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的复兴- 第42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惜,大家商量来商量去,还是没有形成定案:世家大多精通易经,讲究的是用九而不是被九用。所以一般他们不喜欢直接站到前台。他们更喜欢借用外力。但是现在这会儿的外力?东吴弱得不像话,异族被季汉管制得服服帖帖,经过一年免税后,关东的泥腿子们也缓了一口气,不愿意跟着造反

    哎,早知今日,当初就该倾尽全力的支持司马家打到底啊!

    都怪那关子丰,用各种商业利益迷惑我们。现在居然要斩我们的根!

    就在这种悔恨不安的情绪里,时间来到了275年的四月初一。这一天,长安的皇宫宫门大开,刘谌、关彝终于正式的接见关东这四十多家顶级世家的家主了。

    辰时入宫,在皇宫的一间面积极大的偏殿里坐好。早有宦官们端上来一碗碗红糖醪糟汤圆,喝下之后,只觉得全身舒畅。

    宦官们收拾干净案几后,又有十来个年轻的郎官们,各自抱着几卷书册走入会场,开始分门别类的分发。

    能够坐上顶级世家的家主位置,成为以前晋国政治生态链上最顶端的存在。那当然不会是什么弱智。所以家主们在拿到郎官分发的书册后,都迅速的感受到了这些书册的异常。

    首先,这不是竹简,也不是帛书,而是一张张白纸用线装订成册。这可以说在根本上改变了书籍的样式。

    翻开书册,一股墨香扑面而来的同时,更吸引阅览者的,乃是这些纸张上的字,都一般大彼此间隔的顺序也是一模一样。

    有心人迅速的在书中翻找到了几个相同的字,仔细对比后惊讶的发现:这几个字完全是相同的!就好像是用同一个印章给印制上去的。

    莫非

    “哈哈哈哈”腰间玉佩响动,伴随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却是刘谌领头,关彝、简单、裴秀、樊建等总理,一起进入了会场。

    “我等拜见陛下,拜见大司马,拜见诸位总理。”

    “诸位免礼,来得稍稍晚了一点,还请见谅。”

    “不敢,陛下忧心国事,我等之福。”

    简单的寒暄结束,宾主坐定后刘谌开口道:“朕这个人呢,说话一向喜欢直来直去,所以各种遮掩就不必了。今日请大家来的原因,其实大家都清楚。我大汉从在益州奠基的那一天开始,就始终坚持着两汉的各种制度。这些制度里,有些是好的,有些是不好的。但是不管好与不好,这里很多制度,和魏晋的制度比起来,都不是让在座的诸位满意。所以今天请大家来,我们开诚布公的好好谈一谈。看看以后大汉怎么和诸君相处,才能既让朕满意,也让诸君满意。”

    这?这哪里是一个皇帝该说的话?怎么感觉是一个市侩的商人在讨价还价前造势呢?那好吧,既然要讨价还价,先开口出价的人一定吃亏,那我们都不说话好了。

    看着会场陷入沉默,刘谌对着关彝微微一点头,关彝站起身来:“诸位,先跟大家介绍一下你们手里的这本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总之呢,这就是印刷术之功。有了经过我大汉改良后的白纸,穷十数年研发出来的优质油墨,再加上这印刷术。只要有足够的资金、物资、人力支持,单纯在理论上,我们可以在十年之内,让全天下所有的人,人手一书!”

    “这?这大司马所言当真?”

    “呵呵呵,这位是诸葛子思先生吧?陛下就在这里坐着呢,关某这么敢欺君?”

    “这,这可怎么得了?啊不!陛下,大司马,这是天大的善事啊!如此,圣人教化苍生的宏愿,已然看到了实现的希望!在下谨为陛下贺!为大汉贺!”

    诸葛绪这一带头,会场里的其他家主们也纷纷起身向刘谌歌功颂德。

    呵呵呵,你们这些家伙,这会儿脸上笑呵呵,心里肯定在!造纸术蔡侯改良了那么多年了,你们何尝用力的推行过?反而是各种阻碍。不就是想垄断知识,让寒门士子没有出人头地的希望吗?现在这印刷术和再次改良的造纸术拿出来之后,你们对知识的垄断彻底完蛋了。这心里现在不知道多么恐慌并且恶毒的在诅咒我们呢!

    7        

第五一三章 碾压的快感(四)() 
看着下面面如土色,浑身战栗的世家族长们。关彝似乎觉得刺激得还不够。

    “需要告知各位的是,你们手里的这本册子,一共三十八张纸,除去封面、封底之外,一共七十二页。上面一共印刷了一万四千八百余字。其成本嘛,呃,这一批次印得太少,所以成本稍微贵了一些。大约每本值二十钱。”

    什么!才二十钱?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得益于土豆的全面推广,现在的华夏百姓,只要自己不是太懒。地方官或者朝廷不要拿走得太多,一般求个温饱还是问题不大的。这就导致最近这些年来,粮价始终稳定在一百钱一石的价格上。所以二十钱一本书的话,也就是一个成年人五六天的口粮钱:普通家庭稍微挤一挤这钱就出来了!

