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的复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蜀汉的复兴- 第35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作为遗传了张三爷粗中有细优点的张遵,为了完成关彝的命令,尽可能把声势搞大一点,还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三万人的战兵且不去说他,趁着此时季汉的其他两路军队还没有发动,整个民夫还显得很充沛的时候。张遵直接找简单要了三万民夫:最近部队刚完成局部换装,有不少原有的铠甲换了下来暂时没有处置。于是张遵便把旧装备给其中的两万民夫穿戴起来:我不是三万人啊,是五万!

    “报~~启禀都督。蜀贼动了,据我等观察,此次从华阴出来的蜀贼,大约五万战兵,一万民夫。前锋旗号是‘前将军张’,后面本队的旗号是‘大司马关’”。

    潼关华阴,相隔实在太近了,张遵的部队这边出发,不到半天,潼关关城里的马隆就接到了非常详尽的报告。

    “五万?关张?哼~~~”听完报告,马隆冷冷的嗤笑了一声:“传令,甲队登城,乙丙队出营士兵归队。”

    “诺!”

    马隆这三年久镇潼关,对整个关卡的方方面面都已经很熟悉了。他麾下的三万人,分成了甲乙丙三队,每十日一轮,一队值守,一队训练,一队休假。休假的那队每次休假的时候可以有部分士兵出营娱乐——虽说因为关税极重导致商贸不兴,但这里到底是交通要道,加之又有这么大一个重兵集团,所以潼关城内,各种服务产业是非常兴盛的。

    如此做,很好的维持了士气,也使得这支部队从三年前的听马将军的话作战变成了为马将军作战。

    “都督,蜀贼出兵,要不要报知陛下?”

    “呵呵,参军啊,报是肯定要报的,但总不能敌人都没来到城墙下就慌慌张张的报告吧?来,你我一起去西侧城墙观看张令行那莽夫的行伍。”

    “善。”

    马隆现在的参军是王韬,这是一位曾经跟随陈泰在关中与姜维对抗的老将,他驻守潼关的时间比马隆要早得多。但是三年下来,他也非常服气的承认,和马隆比起来,他真的不适合做主将——因为,他始终没有大事来临时的静气。

    两人登上潼关最西侧的城头后举目远眺,约莫大半个时辰后,季汉的前锋部队就已经出现在了两人的视线里。

    过了大约一刻钟的样子,旌旗招展中,张遵的大旗也出现了。然后,季汉的士兵们开始在距离潼关城墙约莫三里开外的地方挖掘壕沟、扎营。

    “嗯,蜀贼现在的兵制好像又有进步啊,到了一个地方之后居然先挖掘壕沟,然后直接用壕沟里的泥土构筑寨墙,不错,这倒是个好办法。如此,可以最大距离的底近敌方。”

    “都督,现在不是称赞敌人的时候。敌军正在安营,我们要不要趁机冲杀一番?”

    “哈哈哈,不必。我们冲不出去,敌人也打不进来。就这样吧。”

    马隆说这话倒不是无的放矢,潼关这个地方,卡在秦岭和黄河的交界处:高耸的秦岭紧邻黄河,山河之间的平地,宽的地方十几米,最窄的地方不足十米。这样的地方,大规模的部队根本就摆不开——曹操当年选择在这里修筑潼关防备关西之敌。这眼光真不愧一代兵法大家。(黄河含沙量到底太多,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沉积,山河之间的平地面积越来越大。潼关的关卡位置也不得不往着北方转移。当然,这是后话了。)

    因此,马隆并没有把张遵的这支部队放在眼里:管你是几万人,就这么狭窄的地方,你怎么展开呢?部队展不开,你如何发挥兵力优势呢?兵力优势都没有,你如何攻城呢?我这里可是整整四道城墙,其中三道城墙都是防备西边的敌人啊。

    唯一让马隆感到遗憾的是:这蜀贼发动东征的时间点太早了:这才五月啊。正是冬小麦即将成熟但又未能成熟的时候。这个时候季汉进军,不管是不是佯攻,晋国都必须开始全国动员。如此一来,这一季的收获,肯定是受损极大。

    十一日,张遵全军抵达潼关城下。十三日,数十台投石机一字排开,开始了投射攻击。

    这样的攻击对于潼关来说并不算什么事:潼关城头上的投石机也不少,而且由于高度优势,其射程比季汉的要远一些。所以,一番交战下来,汉军的损失比晋军要略高一些。

    但也仅此而已了,汉军虽然不断的小损,但仍然不断的进行攻击。在这样的情况下,马隆必须要向洛阳报告了。

    “臣马隆顿首陛下,五月十一,蜀贼兵临潼关城下,十三日,蜀贼始攻城。经查,此路蜀贼酋首乃伪前将军张令行,行伍中虽有伪大司马关子丰旗号,但不能确定其是否在此。蜀贼兵力约莫三万至五万,双方接战两日,彼此战损极小。以臣微末愚见,此地乃是佯攻也。陛下可无虑。唯并州方向,实乃战略要地,敌之主力至今未见,还望吾皇责令有司加紧打探,早做防备!”

