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第三帝国- 第4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经过三年的开发,中南半岛三角洲平原,已经开垦出三十万亩良田!

    在延熹五年(公元162年)那一年之中,益州郡周边九郡前后跑来的移民共计五万人。

    益州郡吸收了一部分,还有一部分按批次,每批三千多人,共送了一万多人到中南半岛开荒。

    随后两年,又有十五万人先后涌入益州郡,刘曜坚持福利不变,又继续移民,前后共送了三万人去中南半岛三角洲平原。

    十一月,得益于张家兄弟的不断钻研,钢丝网终于可以进行少量的批量生产。

    于是,以钢丝网混合钢筋框架制造的水泥船应运而生。

    次月,首批水泥船下滇池湖,试航成功!

    随后,刘曜成立船务部,专门研究和打造各种用途的水泥船、木质船。

    他又下令招募水性好的人,担任水手,给以丰厚的报酬,开始训练大量水手。

第61章 十年2() 
延熹九年,即公元166年。

    三月,司隶、豫州饿死的人达十分之四、五,甚至有全户死光的,皇帝刘志派三府掾发廪粮赈济。

    刘曜获知这一消息后,立即派出大量人员,赶往灾区,散播益州郡、交州七郡土地肥沃的消息。

    至于交州七郡境内的瘴气、沼泽,宣传人员却只字不提,只是说已经迁移过去的人生活的多好多好,更有亲历者现身说法!

    从这一年开始,一直到公元171年,五年的时间,共有八十万贫民、流民、灾民先后从青、冀、豫、徐等州迁移到了交州七郡。

    六月,南匈奴及乌桓、鲜卑寇扰边缘九郡。

    七月,沈氐羌寇掠武威、张掖。汉桓帝刘志下诏,命令举荐武猛的人士,三公各举二人,卿、校尉各举一人。

    董卓被举荐为军司马,而十七岁的严颜成为董卓的助手,协助匈奴中郎将张奂出击南匈奴、乌桓、鲜卑。

    九月,南阳太守成王晋、太原太守刘质,同以诬陷罪被斩于市。

    十二月,南匈奴、乌桓率领部众到张奂跟前投降。司隶校尉李膺等二百余人被诬为党人,因此一并下狱,第一次党锢之祸爆发。

    天下士人极为震怒,大骂无道昏君,宦官乱政。

    在刘曜等阴谋家的推波助澜之下,皇帝刘志的口碑愈发下降,老百姓对其越来越没有信心。

    永康元年,即公元167年。

    正月,先零羌寇掠三辅,中郎将张奂把他们打败平定。当煎羌寇掠武威,护羌校尉段颎追击于鸾鸟,大败他们。西羌全部平定。夫余王寇掠玄菟,太守公孙域战败他们。

    五月,庐江贼起,寇掠郡界,刘曜派学生温满率领两千义勇前往助战,贼平后,温满被举荐征辟为县尉。

    五月底,发生日食的现象,皇帝刘志下诏,命令公、卿、校尉荐举贤良方正的人士。

    刘曜获知消息后,秘密派人贿赂宦官,推举自己的亲信担任益州郡周边郡县的要职,借此机会继续加强对周边郡县的控制力。

    六月初八,皇帝刘志迫于舆论压力,大赦天下,全部解除党锢之禁,改元永康。

    七月,刘曜历时五年,利用百姓集团建立的保安队、镖局、农庄等,终于完成了对永昌郡治下八县的掌控。

    八月,六州大水,勃海海水漫溢。

    刘曜趁机秘密派人赶往灾区,散播各种小道消息,继续吸收灾民、流民、贫民,转移人口到他的根据地。

    十月,先零羌寇掠三辅,匈奴中郎将张奂击败了他们。

    十二月二十八日,汉桓帝刘志在德阳前殿逝世,时年三十六岁。

    次日,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太后临朝。

    汉桓帝无子继位,太后窦妙与其父窦武等商议,最终选择了年满十岁的刘宏继承大统。

    窦妙派侍御史刘儵守光禄大夫、奉车都尉曹节等人前往河间国迎接刘宏登基。

    建宁元年,即公元168年。

    正月,十一岁的刘宏随迎驾队伍抵达雒阳城外夏门万寿亭,由窦武率文武百官迎接。

    次日,刘宏继位,改年号建宁,以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及司徒胡广三人共参录尚书事。

    刘宏追尊其父亲刘苌为“孝仁皇”,陵墓为“慎陵”,母亲董氏封为“慎园贵人”。

    大将军窦武因定策刘宏继位有功,其族人加官进爵,从此窦氏外戚权倾一时。

    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在第一次党锢时受处罚的士人,二人在不久后即达成一致意见,密谋铲除宦官。

    八月,窦武指使尚书令尹勋等弹劾并逮捕黄门令魏彪,为进一步弹劾宦官罗列罪名。

    九月七日,窦武返回家中休息,而尹勋秘密写给窦武的奏章被长乐五官史朱瑀获得,事情泄露。

    朱瑀将此事通知宦官王甫、曹节等,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史称“九月辛亥政变”。

    至次日清晨,宦官取得政变全面胜利,窦武、陈蕃等人均被灭族,未被处死的族人则流放到交州,窦太后则被迁徙到南宫云台居住。

    陈蕃的十五岁幼子陈逸、刘淑的十四岁幼子刘博、窦武的两岁孙子窦辅,皆被刘曜事先藏匿,被宦官害死的“三君”都有血脉留下!