    而且这书的价格还可以再降!而且这书居然承载了一万四千多个字?!

    你要知道的是,儒家经典论语也不过就一万一千多字。两汉期间字数最多的书乃是淮南子,也不过就十三万多字而已。

    也就是说,只要改良造纸术和印刷术全面推开,知识的传播将变得极为迅速!到时候,或许普通的泥腿子们要学富五车也不是什么难事了!

    在两汉三国这个时代,知识的传播有多难,有个故事或许可以拿来做下参考。

    东汉中期,会稽人王充写就论衡这一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巨著。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中原的士子只是听到书名和只言片语却无法全文阅读。

    一直到一百多年后,徐州东海人王朗出任会稽太守,之后由于孙策进军江东而回到北方。王朗回到北方后,与早年的友人论学。友人发现他的学问猛增。当时就有人猜测:王朗在会稽期间,不是见到了了不起的人就是读到了了不起的书。结果一问,果然,他在会稽读到了论衡全本。由此学问大增。

    所以说,在这个时代,知识的传播实在是太艰难了。由此造成了国家统治者一方面恨世家恨得牙痒痒,但另一方面却又不得不依赖世家。

    若是知识的传播变得快捷、廉价呢?那么,世家垄断仕途的文化基础就会崩塌掉!

    所以,这薄薄的一本书,给这些顶级世家家主们带来的冲击是极其巨大的。

    “说到这里,本官不妨说点题外话。以前大汉的益雍凉三州,经过我们多年的努力,勉强在除了五原郡之外的其他三十九郡都设立了蒙学。如今,关东八州已经与益雍凉三州同属大汉。那么,我们也准备在关东八州各郡设立蒙学。只是这师资到底还是不足,所以这蒙学的设立,无法一下子全国铺开,只能一州一州的来。今年,归元四年的目标,是要先把新成立的雍州东半部分各郡,以及并州、豫州设立蒙学。明年,再扩大到冀州、幽州、青州和平州。”

    书籍变得廉价而且生产速度极快了,负责给底层阶级孩子开蒙的蒙学逐渐的扩展开来。虽说一个郡一所蒙学能够覆盖的面极小,但这毕竟把世家对知识的垄断砸开了一个大口子。都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呢,何况是这么一个大口子?

    时代,真的变了。这是所有与会家主的共同认识。

    而有部分优秀的家主更想到的是,竞争,来自各个阶层的竞争,又将重现了。本家想要持续辉煌,必须得跟着做出改变。否则等待他们的,就是破灭!

    “诸位,本官刚才讲了这么多,其实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本官大致能够猜到一二。怕不是在想着回去怎么串联造反吧?”

    “啊?!大司马说笑了,大汉将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我们岂敢有如此大逆不道的想法?”

    “是啊,大司马和陛下推出这印刷术,使得圣人的言论可以迅速的教化天下,这是何等的大事。我们高兴、欢喜还来不及呢。”

    “嗯,不管你们怎么想,本官就跟你们讲两句话:其一,所谓户枢不蠹流水不腐。一人、一家、一国,都要不断的运动、改变,以及引入竞争才能长期存在。这九品中正制经司马仲达改革不过三十余年,你们看看你们的子弟,比你们如何?其二,这家族的血缘亲疏,四世同堂就差不多是极限了,接下来就该是五世而斩!所以,一人、一家、一国,其运势都会有所起伏。长盛不衰的国家没有,终身顺畅的人也没有。这教育一旦推广开来,诸位家族短期内肯定会因为竞争者的众多而利益受损。但是从长远来看,对诸位的家族能够长久的存续下去,是极有好处的。

    当然!总有一些蠢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看不到长远的东西。这样的人,陛下也好,本官也罢,都是救不了的。所以,如果在座诸位真的有对教育的推广、文教的大兴而心怀不满的。回去之后,尽管起事造反,本官会让你们看看,我大汉的军队来得有多快!”

    看着满脸不爽,但是迫于形势又不得不强颜欢笑的这群家伙,关彝根本没有任何怜悯或者节制:“一般来说啊,各位就算对我大汉不满,也绝对不会亲自下场的。所以,自古以来,世家若是对朝廷不满,往往是支持某一群贼寇起事,然后看这群贼寇的成败如何。嗯,这个确实是个好办法。所以呢,本官跟你们讲清楚,从今年开始,哪里有了大规模的贼寇,朝廷当然是要快速派兵绞杀。但是,我大汉的士兵若是把附近的某位先生的庄园给剿了,本官不认为他们做得有错!”

    “啊?大司马,此话真的有欠妥当!”

    “就是,大司马您这话说的,太,太过。”

    “呵呵呵,诸位,大司马刚才说的,就是朕的意思。嗯,还请稍安勿躁。请大家听大司马把话讲完。”

    “臣多谢陛下。”朝着刘谌拱手后,关彝转过身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