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 第5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全。在杂草3~5叶期喷施。用量:12。8%高效吡氟乙禾灵35~50毫升/667米2

    。杀灭芦苇应加大药量,用到60~90毫升/667米2

    。

    (4)精口恶唑禾草灵(威霸) 精口恶唑禾草灵属芳氧苯氧乙酸类传导型茎叶处理剂。杀灭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在杂草2~4叶时茎叶喷雾。用量:6。9%精口恶唑禾草灵乳油50~60毫升/667米2

    。

    (5)烯草酮(收乐通) 烯草酮属环己烯酮类内吸传导型苗后选择性茎叶处理剂,可杀灭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用量:12%烯草酮乳油35~40毫升/667米2

    ,若草龄较大可用60~80毫升/667米2

    。

    (6)砜嘧磺隆(宝成) 砜嘧磺隆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具内吸传导作用,可做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和苗后杀灭杂草使用,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部分阔叶草及多年生莎草都有防效。茎叶处理时在禾本科杂草2~4个叶前喷药,阔叶草在5厘米高之前效果好。用量:每667米2

    25%砜嘧磺隆干悬浮剂5~6克,加水26~30升,在无风天进行田间喷雾。配药时先配成母液再加入喷药罐,同时加入0。2%的表面活性剂,最好是中性洗衣粉或洗涤剂。据报道,油菜和亚麻对宝成敏感,所以施用过砜嘧磺隆的地块翌年不种油菜或亚麻。另外,据观察,在天气炎热时施用砜嘧磺隆马铃薯叶片会出现如花叶病似的斑驳,几天后才能恢复。

    近年国内农药生产厂家根据农民的需求,试配了许多复合型除草剂,禾阔兼治,如顶秧、薯来宝等,马铃薯种植者都可以通过试用后,确实高效安全的就可以大面积使用。

    4。长残留除草剂对后茬马铃薯的影响

    马铃薯对除草剂比较敏感,上茬施用除草剂,往往因长残留对下茬马铃薯产生影响,因中毒使植株萎缩,造成严重减产,所以马铃薯种植者在选地时必须了解清楚上茬是否施过除草剂,用的什么除草剂,对下茬马铃薯是否有危害,再做决定。用作倒茬的土地,种植其他作物,使用除草剂时,也一定控制不用对下茬马铃薯有危害的除草剂。

    都有哪些除草剂对马铃薯下茬有碍生长,其安全隔离时间是多少? 据王亚洲研究结果,列在表9中,供读者参考。

    表9 施用除草剂下茬种植马铃薯安全隔离期表

    skbshge

(一)不分用途地混合贮藏() 
一些农户仍按过去的习惯,一家只有1个窖,食用薯、商品薯、种薯、加工薯等几种用途的块茎,或几个不同品种的马铃薯,都贮藏在这一个窖内。这不仅造成品种的混杂和病害的传播,影响种性,同时对食用薯品质和加工薯价值的保持也不利,因而直接影响农户的经济效益。在贮藏过程中,只有满足不同用途块茎对贮藏条件的不同要求,才能达到贮藏的预期目的。

    skbshge

(二)不能保证块茎入窖质量() 
所说的入窖质量,就是要求入窖块茎个体完整,薯皮干燥、无腐烂及其他杂质等。可是秋收入窖时,农户图省事,不愿多用工,不经晾晒和挑选,使泥土与块茎混合,并将潮湿淋雨的薯块和冻、病、伤、烂的薯块一起入窖。入窖时将马铃薯从窖口向窖内倾倒,把薯摔伤,或人在薯堆上踩踏,造成薯块受伤等,严重影响了入窖质量。泥土多会造成湿度大,通气不畅,同时还带入各种病菌;特别是镰刀菌干腐病病菌,它是马铃薯贮藏的主要病害。病、烂薯块入窖,直接把大量病菌接种在薯堆内,成为窖内发病的菌源;伤薯易于使真菌和细菌侵入,会导致病害的扩大蔓延;湿度大不仅能满足病菌繁殖传染条件,促进病害发展,同时也易于造成块茎早期发芽,影响质量。

    skbshge

(三)贮藏管理不当() 
许多农户有“自然管理”的习惯,即天冷封窖后,在贮藏期间不检查,不调整温度和湿度,不通风换气,以至在春季开窖时出现冻窖、烂窖、伤热、发芽和黑心等现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的只注意保温怕冻,一冬都不通气,薯块呼吸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得不到排除,使薯块的正常呼吸受到阻碍,芽子被窒息,以至影响出苗。甚至春季开窖后,也不通风换气,人就进入窖内,造成入窖人窒息的事故。

    现代化和半现代化(土洋结合的)薯窖贮藏者,由于对马铃薯贮藏条件的要求了解不足,所以,入窖库存量太大,垛太高、垛得太紧通气空隙少而小,特别是对温、湿度掌握得不好,为贮藏病害发病创造了条件;春季窖温过高,使种薯出芽过早等,因而降低了贮藏质量。

    skbshge

(四)贮藏窖建造不科学() 
有的选址不当,在地下水位高处建窖,造成窖内湿度大,甚至出水;或薯窖背阴,正对风口,容易出现冻窖。有的窖建造得太浅,顶部覆土薄,薯堆上部接近冻层,也易造成冻窖。还有的没有通风孔道,或通风孔道设置得不合理,因而无法调节窖内温、湿度,更无法通进新鲜空气,以至使所贮薯块受损害。

    skbshge

(一)搞好田间管理,提高块茎耐贮能力() 
块茎入窖质量的高低,关系到马铃薯能否贮藏成功,而块茎耐贮能力的强弱,又对入窖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块茎的耐贮能力,与种植管理密不可分,所以要保证贮藏质量,首先就要从夏秋田间管理抓起。可谓“贮藏病害田间防”。