    宦官等见窦武、陈蕃、李膺、杜密等名望仍在,不肯罢休,于是向灵帝进谗言,诬陷党人“欲图社稷”,意图谋反。

    年幼的汉灵帝被他们欺骗,因而大兴大狱,追查士人一党。

    李膺、杜密、翟超、刘儒、荀翌、范滂、虞放等百余人,被下狱处死。

    在各地陆续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达到六、七百名。

    此前曾得罪宦官的张俭为了保持力量,以图再起,而四处流亡,最后被刘曜秘密转移到了安南地区。

    自此开始,宦官开始把持朝政,大肆启用亲信,残害忠良士人。

    刘曜自然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他用自己隐藏在暗处的势力庇护那些被通缉的士人,秘密转移了不少人到安南地区。

    在刘曜等阴谋家的推波助澜之下,自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后,天下各郡县到处开始流传多种痛骂宦官、皇帝昏庸的童谣。

    天下的百姓与朝廷日渐离心离德,对朝廷越来越失望。

    甚至在益州、荆州、扬州、交州的边界,发生了老百姓杀贪官的暴力反抗事件。

    朝廷不得不派兵镇压,而刘曜自然少不了要派义勇前去相助,继续对周边郡县进行渗透。

    建宁二年,即公元169年。

    三月,十二岁的刘宏尊慎园贵人董氏为孝仁皇后。

    七月,破羌将军段颎在刘曜提供的五百强弩、三千义勇的支持下,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

    建宁四年,即公元171年。

    正月初三,年满十四岁的刘宏行元服,大赦天下。

    七月,刘宏立宋氏为皇后。

    熹平元年,即公元172年。

    太傅胡广逝世。

    朝议以杨赐、刘宽、张济三人教授十五岁的刘宏。

    同年,勃海王刘悝被中常侍王甫指使他人诬陷谋反,下狱自杀。

    刘曜借此机会派人秘密散播小道消息,说朝廷大权已全部被中常侍所把持,皇帝成为了傀儡,否则皇帝不可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残害宗亲渤海王!

    何况当年高祖曾立下祖训: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如今的宦官竟然无军功而封侯,简直没有天理!

    于是乎,经过刘曜暗中的推波助澜,士人和百姓之中都出现了同一种呼声,他们希望能有汉室宗亲站出来带领忠义之士,铲除朝中邪恶的宦官,力挽狂澜!

    就连刘曜也没想到,这种论调是那么的深得人心,以至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就传播了天下各郡。

    正当刘曜认为时机成熟,可以起兵“造反”的时候,江夏竟陵刘焉竟然率先打出“清君侧,诛奸宦”的口号,以汉鲁恭王刘余后裔的身份,广招义士,纠结了三万多人,举兵攻向洛阳!

    此外,还有东海郯城刘虞举出“清君侧”的义旗,集结了一万多人,率兵攻向洛阳。

    陈王刘宠也打出“清君侧,诛奸宦”的口号,举九千兵马,攻向洛阳!

    对此,刘曜起初很是惊讶,但仔细一想,觉得又在情理之中,天下间像他这样有野心的宗亲必定大有人在。

    如今天子年幼,宦官把持朝政,民间哀声怨道,纷纷呼吁能有宗亲力挽狂澜,正是这些宗亲野心家们举兵夺权的良机!

    虽然有宗亲举兵,但刘曜却又不能不举兵,谋划了十多年,为的就是夺取政权。

    刘曜不想打出和其他宗亲一样的口号,思来想去,最终决定以“奉天靖难”、“恢复祖制”、“清君侧”等为旗号!

第62章 十年3() 
十年之前,汉桓帝为了解决朝廷财政问题,开始卖官售爵,朝廷政治越发黑暗。

    此后十年,世家大族忙着兼并土地,谋夺权位,而刘曜则在自己的根据地内搞经济发展、搞义务教育、搞军事建设,他在培养各类人才。

    刘曜大量招收青少年进行培养,同时著书立说,糅合诸子百家的思想提出“夏学”(即中华文化)思想体系,提倡“天命维新,天命维德”的思想,认为士人要学以致用,与时俱进!

    在刘曜暗中有意的宣传之下,夏学思想很快风靡天下,被大量寒门士人所追捧,刘曜也借此机会成为闻名天下的名士!

    同时,刘曜回忆后世所读《战争论》的内容,而撰写的纸质版《战争论》的流传,让军方人员对刘曜好感大增。

    在书籍的末尾,刘曜还表达了希望可以和同道中人交流心得,以及招收有军旅之志的青年为徒的愿望。

    八厨之首的度尚与刘曜有旧,更是多次得到刘曜委派的义勇相助,所以他极力推崇刘曜的思想!

    度尚更是把自己在担任会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