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第三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第三帝国- 第109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回禀大王,臣窃以为,此乃当地郡守治政能力有限所致!”王允恭声答道。

    刘曜看向蔡邕道:“蔡侍郎,你如何看?”

    蔡邕急忙站起来,走到书桌前,躬身拜道:“此等难题,臣闻所未闻,一时难以想出行之有效之方略,愿请大王治罪!”

    刘曜朗声道:“寡人只是听一听你们的看法。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不必太过在意此间得失!你起来罢!”

    通过蔡邕的这番言辞,再结合之前对于蔡邕的了解。

    刘曜相信,蔡邕是个实诚人,最适合做一个大学者,当一个大教育家,时不时给朝廷提供一些意见也行。

    真要让他去当个县令,或许可能会把一县治理不错,但让他做管理许多县的郡守,恐怕他会感到吃力,甚至无法胜任。

    刘曜望着面前保持鞠躬姿态的蔡邕,道:“眼下教部国史署侍郎一职仍空缺,既然蔡侍郎喜欢治学修史,那就暂时兼任国史侍郎罢!”

    至于如何整理东汉乃至之前的历史,刘曜也有自己的想法,需要专门抽空与蔡邕细说,但不是现在。

    “臣谢大王隆恩!”蔡邕再次拜道。

    见蔡邕坐回原位之后,刘曜看向王允道:“王卿,既然你认为是郡守治政能力有限导致政策推广困难,那寡人便任命你担任豫章郡郡守,给你六个月时间,寡人要看到你的成绩!”

    “臣领命!”王允激动无比,深深礼拜道。

    不是刘曜故意针对或者打压王允,而是因为王允这一路走来,发展的太顺了,没有经历太大的挫折。

    虽然曾经被下狱,但那时他年少热血,争强好胜,看不清事情的本质,做事往往凭着一腔热血。

    历史上年轻的曹操在担任基层官员时,就干过许多普通官员不敢干的事情。

    类似王允、曹操年轻时的作风,乃是许多有志向的年轻官二代们经常会犯的毛病。

    这样的人都是人中之龙,稍加点拨和历练,便能担当大任。

    刘曜放曹操、袁绍去地方上做县令佐官,便是出于这样一个目的。

    如今已经快接近不惑之年的王允,若是再去形势复杂的豫章郡历练一番,未来接替杨赐等老一代台相,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这便是刘曜的台相培养计划!

    王允何等聪慧,自然明白楚王是有意栽培,颤抖着嗓音,拜道:“臣谢大王隆恩!”

    ps:求票票!月票,推荐票都要!看在我一直保持着每天两更的份上,请支持刘曜,支持汉第三帝国!

第153章 王之诏令() 
刘曜安排好了蔡邕与王允之后,对钟繇与田丰也进行了召见。

    他对于钟繇的重视,就像曹操、袁绍一样,是作为台相来培养的。

    所以简单与其聊了几句之后,便任命其为豫章郡治下的一个代理县令,让他去配合王允推行授田政策。

    而田丰的话,刘曜是让其进入了军方系统,成为一名营一级的代理长史。

    以上蔡邕是直接兼任国史侍郎,是正职。

    王允就任的豫章郡郡守也是正职,钟繇的县令和田丰的长史都是代理。

    刘曜之所以如此安排,并非是轻视寒门出身的田丰,或者对钟繇有偏见。

    而是他必须坚守一直以来自己定下的规矩,所有原先是白身,或者没有担任过同级别官职的人,一上来只能从副职开始干,任期内政绩良好,方可转为正职,否则只能说拜拜。

    钟繇与田丰虽是代理县令、代理长史,但他们上面却没有正职县令与长史。

    其实等于是有代理的名,却掌握着正职的实权。

    去年刘曜举兵,委任众将领,也皆是副职。

    等他称王之后,原先众人的副职大都转为正职,而且是官方承认带有合法性的职务!

    刘曜举兵之初,只是打着义旗,属于地方势力,没有正统的合法性。

    等他与刘宠、刘虞签订停战协议之后,三人之间互相承认对方的王爵,便等于三人的王国皆是有合法性的王国。

    后来他用创立的帝国时报,将停战协议传遍天下,便是由此告诉天下人,三个王国朝廷是合法的。

    蔡邕、王允等人的官职任命,可不是凭刘曜一句话就完事,还需要走一个任命的流程。

    两汉时期,皇帝下的命令叫“制诏”,并不叫圣旨,也没有“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话。

