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战国赵为王- 第1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斯齐整个人呆呆的站在那里,看上去就好像一具已经完全失去了生机的木偶。

    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朝着斯齐而来。

    斯齐呆呆的站在那里,目光呆滞的看着面前的废墟,完全懒得理会。

    来人乃是王翦。

    王翦看着斯齐这般模样,心中也是暗自叹息。

    自从昨夜赵括所部撤离之后,由于火势过大已经完全无法扑灭,斯齐不得不下达命令,让所有的秦军撤出大营之外。

    也正是从那时候起,这位秦军的校尉就变成了如今这般行尸走肉的模样。

    后面的大部分事宜,比如说组织撤退、安排伤员、恢复建制等等一堆事情,都是王翦临时负责并一手操办的。

    虽然说王翦并没有得到斯齐的命令和授权,这么做多少有些越俎代庖的嫌疑,但是必须要承认的是如果不是王翦挺身而出的话,那么恐怕秦军的混乱还要持续更长的时间。

    王翦咳嗽一声,对着斯齐说道:“校尉,诸事未定,还请校尉速去主持大局。“

    可能王翦确实有这个能力去处理事情,但毕竟很多事情王翦身份所限仍然是无法处理的,所以还是得来找斯齐才行。

    斯齐的眼皮微微一动,但并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应。

    王翦等了一会,见斯齐仍然好似一个木偶一般的站在那里,知道这斯齐是在担忧责罚,于是忍不住开口道:“校尉,其实事情尚有转机。”

    斯齐的眉头跳动了一下,缓缓转过了头,看向了王翦。

    王翦知道自己已经说动了斯齐忙道:“校尉前已率军攻克长子县,功劳不小。若此番能够再克屯留,则想必亦能功过相抵矣,校尉又何必如此?”

    听完了王翦的这番话之后,斯齐的眼中突然间就有了生气。

    对呀,还可以将功补过的啊!

    就算斯齐要被处罚,那也是战后的事情了,只要趁着这段时间多打点战绩出来,说不定不仅能够免死,还可以功过相抵呢。

    斯齐一下子就活了。

    活过来的斯齐目光炯炯的看着王翦,道:“王翦,以汝之见,本校尉该当如何?”

    斯齐这是在向王翦问计了。

    别看斯齐一直站在这里假装雕像,但是该看的该听的那可是一点都没少。

    再加上昨天王翦已经看穿了赵军的计谋,所以斯齐觉得自己非常有必要在接下来的行动中多听听王翦的意见。

    王翦笑了笑,道:“校尉不必担心,赵军虽以计烧我军军营,然我军此刻仍有七千之众,屯留城中赵军不过一千余人,又怎能与我军相抗?校尉自管指挥重新安营扎寨,命人多造云梯冲车,待明日万事皆备,则一鼓而下屯留!”

    “善!”斯齐重重的点了点头,道:“便依汝所言!”

    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这一天里秦军忙着重建军营以及各种攻城器械,并没有立刻发动对屯留城的攻击。

    但是在第二天,卷土而来的秦军在校尉斯齐的指挥下,发动了一次迄今为止最为猛烈的攻势。

    在这一次的进攻之中,七千名秦军倾巢而出,从四个不同的方向同时朝着屯留城发动了攻势。

    无数悍勇的秦军士兵高声呼喊着口号,唱着战歌,举着云梯推着冲车,手中的刀剑雪亮,心中的怒火熊熊。

    那一夜的大火让秦军自斯齐校尉以下都憋着一口气,而这口气,名震天下的大秦雄狮如今便要把它讨回来!

    而在屯留城这边,那一场数十里之外都可以看见的大火同样极大的提振了屯留城上下军民的信心。

    在裨将赵括的率领下,屯留城上下一心,誓死共抗强秦!

    士气都无比高昂的双方这一开战,便如同火星撞地球般无比的激烈而残酷。

    战斗从清晨打到了黄昏,秦军付出了大量的伤亡,赵军亦然。

    关键时刻,秦国二五百主王翦身先士卒登上了屯留城头,连斩一十九名赵国勇士,率领着秦军士兵在屯留城头牢牢的占据了一片阵地。

    因为左手臂负伤而一直没有亲自出战的赵军裨将赵括终于忍无可忍,亲自带领着身边的亲卫上阵发动了反扑,想要把王翦所部给打下城去。

    两人在城头之上你来我往,进行了一番舍生忘死的激烈搏斗。

    但赵括毕竟身上有伤,无论是体力还是行动的灵活性都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影响。

    “当!”一声大响,赵括手中的长剑被王翦一剑劈飞,整个人踉跄后退,掌心滴滴血液滴落,竟是被震裂了虎口。

    王翦心中暗喜,正待要上去了结赵括性命,冷不防却被赵括的两名亲兵一左一右扑上来缠住了。

    然而王翦哪里又把这些亲卫放在眼里了?不过几个回合,这两名亲卫就一前一后的倒在了王翦的剑下。

    王翦手持利剑朝着赵括逼去,边走边道:“投降,吾可免汝一死!”