    1。搞好田间病害防治

    据研究成果,马铃薯贮藏病害在北方一季作区有15种,大部分都是生长季节,在田间发生,又由块茎带入窖内的。所以,入窖块茎的病斑和烂薯是贮藏的最大隐患,而病薯和烂薯都来自田间。搞好夏季田间病害的防治,是减少块茎病斑和烂块的最有效办法。如果能及时认真有效地进行田间马铃薯病害的药剂防治,就可以大大降低病害感染率,入窖时就比较容易挑除病、烂薯,从而保证入窖马铃薯的质量。

    据国外资料介绍,在新薯长到手指头大小时,在田间喷1次甲霜灵锰锌,两周后再喷一次,对防止块茎烂窖的效果非常好。在杀秧前5天,种薯田,每667米2

    用金力士9毫升+鸽哈60毫升进行田间喷施;商品薯田,每667米2

    用金纳海80克+鸽哈80毫升进行田间植株喷施。可有效杀灭疫病和干腐病在植株上的菌源,可降低病菌对地下块茎和贮藏期块茎的侵染,减少贮藏期烂薯。种薯田在杀秧后收获前,还要向田间地表喷施金纳海100毫升+鸽哈100毫升,进行土壤消毒,杀灭真菌、细菌,防止薯块伤口被侵染。也可以用可杀得、科博、泉程等铜制剂,效果也很好。

    2。不过多施用氮肥

    近年来,一些农民乐于在马铃薯田里多施氮肥,而且用量越来越大,结果使茎叶疯长倒伏,影响光合作用,虽然薯块膨大速度快,但干物质积累少,皮嫩肉嫩,不耐贮藏。为解决这个问题,应大力推行施用氮、磷、钾配比复合肥料或马铃薯专用化肥,使茎叶生长与块茎生长相协调,增加干物质积累,增强耐贮能力。

    3。提前杀秧促进薯皮老化

    薯皮老化程度是决定薯块是否耐贮的重要条件。薯皮嫩,则容易破皮,出现伤口,使病菌极易侵入,温湿度一旦适宜就会迅速引起腐烂,并扩大蔓延。所以,必须采取措施,使收获的块茎表皮老化,以增加它的保护和抗伤害能力。具体做法是在收获前10~15天,用木辊子或旧轮胎制成的轧秧器把秧子轧倒,使秧子受到创伤,这样营养能尽快输入块茎,加快薯皮木栓化速度;或用打秧机进行机械杀秧;或进行人工割秧;还可用灭生性除草剂进行药剂杀秧,如百草枯、立收谷、硫酸铜等进行植株喷施,把薯秧杀死,可起到同样作用。另外,就是适当晚收,即当薯秧被霜冻致死后,不要马上收获,过10天左右,等薯皮老化后再进行收获。这些科学的措施,对保证块茎入窖质量都有很大的作用。

    skbshge

(二)入窖前进行薯窖清理和清毒() 
使用过的薯窖,避免不了要残存些薯块带来的土壤,残、烂、废薯等,这些东西上都会附着某种真菌或细菌,接触过薯块的墙壁、通风管道、通风沟、垫板等也会黏附着病原菌,使用过的上垛工具,如筐、篓、箱、杈子等或上垛机、输送带、运输斗车等都直接接触过上年存贮的薯块,肯定会受到污染,如果不经处理就使用,肯定会成为下次存贮块茎的菌源,所以必须认真进行清理和消毒灭菌。

    首先是把薯窖地表的土和一些残存的杂物清理出窖外,窖内不留死角。同时,要运进新从山上或河滩取来的沙土,均匀铺垫到地面上。然后是对墙壁等全方位的消毒。可以使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墙壁、地面、通风道喷雾消毒。也可以用百菌清烟剂熏蒸消毒,施药后密闭36小时以上,然后通风,也可用硫磺或甲醛溶液熏蒸。

    skbshge

(三)不同用途的块茎要分窖贮藏() 
分窖贮藏,便于按不同用途进行相应的管理。要分品种、分级别、分用途单窖(室)贮藏。必须据此修建贮藏窖,或采用窑洞窖多建贮藏室。特别是以种薯生产为主的农户更应如此。这除了可以保证自己用种的级别和纯度外,对其他用户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它对于保持信誉,稳定市场,具有积极的作用。

    第一,种薯贮藏必须“一窖一品(种)一级”,真正做到没有机械混杂,确保品种纯度和级别一致。同时,要注意贮藏的温度和湿度,使种薯既不受冻又不会提前发芽,并维持着微弱的呼吸。如果温度超过5℃,湿度超过95%,就容易出现伤热和发芽等问题,以至影响种薯的质量和播种出苗。但温度过低也不行,如果温度长时间在0℃左右,这虽然不至于产生冻害,但可形成低温冷害,重的播种后造成芽块腐烂,轻的会导致芽子生长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