    制诏属于正式的命令,属于制度、规矩、规定、要求。

    当时诸侯王与官府发布的命令,都称为“令”。

    至于“谕”,则是相当于“告诉”的意思,比如晓谕群臣,就是告诉群臣的意思。

    东汉文献《独断》记载:“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

    当然了,两汉皇帝的命令,细分下来的话,其实共有四种。

    一是策书,一般用于封授诸侯王、三公。

    二是戒书,也叫戒敕,通常用于告诫刺史、太守及三边营官。

    以上两者,皆用于特定场合。

    三是制书,四是诏书。

    制书一般以“制诏某官”起首,后面紧跟皇帝的命令之辞。

    而且,制书还分为两类。

    一类是面向全国发布的,另一类是下达给特定的官僚机构。

    面向全国发布的制书,一般以“制诏御史”或“制诏丞相御史”为起首,其功能是立法、布政、宣布高官贵族的任免和封除。

    至于下达给特定官僚机构的制书,则通常以“制诏某具体命令的职官”为起首。

    诏书主要由臣民章奏、“制曰”、皇帝批复这三者复合构成。

    相较于诏书,制书更能体现皇帝“令由君出”、“言出法随”的威严,所以两汉皇帝更喜欢用制书。

    制、诏广泛应用与日常行政之中,所以皇帝的命令通常叫“制诏”便是出自这个原因。

    刘曜不是皇帝,他下的命令还不能叫“制诏”,冠冕堂皇一点最多叫“王之诏令”或“王之命令”,按照两汉的礼制应该叫“令”。

    称王之后,他虽然颁布过不少“王之诏令”,但每一个王之诏令都是经过一套标准的程序之后,才能下发的。

    首先,挂在光禄寺框架下的通政署少卿,需要依照刘曜的意思,起草一份文书。

    若是发布诏令、册封之类,则加盖楚王行玺。

    若是征召大臣、调兵遣将,则加盖楚王信玺。

    若是策拜外藩、祭祀天地鬼神,则加盖楚王宝玺。这一条其实是天子行玺的功能,刘曜还不是天子,只好刻一个楚王宝玺。

    通政少卿起草好文书,刘曜盖好王玺之后,下一步是由通政少卿安排通政使,将此文书送去相台。

    相台轮值的台相需要检查此文书之中是否有错字或漏洞,若有需要立即上报刘曜,若没有则加盖“相台首相印”,然后将此文书交还给通政使。

    接下来,通政使需要拿着此文书,去找御史台。

    御史台轮值的御史大夫或御史中丞、御史丞必须检查此文书之内容,是否与制定的法律有冲突,若有需要立即上报刘曜,若没有则加盖“公法天下印”。

    到了这一步,加盖了楚王印玺、相台首相印、公法天下印的文书,才能变成具有法律效益的王之诏令!

    然后,通政使需要将此王令转交给专门负责颁布王令的礼部礼官,礼官收到王令后,还要抄录一份留作存档。

    若是王令内容明确说了需要立即执行,那礼官就必须去找相关部门或涉及到的人,直接宣读王令,执行王令。

    若是王令行文之中写有日期,通常情况下是下一次朝议或大朝会的日期,那么该礼官就需要将王令收好,在下一个朝议之时,按照刘曜的示意进行宣读。

    这种加盖了三个印章的王令,由于非常正式和隆重,故而刘曜下面的官员口语习惯称之为“大王诏书”。

    “大王诏书”目前并不常见,从刘曜称王到现在,也就颁布那么十几份而已,都是非常大的政策。

    例如生产队与合作社、编户齐民授田、太学分院建立等制度的执行与推广。

    其诏书的内容基本上是刘曜和众臣工商议过的东西,加盖了王玺之后,再加盖相台与御史台的印章,看似属于走一个流程。

    其实是刘曜借此机会,增加相台与御史台执掌的“印”的威信。

    按他的计划,未来称帝之后,在天下士人数量突破五十万,占到全国人口百分之一的时候,正式的皇帝圣旨,还需要加盖谏议台的“代国民言印”才有合法性!

    除此之外,更多的王令,都是刘曜先与众臣工商议一番,深思熟虑之后,命通政署少卿程昱起草,然后加盖他的王玺,逢朝议之时直接让程昱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宣读,命令各部门配合执行。

    类似这种王令,刘曜下面的官员口语习惯称之为“大王令”。

    比如对于蔡邕、王允、钟繇、田丰四人的任命,便是常见的大王令。

第154章 白虎() 
“张角,大王召见!”

    第一排四人先后离开,很快轮到了张角。

    当张角起身离开坐席,向书房走去的时候,他的三弟张梁已经没有了最初的紧张情绪,取而代之的是一脸坚毅之色。

    张梁与李儒一样,认为张角最多不过会在书房里面待一刻钟。

    但是,当一刻钟过去之后,张角仍然没有出来。

    李儒顿时心生嫉妒,以为张角深得刘曜欢心,否则不可能到现在还没出来。

    贾诩满脸的不在乎,依然淡定的跪坐在原位。

    若不是他时不时伸手去摸下巴上蓄着的短须,真会让人以为是一个雕像。

    张梁心中十分愉悦,他为自己的大兄可以被刘曜赏识而感到高兴。

    又过了一刻钟之后,张角才慢悠悠从刘曜的书房走出来。

    他是目前为止,进入刘曜书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