    王翦是真的有点惜才,因为王翦隐约有种感觉,赵括昨天在王翦面前施展出来的那种骑兵冲锋的战术,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成为大秦帝国骑兵发展的一大助力!

    赵括闻言哈哈大笑,一边缓缓后退,一边朝着地上吐了一口带着血丝的唾沫。

    “汝不是第一个和本将军这般说话的秦蛮子,也罢,就让本将军再告诉汝一声——妄想!”

    两人目光对视,火星四溅。

    王翦眉头大皱,正待举剑而上,却突然停了下来。

    一阵轰隆隆的鼓声犹如天雷般自远处响起,传到了屯留城的城墙之上。

    这鼓声是如此的厚重,以至于给人一种整个天地都因为鼓声而震颤的错觉。

    王翦楞了一下,下意识的朝着鼓声传来的方向看去。

    在西方的地平线之外,不知何时已经冒出了一支大军。

    一面鲜艳的红色大旗迎着秋日的晚风烈烈飘扬,在这面大旗之上,一个硕大的“赵”字无比的显眼。

    看到这一幕的王翦心头狂震,整个人震惊不已。

    而在城墙的几丈之外,赵括却是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放声大笑。

    赵国的援军,终究还是来了!

第一百三十九章 王氏和赵氏(为盟主专一暂且保留几分加更,十更完毕!)() 
?    公元前260年,12月21日。

    当屯留城解围的消息传来的时候,赵丹一直紧绷的心情终于变得好了不少,甚至已经开始有时间感慨起赵括的运气了。

    看着手中的刚刚传来的战报,赵丹突然发现赵括这个家伙自从被自己改变了命运之后,居然已经有了两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了。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否极泰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确实是个好事。

    在这个年代,将门虎子其实是非常常见的情况。

    为啥?因为知识的传承。

    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何一个国家,知识永远都是最宝贵的东西之一。

    有了知识的传承,人类才会不断的进步,家族亦然。

    在赵丹穿越而来的那个时代,曾经有一个叫做陈胜的人说过一句振聋发聩、影响了中国人整整两千年的话,这句话叫做“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其实是有的。

    先看看一个中国历史上极为显赫的家族——琅琊王氏。

    后世最显赫的门阀士族之一琅琊王氏,便是出自于秦国大将王翦。

    王翦其人在历史上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赫赫战功,天下六国均为王翦、王贲父子所灭,再加上王翦之孙王离,一门三列侯,显赫已极。

    秦朝灭亡后,王翦之后人王吉、王骏、王崇曾经在西汉出任过博士谏大夫、御史大夫、大司空等高位。

    再往后,王遵、王音、王融在东汉出任过太中大夫、大将军掾、南康尹等职位。

    在西晋灭亡之后,也是王氏家族衣冠南渡,并由王导、王敦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一度权势无双,有“王与马,共天下”之称。

    《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堪称“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

    从秦朝一统到魏晋南北朝,整整数百年的时间,统治着华夏大地的皇族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始终不变的却是王氏一族的显赫和身居高位。

    这难道是偶然吗?显然并不是。

    所以陈胜并不知道的是,他所愤恨的王侯将相们,其实是真的有“种”的。

    这个王侯将相家族们的“种”,就是知识。

    这里的知识,指的并不是什么四书五经、也不是什么假大空的八股文,更不是什么礼义廉耻、道德传统。

    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如何应对君王、如何管理一方、如何统御部下,如何收买人心,甚至是如何去当一个帝王。

    只要有了这些无比宝贵的知识,那么这些家族即便一时衰落,也总有崛起的一天。

    知识,就是所有世家大族的根。

    赵括,就拥有着知识,这种来自于他父亲赵奢的知识。

    马服君赵奢此人,以天纵奇才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其人能文能武,能为官能为将,既能为国君分忧,又能够团结同僚,简直就是全方位无死角、挑不出毛病的完美臣子模版。

    在赵丹看来,赵奢其实和王翦是一类人,都是属于那种能够创立出顶级门阀世家的始祖级人物。

    但赵奢的运气显然比王翦差了不少,因为赵奢不过五十多岁就死了,然后赵奢的儿子赵括也没有成长起来就死在了长平。

    这两次连续的打击再加上赵国的灭亡,最终导致了赵奢的这个赵氏还没有起势就已经断了传承。

    但如今不一样了。

    赵丹的穿越,改变了赵括的命运,也让赵奢的赵氏拥有了传承下去并且犹如王氏一般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鉴于历史上王氏一族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