委打完分,盛琨宣布了分数之后。

    曹飞霞就低声对方远和丁小甜说:“看来我们要在下午才能比赛了,你们看红安旅馆食堂的厨师们完成比赛用了三十分钟,其他食堂或者是饭店的厨师们做完三道菜大概也要这个时间”

    丁小甜闻言一算,可不是,上午到十二点,每个单位的厨师团队用掉三十分钟左右,评委评分,盛琨宣布分数,再花掉一些时间。估计上午只能有五个厨师团队完成比赛,红星饭店抽的签是第九,也就是倒第二个,肯定是要在下午才轮到三人上场。

    等待比赛开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曹飞霞和方远觉得很无聊。

    至少在他们看来,上午十二点之前完成比赛的排序一到五,代表各单位食堂饭店来比赛的厨师团队做的菜都是很常见的宜南本地菜,口味以麻辣为主。就算是有一两个厨师团队做了鱼头豆腐汤,鲫鱼汤,这些汤中规中矩,获得评委们的分数也是不高不低。

    这正印证了丁小甜之前的猜测,就算是把宜南本地传统的鱼类菜肴做到极致,也不容易获得见多识广的评委们的高分。

    更何况宜南本地各单位食堂和集体饭店的厨师们做传统鱼类菜肴的手艺,水平都差不多,要脱颖而出非常困难。

    到中午十二点,代表五个单位的厨师团队完成了比赛,最高厨师团队得分二百七十八分,最低二百六十一分,差距并不大。

    到中午十二点,盛琨宣布本次厨艺比赛的上半场比赛结束,大家先休息吃饭,下午两点,进行下半场比赛,由抽签序号六到十号的厨师团队进行比赛。

    丁小甜没跟曹飞霞和方远一起吃饭,而是去了观众席,找到丈夫女儿公婆,跟他们一起去吃招待所食堂提供的午餐。

去宜南参赛(4)() 
一家人找到一张餐桌坐下;等着县委招待所食堂的服务员们上菜。

    等菜的工夫;何家人对于今天上午看的厨师比赛各自发表观感。

    何忠灿笑着说:“以前去食堂或者饭馆吃饭;服务员们端菜出来;我拿起筷子就吃;也没什么特殊的感觉。但今天看到厨师们在后厨里手法娴熟的做菜;然后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来;真得觉得他们是值得尊敬的劳动者。跟在工厂工作的工人,在田里劳动的农民一样,是祖国建设不可缺少的一分子。”

    丁小年甜听他这样说;想笑又忍住了。

    当着公婆,她不想说他这是在跟连队里的士兵们说话吗?

    谈话内容太正经,太高大上了。

    不过;在这个年代;何忠灿这样说话真得很正常,因为大家都这样说;并没有觉得什么不妥当。

    只有作为重生者的丁小甜感觉不同。

    周素芬和何家柱两口子的谈话焦点不在厨师们做的菜上头;他们对于能看见县委书记赵国诚;感觉幸运又激动。

    一人说赵国诚看起来很年轻;哪有四十岁;顶多三十出头。

    一人说赵国诚虽然是宜南最大的官;但是发言的时候一点官架子也没有,就像是在讲台上讲课的老师。

    丁小甜便插话说:“当初赵书记在光荣小学不光是当过校长,他还教过书呢;所以你们才有这种感觉;这很正常。”

    正说着话呢,曹飞霞和方远过来了,两人说他们要跟丁小甜的家人一起吃饭,人多吃饭香一些。

    何忠灿忙站起来热情地招呼两人入座。

    丁小甜则是向何家人介绍两人,又向两人介绍自己的丈夫公婆女儿。

    曹飞霞和方远有礼貌地跟大人小孩们握手。

    服务员上菜了,众人坐下边吃边聊。

    何家人比较感兴趣,曹飞霞和方远作为职业厨师,对吃饭还有兴趣吗,毕竟天天做菜。

    曹飞霞笑着回答:“我们只对做菜有兴趣,吃嘛,说实话,真得兴趣不大。所以,我们才要跟你们一起吃饭啊,我们看着你们吃得香,于是也有兴趣吃点儿了。”

    何忠灿听了就问:“如果厨师们都对吃没什么兴趣,那么为什么有些厨师很胖呢,据我观察,瘦的厨师比较少,至少他们都是比较壮的。当然这是男厨师,女厨师由于数量少,我很少看见,不敢妄言。”

    曹飞霞和方远两人,曹飞霞比较瘦,方远虽然说不上胖,但却比较壮。

    对何忠灿的问话,方远的解释是,厨师这个职业平时炒菜油烟大,就算那些厨师不能吃,可是吸入的油较多,厨师们就胖了。还有就是厨师是一个需要体力的职业,切菜炒菜,都要体力,长年累月下来,一些厨师就练得比较壮了。

    何忠灿听完了哈哈笑,认为方远说的有理。

    他一边笑,一边拿眼睛瞟旁边坐着的老婆。

    丁小甜秒懂他的意思。

    就是说,如果自己去当厨师的话,可是很累的,还会因为吸入油烟的关系而变胖。

    对于这一点,丁小甜当然懂,然而,她觉得自己是从农村出来的。

    这么多年她干农活,养鸡养猪种菜,哪样不需要体力,不辛苦。

    她能吃苦,不怕吃苦,做厨师比起种地,她不相信,自己应付不了。

    不过,对于吸入油烟会导致发胖,丁小甜还是比较介意的。

    但她自己心里有计划,那就是如果当不上光荣小学的老师,要做厨师的话,时间也不会久。

    毕竟现在已经是七四年,再过三年就要恢复高考了。

    上辈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