第四一七章 兵发蒲坂津() 
?    马隆的奏报送到洛阳的时候,有些不巧。因为此时的洛阳正在举行国葬。

    九十三岁的司马孚在这一年的五月薨了。

    不管这位长辈生前始终在人前坚称是魏臣给了司马家多少难堪。但他去世前毕竟是司马家年龄最大、辈分最高的长辈,所以,在号称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晋来说。这位老爷子的身后事必须极尽哀荣。

    马隆的奏报说实话,是把晋国君臣都从繁琐而无谓的丧礼中解救了出来。

    “众卿,孝兴的奏报都看了吧?都说说,该如何应对?”

    哎,今年的秋收还没有开始啊。在心里暗暗叹了一口气后,裴秀出列:“陛下,看来蜀贼是有意自损八百也要伤我一千了。这个时候发兵,两国今年的秋收都会受到很大影响。不过,既然蜀贼这个时候来了,我们也做出应对便是了。”

    从去年的十月中旬起,晋国其实也在为了今年的这一场大战做准备。

    军事方面,征兵十五万。朝廷拨款三十亿,新打造了一批甲胄。民事方面,除了被征发的家庭暂时免税外。也在全国把田税起征下限从五十亩调到了三十亩。

    去年年底,新兵基本到位。国家也着紧的进行了训练,而且负责此事的杜武库可不是把所有新兵都弄到洛阳来,而是直接把新兵分派到将来的驻地,由各地结合当地环境进行训练。

    经过征兵及调整,现在晋国的兵力分配是:潼关三万,洛阳八万,并州十四万,幽州六万,荆州一万,扬州一万。一共三十三万。

    司令官方面,大体没有变动,只有并州军方面,司令官从王濬换成了杜预。

    在军队素质方面,洛阳的八万人是最糟糕的:整整六万新兵,连基础训练都没有完成。而并州、幽州这些扩编的军团,其新兵也占到了五成以上。

    总的来说,由于事先的庙算,所以对于季汉出兵潼关之下,晋国君臣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慌乱。

    “潼关方向,我大晋以不变应万变足矣。倒是并州方向,少傅应该可以启程了。”

    “预正有此议,陛下,还请让臣出镇并州。”

    “善,那就加少傅平西大将军衔,节制幽冀并三州兵马。即日起出京镇守并州。”

    “臣多谢陛下,请陛下放心,若是关子丰敢走蒲坂津,臣定让其留在黄河东岸不得西返。”

    “哎,国势艰难,一切都拜托少傅了。”

    杜预出镇并州,这是早就说定了的事情,这个没有什么。只是杜预走后留下的中领军——洛阳中央警卫集团军司令官这个要害职务交给谁呢?

    意料之中的,司马炎把这个位置交给了汝阴王司马骏——国家现在处于极度危险之中,最为关键的洛阳,还是需要交给亲戚来守御啊。

    不得不说,虽然在历史本位面上司马家的这群亲戚搞了很多事情出来,但那是因为中央的混乱无能刺激他们的野心,而且那时候司马家已经一统天下了,所以这群亲戚敢乱搞。但是现在的局势是季汉严重威胁司马晋的生存啊。所以,此时的司马家,居然前所未有的团结了起来。

    在去年年底,齐王司马攸带头,各家亲王、郡王、县王什么的,都多多少少的再一次给皇室捐款。再一次向皇室奉上国内的军队。不过已经被搙过一次的晋帝国下面的诸王,也没有多少余力了。各王国上交的军队也就两万左右,而且这些部队的战力差距那是极大。司马炎把这支军队全部改变为皇室亲卫,由自己亲自统帅。

    “汝阴王,少傅北上后,洛阳的防务就全权交给你了。”

    “臣领旨,请陛下放心,洛阳军团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战机出现,就发动雷霆一击,将蜀贼彻底歼灭。”

    其实晋国现在看起来兵是征起来了,也抓紧时间进行了训练。但,先不说训练之后战力如何的问题,最大的隐患是:兵器、装备还是一如既往的烂!

    司马炎选择司马骏出任洛阳中军总领,一方面是这个时候必须要把洛阳中军交给自己的亲戚才能放心,而这位司马骏算是新一代司马里比较靠谱的。另一方面则是,司马骏已经和主管后勤的杨家彻底撕破了脸。有了司马骏出任司令官,比起当初杜预在的时候,那对武库的要求就要严厉和直接得多了!

    有人或许会问:杨家把武库搞得那么不像话,把杨家撤掉不就行了么?

    问出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就四个字:不懂政治。直接管大头兵的和管武器的,一定得不是一个政治派系懂不懂?而且晋国的官风就是那么烂了,杨家管武库虽然也有贪腐,但弘农杨氏毕竟是高门大族加现任后族,除了杨家自己贪以外,他需要照顾到其他高级家族很少。单凭这一点,就比换成其他人来搞要好多了……

    不过呢,你杨家平时乱搞一下也就算了,这时候都开始打仗了还继续乱搞,到时候朕可就偏向七叔了啊。

    不提晋国国内的应对,且说在张遵率军出发后不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